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天空0375 蔚蓝天空0375
关注数: 80 粉丝数: 138 发帖数: 368 关注贴吧数: 5
今年2月份的新闻,大家还记得吗? 美学者大胆猜想:太阳系边缘存在第九大行星(结合前段时间证实的双星系统新闻更有意思)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127光年的与太阳系十分类似的巨大星系。美国宇航局太空望远镜在太阳系外侦测到了5颗行星。这5颗行星与其母星的距离与太阳系内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十分相似。天文学家正在寻找另外2颗行星存在的证据。图为该星系的艺术想象图。   英国《独立报》网站2月13日报道 原题:支起望远镜:一颗新行星让科学家兴奋异常(记者保罗·罗杰斯)   如果你从小到大都认为太阳系有9颗行星并且5年前因为冥王星被降级而震惊,那就准备好再次震惊吧!太阳系可能确实有9颗行星,而且最大的一颗也许不是木星。   一场“搜捕”行动已经开始,对象是据认为潜伏在奥尔特云(太阳系最遥远的区域)中、质量高达木星4倍的气态巨行星。这颗行星暂时取名为“堤喀”(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本网注),其轨道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轨道与太阳距离的1.5万倍,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观测到。   但是,科学家如今认为,它存在的证据已经由美国航天局的太空望远镜“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收集到,正在等待分析。   第一部分数据将于4月份公布。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约翰·马泰塞和丹尼尔·惠特迈尔认为,相关数据两年内就将揭示“堤喀”的存在。   一旦确定“堤喀”的位置,其他望远镜就可以对准那个方向证实这一发现。   “堤喀”是否将成为太阳系第9颗行星将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目前的主要反对观点认为,“堤喀”很可能是围绕其他恒星形成的,后又被太阳引力场捕获。马泰塞教授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也许会选择为“堤喀”创建一个新的类别。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将对这颗星体的名称拥有决定权。希腊人相信,“堤喀”主宰城市命运。选择这个名字与早先的一种假设有关。这种假设认为,太阳或许是某种双星系统的一部分,它有一个暗伴星,暂称“涅墨西斯”(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本报注),地球生物的大规模灭绝就是归罪于它。在神话传说中,“堤喀”与“涅墨西斯”是好姐妹。   惠特迈尔教授说,几乎可以肯定,“堤喀”主要由氢和氦构成,大气层很可能与木星相似,有彩色的斑点、条纹和云团。他还说:“它可能也有卫星。所有带外行星都有卫星。”   “堤喀”引人注目的数据是温度,据预测为-73℃左右,比冥王星表面温度高很多。惠特迈尔教授说:“热量是它形成时留下的。这么大的物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冷却。”   奥尔特云中的亿万个物体大多是肮脏的冰块,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273.15℃)。   这些冰块有些因为星系潮汐力的作用脱离轨道,开始坠入内太阳系的漫长旅程。   当这些长周期彗星靠近太阳时,有些冰气化,形成肉眼可见的独特彗尾。   马泰塞和惠特迈尔教授最初用“堤喀”的存在解释为什么很多长周期彗星来自异常的方向。他们在发表于《国际太阳系研究杂志》月刊2月号的最新论文中说,自1898年以来观测到的长周期彗星有超过20%来自非正常区域:它们的角度高于星系潮汐力理论预测的角度。   自这种异常现象有记录以来,科学家没有提出其他解释。但是,有关“堤喀”的假设也存在一个缺陷。传统理论认为,气态巨行星也应当把彗星从奥尔特云中心地带驱逐出去,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观测到这一情况。   马泰塞教授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彗星在内太阳系中穿越数次后,已从轨道中逃逸出去,并且逐渐变暗,所以很难被观测到。所以,如果确实存在,“堤喀”也许不仅在扰乱彗星轨道,也可能将推翻一套确立已久的科学理论。
地球生物4000年周期性的毁灭:转自怀恩博客 有兴趣的朋友自己看他的博客。 对于没兴趣或者批判态度看怀恩的朋友,我把博客内容粘在下面,你们看一眼就行: (注:我这里的图片数量和位置与原文中可能有所不同,太麻烦嘛,呵呵) 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毁灭 在近古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全球性的灾难 第一次大约是在12000年前 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 第二次是在大约8000年前 这次发生了全球性的海啸及洪水 第三次是在大约4000年前 这一次也是发生了全球性的大洪水 夏朝大禹治水也就是发生在这个年代 第一次的撞击 是由于太阳系中一颗小行星受到了光明之星的引力作用 而改变了原来的运行轨道 被光明之星牵引进入了地球的引力场范围内 被地球引力捕获而坠落 这个小行星冲入了大气层之后 裂解成为29颗陨石 其中的26颗分别击中了不同的陆地 范围从西伯利亚、欧洲、美洲到南极洲 现在这些地方的陨石坑依旧可见 另外3颗巨大的陨石 其中最大的一颗直径超过了110公里 最小的那颗的直径也超过了70公里 它们击中了北大西洋的东岸近海地区 使得北大西洋的地壳平移扭转了350公里 亚特兰蒂斯的陆地被击中断裂沉没到深海之中 这一次的撞击引起的滔天巨浪以及高温烈焰 瞬间毁灭了北大西洋两岸所有的文明以及生物 至少有37种古生物因为这一次的撞击而瞬间灭绝 这次撞击引起的强烈震波 使得全球的地壳都产生了波浪状的位移 撞击引起的高温将欧洲及北美洲所有的森林瞬间碳化 所有生物瞬间烧死 撞击引起的烟尘遮蔽了整个天空 浓厚的落尘随后掩埋了撞击点附近所有的陆地 陆地上的生物瞬间被高达千米的滔天巨浪卷进了大海之中 这次主要的撞击点位于今天英国的西方海域中 三个巨大的陨石依旧沉没在那里 而曾经辉煌一时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古国也平静的沉睡在深海之中 这是海底年龄的图片这一次的撞击使得大西洋海底的地壳呈现出了波浪的形状 这样可以看出来地壳波动以及整个海底位移的图像。图中几个黄色小点是沉没在海底的陨石 中间紫色的部分就是沉没的在海底的大西洋帝国(亚特兰蒂斯)比对海底年龄的线条 很显然的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地壳断裂以及巨幅的地壳平移图中可以清楚地看见几个陨石就在英国西北方那里的海底 北大西洋的海底地壳被撞击以后 向左边(西边)平移了350公里 同时以冰岛为中心顺时针产生了旋转 整个冰岛因为地壳扭转而产生了圆弧形的火山带 地壳被撞击产生了断裂错动 强烈的震波使得整个地球表面呈现了波浪状的扭曲中美洲受到冲击后也产生了断裂 几个陨石在这里的海洋中 断裂下沉的陆地向左边平移了350公里 两边的弧形海岸一个凸出来、一个凹进去正好吻合 左边沉没在海洋中的粉红色陆地 形状就和亚里斯多德所描述的一摸一样撞击产生的巨大水流冲刷了两个陆地中间形成了一条海沟 两个陨石 上面的直径110公里,还带着一条小尾巴。 下面的直径75公里,呈现了完整的球形。 其中一个陨石 就是这个陨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