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z112121 gxz112121
关注数: 629 粉丝数: 150 发帖数: 2,557 关注贴吧数: 70
君子兰生产技术规程 君子兰生产技术规程 DB 21/T 1876-2011 (辽宁省地方标准)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11年02月10日实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鞍山市君子兰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山市君子兰协会、君子兰鞍山花卉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宝 君子兰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君子兰种苗生产、君子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包装与运输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君子兰的生产。 2 君子兰种苗生产 2.1 品种选择 见附录A. 2.2 生产设施 宜采用日光温室、玻璃温室、塑料大棚进行生产。 2.3 繁育方法 君子兰宜采用人工异花授粉繁殖,自花授粉结实率低,也可以采用分株繁殖方法。 2.4 播种 2.4.1 基质选择 君子兰播种基质宜采用疏松透气、弱酸性土壤,pH值宜为6~7。宜用河沙、锯末、珍珠岩、腐殖土、草炭等为播种基质。 2.4.2 基质消毒 化学消毒法: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将药物稀释至0.1%后喷洒翻动基质即可使用。 2.4.3 种子处理方法 a) 将待播种子用30℃~40℃左右温水浸泡12h~24h,取出即可播种。 b) 将种子用0.2%磷酸二氢钾浸泡18h~20h后播种。 2.4.4 播种时间 冬季播种,保持室温在18℃~30℃。每年1月份~5月份成熟的君子兰种子,可随采随播。 2.4.5 播种容器 采用穴盘、木箱、泡沫箱、或浅瓦盆等育苗。 2.4.6 播种方法 育苗容器使用前需用600倍~850倍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a) 河沙育苗法:先将河沙用开水煮或烫1min~5min,再把处理过的河沙装入盆浅子、穴盘或箱内,用板刮平,切忌用力将沙子压实,影响透气效果。 b) 无土育苗法:将种子用洁水洗净,再把纱布或脱脂棉布用开水冲烫3min~5min后,待温度降到20℃~25℃时,用纱布将种子包裹起来,放在玻璃器皿或盆浅子里,培养温度保持在20℃~25℃,经过15d即可生出芽来。 c) 锯末育苗法:育苗时先将种子用清水清洗与浸泡,然后放在摊平的锯末上。锯末可放在木箱或育苗钵内,厚度在125px~200px为宜。 d) 珍珠岩育苗法:播种前先将颗粒珍珠岩用水浸泡,然后装在木槽或育苗钵里,将种子按一定间距摆放好,浇透水。 e) 腐殖土育苗法:此方法是将种子直接“种”到含有大量营养的腐殖土中,如同农业上的播种方法,种子上面盖些稍许腐殖土,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一般30d左右能生长出胚根及胚芽鞘 2.4.7 幼苗管理 a) 君子兰种子发芽后,经过50d~60d便可进行移植。 b) 幼苗是指生长半年左右的芽苗。其生长叶龄一般在1片~2片,幼苗在生长期喜阳光,光照时间可稍长一些,温度可为20℃~30℃。 c) 容器可选用宽2500px、长5000px、高2000px的木槽,或用直径3寸~4寸的小花盆。 d) 移植方法:可将木槽或小花盆装满基质,平整后扎孔,将幼苗的根系插入孔中,用手轻轻压实,移植后浇透水。 e)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左右。 f) 浇水:幼苗生长期3d~5d浇一次水,保持盆土70%-80%湿润。 g) 施肥:在幼苗移植20d后,结合浇水可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每隔10d~15d施用一次。 h) 病虫害防治:君子兰幼苗期病虫害较少,主要是夏季发生的腐烂病,要注意通风、降温、控水等,发病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百菌清。每隔30d喷一次杀菌或杀虫剂预防病虫害。 2.5 分株繁殖 2.5.1 分株时间 由茎产生的侧芽可用于分株。通常由茎基或叶腋间可形成1株~3株幼苗,当叶片达到5片~7片叶时,在春、秋两季结合换土时进行分株。 2.5.2 分株方法 采用切芽或用手掰芽均可。分株时尽量使新株带较多根系。伤口涂草木灰消毒,并晾晒24h,待伤口干燥后再上盆。上盆后浇透水。 2.5.3 分株后管理 上盆植株放在荫凉处缓苗,基质含水量约40%,分株栽植初期可往叶片上喷雾,待植株成活后进行正常管理。 3 君子兰栽培管理 3.1 栽培容器 君子兰盆栽要求花盆透水、透气性好,生产上以瓦盆(素烧泥盆)为宜。注意花盆大小和植株大小比例适当。 3.2 栽培基质配制 君子兰盆栽基质要求疏松、透气。柞树叶、橡树叶、榛叶、松针等腐叶土较好。可用如下混合配制的基质: a) 腐叶土5份、落叶松土3份、炉灰渣1份、河沙1份。 b) 榛、柞树叶4份、马粪2份、落叶松2份、河沙1份。 c) 腐稻壳5份、炉渣2份、落叶松2份、河沙1份。 d) 腐叶土3份、落叶松2份、马粪土1份、炉灰渣1份、河沙1份、鸡蛋壳0.5份、骨粉0.5份。 3.3 温度管理 人工栽培时,温度宜控制在15℃~25℃。10℃以下生长缓慢,35℃以上,植株徒长、叶片细长或植株干缩。当温度超过30℃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冬季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要避免0℃以下的低温造成冻害。 3.4 光照管理 君子兰较耐荫,在温室养护时,夏季须遮光,否则会造成叶片灼伤。可用遮阳网进行遮荫。冬季、晚秋、早春不需遮光。 3.5 水分管理 君子兰耐干旱,因此,通常保持盆土稍有一定湿度即可,盆土湿度宜保持40%左右为宜。每次浇水后,水就很快渗漏下去为宜。如果盆底堵塞,宜保持通畅。用自来水浇灌,最好将水在容器中放置2d~3d再浇。水温宜与盆土温度一致。浇水最好在傍晚或早晨进行。小苗、中苗可以直接往植株上浇水,大苗不能浇在植株茎叶上。夏季晴天正午时,不宜在植株直接给叶片上浇水,否则易造成叶片损伤。 3.6 追肥 君子兰除盆土中加基肥外,在生长旺盛季节应追施液肥。将泡水沤制的豆饼肥等加水稀释20倍(即:肥液含量为5%),将稀释肥液直接浇在花盆中。 3.7 换土 君子兰每年换土2次。宜在春季4月份~5月份和秋季9月份~10月份进行。盆土参见前述栽培基质配制。换土时,将植株从花盆中取出,抖掉旧土,摘除烂根、干瘪老根,选择大小合适的花盆,根据盆的大小,先在盆底填50px~100px厚的君子兰专用营养土,然后将植株栽到盆中心,再添加营养土,使根部用土压实,填土至离盆缘25px~50px,使盆土自然蓬松。换土完成后,浇透水。 3.8 转盆 君子兰花盆摆放方向是使叶片方向与窗台、阳台、花窖垂直,使植株接受阳光照射均匀。每10d左右按180°转动花盆。可以有效避免叶片向一侧偏斜。 3.9 叶片偏斜 由于光照不均等因素,造成叶片偏斜,形成“七扭八歪”的现象。