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軒聽雪º 反手横刀
关注数: 93 粉丝数: 500 发帖数: 6,982 关注贴吧数: 7
#原创#小白普及贴,记住“三要三不要”,挑选器材无烦恼 在混迹乒乓圈的这些日子里,经常会有球友问我:“XX底板/套胶好打不好打?”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总是感觉无法回答,因为我还不知道您的打法和水平,怎么来评价器材的好不好呢?因为在我的观念中,器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每个器材厂家在对自己产品的价格定位都有一定的考虑,关于器材“性价比”的话题,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也已经讲解过,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下球友挑选器材时的注意事项。 一要:根据自己的打法水平选器材 不选择合适自己打法的器材,和穿一双不合脚的鞋子没什么两样。一般认为,合适的器材能更大限度的展现自己的真实水平,但不合适的器材则会限制水平的发挥。举个例子,如果让以快速衔接为主要技术手段的刘诗雯使用中台相持为主要得分手段的陈梦的器材,那么她的摆速一定会受影响;如果让中远台周旋为主要得分手段的许昕来使用前三板为主要得分技术手段的马琳底板,可能会感觉底劲严重不足。所以,我建议在挑选器材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打法:是偏向进攻还是防守,是以快攻为主还是弧圈为主?是近台快速衔接还是中远台相持?如果自己打法还没有定型,建议咨询一下身边的球友和教练,因为他们可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一般来讲,偏重于近台相持打法的,外置底板更适合;而适合中远台相持的,内置底板更舒服;偏重于撞击摩擦的,多会选择涩套;偏重于摩擦的,粘性套胶更受欢迎。 二要:高价器材一定先试手再确定买不买 如果有条件,建议在选择高价器材之前,一定要先试试手感觉一下再决定买还是不买,除非您是壕无人性。我相信每个人选购底板之前都有一个原因,或者是球友推荐,或者是自己想升级设备,又或者是单纯的想奖励自己一下。无论什么原因,我都建议你在决定购买某一款高价器材之前先试试。不管是哪种原因,把功课做在前面是有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您在选购器材的时候就已经对其有一定的认知,至少与从其他渠道得到的间接信息不同,试过后才对目标器材有直观感受,甚至会在器材搭配方面有一定方案,避免在购买底板之后重复的尝试搭配而造成的精力和财力上的浪费。三要:一定选择正规销售渠道购买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几乎所有高端乒乓器材都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尴尬的是,假冒产品可以将外观做的和真品几乎完全一致,就导致大多数球友是不具备器材鉴定能力的。所以,为了买的安心、用的放心,建议选择高信誉度的销售渠道进行购买。 一不要:听网红洗脑,选择非正规品 在乒乓器材领域,网红产品有一个明显的现状:越是微店、网红主推的器材,在正规店铺越是难以见到。何也?无非是利益驱使而已。举个例子:号称原红双喜工程师研制的“幻X”套胶,目前国内各微商渠道将噱头造的十足,而且也模仿红双喜推出了不同颜色海绵的“省幻”、“国幻”产品,并将性能宣称得极度优秀,开启用户“洗脑”模式,仿佛谁觉得它不好用就是水平不够一样。而实际情况是,其胶面的印制的ITTF认证编码188-001,在国际乒联竟然查不到!实锤打脸!所以建议球友还是选择正规品牌的套胶,常见的高端品牌有蝴蝶、斯帝卡、骄梦等,中低端品牌有银河、729、岸度等。友情提醒,尽量远离幻X、大力X之流,以及部分个人定制…… 二不要:好高骛远,直接上顶配器材 注意!千万不要直接复制国手器材,因为您的水平和国手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不论是衔接,还是力量。当然,这并非说不推荐国手器材,只是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材。在选择之前问一下自己:专业器材是否能打的透?竞技型套胶是否能hold住?如果不能,建议降低硬度,或者选择类似性能的替代产品。三不要:轻易信任欧版、日版等非行货产品 国外品牌的器材,往往在国内都有且仅有一家授权代理公司。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代理公司,品牌商又何必劳师动众输入低售价的海外版产品?这不是明显给自己和合作伙伴制造麻烦吗?更可笑的是,圈内竟然有“欧版做工不精细”等论点,难道欧版跟行货还不是同一条生产线?这些事情,只要有些辨识能力的朋友都会分辨,但就是有一部分想着“节省”的球友“愿者上钩”。这些所谓“欧版”、“日版”的器材,正因官方无法判定真伪的困局而在国内市场大行其道。不排除国内真有球友从海外带回极少量的“海外版”器材,但就目前市场所谓“海外版”器材的存市量来看,足以断定绝大部分产品是作坊制赝品。 以上“三要”、“三不要”,主要是为了让缺乏器材辨别能力的球友能够更便捷的挑选适合自己的器材。凡事无绝对,但有规律可循,希望本文能给各位球友带来帮助。
