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魔术猫 红茶魔术猫
关注数: 28 粉丝数: 482 发帖数: 9,982 关注贴吧数: 3
有人提到李自成,那就发些大顺军余部坚持抗清的事迹 夔东十三家,明末清初,活跃于川、鄂、陕、豫诸省交界处,也就是夔州以东地区的反清武装力量的总称,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核心是原李自成、张献忠部农民起义军 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的余部刘体纯、郝永忠(郝摇旗)、李来亨、袁宗第等在各地尚有20余万人,于顺治三年至四年前后,络绎转战、回归到川鄂边区兴山、归州、巴东、大宁等县,实现了各路农民起义军的大联合。 顺治四年(1647年),顺军李过(李赤心)、高一功(高必正)奉南明王朝之命攻打荆州时达月余,后因清军增援,寡不敌众而失利,继而转攻大昌之横嵌,再攻巫山之二磴岩,杀了清廷的知县,5月渡长江,进入施州卫(恩施),“与土司战于城南”,移师容美司(鹤峰)。顺治五年(1648年)左右又移师于施南司。 同年,颇欲有所作为的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的同僚堵胤锡来到川鄂边区,他力主联合农民军抗清,与李过、高一功等将领商讨进攻湖南清军的问题,农民军踊跃参战。由于各路军共同奋战,收复了湖南的全州、衡州等地,但终因南明内部的不团结,派系纷争,争权夺利,以至于顺治六年正月湘潭失守,何腾蛟被俘牺牲,李过被迫转战广西,不久病死;高一功与党守素、和李来亨等人于顺治八年(1651年)自贵州走四川回到川鄂边区,高一功在途中为当地武装伏击中箭阵亡。 李来亨奋战脱险,回到巴归,选定兴山、茅麓山为据点,建帅府于七连坪。这时,刘体纯、郝永忠(郝摇旗)等人亦由黔东北回到川鄂边区。袁宗弟、郝摇旗分驻大昌、房县;刘体纯经巫山转战巴东。刘体纯驻巴东陈家坝,天保驻巴东江北平阳坝。刘体纯素骁勇,有方略,“颇以威信御众”,因此各路农民军将领共推他为首领,并愿听他节制,南明将领王光兴等人也来汇合,最终建立起以湖北兴山县茅麓山为中心、占有20余县、拥兵数万的抗清基地,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夔东十三家。 康熙元年(1662),四川总督李国英统秦、豫、广三省兵将进剿,师驻奉节。二年(1663),清军攻占巫山城,郝永忠、刘体纯等集结众兵,欲夺回巫山城,失利,退至羊耳山(今奇峰乡)与李来亨、袁宗弟等会合,据险固守。清军大兵压境,围攻羊耳山农民军。刘体纯等率众英勇反击,激战数日,双方死伤甚众。后清军乘雾攻击,农民军终因粮尽援绝,袁宗弟去巴东,刘体纯、郝永忠退守兴山、巫山诸山中。十二月,袁宗弟战死。刘体纯转战到长寿后,全家自缢,以示永不降清。 三年(1664)八月,李来亨于茅麓山焚其妻子后自缢而死。至此,除王光兴、谭宏、谭诣降清外,其余将领均苦战到底,壮烈牺牲。
论宋代军人的优抚保障政策及影响 作者:郭文佳      宋代军人的优抚与保障政策,是宋朝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宋朝军队的战斗力,稳定军心、凝聚军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术界研究宋代军人优抚和保障政策方面的成果还不多,从现有的一些情况来看甚至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点。已有的成果主要的有王曾瑜先生的《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该书主要谈宋代的军事制度,在谈到军人生活时个别的提到了军人家属的口粮领取问题;《史林》1992年第3期发表的顾吉辰先生的《北宋军赏制度考述》,主要探讨了北宋军赏条件与范围、军赏物品和内容,军赏弊端等。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史继刚的《宋代军用物资保障研究》,主要研究了宋代军用物资的保障问题,与宋代军人优抚和保障没有太大关系。王曾瑜先生和顾吉辰先生的这些成果,只是从某个侧面对宋代军人的优抚与保障的个别方面进行了分析,但还很不系统,很不全面,没有从宋代军人优抚和保障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因此,对宋代军人优抚与保障政策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两宋时期,宋政丄府重视军队的优抚与保障,无论军人在战场上战死,或是平时因疾病死亡及其发生意外导致残疾等,都给以必要的优抚。同时,宋朝还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对军队中遭到裁汰的军人给以妥善安置,对受伤和疾病的军人及时给以救治,对出征作战军人家属也给以必要安置等。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