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城 云山海涛
关注数: 5 粉丝数: 143 发帖数: 1,720 关注贴吧数: 17
上海行,连云港照样行 上海行,连云港照样行 连云港代言人 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地处长江东部入海口冲积平原,东部频临东海,北面与西部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上海、苏南、浙北、雄踞江南鱼米之乡,此区域内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河流密集,运输方便,百姓生活富足,自南宋以来一直都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  清朝时期上海也只是座县城而已,清朝闭关锁国政策让国势日渐式微,洋枪洋炮让清政府开放海外贸易,上海依赖绝佳的地理位置,背后腹地都是在当时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大城市,位居长江内河航运中转海外的中枢地带,吸引聚集大量各领域的顶尖人才,让其成为藏龙卧虎之地,又因租界历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学习当时洋人先进的经营理念,摆脱了传统的经营观念,因此让当地的经济快速的崛起。  在当时硬件软件等许多方面,甚至都远不如广州、香港等城市,上海能够从一座小县城,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简直是落后地区逆袭的典范,虽然有政策方面的加持,但最终还是依靠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底蕴,吸纳世界各地人才聚集,发挥各自领域的特长发展创新,为上海经济发展增加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其成为人才的沃土,纵观世界上发达的城市,无不是以重视人才为主。  同样位居苏北鲁南交界处的连云港,地理条件也非常的优越,拥有悠久历史的连云港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原王朝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但奈何错过无数经济发展的机遇,沦落为江苏省内经济的洼地,没有成为像上海一样,成为中原经济带的龙头,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虹吸全国各地人才到此发展创业,反而流失近80万本地人外出打工创业,跟绝佳的地理位置实在不相匹配。  连云港自身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优势产业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工业基础实力还很薄弱,难以吸引中西部优秀人才到此发展,贵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反倒成为苏北鲁南挤兑的对象,山东举全省之力发展日照港,鲁南出入连云港港口的货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省内沿海邻市盐城、南通的港口建设如火如荼,让曾经的中国十大港口之一的连云港港,变成了偏居一隅的鸡肋港,实属让连云港人唏嘘不已。  连云港政策一直没有延续性,在举棋不定中错失了无数机会,城市东进口号喊了多年,反而教育、医疗、交通、民生、市政等资源都往海州区聚集,靠近海滨的连云区人口反而流失很严重,占据山海大美优势资源的连云区,反倒不为连云港本地人待见,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卖了外地人心里,望尘莫及的海景房,基本都搬去了海州区,造就了连云港的城市怪相,靠海的房产反而便宜,内陆城市的房价却翻了几倍。  连云港实质上属于内陆城市,市中心远离海滨近三十公里,以港兴市口号也喊了多年,港口非但没有长足发展,反而被日照港全面赶超,港口货物吞吐量,如今只能望其项背,期待连云港能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成为亚欧合作沟通交流的桥梁,以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为依托,发展壮大徐圩石化产业基地,利用好东中西合作示范区,让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成为优势规模产业,让其成为连云港后发先至的奠基石,能让连云港化蛹成蝶,蜕变成为洼地崛起的典范,期待连云港未来能成为一座,可比肩上海的国际性海滨大都市。  作者:连云港代言人,声明:此文是出于正面宣传家乡连云港为目的,让本地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感觉到骄傲,让外地人对这片神奇的土地心生向往,不做任何商业用途,若有网络图片来源或者文中表达内容观点,伤害且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合作!
重建连云港三大名楼 瀛洲楼 多部历史文书记载瀛洲为东海仙山,古时的黄海为东海,连云港为东海郡。瀛洲实指连云港的海上仙山。李白由东鲁南游吴越,途经海州,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著名诗文,文中提到“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这首描绘瀛洲是指在东海仙岛花果山,因海水后退,花果山已不是岛屿,应以唐代风格建瀛洲楼(东海第一楼),以连岛建此楼最佳方案,将古代描述有关瀛洲人文墨迹记载在楼中,或刻在楼体上,以展示瀛洲就是在海州,并建李白等历史人物的雕像。 景疏楼 海上云台山自然风光很美,但缺少人文文化。如果选择在二桅间的最高山顶上,以宋代风格修建景疏楼(江淮第一名楼),并以苏轼赋诗“永遇乐·长忆别时_”为主的题材。在楼上可以眺望连云大地,观海上日出,看日落晚霞,将给海上云台山增加难得的美景。尽管景疏楼原址不在此,但中国有许多名楼也不是在原址重建,如黄鹤楼。只要有人气、有特色、有效果,那比在原址重建还好。 望海楼 改建和开放原北固山的望海楼,可考虑以明清风格重修此楼,主要展示近代中国历史。 如果在连云港能建起三大名楼,三大名楼相互呼应,只要登上一座名楼,其它两座名楼近在眼前。必将形成海上连云港新的风景线。海上名楼观海、观日出、观市、观岛、观桥、观名楼气势宏伟,创天下第名楼的胜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