最爱影锋SS 最爱影锋SS
关注数: 1 粉丝数: 398 发帖数: 9,539 关注贴吧数: 5
浅谈驳论,关于反驳的技巧 今天作为评委评判了一场比赛,当下中国应不应该淡化英语教育。 简而言之,正方的逻辑是,相较以前,对英语的需求没有那么高,所以可以淡化。而反方的反驳,质疑需求是否真的减少。双方各举数据和统计,针锋相对。到头来,都在拼数据。 唉,其实何必呢? “需求减少,可以淡化。”两种反驳,第一种,是质疑需求是否真的减少。当然,比较难——对方又不是傻瓜,既然能提出来,自然比较有把握。第二种,则是质疑,需求减少,意味着可以淡化吗?和平年代比起战争年代,对军队的需求没那么多,那我们的军队建设是否可以淡化?现在京剧没什么人看,没什么观众需求,是否京剧的宣扬也可以淡化? 以此质疑,此时的反方,反驳的空间,就不是那么一点点。 反方大可以说,供需定律,只是在市场里有效。而文化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市场的逻辑,一种鄙夷资本的道理。说英语需求减少?没有错,不妨大胆承认。但是你要明白,只有在市场里,需求减少,供应也可以减少;可是在文化教育里,很不巧,需求越少,则越要强化(可举京剧越剧等等例子)。 承认对方论点,但又悄悄地,釜底抽薪。 打仗,并不是要你杀光对方的一兵一卒才能赢;辩论,也不是要你反驳对方的每一个论点才能赢。 你还可以,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论姿态,更坦诚;论讨论,更深刻。还能不赢?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