可用机械整形或光照整形法加以调整。机械整形法:用小夹子将已经歪斜的叶片与相邻的正位叶片夹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歪斜的叶片基本可以恢复正位,注意所夹部位垫上软纸,以防夹伤叶片。光照整形法:将不透明的香烟锡纸(或其他不透明厚纸)剪成长宽与叶片基本一致,然后纵向从中间对折,包住被阳光拉斜方向叶片的一半,再用透明胶条将锡纸粘贴在叶片的正反面上。大约经过10d~15d即可矫正过来。当矫正叶片的中心线基本与其他叶片一致时,及时撤除锡纸,以免矫正过度。 4 病虫害防治 君子兰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包括软腐病、烂根病、炭疽病、叶斑病及浸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如夹箭、日烧等。病害防治一定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虫害主要包括介壳虫、蛞蝓、蜗牛、鼠妇等。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B。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君子兰常见品种及主要特征 A.1 大胜利 叶鞘呈楔形,叶长45 cm~1500px,叶宽8 cm~250px,叶厚为1.5 cm ~47.5px,叶片顶端呈尖形,直立生长,花箭粗壮,花深红色,球形果实。 A.2 短叶圆头和尚 是以“黄技师”与“和尚”的杂交后代做母本,短叶做父本培育而成的。叶宽可达9 cm~275px,叶长在30 cm ~875px,叶厚0.2 cm左右,叶尖呈急尖形,叶面光泽如蜡,颜色浅绿,花柄长6 cm ~7 cm,果实呈球形。 A.3 日本兰 叶宽10 cm ~350px,叶厚0.2 cm~5.5px,叶长一般在20 cm ~875px之间,花叶平展,头形卵圆,叶片对称,排列整齐,假鳞茎矮,株形紧凑,稳定性强,耐热抗寒,可在38℃高温和0℃低温下生长。 A.4 鞍山兰 耐高温、适应性强,可在38℃左右高温条件下生长;叶长在20 cm ~1250px左右,叶宽在275px ~400px左右,叶厚在0.22 cm ~6px左右,叶片顶端呈圆形,厚实挺拔,有雄厚大方、殷实庄重之感;花葶挺拔直立,箭杆粗壮、花朵大、呈金红色;株型适中,元宝形座,叶鞘较宽,基座如同宽而扁平的元宝;成龄期短,从小苗培育一般经两年半时间即可上箭开花。 A.5 雀兰 叶片宽达11 cm ~300px,而叶长却短到12 cm,叶面的厚度在0.2 cm左右; 叶片短、宽,长、宽比在1:1或1.5:1之间; 叶片硬、平、不打弯,叶端呈圆形或凹形; 雀兰有“夹箭”的品种缺陷,特别是二年生以上的“雀兰”,叶片出现皱纹不在少数。 A.6 缟兰 叶面有明显的瓷白、浅绿、金黄、墨绿、深灰颜色等条面; 叶面光亮而明快; 颜色多为白、黄、浅绿、墨绿、灰色等; 植株多为长方形,质地细腻,有油润感,叶片宽度在200px ~10 cm左右; 彩色叶面上脉纹不明显,绿色条面上见有细小脉纹; 稳定性不强。一般的幼苗在长成大苗时,就容易发生变化。 A.7 佛光兰 叶面由明显的金黄、浅绿、墨绿、乳白等斑块或斑纹组成。每株叶片很少出现同样的横斑块或横斑纹; “佛光兰”在幼苗时斑纹不太明显,二年后斑纹明显,有立体感、清爽感; 植株质地细腻、有油润感,叶片宽度一般在8 cm~300px左右; 不喜强光。由于斑块、斑纹缺少叶绿素,不宜强光照射。 A.8 垂笑君子兰 花柄细软,花冠中的每朵小花都呈垂钟状下垂,即“垂钟”,花柄一般长3 cm~100px,粗7.5px左右; 叶片直立、自然下垂、窄长,一般可达1000px~1500px,宽100px~125px,叶面厚在5.5px~6.25px; 叶缘带有小刺齿,较硬,手摸有明显刮触感; 叶端多呈急尖形,叶面深绿色,光泽度不高,革质状; 雌蕊柱头长于花被片,且被片一般长为125px ~137.5px,内外两轮被片紧拢在一起; 花冠橘红色,花朵繁多可达40朵~60朵,花葶高750px~50 cm,宽2~cm75px,厚50px,果实呈小圆球形状。 A.9 白花君子兰 叶片直立、窄长,一般长1000px~60 cm,宽100px~5 cm,叶面厚在0.2 cm左右; 花朵大,呈百合花状,花直径2000px~120 cm左右; 花柄细软,由于花朵大、花箭杆细长,花期要用竹杆等物固定,坐果后要长期绑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君子兰病虫害防治 B.1 烂根 B.1.1 发病原因 a) 温度高、湿度大、通风状况不良。君子兰植株的肉质根很容易烂根。 b) 水大。浇水时必须注意表层与营养土内部的水分差异,保持营养土的疏松度和不旱不涝。 c) 肥大。苗期营养土中马粪、骨粉、麻籽、大豆等没有发酵好,造成发热烧根引起烂根。 d) 根受外伤。幼苗或大苗在分盆时,要注意不要碰伤根,发现折断或腐烂的根,必须彻底清除腐烂肉质根,直到露出活性根白质断面为止,再涂上木炭灰或细炉灰晾干,然后再配土装盆。 e) 土质不好,有细菌性病害直接侵蚀肉质根,易造成溃烂。 B.1.2 防治方法 a) 把植株从盆中轻轻倒出,扒掉营养土把烂根摘除剪掉,用木炭粉或细炉灰涂伤口,也可用高锰酸钾水冲洗根部后,放在阳光下晒十分钟左右,利用紫外线杀菌。如肉质根已烂掉半数以上,可放细沙中催根,如只有少数几条根烂掉,可直接移栽到更换后的营养土中,半月内控制浇水,一两个月后可恢复生机。 b) 如果肉质根已全部烂掉,也不要把植株扔掉,可把烂根全部剪掉,洗净根茎,涂木炭粉或细炉灰后,放细沙盆中催根,经过两三个月后,也可重新生根发叶。最好为绿豆粒大小的河沙,用清水洗净尘土后,再用开水烫洗,以消除毒菌后再用,保证伤口部位不受腐蚀。 B.2 日烧 B.2.1 发病原因 君子兰的叶片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叶片的细胞被杀死,使叶片发黄、发白、烤焦变质,以致干枯的现象,叫日烧病。 B.2.2 防治方法 日烧病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苗期的叶片较嫩,最易发生日烧病。预防的办法就是注意观察日照和温度的变化,当阳光照射强度大,温度达到30℃以上时,要开窗通风,遮阳或向叶面喷水降温。温室花窖要采用市场上销售的遮光网遮光,一般从5月至11月都要安放遮光网。 B.3 叶斑 B.3.1 发病原因 君子兰叶片上出现的叶斑病,俗称锈斑或红斑病,属于君子兰炭疽病,是危害君子兰生长的常见病之一。主要症状是叶片出现白色或橘红色小圆斑,以后斑点的颜色加深,斑痕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也陆续加大,病部有轮纹,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很快就会变得千疮百孔。 叶斑病的主要原因是真菌(炭疽病菌侵染所致)。一是营养土太生,如马粪土或腐叶土等,都必须充分发酵。二是肥料没发酵好,用没发酵好的肥、油料种子肥或鱼腥水浇君子兰,会使更多的微生物和细菌在盆土中繁殖。三是盆土消毒不好,有条件可将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或不使用已用过的陈土。 B.3.2 防治方法 采用换土的办法基本可以解决。换土时要把肉质根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再上盆。 