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戴冕 赤城戴冕
关注数: 315 粉丝数: 124 发帖数: 576 关注贴吧数: 86
天台县古城复原地图插画 天台以山水擅名,画疆于孙吴,得名于东晋;至兴公赋出,世咸知有天台 天台古城墙虽早已不复存在,但在我心中却无比憧憬它往日的崇墉百雉。这张手绘地图是我以《台州府志》中的天台县城图为蓝本,结合天台县志所创作的,前后耗时2个月时间,参考了《天台县志》,《台州府志》、《天台山方外志》等材料。描绘了我心中五百年前天台县城的风物。 1、城垣:城墙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修建,有八座城门,四个大门东“应台”,南“环碧”,西“永清”,北“金庭” 都画出了瓮城。 四个小门:东南“德升”,西南“广济”,东北“跃龙”,西北“利济”。城门上均有门楼。 其中大南门环碧门城楼上挂“三台道脉”匾额,从南门进入即可看到孔庙和学宫。大北门金庭门规模最大,设施最坚固,城楼上挂“北门锁钥”匾额。 城墙的四周修有四座望楼,守卫县城。 大南门(环碧门)与小南门(广济门)之间城墙上有一座天一亭,亭下有乌石溪穿涵洞出城。 2、乌石溪:乌石溪是赭溪支流,从大北门入城,流经龙门坦,沿着城隍巷、桥亭坑,经天一亭流出城外。入城之处的大北门有“曹源浚发”石碑,出城的天一亭有“径通双涧”匾,表达的都是溪水来源国清,因为那儿有曹源井,也有双涧回澜。乌石溪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中已经被填埋,详细路径已经无法考证,所以结合老人的口述只画出了大致猜想的路径。 3、街巷 主干道为一横二纵,一横是东泰宁街(今中山东路),西为永清街(今中山西路) 由三国立县时的古街向东西延伸而成, 二纵一为文明巷(今劳动路),北起小北门,南接中山路; 一为四方塘路加蓝田塘路,北起后洋朱巷,南至中山东路。 其他街巷还有大司空巷、十字巷、义学巷、金井巷、城隍巷、华光巷等,凡《台州府志》中天台县城图所记载的街巷均有画出。并为了美观做了一些调整,将一些弯曲交错的巷子简化。 4、建筑 主要建筑有县衙、孔庙学宫、布政司、察院、东岳宫、城隍庙、张文郁宅、大司空第、乌门楼许、妙山花楼、佑圣观、关帝庙、观音堂、镇东庙、花楼、三井殿、将军庙、慎德堂等。 其中县衙和孔庙也根据县志中附图画了详细的内部布局。 5、南门码头 南门外有溪头码头和逸步码头,小南门外的溪头古称大塘街,商旅辐辏,桅樯林立,热闹非凡。码头上的过塘行,与府城临海通航,输出山货特产,输入大米和各种日用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