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张雪峰 南院张雪峰
关注数: 13 粉丝数: 24 发帖数: 708 关注贴吧数: 8
南宁学院介绍 南宁学院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于1985年创办的邕江大学,2009年,南宁市政府委托南宁威宁集团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办学,成为共同举办者,双方在章程中明确不从办学中获取经济回报;2011年,合作共建的新校区投入使用;201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南宁学院。学校设有专业二级学院11个,开办本科专业36个,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等5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20487人,其中本科生19760人。 【办学思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原则,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道路,贯彻“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以“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与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重心,铸造应用型特色之魂、立稳服务地方发展之根、强固产教融合之本,努力为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已成为国家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广西新增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自治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 【办学条件】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国家AAA级景区“不孤湖”景区坐落在校园内。校园占地面积75.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16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2.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建有智能制造研创中心、列车驾驶操控实验室、BIM实验室、艺术大师工坊、商科仿真模拟综合实训中心等实验实训室237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验实训中心1个。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原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南宁)基地、广西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等高端协同育人平台;有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181个。图书馆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5.57万册,电子图书250.84万册,数据库32个。 【师资队伍】学校“教授引领、骨干支撑、双师结构、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构模式基本形成,现有专任教师总数100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43.17%,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2.83%。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艺术大师以及企业技术专家等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学校教师连续三届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均获自治区一等奖,并获得国赛参赛资格。 【应用研究】学校重视开展应用研究工作。建有科研平台20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平台3个,市厅级平台3个;2021-2022年,学校获纵向项目立项178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5项、市厅级项目148项、县局级项目5项)、横向科研项目255项,进校科研经费分别达3055.02万元、3909.11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97篇;授权发明专利90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6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0件;参编团体标准2项;8篇信息报告被市厅级以上单位采用;专利成果转化91件。在2022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中,南宁学院位列第29位,获“目前处于最佳科研生态位的民办本科院校”的评价。 【国际交流】学校将东盟国家和周边地区作为交流合作重点,拥有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导,南宁学院牵头,名校、名企参与共建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广西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重点实验室。搭建了中国—东盟质量研究与教育中心、南宁(东盟)轨道交通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合作交流平台。入选“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筹建合作院。截至目前,学校与49所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泰国18所院校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师资培训,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泰国先皇理工大学、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等世界知名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选派56名学生到海外合作院校参加短期学习和攻读硕士学位,接待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英国、法国、苏丹、斯里兰卡、莫桑比克、肯尼亚、赞比亚、蒙古、埃塞俄比亚、巴拿马和乌克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教育访问团。日前,学校正式筹建东盟学院,全面拓展与东盟国家高校、科研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培养质量】学校历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高于同期广西高校的平均水平,已连续11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十三五”以来,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40项,省部级奖项2322项,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得国家5银、16铜,自治区58金、70银、310铜,成绩位居广西高校前列;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居同类本科高校全国第80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