B.4 软腐病 B.4.1 发病原因 君子兰烂芯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是细菌性软腐病,主要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其病状多发生在新生叶片的基部,即植株的假鳞茎的芯里,像开水烫过似的,烂芯处无异味,也不流液汁。有两种原因可导致烂芯,一是叶芯积水过多,时间过长水中含有杂质或菌;或因气温高,不通风,水质变化,促使花芯叶片腐烂。二是假鳞茎处发生虫害,如吹棉介壳虫的寄生,使植株体内的叶腋被吮吸掉,引起腐烂。 B.4.2 防治方法 改进浇水方式,切忌将水浇入叶芯,发病初期喷洒0.5%波尔多液,200PPM,农用链霉素,严重可用0.1%高锰酸钾浸泡5分钟,用清水洗净放阳光下晒30分钟,阴干,上盆。 B.5 夹箭 B.5.1 发病原因 君子兰的“夹箭”,是指抽葶时葶杆窜不出来,夹在假鳞茎中开花的现象。由于温度低、温差小、缺水、肥不足等原因造成。 B.5.2 防治方法 a) 君子兰正常花期在冬春季,当温度低于6℃时,要及时加温。窖花要采取措施供暖。家庭养花要因地制宜给花盆加温。有的将电褥子靠在花盆周围通电加温,有的将花盆放在暖气片上或火炕上,甚至温水中;也有的用25℃左右的温水浇花等,均可提高盆土的温度,促使花葶窜出。 b) 若君子兰在夏季高温季节抽葶开花时,则要注意降温处理。 c) 适时浇水。每隔3~5天把花浇透,可用困好的河水、雨水、井水、自来水及磁化水,冬天要努力提高水温。 d) 适量施肥。可用腐熟好的豆饼、麻籽、芝麻、骨粉、二氨、磷酸二氢钾、草木灰等作肥料,于春秋季施肥。 e) 慎用促箭药物进行催箭。有的使用市场上销售的“促箭剂”、“催箭灵”等药液,但不能往夹箭处滴,要滴入盆土中,以防全株烂死。 B.6 蚯蚓 B.6.1 危害症状 蚯蚓是君子兰花盆营养土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几乎遍布每一个花盆。在大花盆中,最多能发现5~10条,蚯蚓的粗和长完全能同一条花根比高低。 B.6.2 防治方法 可用“呋喃丹(克百威)”按说明灭蚯蚓。 B.7 吹棉介壳虫 B.7.1 危害症状 君子兰的虫害主要是吹棉介壳虫,又称棉花虫。这种虫害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春、夏季尤为严重。吹棉介壳虫呈白色,雌虫体长4~7mm,暗红色,体背有一层白色蜡粉;雄虫体长约3mm,数量少。吹棉介壳虫主要危害假鳞茎及叶片、花、果、枝。它通过口器吮吸植株体内的汁液。轻患时仅在假鳞茎处寄生,严重时蔓延叶片各部,如不及时治疗,就会使植株逐渐衰弱,叶片萎蔫,丧失生命力。 B.7.2 防治方法 经常查看假鳞茎和叶片,发现有其存在,立即用毛刷清除掉,或用竹片压死。也可用软布沾肥皂水擦患处,同时降低室内温度、湿度,要通风抑制其繁殖。 B.8 潮虫 B.8.1 危害症状 潮虫为浅灰体色,成虫体长在375px左右,虫体由12块鳞片覆盖。头部在第一节鳞下面,头上生有一对五节的触角。体下有七对腹足,尾部有一对尾翅。潮虫喜欢群居,白天隐藏在潮湿阴暗处,夜间出来觅食活动。当君子兰叶片出现伤口、叶片枯黄及烂箭、烂芯的情况,他们便群居在周围趁机取食。由于它们在伤口处集结活动,产生大量的排泄物,进而造成伤口的不断扩大,在温度、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易被其他病害侵染,危及整个植株。 B.8.2 防治方法 对潮虫的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室内要保持整洁,花案下不要存放杂物,有利于空气对流通风,减少潮虫滋生;使用后的花土有大量潮虫虫卵,如要再次使用,可用400倍敌百虫液喷洒杀虫或将旧花土在日光下晒干,以便减少潮虫基数;使用多年的花窖会有很多潮虫,可用2000倍液溴氰菊脂(敌杀死)或2000倍液万灵喷洒地面、花案,已杀灭潮虫。 B.9 蜗牛 B.9.1 危害症状 蜗牛主要危害君子兰的花粉、花瓣及嫩叶。蜗牛是软体动物,花窖中常出现的是一种不长螺壳的蜗牛,俗称蛞蝓。成虫体长40mm左右,体色为浅褐色或暗白色,体表分泌出一种胶状黏液,以保护软体水分的蒸发。另一种是体形如黄豆大小长螺壳的蜗牛。头部为黑色,螺壳扁平,行走的体长有15mm左右。蜗牛行走缓慢,活动的范围不大,白天隐藏在花盆、花案下面及底层花叶的背面等阴暗处,夜间出来活动觅食。在花窖里君子兰开花季节,蜗牛的危害最大。当一株君子兰开出第一朵花时,常常会有一两只(多时三五只)蜗牛等候在附近,随着花朵的相继开放,它们逐朵危害,当把整株花粉吃完后,又转到附近开花的植株上取食。 B.9.2 防治方法 对蜗牛的防治应采用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平时要经常查看花盆底部并捉拿;在花案上、下常放些嫩叶,如(白菜、生菜等),清晨及时捉拿在菜叶上取食的蜗牛;君子兰在开花季节,夜间要巡回捉拿。对蜗牛危害较重的花窖要及时用农药防治,如喷洒3000倍液万灵或2000倍液敌杀死,1~2次可以控制蜗牛的危害。
君子兰生产技术规程 君子兰生产技术规程 DB 21/T 1876-2011 (辽宁省地方标准)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11年02月10日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1.1-2009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鞍山市君子兰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山市君子兰协会、君子兰鞍山花卉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宝 君子兰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君子兰种苗生产、君子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包装与运输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君子兰的生产。 2 君子兰种苗生产 2.1 品种选择 见附录A. 2.2 生产设施 宜采用日光温室、玻璃温室、塑料大棚进行生产。 2.3 繁育方法 君子兰宜采用人工异花授粉繁殖,自花授粉结实率低,也可以采用分株繁殖方法。 2.4 播种 2.4.1 基质选择 君子兰播种基质宜采用疏松透气、弱酸性土壤,pH值宜为6~7。宜用河沙、锯末、珍珠岩、腐殖土、草炭等为播种基质。 2.4.2 基质消毒 化学消毒法: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将药物稀释至0.1%后喷洒翻动基质即可使用。 2.4.3 种子处理方法 a) 将待播种子用30℃~40℃左右温水浸泡12h~24h,取出即可播种。 b) 将种子用0.2%磷酸二氢钾浸泡18h~20h后播种。 2.4.4 播种时间 冬季播种,保持室温在18℃~30℃。每年1月份~5月份成熟的君子兰种子,可随采随播。 2.4.5 播种容器 采用穴盘、木箱、泡沫箱、或浅瓦盆等育苗。 2.4.6 播种方法 育苗容器使用前需用600倍~850倍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a) 河沙育苗法:先将河沙用开水煮或烫1min~5min,再把处理过的河沙装入盆浅子、穴盘或箱内,用板刮平,切忌用力将沙子压实,影响透气效果。 