爆个大瓜!许绍发张辉伦撕破脸,许绍发无缝球或面临消失。 近日,一则几个月前的“商标停用告知函”流传到网上。北京许绍发体育公司因广州合赋体育用品公司长期拖欠“许绍发”商标授权使用费,发函告知停止授权使用。此举重大动作让业余乒乓球届顿时议论纷纷。2008年底,张辉伦发明了新材料无缝乒乓球,并申请《一种整体无缝结构的乒乓球》的国家专利。但彼时国际乒坛仍使用赛璐珞用球,因此该发明并未受到重视。唯有乒坛名宿、世界冠军,前国手许绍发看到了无缝球的前景,于2009年09月投资,与张辉伦在广东番禺共同创立广州合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开始生产许绍发名字为品牌命名的无缝球。同时张辉伦将无缝乒乓球技术已经在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注册了专利,几乎垄断了无缝球的生产。合赋公司成立之初,是由许绍发担任法人代表。但从企业变更来看,许绍发的职务从法人代表逐渐变更为执行董事、董事,虽然还持有公司最大股份,但仿佛逐渐失去了企业的控制权。这张告知函的出现,让球迷们浮想联翩——一方拥有技术垄断,一方有财力投资,这本是共赢的最佳形态,为何会还出现纠纷?难道是许绍发和张辉伦之间的“蜜月期”要结束了吗?如果合作结束,许绍发无缝球将何去何从?想当出“许绍发”无缝乒乓球借器材改革的风口,一举收获万众拥趸,如果这个品牌消失,无疑将成为一大遗憾。 后续爆料,逐渐回帖补充。
氵!国乒史上的第一与唯一。第一个奥运会混双冠军又会是谁? 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1959年) 第一个女单世界冠军:邱钟惠(1961年) 第一个男子双打冠军:张燮林/王志良(1963年) ※唯一一个削球双打冠军:张燮林/王志良(1963年) 第一个女双世界冠军:郑敏之/林慧卿(1965年) 第一个混双世界冠军:张燮林/林慧卿(1971年) 第一个获得复制杯的运动员:庄则栋(1965年) 第一个获得女单复制杯的运动员:王楠(2003年) 第一个囊括世乒赛七个冠军的队伍:中国队(1981年) ※唯一一个世乒赛混双三冠王:王涛/刘伟(1991、1993、1995年) 第一个世乒赛女双三连冠:王楠/张怡宁(2003、2005、2007年) ※唯一一个蝉联世乒赛四个项目的运动员:王励勤(2003男双与阎森、2004男团、2007男单、2007混双与郭跃) 第一个奥运会女单冠军:陈静(也是乒乓球史上唯一一个获得过奥运会单打金银铜牌的运动员)(1988年) 第一个奥运会男双冠军:陈龙灿/韦晴光(1988年) 第一个女双冠军:邓亚萍/乔红(1992年) 第一个男单冠军:刘国梁(1996年) 中国第一个女子大满贯:邓亚萍(1996年) 中国第一个男子大满贯:刘国梁(1999年) ※中国唯一一个男子奥运“金满贯”(单打、双打、团体):马琳 ※唯一的“双满贯”:张怡宁 ※唯一的左手男单冠军:许昕(2013年) ※唯一的世界杯五冠:刘诗雯(2009、2012、2013、2015、2019年) ※唯一的“超级全满贯(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全运会、全锦赛单打冠军)”:马龙 第一个奥运会混双冠军,又会是谁呢?
氵一贴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ITTF鹰眼回放流程 国际乒联在2019 年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中正式使用了鹰眼回放。任何新的举措都需要不断完善,但从反馈情况和观众数量来看,鹰眼回放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国际乒联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国际乒联正在根据试行情况不断改进,并已确定将在2020 年更多的赛事中引入鹰眼回放系统。 对裁判员来说,这也是很大的支持,由于运动员每场比赛有两次挑战机会(挑战失败则减少一次),可以有效避免了裁判员与运动员过多讨论。目前,鹰眼回放程序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以下内容是试行版的国际乒联鹰眼回放工作流程介绍。 【引言】 国际乒联引入乒乓球回放(鹰眼)系统,当运动员认为裁判员作出的判罚不正确时,赋予运动员查看回放的权利。 在高精度科技的帮助下,视频回放裁判可以将某一分(回合)进行回放,并有权以回放为依据推翻临场裁判员的决定。 【判罚点及措施】【鹰眼回放工作程序】 ①赛前,通知运动员该场比赛是否可以使用鹰眼回放 ②裁判员就某一回合做出决定并判分 ③被判失分的运动员可以要求挑战鹰眼 ④挑战鹰眼(要求回放)应在裁判员判分后,下一回合开始前尽早提出,且只能针对不合法的动作提出挑战 ⑤裁判员用手画出方形,表示运动员挑战鹰眼(要求回放) ⑥鹰眼回放团队在回放监视器和场馆大屏幕回放这一分(回合) ⑦视频回放裁判验证临场裁判对这一分的判断是否正确并作出最终决定。最终决定在视频回放中显示 ⑧裁判员据此确认决定或改判 注: 1.每名(对)运动员在每场比赛中最多有两次挑战鹰眼(要求回放)的机会,如挑战不成功,将扣除一次机会。 2.鹰眼回放工作流程在不断修改和更新中。 【图示】
