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森双鱼 淼森双鱼
关注数: 199 粉丝数: 522 发帖数: 5,055 关注贴吧数: 106
现在极限蝎子是不是一统虫圈天下啦? 早先年,我刚进虫圈的时候,提出让某位大佬14的超级帝王强公和巴拉望巨扁战斗一场的建议的时候,直接被他问候了无数遍祖宗十八代,因为他的观点是我要让它的蝎子去送死。在他看来蝎子是万万打不过巨扁的,实力相差巨大,毫无悬念可言。而现在的观点是极限蝎子基本上战胜极限巴拉望是没有什么太多争议的。而对于毒虫三巨头蝎子也稳压了其他两个巨头。以前还存在相互克制的问题,所以谁是真正意义上的虫皇帝是没有定论的,但是现在极限蝎子基本上已经统一了整个虫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虫皇帝。总体来说蝎子确实是综合来说最强的。第一是体型够大,极限记录将近20厘米。在整个虫圈也是数一数二的,第二是极限状态够好,虽然极限秘鲁巨人蜈蚣有虫圈最大体型,但是却因老化问题状态却大大折扣,蜘蛛体型够大,但是防御和攻击力还是差那么一点。巴拉望巨扁攻击防御力量都很强,但是毕竟是素食主义者,只有对待同类才有很强的战斗力意识,而且体型还是偏小了一点。长戟大兜虫虽然体型很大,但是进攻性的武器不是很好使用,而且自身防御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只有极限的蝎子,体型足够,体型越大战斗力越强,自身防御也好可以,虽然不能像甲虫一样全方面防御,但是通过巨钳和尾针的配合,基本上能够远距离阻挡防御攻击,输出强力杀害。综合来就是实力最强的虫皇帝,大有一统整个虫圈的实力。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抛砖引玉,希望大佬们谈谈自己的看法。#极限蝎虫皇帝#
上百亚克提恩大兜虫饲养记录 自己繁殖的亚克,119和78,119和72,两母一母产了130个蛋,一母产了110个蛋,卖了100条,自己手上大概还养了100条左右。反正太多我也没有仔细数,是估计的。最早孵化的一批亚克,6月20日孵化,还有7月7日孵化,8月6日孵化是最后一批。绝大多数幼虫使用牧野深度饲养,有五条使用阿银土,阿银土可能是打扰也比较多的原因,反正饲养效果不佳。个人不推荐养亚克,但是养不死。牧野深度的效果还可以,因为养得多,木屑吃不起,几乎全部混养,只有极少数有潜力的单养。其中混养比较过分的是10升养6条。也有25升养13条的。单养一般是6升单养,只有一条8升单养。因为这条是潜力股。因为虫子太多,几乎都是混养,照片也不可能每一条都拍照,甚至连最有潜力的一条都忘记拍照。只能文字简单介绍一下饲养情况。 其中有两条比较牛逼的个体。 一条是6月20日左右孵化的,当时是10条混养,两个月后换土,5条混养,11月1日换土第二次换土发现其中有两条比较大,一条75克,一条66克。75克的8升单养,66克的6升单养。12月15日手痒想看看75克单养那条长势怎么样。就直接挖出来了。130克,此时离半年最少还差5天。很遗憾没有拍照,挖出来称重就匆匆加土。至于66克单养的现在都还没有换土,毕竟才两个月,正常三个月换土。 还有一条比较牛逼的个体,最早7月7日孵化的那一批。9月10日换土,6条l2,15升混养。12月20日换土,此时离上次换土3个月10天,幼虫期理论上最长5个月13天。这6条里,有公有母,母的一般90克左右,最大的母104克,也有68克的小母。但是这里出现了一条123.9克的大家伙。5个月13天,123.9克。还是6只15升混养的。这15升6只混养还过了3个月10天才换土。只能说这尼玛纯粹就是运气,这只虫子基因好。于是这只虫子就享受单养的待遇了,6升的盒子单养。这是我能给它最好的待遇,没办法养得太多。空间有限。剩下的5条继续15升混养。至于其他的虫子,五六个月110多克的就不值得我单独介绍了,希望后面还能发现更多有潜力的大佬虫子,毕竟还有很多虫子转三后还没有换过木屑呢?
甲虫体长的计算公式 各位虫友肯定有这样类似的疑问,比如我伺养了一只独角仙,它的体重达到了45克,请问它最终羽化后的体长是多少? 可能大多数的虫友只能凭自己平时伺养的的经验,给出一个答案,比如自己曾经养出来过一只43克的仙,最终羽化后的体长是82厘米。那么45克的仙,体长应该要比82大吧!估计是83或者84的样子吧!但是如果你以前养的是一只30克的仙呢?那么你怎么知道45克的仙是多大呢?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虫子幼虫的体重和成虫的体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为了便于推出这个公式,我们把成虫看成一个最简单最便于计算的正方体。我们假定这个立方体的边长是1厘米,密度是1立方厘米一克。显然它此时的体重就是1×1×1×1=1克那么他的边长增长一倍达到2厘米的时候,它的体重是多少克呢?他的体重是2×2×2×1=8克。也就是说虫子的体重是和虫子体长的立方成正比的关系。 也许很多人要说,虫子的体型又不是一个立方体,不一定是满足这个关系的呀!但是我想要说的是只要我们的虫子,只要它长大是按照长宽高同等比例关系长大的虫子,那么它一定会满足这个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三年以前曾经详细测量和计算了二十多只大小不一的中扁,发现他们长宽高的比较系数几乎一样大! 但是也有很多不按这个比例来的虫子,比如那些容易出长短角的个体,比如兜虫中的长戟,南洋等。锹甲中的宽扁,鬼艳等。但是自然界的大部分甲虫,特别是母虫几乎都是长宽高同等比例增长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大部分虫子最终成虫后的体长!这个公式是什么呢? 我们假设某虫体重是a,体长是x。而另外一个只虫体重是b,要求另外一个只虫的体长Y是多少? 因为我的手机上打不出公式,只好写下公式让大家看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