b) 无土育苗法:将种子用洁水洗净,再把纱布或脱脂棉布用开水冲烫3min~5min后,待温度降到20℃~25℃时,用纱布将种子包裹起来,放在玻璃器皿或盆浅子里,培养温度保持在20℃~25℃,经过15d即可生出芽来。 c) 锯末育苗法:育苗时先将种子用清水清洗与浸泡,然后放在摊平的锯末上。锯末可放在木箱或育苗钵内,厚度在125px~200px为宜。 d) 珍珠岩育苗法:播种前先将颗粒珍珠岩用水浸泡,然后装在木槽或育苗钵里,将种子按一定间距摆放好,浇透水。 e) 腐殖土育苗法:此方法是将种子直接“种”到含有大量营养的腐殖土中,如同农业上的播种方法,种子上面盖些稍许腐殖土,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一般30d左右能生长出胚根及胚芽鞘 2.4.7 幼苗管理 a) 君子兰种子发芽后,经过50d~60d便可进行移植。 b) 幼苗是指生长半年左右的芽苗。其生长叶龄一般在1片~2片,幼苗在生长期喜阳光,光照时间可稍长一些,温度可为20℃~30℃。 c) 容器可选用宽2500px、长5000px、高2000px的木槽,或用直径3寸~4寸的小花盆。 d) 移植方法:可将木槽或小花盆装满基质,平整后扎孔,将幼苗的根系插入孔中,用手轻轻压实,移植后浇透水。 e)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左右。 f) 浇水:幼苗生长期3d~5d浇一次水,保持盆土70%-80%湿润。 g) 施肥:在幼苗移植20d后,结合浇水可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每隔10d~15d施用一次。 h) 病虫害防治:君子兰幼苗期病虫害较少,主要是夏季发生的腐烂病,要注意通风、降温、控水等,发病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百菌清。每隔30d喷一次杀菌或杀虫剂预防病虫害。 2.5 分株繁殖 2.5.1 分株时间 由茎产生的侧芽可用于分株。通常由茎基或叶腋间可形成1株~3株幼苗,当叶片达到5片~7片叶时,在春、秋两季结合换土时进行分株。 2.5.2 分株方法 采用切芽或用手掰芽均可。分株时尽量使新株带较多根系。伤口涂草木灰消毒,并晾晒24h,待伤口干燥后再上盆。上盆后浇透水。 2.5.3 分株后管理 上盆植株放在荫凉处缓苗,基质含水量约40%,分株栽植初期可往叶片上喷雾,待植株成活后进行正常管理。 3 君子兰栽培管理 3.1 栽培容器 君子兰盆栽要求花盆透水、透气性好,生产上以瓦盆(素烧泥盆)为宜。注意花盆大小和植株大小比例适当。 3.2 栽培基质配制 君子兰盆栽基质要求疏松、透气。柞树叶、橡树叶、榛叶、松针等腐叶土较好。可用如下混合配制的基质: a) 腐叶土5份、落叶松土3份、炉灰渣1份、河沙1份。 b) 榛、柞树叶4份、马粪2份、落叶松2份、河沙1份。 c) 腐稻壳5份、炉渣2份、落叶松2份、河沙1份。 d) 腐叶土3份、落叶松2份、马粪土1份、炉灰渣1份、河沙1份、鸡蛋壳0.5份、骨粉0.5份。 3.3 温度管理 人工栽培时,温度宜控制在15℃~25℃。10℃以下生长缓慢,35℃以上,植株徒长、叶片细长或植株干缩。当温度超过30℃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冬季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要避免0℃以下的低温造成冻害。 3.4 光照管理 君子兰较耐荫,在温室养护时,夏季须遮光,否则会造成叶片灼伤。可用遮阳网进行遮荫。冬季、晚秋、早春不需遮光。 3.5 水分管理 君子兰耐干旱,因此,通常保持盆土稍有一定湿度即可,盆土湿度宜保持40%左右为宜。每次浇水后,水就很快渗漏下去为宜。如果盆底堵塞,宜保持通畅。用自来水浇灌,最好将水在容器中放置2d~3d再浇。水温宜与盆土温度一致。浇水最好在傍晚或早晨进行。小苗、中苗可以直接往植株上浇水,大苗不能浇在植株茎叶上。夏季晴天正午时,不宜在植株直接给叶片上浇水,否则易造成叶片损伤。 3.6 追肥 君子兰除盆土中加基肥外,在生长旺盛季节应追施液肥。将泡水沤制的豆饼肥等加水稀释20倍(即:肥液含量为5%),将稀释肥液直接浇在花盆中。 3.7 换土 君子兰每年换土2次。宜在春季4月份~5月份和秋季9月份~10月份进行。盆土参见前述栽培基质配制。换土时,将植株从花盆中取出,抖掉旧土,摘除烂根、干瘪老根,选择大小合适的花盆,根据盆的大小,先在盆底填50px~100px厚的君子兰专用营养土,然后将植株栽到盆中心,再添加营养土,使根部用土压实,填土至离盆缘25px~50px,使盆土自然蓬松。换土完成后,浇透水。 3.8 转盆 君子兰花盆摆放方向是使叶片方向与窗台、阳台、花窖垂直,使植株接受阳光照射均匀。每10d左右按180°转动花盆。可以有效避免叶片向一侧偏斜。 3.9 叶片偏斜 由于光照不均等因素,造成叶片偏斜,形成“七扭八歪”的现象。可用机械整形或光照整形法加以调整。机械整形法:用小夹子将已经歪斜的叶片与相邻的正位叶片夹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歪斜的叶片基本可以恢复正位,注意所夹部位垫上软纸,以防夹伤叶片。光照整形法:将不透明的香烟锡纸(或其他不透明厚纸)剪成长宽与叶片基本一致,然后纵向从中间对折,包住被阳光拉斜方向叶片的一半,再用透明胶条将锡纸粘贴在叶片的正反面上。大约经过10d~15d即可矫正过来。当矫正叶片的中心线基本与其他叶片一致时,及时撤除锡纸,以免矫正过度。 4 病虫害防治 君子兰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包括软腐病、烂根病、炭疽病、叶斑病及浸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如夹箭、日烧等。病害防治一定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虫害主要包括介壳虫、蛞蝓、蜗牛、鼠妇等。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B。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君子兰常见品种及主要特征 A.1 大胜利 叶鞘呈楔形,叶长45 cm~1500px,叶宽8 cm~250px,叶厚为1.5 cm ~47.5px,叶片顶端呈尖形,直立生长,花箭粗壮,花深红色,球形果实。 A.2 短叶圆头和尚 是以“黄技师”与“和尚”的杂交后代做母本,短叶做父本培育而成的。叶宽可达9 cm~275px,叶长在30 cm ~875px,叶厚0.2 cm左右,叶尖呈急尖形,叶面光泽如蜡,颜色浅绿,花柄长6 cm ~7 cm,果实呈球形。 A.3 日本兰 叶宽10 cm ~350px,叶厚0.2 cm~5.5px,叶长一般在20 cm ~875px之间,花叶平展,头形卵圆,叶片对称,排列整齐,假鳞茎矮,株形紧凑,稳定性强,耐热抗寒,可在38℃高温和0℃低温下生长。 A.4 鞍山兰 耐高温、适应性强,可在38℃左右高温条件下生长;叶长在20 cm ~1250px左右,叶宽在275px ~400px左右,叶厚在0.22 cm ~6px左右,叶片顶端呈圆形,厚实挺拔,有雄厚大方、殷实庄重之感;花葶挺拔直立,箭杆粗壮、花朵大、呈金红色;株型适中,元宝形座,叶鞘较宽,基座如同宽而扁平的元宝;成龄期短,从小苗培育一般经两年半时间即可上箭开花。 