氵!底板或球拍的重量就那么重要吗?我并不这样认为。。 看吧里的球友们经常讨论配胶重量怎样怎样,重量就那么重要吗? 作为一个横该直业余水比,我打了不少底板,但我真心不认为底板的重量很重要。 直板配胶重量,底板配双反从170克~195克区间基本都打过,在我的感受里,底板重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横板就更别说了。 我感觉,底板最重要的几点影响按强弱顺序来说如下: 1、重心 我感觉重心才是最重要因素,两块底板,一块180克重心靠拍头的,和一块185克重心靠手柄的,我打起来会觉得180克那块更重。而且重心这个,仅通过配胶还不是那么好调整重心,重心区域变化不大。重心靠柄还好说,可以调整一下;重心太靠拍头了,调整起来特别麻烦,打起来还不舒服,感觉拍容易脱手。版型我认为可以与重心合并,因为版型的变化也会导致重心变动。 2、手柄 手柄的影响我认为是最重要的,直板尤甚,直板的重要影响不仅是手柄还有拍肩,如果柄型不合适,手就非常难受。横板影响是柄的粗细,我打横板的时候,个人不是太喜欢粗柄,感觉柄粗对力量传递有所影响。不过好在这一点可以通过打磨来实现。3、重量 只要重心合适了,我没有感觉到重量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配太重的套胶确实会造成重心前移,直板和横板都是这样。在重心位置舒服的前提下,我喜欢打重一点的拍子,这样可以增大出球速度。所以我的球拍最喜欢的重量是185~190克(直板)。如果重心太靠前,超过180克,我打起来就感觉不舒服了。不知道大家觉得重量到底对打球影响又有多大?
解封了,顺便也聊聊成品拍的那些事儿,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前几天看到某位吧友问成品拍的那些事儿,这位球友也分别贴出了与红双喜、银河、729等品牌旗舰店客服的聊天记录。结果当时因为在封禁中,无法回复,今日解封,正好顺便说说个人的看法。 一、成品牌与自配DIY哪个更好? 毫无疑问是DIY。DIY毕竟是根据个人打法喜好来配置,更贴合个人风格。而成品拍只是大众娱乐性质的器材,即便是宣称专业性的,性能上也是有很大不足。性能不足当然是来源于球拍的三大构成因素:底板、套胶、胶水。底板和套胶放后,先说胶水:成品拍子几乎全部用(有机)化工胶来粘贴,用这种胶水的后果就是胶皮一次性。而且性能和专业胶水相差太远,所以但从这一点,成品拍就别想达到DIY的性能。当然,也有个别品牌用的是专业胶水,举个例子,迪卡侬的PONGRI系列底板是用的专业胶水。 二、说说底板 但凡上点台面的底板,现在基本都用主流木材来制作底板,比如桐木、阿尤斯、林巴、寇头,毕竟这些亚热带、热带树木生长快,价格没那么昂贵,生产商在制作底板时也比较统一规格。而成品拍的底板木材就难说了,好一点的基本上是选用边角料或者次品料,差一点的几乎就是有什么木头用什么木头了,谁还管是不是适合做球拍,反正粘合一压缩,什么也看不出来。前几年,我就遇到红双喜的成品拍,两块相同的型号,而各层木材不一样的情况。 三、成品拍的胶皮都是次品吗? 不全是。但红双喜的一定是!其实看看价位就知道猫腻了,以双反球拍举例,红双喜成品拍的两面套胶一般都贴的啥?狂飙、天极,但是用起来完全不是那个味道!而且那海绵馕的根本没法评价。这一点,729做的好一点。虽然729成品拍要比红双喜便宜的多,但是729成品拍的套胶用的是和市售一样的——不过是那个最便宜的纵横CROSS套胶。前面这句话内容本人可以负责任,这是本人去729公司生产车间亲眼所见的。当然也不排除729会用其他型号的套胶,但是都不是太贵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一部分人觉得729的成品拍会比红双喜好,红双喜是搞得看起来高大上,实则败絮;729好歹算是一分钱一分货。 四、哪个品牌的成品拍更好 我个人还是推荐729,有价格优势,性能也还过得去;银河也还可以,但比729略贵一点;红双喜,感觉有些智商税的成分在里面,有品牌影响力,包装的好一点,送个拍套高档一点,顶多吸纳那些人傻钱多的客户。如果真想买成品拍,其实我个人最推荐迪卡侬,不过那个价格真的可以入中档位的DIY了。 ==================================== 最后声明,此文不是广告。本人不定时被封禁,无法一一回复,请谅解。 附一张2019年去729工厂参观时拍的部分成品拍及套胶照片,车间照人家保密,就不发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