A.5 雀兰 叶片宽达11 cm ~300px,而叶长却短到12 cm,叶面的厚度在0.2 cm左右; 叶片短、宽,长、宽比在1:1或1.5:1之间; 叶片硬、平、不打弯,叶端呈圆形或凹形; 雀兰有“夹箭”的品种缺陷,特别是二年生以上的“雀兰”,叶片出现皱纹不在少数。 A.6 缟兰 叶面有明显的瓷白、浅绿、金黄、墨绿、深灰颜色等条面; 叶面光亮而明快; 颜色多为白、黄、浅绿、墨绿、灰色等; 植株多为长方形,质地细腻,有油润感,叶片宽度在200px ~10 cm左右; 彩色叶面上脉纹不明显,绿色条面上见有细小脉纹; 稳定性不强。一般的幼苗在长成大苗时,就容易发生变化。 A.7 佛光兰 叶面由明显的金黄、浅绿、墨绿、乳白等斑块或斑纹组成。每株叶片很少出现同样的横斑块或横斑纹; “佛光兰”在幼苗时斑纹不太明显,二年后斑纹明显,有立体感、清爽感; 植株质地细腻、有油润感,叶片宽度一般在8 cm~300px左右; 不喜强光。由于斑块、斑纹缺少叶绿素,不宜强光照射。 A.8 垂笑君子兰 花柄细软,花冠中的每朵小花都呈垂钟状下垂,即“垂钟”,花柄一般长3 cm~100px,粗7.5px左右; 叶片直立、自然下垂、窄长,一般可达1000px~1500px,宽100px~125px,叶面厚在5.5px~6.25px; 叶缘带有小刺齿,较硬,手摸有明显刮触感; 叶端多呈急尖形,叶面深绿色,光泽度不高,革质状; 雌蕊柱头长于花被片,且被片一般长为125px ~137.5px,内外两轮被片紧拢在一起; 花冠橘红色,花朵繁多可达40朵~60朵,花葶高750px~50 cm,宽2~cm75px,厚50px,果实呈小圆球形状。 A.9 白花君子兰 叶片直立、窄长,一般长1000px~60 cm,宽100px~5 cm,叶面厚在0.2 cm左右; 花朵大,呈百合花状,花直径2000px~120 cm左右; 花柄细软,由于花朵大、花箭杆细长,花期要用竹杆等物固定,坐果后要长期绑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君子兰病虫害防治 B.1 烂根 B.1.1 发病原因 a) 温度高、湿度大、通风状况不良。君子兰植株的肉质根很容易烂根。 b) 水大。浇水时必须注意表层与营养土内部的水分差异,保持营养土的疏松度和不旱不涝。 c) 肥大。苗期营养土中马粪、骨粉、麻籽、大豆等没有发酵好,造成发热烧根引起烂根。 d) 根受外伤。幼苗或大苗在分盆时,要注意不要碰伤根,发现折断或腐烂的根,必须彻底清除腐烂肉质根,直到露出活性根白质断面为止,再涂上木炭灰或细炉灰晾干,然后再配土装盆。 e) 土质不好,有细菌性病害直接侵蚀肉质根,易造成溃烂。 B.1.2 防治方法 a) 把植株从盆中轻轻倒出,扒掉营养土把烂根摘除剪掉,用木炭粉或细炉灰涂伤口,也可用高锰酸钾水冲洗根部后,放在阳光下晒十分钟左右,利用紫外线杀菌。如肉质根已烂掉半数以上,可放细沙中催根,如只有少数几条根烂掉,可直接移栽到更换后的营养土中,半月内控制浇水,一两个月后可恢复生机。 b) 如果肉质根已全部烂掉,也不要把植株扔掉,可把烂根全部剪掉,洗净根茎,涂木炭粉或细炉灰后,放细沙盆中催根,经过两三个月后,也可重新生根发叶。最好为绿豆粒大小的河沙,用清水洗净尘土后,再用开水烫洗,以消除毒菌后再用,保证伤口部位不受腐蚀。 B.2 日烧 B.2.1 发病原因 君子兰的叶片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叶片的细胞被杀死,使叶片发黄、发白、烤焦变质,以致干枯的现象,叫日烧病。 B.2.2 防治方法 日烧病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苗期的叶片较嫩,最易发生日烧病。预防的办法就是注意观察日照和温度的变化,当阳光照射强度大,温度达到30℃以上时,要开窗通风,遮阳或向叶面喷水降温。温室花窖要采用市场上销售的遮光网遮光,一般从5月至11月都要安放遮光网。 B.3 叶斑 B.3.1 发病原因 君子兰叶片上出现的叶斑病,俗称锈斑或红斑病,属于君子兰炭疽病,是危害君子兰生长的常见病之一。主要症状是叶片出现白色或橘红色小圆斑,以后斑点的颜色加深,斑痕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也陆续加大,病部有轮纹,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很快就会变得千疮百孔。 叶斑病的主要原因是真菌(炭疽病菌侵染所致)。一是营养土太生,如马粪土或腐叶土等,都必须充分发酵。二是肥料没发酵好,用没发酵好的肥、油料种子肥或鱼腥水浇君子兰,会使更多的微生物和细菌在盆土中繁殖。三是盆土消毒不好,有条件可将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或不使用已用过的陈土。 B.3.2 防治方法 采用换土的办法基本可以解决。换土时要把肉质根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再上盆。 B.4 软腐病 B.4.1 发病原因 君子兰烂芯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是细菌性软腐病,主要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其病状多发生在新生叶片的基部,即植株的假鳞茎的芯里,像开水烫过似的,烂芯处无异味,也不流液汁。有两种原因可导致烂芯,一是叶芯积水过多,时间过长水中含有杂质或菌;或因气温高,不通风,水质变化,促使花芯叶片腐烂。二是假鳞茎处发生虫害,如吹棉介壳虫的寄生,使植株体内的叶腋被吮吸掉,引起腐烂。 B.4.2 防治方法 改进浇水方式,切忌将水浇入叶芯,发病初期喷洒0.5%波尔多液,200PPM,农用链霉素,严重可用0.1%高锰酸钾浸泡5分钟,用清水洗净放阳光下晒30分钟,阴干,上盆。 B.5 夹箭 B.5.1 发病原因 君子兰的“夹箭”,是指抽葶时葶杆窜不出来,夹在假鳞茎中开花的现象。由于温度低、温差小、缺水、肥不足等原因造成。 B.5.2 防治方法 a) 君子兰正常花期在冬春季,当温度低于6℃时,要及时加温。窖花要采取措施供暖。家庭养花要因地制宜给花盆加温。有的将电褥子靠在花盆周围通电加温,有的将花盆放在暖气片上或火炕上,甚至温水中;也有的用25℃左右的温水浇花等,均可提高盆土的温度,促使花葶窜出。 b) 若君子兰在夏季高温季节抽葶开花时,则要注意降温处理。 c) 适时浇水。每隔3~5天把花浇透,可用困好的河水、雨水、井水、自来水及磁化水,冬天要努力提高水温。 d) 适量施肥。可用腐熟好的豆饼、麻籽、芝麻、骨粉、二氨、磷酸二氢钾、草木灰等作肥料,于春秋季施肥。 e) 慎用促箭药物进行催箭。有的使用市场上销售的“促箭剂”、“催箭灵”等药液,但不能往夹箭处滴,要滴入盆土中,以防全株烂死。 B.6 蚯蚓 B.6.1 危害症状 蚯蚓是君子兰花盆营养土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几乎遍布每一个花盆。在大花盆中,最多能发现5~10条,蚯蚓的粗和长完全能同一条花根比高低。 B.6.2 防治方法 可用“呋喃丹(克百威)”按说明灭蚯蚓。 B.7 吹棉介壳虫 B.7.1 危害症状 君子兰的虫害主要是吹棉介壳虫,又称棉花虫。这种虫害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春、夏季尤为严重。吹棉介壳虫呈白色,雌虫体长4~7mm,暗红色,体背有一层白色蜡粉;雄虫体长约3mm,数量少。吹棉介壳虫主要危害假鳞茎及叶片、花、果、枝。它通过口器吮吸植株体内的汁液。轻患时仅在假鳞茎处寄生,严重时蔓延叶片各部,如不及时治疗,就会使植株逐渐衰弱,叶片萎蔫,丧失生命力。 B.7.2 防治方法 经常查看假鳞茎和叶片,发现有其存在,立即用毛刷清除掉,或用竹片压死。也可用软布沾肥皂水擦患处,同时降低室内温度、湿度,要通风抑制其繁殖。 B.8 潮虫 B.8.1 危害症状 潮虫为浅灰体色,成虫体长在375px左右,虫体由12块鳞片覆盖。头部在第一节鳞下面,头上生有一对五节的触角。体下有七对腹足,尾部有一对尾翅。潮虫喜欢群居,白天隐藏在潮湿阴暗处,夜间出来觅食活动。当君子兰叶片出现伤口、叶片枯黄及烂箭、烂芯的情况,他们便群居在周围趁机取食。由于它们在伤口处集结活动,产生大量的排泄物,进而造成伤口的不断扩大,在温度、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易被其他病害侵染,危及整个植株。 B.8.2 防治方法 对潮虫的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室内要保持整洁,花案下不要存放杂物,有利于空气对流通风,减少潮虫滋生;使用后的花土有大量潮虫虫卵,如要再次使用,可用400倍敌百虫液喷洒杀虫或将旧花土在日光下晒干,以便减少潮虫基数;使用多年的花窖会有很多潮虫,可用2000倍液溴氰菊脂(敌杀死)或2000倍液万灵喷洒地面、花案,已杀灭潮虫。 B.9 蜗牛 B.9.1 危害症状 蜗牛主要危害君子兰的花粉、花瓣及嫩叶。蜗牛是软体动物,花窖中常出现的是一种不长螺壳的蜗牛,俗称蛞蝓。成虫体长40mm左右,体色为浅褐色或暗白色,体表分泌出一种胶状黏液,以保护软体水分的蒸发。另一种是体形如黄豆大小长螺壳的蜗牛。头部为黑色,螺壳扁平,行走的体长有15mm左右。蜗牛行走缓慢,活动的范围不大,白天隐藏在花盆、花案下面及底层花叶的背面等阴暗处,夜间出来活动觅食。在花窖里君子兰开花季节,蜗牛的危害最大。当一株君子兰开出第一朵花时,常常会有一两只(多时三五只)蜗牛等候在附近,随着花朵的相继开放,它们逐朵危害,当把整株花粉吃完后,又转到附近开花的植株上取食。 B.9.2 防治方法 对蜗牛的防治应采用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平时要经常查看花盆底部并捉拿;在花案上、下常放些嫩叶,如(白菜、生菜等),清晨及时捉拿在菜叶上取食的蜗牛;君子兰在开花季节,夜间要巡回捉拿。对蜗牛危害较重的花窖要及时用农药防治,如喷洒3000倍液万灵或2000倍液敌杀死,1~2次可以控制蜗牛的危害。
君子兰生产技术规程 君子兰生产技术规程 DB 21/T 1876-2011 (辽宁省地方标准)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11年02月10日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1.1-2009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鞍山市君子兰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山市君子兰协会、君子兰鞍山花卉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宝 君子兰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君子兰种苗生产、君子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包装与运输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君子兰的生产。 2 君子兰种苗生产 2.1 品种选择 见附录A. 2.2 生产设施 宜采用日光温室、玻璃温室、塑料大棚进行生产。 2.3 繁育方法 君子兰宜采用人工异花授粉繁殖,自花授粉结实率低,也可以采用分株繁殖方法。 2.4 播种 2.4.1 基质选择 君子兰播种基质宜采用疏松透气、弱酸性土壤,pH值宜为6~7。宜用河沙、锯末、珍珠岩、腐殖土、草炭等为播种基质。 2.4.2 基质消毒 化学消毒法: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将药物稀释至0.1%后喷洒翻动基质即可使用。 2.4.3 种子处理方法 a) 将待播种子用30℃~40℃左右温水浸泡12h~24h,取出即可播种。 b) 将种子用0.2%磷酸二氢钾浸泡18h~20h后播种。 2.4.4 播种时间 冬季播种,保持室温在18℃~30℃。每年1月份~5月份成熟的君子兰种子,可随采随播。 2.4.5 播种容器 采用穴盘、木箱、泡沫箱、或浅瓦盆等育苗。 2.4.6 播种方法 育苗容器使用前需用600倍~850倍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a) 河沙育苗法:先将河沙用开水煮或烫1min~5min,再把处理过的河沙装入盆浅子、穴盘或箱内,用板刮平,切忌用力将沙子压实,影响透气效果。 b) 无土育苗法:将种子用洁水洗净,再把纱布或脱脂棉布用开水冲烫3min~5min后,待温度降到20℃~25℃时,用纱布将种子包裹起来,放在玻璃器皿或盆浅子里,培养温度保持在20℃~25℃,经过15d即可生出芽来。 c) 锯末育苗法:育苗时先将种子用清水清洗与浸泡,然后放在摊平的锯末上。锯末可放在木箱或育苗钵内,厚度在125px~200px为宜。 d) 珍珠岩育苗法:播种前先将颗粒珍珠岩用水浸泡,然后装在木槽或育苗钵里,将种子按一定间距摆放好,浇透水。 e) 腐殖土育苗法:此方法是将种子直接“种”到含有大量营养的腐殖土中,如同农业上的播种方法,种子上面盖些稍许腐殖土,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一般30d左右能生长出胚根及胚芽鞘 2.4.7 幼苗管理 a) 君子兰种子发芽后,经过50d~60d便可进行移植。 b) 幼苗是指生长半年左右的芽苗。其生长叶龄一般在1片~2片,幼苗在生长期喜阳光,光照时间可稍长一些,温度可为20℃~30℃。 c) 容器可选用宽2500px、长5000px、高2000px的木槽,或用直径3寸~4寸的小花盆。 d) 移植方法:可将木槽或小花盆装满基质,平整后扎孔,将幼苗的根系插入孔中,用手轻轻压实,移植后浇透水。 e)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左右。 f) 浇水:幼苗生长期3d~5d浇一次水,保持盆土70%-80%湿润。 g) 施肥:在幼苗移植20d后,结合浇水可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每隔10d~15d施用一次。 h) 病虫害防治:君子兰幼苗期病虫害较少,主要是夏季发生的腐烂病,要注意通风、降温、控水等,发病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百菌清。每隔30d喷一次杀菌或杀虫剂预防病虫害。 2.5 分株繁殖 2.5.1 分株时间 由茎产生的侧芽可用于分株。通常由茎基或叶腋间可形成1株~3株幼苗,当叶片达到5片~7片叶时,在春、秋两季结合换土时进行分株。 2.5.2 分株方法 采用切芽或用手掰芽均可。分株时尽量使新株带较多根系。伤口涂草木灰消毒,并晾晒24h,待伤口干燥后再上盆。上盆后浇透水。 2.5.3 分株后管理 上盆植株放在荫凉处缓苗,基质含水量约40%,分株栽植初期可往叶片上喷雾,待植株成活后进行正常管理。 3 君子兰栽培管理 3.1 栽培容器 君子兰盆栽要求花盆透水、透气性好,生产上以瓦盆(素烧泥盆)为宜。注意花盆大小和植株大小比例适当。 3.2 栽培基质配制 君子兰盆栽基质要求疏松、透气。柞树叶、橡树叶、榛叶、松针等腐叶土较好。可用如下混合配制的基质: a) 腐叶土5份、落叶松土3份、炉灰渣1份、河沙1份。 b) 榛、柞树叶4份、马粪2份、落叶松2份、河沙1份。 c) 腐稻壳5份、炉渣2份、落叶松2份、河沙1份。 d) 腐叶土3份、落叶松2份、马粪土1份、炉灰渣1份、河沙1份、鸡蛋壳0.5份、骨粉0.5份。 3.3 温度管理 人工栽培时,温度宜控制在15℃~25℃。10℃以下生长缓慢,35℃以上,植株徒长、叶片细长或植株干缩。当温度超过30℃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冬季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要避免0℃以下的低温造成冻害。 3.4 光照管理 君子兰较耐荫,在温室养护时,夏季须遮光,否则会造成叶片灼伤。可用遮阳网进行遮荫。冬季、晚秋、早春不需遮光。 3.5 水分管理 君子兰耐干旱,因此,通常保持盆土稍有一定湿度即可,盆土湿度宜保持40%左右为宜。每次浇水后,水就很快渗漏下去为宜。如果盆底堵塞,宜保持通畅。用自来水浇灌,最好将水在容器中放置2d~3d再浇。水温宜与盆土温度一致。浇水最好在傍晚或早晨进行。小苗、中苗可以直接往植株上浇水,大苗不能浇在植株茎叶上。夏季晴天正午时,不宜在植株直接给叶片上浇水,否则易造成叶片损伤。 3.6 追肥 君子兰除盆土中加基肥外,在生长旺盛季节应追施液肥。将泡水沤制的豆饼肥等加水稀释20倍(即:肥液含量为5%),将稀释肥液直接浇在花盆中。 3.7 换土 君子兰每年换土2次。宜在春季4月份~5月份和秋季9月份~10月份进行。盆土参见前述栽培基质配制。换土时,将植株从花盆中取出,抖掉旧土,摘除烂根、干瘪老根,选择大小合适的花盆,根据盆的大小,先在盆底填50px~100px厚的君子兰专用营养土,然后将植株栽到盆中心,再添加营养土,使根部用土压实,填土至离盆缘25px~50px,使盆土自然蓬松。换土完成后,浇透水。 3.8 转盆 君子兰花盆摆放方向是使叶片方向与窗台、阳台、花窖垂直,使植株接受阳光照射均匀。每10d左右按180°转动花盆。可以有效避免叶片向一侧偏斜。 3.9 叶片偏斜 由于光照不均等因素,造成叶片偏斜,形成“七扭八歪”的现象。可用机械整形或光照整形法加以调整。机械整形法:用小夹子将已经歪斜的叶片与相邻的正位叶片夹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歪斜的叶片基本可以恢复正位,注意所夹部位垫上软纸,以防夹伤叶片。光照整形法:将不透明的香烟锡纸(或其他不透明厚纸)剪成长宽与叶片基本一致,然后纵向从中间对折,包住被阳光拉斜方向叶片的一半,再用透明胶条将锡纸粘贴在叶片的正反面上。大约经过10d~15d即可矫正过来。当矫正叶片的中心线基本与其他叶片一致时,及时撤除锡纸,以免矫正过度。 4 病虫害防治 君子兰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包括软腐病、烂根病、炭疽病、叶斑病及浸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如夹箭、日烧等。病害防治一定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虫害主要包括介壳虫、蛞蝓、蜗牛、鼠妇等。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B。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君子兰常见品种及主要特征 A.1 大胜利 叶鞘呈楔形,叶长45 cm~1500px,叶宽8 cm~250px,叶厚为1.5 cm ~47.5px,叶片顶端呈尖形,直立生长,花箭粗壮,花深红色,球形果实。 A.2 短叶圆头和尚 是以“黄技师”与“和尚”的杂交后代做母本,短叶做父本培育而成的。叶宽可达9 cm~275px,叶长在30 cm ~875px,叶厚0.2 cm左右,叶尖呈急尖形,叶面光泽如蜡,颜色浅绿,花柄长6 cm ~7 cm,果实呈球形。 A.3 日本兰 叶宽10 cm ~350px,叶厚0.2 cm~5.5px,叶长一般在20 cm ~875px之间,花叶平展,头形卵圆,叶片对称,排列整齐,假鳞茎矮,株形紧凑,稳定性强,耐热抗寒,可在38℃高温和0℃低温下生长。 A.4 鞍山兰 耐高温、适应性强,可在38℃左右高温条件下生长;叶长在20 cm ~1250px左右,叶宽在275px ~400px左右,叶厚在0.22 cm ~6px左右,叶片顶端呈圆形,厚实挺拔,有雄厚大方、殷实庄重之感;花葶挺拔直立,箭杆粗壮、花朵大、呈金红色;株型适中,元宝形座,叶鞘较宽,基座如同宽而扁平的元宝;成龄期短,从小苗培育一般经两年半时间即可上箭开花。 A.5 雀兰 叶片宽达11 cm ~300px,而叶长却短到12 cm,叶面的厚度在0.2 cm左右; 叶片短、宽,长、宽比在1:1或1.5:1之间; 叶片硬、平、不打弯,叶端呈圆形或凹形; 雀兰有“夹箭”的品种缺陷,特别是二年生以上的“雀兰”,叶片出现皱纹不在少数。 A.6 缟兰 叶面有明显的瓷白、浅绿、金黄、墨绿、深灰颜色等条面; 叶面光亮而明快; 颜色多为白、黄、浅绿、墨绿、灰色等; 植株多为长方形,质地细腻,有油润感,叶片宽度在200px ~10 cm左右; 彩色叶面上脉纹不明显,绿色条面上见有细小脉纹; 稳定性不强。一般的幼苗在长成大苗时,就容易发生变化。 A.7 佛光兰 叶面由明显的金黄、浅绿、墨绿、乳白等斑块或斑纹组成。每株叶片很少出现同样的横斑块或横斑纹; “佛光兰”在幼苗时斑纹不太明显,二年后斑纹明显,有立体感、清爽感; 植株质地细腻、有油润感,叶片宽度一般在8 cm~300px左右; 不喜强光。由于斑块、斑纹缺少叶绿素,不宜强光照射。 A.8 垂笑君子兰 花柄细软,花冠中的每朵小花都呈垂钟状下垂,即“垂钟”,花柄一般长3 cm~100px,粗7.5px左右; 叶片直立、自然下垂、窄长,一般可达1000px~1500px,宽100px~125px,叶面厚在5.5px~6.25px; 叶缘带有小刺齿,较硬,手摸有明显刮触感; 叶端多呈急尖形,叶面深绿色,光泽度不高,革质状; 雌蕊柱头长于花被片,且被片一般长为125px ~137.5px,内外两轮被片紧拢在一起; 花冠橘红色,花朵繁多可达40朵~60朵,花葶高750px~50 cm,宽2~cm75px,厚50px,果实呈小圆球形状。 A.9 白花君子兰 叶片直立、窄长,一般长1000px~60 cm,宽100px~5 cm,叶面厚在0.2 cm左右; 花朵大,呈百合花状,花直径2000px~120 cm左右; 花柄细软,由于花朵大、花箭杆细长,花期要用竹杆等物固定,坐果后要长期绑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君子兰病虫害防治 B.1 烂根 B.1.1 发病原因 a) 温度高、湿度大、通风状况不良。君子兰植株的肉质根很容易烂根。 b) 水大。浇水时必须注意表层与营养土内部的水分差异,保持营养土的疏松度和不旱不涝。 c) 肥大。苗期营养土中马粪、骨粉、麻籽、大豆等没有发酵好,造成发热烧根引起烂根。 d) 根受外伤。幼苗或大苗在分盆时,要注意不要碰伤根,发现折断或腐烂的根,必须彻底清除腐烂肉质根,直到露出活性根白质断面为止,再涂上木炭灰或细炉灰晾干,然后再配土装盆。 e) 土质不好,有细菌性病害直接侵蚀肉质根,易造成溃烂。 B.1.2 防治方法 a) 把植株从盆中轻轻倒出,扒掉营养土把烂根摘除剪掉,用木炭粉或细炉灰涂伤口,也可用高锰酸钾水冲洗根部后,放在阳光下晒十分钟左右,利用紫外线杀菌。如肉质根已烂掉半数以上,可放细沙中催根,如只有少数几条根烂掉,可直接移栽到更换后的营养土中,半月内控制浇水,一两个月后可恢复生机。 b) 如果肉质根已全部烂掉,也不要把植株扔掉,可把烂根全部剪掉,洗净根茎,涂木炭粉或细炉灰后,放细沙盆中催根,经过两三个月后,也可重新生根发叶。最好为绿豆粒大小的河沙,用清水洗净尘土后,再用开水烫洗,以消除毒菌后再用,保证伤口部位不受腐蚀。 B.2 日烧 B.2.1 发病原因 君子兰的叶片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叶片的细胞被杀死,使叶片发黄、发白、烤焦变质,以致干枯的现象,叫日烧病。 B.2.2 防治方法 日烧病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苗期的叶片较嫩,最易发生日烧病。预防的办法就是注意观察日照和温度的变化,当阳光照射强度大,温度达到30℃以上时,要开窗通风,遮阳或向叶面喷水降温。温室花窖要采用市场上销售的遮光网遮光,一般从5月至11月都要安放遮光网。 B.3 叶斑 B.3.1 发病原因 君子兰叶片上出现的叶斑病,俗称锈斑或红斑病,属于君子兰炭疽病,是危害君子兰生长的常见病之一。主要症状是叶片出现白色或橘红色小圆斑,以后斑点的颜色加深,斑痕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也陆续加大,病部有轮纹,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很快就会变得千疮百孔。 叶斑病的主要原因是真菌(炭疽病菌侵染所致)。一是营养土太生,如马粪土或腐叶土等,都必须充分发酵。二是肥料没发酵好,用没发酵好的肥、油料种子肥或鱼腥水浇君子兰,会使更多的微生物和细菌在盆土中繁殖。三是盆土消毒不好,有条件可将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或不使用已用过的陈土。 B.3.2 防治方法 采用换土的办法基本可以解决。换土时要把肉质根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再上盆。 B.4 软腐病 B.4.1 发病原因 君子兰烂芯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是细菌性软腐病,主要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其病状多发生在新生叶片的基部,即植株的假鳞茎的芯里,像开水烫过似的,烂芯处无异味,也不流液汁。有两种原因可导致烂芯,一是叶芯积水过多,时间过长水中含有杂质或菌;或因气温高,不通风,水质变化,促使花芯叶片腐烂。二是假鳞茎处发生虫害,如吹棉介壳虫的寄生,使植株体内的叶腋被吮吸掉,引起腐烂。 B.4.2 防治方法 改进浇水方式,切忌将水浇入叶芯,发病初期喷洒0.5%波尔多液,200PPM,农用链霉素,严重可用0.1%高锰酸钾浸泡5分钟,用清水洗净放阳光下晒30分钟,阴干,上盆。 B.5 夹箭 B.5.1 发病原因 君子兰的“夹箭”,是指抽葶时葶杆窜不出来,夹在假鳞茎中开花的现象。由于温度低、温差小、缺水、肥不足等原因造成。 B.5.2 防治方法 a) 君子兰正常花期在冬春季,当温度低于6℃时,要及时加温。窖花要采取措施供暖。家庭养花要因地制宜给花盆加温。有的将电褥子靠在花盆周围通电加温,有的将花盆放在暖气片上或火炕上,甚至温水中;也有的用25℃左右的温水浇花等,均可提高盆土的温度,促使花葶窜出。 b) 若君子兰在夏季高温季节抽葶开花时,则要注意降温处理。 c) 适时浇水。每隔3~5天把花浇透,可用困好的河水、雨水、井水、自来水及磁化水,冬天要努力提高水温。 d) 适量施肥。可用腐熟好的豆饼、麻籽、芝麻、骨粉、二氨、磷酸二氢钾、草木灰等作肥料,于春秋季施肥。 e) 慎用促箭药物进行催箭。有的使用市场上销售的“促箭剂”、“催箭灵”等药液,但不能往夹箭处滴,要滴入盆土中,以防全株烂死。 B.6 蚯蚓 B.6.1 危害症状 蚯蚓是君子兰花盆营养土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几乎遍布每一个花盆。在大花盆中,最多能发现5~10条,蚯蚓的粗和长完全能同一条花根比高低。 B.6.2 防治方法 可用“呋喃丹(克百威)”按说明灭蚯蚓。 B.7 吹棉介壳虫 B.7.1 危害症状 君子兰的虫害主要是吹棉介壳虫,又称棉花虫。这种虫害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春、夏季尤为严重。吹棉介壳虫呈白色,雌虫体长4~7mm,暗红色,体背有一层白色蜡粉;雄虫体长约3mm,数量少。吹棉介壳虫主要危害假鳞茎及叶片、花、果、枝。它通过口器吮吸植株体内的汁液。轻患时仅在假鳞茎处寄生,严重时蔓延叶片各部,如不及时治疗,就会使植株逐渐衰弱,叶片萎蔫,丧失生命力。 B.7.2 防治方法 经常查看假鳞茎和叶片,发现有其存在,立即用毛刷清除掉,或用竹片压死。也可用软布沾肥皂水擦患处,同时降低室内温度、湿度,要通风抑制其繁殖。 B.8 潮虫 B.8.1 危害症状 潮虫为浅灰体色,成虫体长在375px左右,虫体由12块鳞片覆盖。头部在第一节鳞下面,头上生有一对五节的触角。体下有七对腹足,尾部有一对尾翅。潮虫喜欢群居,白天隐藏在潮湿阴暗处,夜间出来觅食活动。当君子兰叶片出现伤口、叶片枯黄及烂箭、烂芯的情况,他们便群居在周围趁机取食。由于它们在伤口处集结活动,产生大量的排泄物,进而造成伤口的不断扩大,在温度、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易被其他病害侵染,危及整个植株。 B.8.2 防治方法 对潮虫的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室内要保持整洁,花案下不要存放杂物,有利于空气对流通风,减少潮虫滋生;使用后的花土有大量潮虫虫卵,如要再次使用,可用400倍敌百虫液喷洒杀虫或将旧花土在日光下晒干,以便减少潮虫基数;使用多年的花窖会有很多潮虫,可用2000倍液溴氰菊脂(敌杀死)或2000倍液万灵喷洒地面、花案,已杀灭潮虫。 B.9 蜗牛 B.9.1 危害症状 蜗牛主要危害君子兰的花粉、花瓣及嫩叶。蜗牛是软体动物,花窖中常出现的是一种不长螺壳的蜗牛,俗称蛞蝓。成虫体长40mm左右,体色为浅褐色或暗白色,体表分泌出一种胶状黏液,以保护软体水分的蒸发。另一种是体形如黄豆大小长螺壳的蜗牛。头部为黑色,螺壳扁平,行走的体长有15mm左右。蜗牛行走缓慢,活动的范围不大,白天隐藏在花盆、花案下面及底层花叶的背面等阴暗处,夜间出来活动觅食。在花窖里君子兰开花季节,蜗牛的危害最大。当一株君子兰开出第一朵花时,常常会有一两只(多时三五只)蜗牛等候在附近,随着花朵的相继开放,它们逐朵危害,当把整株花粉吃完后,又转到附近开花的植株上取食。 B.9.2 防治方法 对蜗牛的防治应采用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平时要经常查看花盆底部并捉拿;在花案上、下常放些嫩叶,如(白菜、生菜等),清晨及时捉拿在菜叶上取食的蜗牛;君子兰在开花季节,夜间要巡回捉拿。对蜗牛危害较重的花窖要及时用农药防治,如喷洒3000倍液万灵或2000倍液敌杀死,1~2次可以控制蜗牛的危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