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renfu
Guanrenfu
关注数: 43
粉丝数: 157
发帖数: 43,977
关注贴吧数: 5
论Github的LFS有人玩过没?
祝贺我又一次差点搞坏索尼子的云签到 你们说我闲就闲吧,非要去研究MySQL。当我捣鼓好了之后,才发现部署的话我不知道MySQL的密码…… 然后只好去问索尼子,不过……索尼子也忘了…… 所以我就开启了安全模式(当然是免密码登录root啦~),然后尝试创建新账户……居然提示当前是在安全模式下,创建账户不被允许。 很好,然而我还不敢擅自更改密码……因为看了下MySQL只有一个root账户,如果贸然更改密码的话云签到肯定就挂了。于是我便在我的电脑上测试完成后,小心翼翼的备份了现有root密码的密文、更改密码、退出安全模式、登录、创建新账户、改回密码……幸运的是我居然没有搞坏,而且现在我也用上MySQL啦~ 什么?你说我现在对于数据库有完全访问权了岂不是想干嘛干嘛?其实没差啦,毕竟所有的云签到数据都在数据库内放着,而我又会SQL命令,所以我可以直接…… 放心放心,我才没这么坏呢。虽然大家的BDUSS也在里面,而BDUSS可以免密码登录帐号~……好了啦,我是好人
我刚刚解决了一个我困惑一个星期的问题…… 我一直希望我的博客可以没有登录时便显示Login、登录后便可以Logout和添加post,今天总算解决啦实际只是这三行代码而已,我居然琢磨了一周我都服了我自己了
论我现在真的是哭笑不得了…… 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明知会有问题居然不解释解释……算了那我就不回了
我的天Arch你别吓我…… 这么看来是非挂不可了,可是我昨天才滚的呀……
论这些Keyword到底应该叫做什么 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些到底叫什么,我还是来举例子吧: 1、 你可以使用ls“命令”获取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文件夹。 2、 在Ubuntu下,要安装“软件”请使用apt-get。 3、 你可以使用name(){...}来定义一个“函数”。 4、Python中,万物皆“对象”。 请注意括号内的东东,那么我想问下:wget应该是什么?
这评论是不是在刻意卖萌?
所以才叫吧水嘛~ 嗯,我要看看这个帖子几年后会有人发现。
我好像发现Google翻译的彩蛋了 不然谁来告诉我这是干嘛用的?
谈谈最近删贴的问题 嗯……首先我的那个滑稽贴就算了,我不是说那个~不过@雾之魂魄 这张图里Mini的那个贴和有关hosts的那个贴应该没必要删吧?我只是问问而已,等下此帖我自删就好:
有谁用过脚本登录贴吧吗? 我已经严重怀疑不是编码问题了,贴吧明明是GBK或utf8、源码写着GBK,可是无论GBK还是UTF8都是这个样:代码,用的requests。直接传递BDUSS cookies。毕竟这样可以避免验证码的麻烦。是不是还有什么cookies需要传递?啊对了,最近除非有急事否则不要@我,尤其是那些很简单的问题,我心烦。有时候我心情好的话看到也会帮忙解决的,总之不要直接@我。
现在开始用Pure做前端~ 大家都用Bootstrap,我要来个新鲜点的。这是测试,感觉还不错:kevin.supvesonico.moe
不知道这样对防DDOS有没有用 @唐寅VS小凤 我把返回状态码全改404,好像坑到浏览器了wget了
Arch果然激进,Python上3.5了 然后powerline就挂了
我想知道还有没人不知道贴吧现在不会自动转换繁体字了? 虽然我不用繁体
庆祝我将我的应用部署在了Apache上~ tieba.supvesonico.moe现在会飞到我的应用……好吧我会把签到站整回来的。顺便一个好网站怎能没有镜像站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k-guan.bdsz541.com%2F&urlrefer=13679b4367f2f0f33819f89886dccdaa
我们有没有被FalseOS爆吧? 照这么说我的程序将 a = a + 1改成了 a += 1也得出来水一帖是吧?
我总算写出实用的webapp了 谁有服务器借我下,我要部署然后去推广 先玩玩:182.45.22.125
科普:jinja2自动转意HTML代码的意思与功能 首先,Jinja2是一个模板引擎。如果连模板引擎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就请不要看了。本文仅共需要的人研究。 Jinja2(下面用jinjia代替)是Flask的默认模板引擎,在普通HTML基础上增加了一堆函数和功能方便后端和前端交换数据(比方说怎样将数据库的内容扔进HTML?每次都生成一个新的HTML文件?有了Jinjia,一切都方便多了~) 现在,我使用我的comment网站做例子。这是我的网站,功能是大家可以添加任意的comment。文本会存储在一个sqlite3的数据库,然后会在主页展示:现在,让我们来模拟添加一个comment。这个comment使用了<strong>HTML标签,我们来看看效果。像这样:看,我们的文字并没有被加粗!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Flask文档中的一部分得到解答: 模板继承让模板用起来相当顺手。如欲了解继承的工作机理,请跳转到 模板继承 模式的文档。最起码,模板继承能使特定元素 (比如页眉、导航栏和页脚)可以出现在所有的页面。 自动转义功能默认是开启的,所以如果 name 包含 HTML ,它将会被自动转义。如果你能信任一个变量,并且你知道它是安全的(例如一个模块把 Wiki 标记转换为 HTML),你可以用 Markup 类或 |safe 过滤器在模板中把它标记为安全的。在 Jinja 2 文档中,你会看到更多的例子。因此,根据文档我们可以得知,如果想让HTML不会被转义,我们需要启用safe过滤器。现在让我们回到网页源码,来研究下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看到文本被直接的显示出来了。包含在双大括号内的文本意味着变量,这些变量就是数据库内的文本。我们不需要关心这些,现在让我们对body使用safe过滤器:成功!现在我们在body的标签被应用了,文本呈现出了粗体。然而因为我们没有对title启用safe过滤器,所以title并没有被加粗。safe意味着禁用全部转义。这同时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全部的HTML标签。在一个博客等网站启用safe过滤器可以让博客更加绚丽多彩:但是……好了,本次科普就到这里。虽然启用safe过滤器可以让文章更加绚丽多彩,但是如果用户不被信任的话将是特别危险的,请记住:“永远不要相信用户的输入” 有关怎样启用部分HTML标签、验证用户的输入是否危险等,请参阅Flask和Jinjia2文档。 本文章遵守CC-BY-NC-ND协议。
@panda_2134 我的学习能力可是很强的,那么有办法伪造remote_addr吗?
[9月30日编程题—Python版] 解释open(True)的原理 请见下述代码: with open(Ture, 'w') as f: f.write('This is a test') 这个代码并不会打开一个文件,而是将输入直接输出到屏幕(即标准输出)。问原理。 # 备注:仅对Python3有效
好吧我再开一次服务器 @唐寅VS小凤 貌似停了,不过我话撂在这儿,再有DDOS我接下来无论写出什么好玩的WebApp或是写出个Blog我都不要再发出来了。让自己的电脑坏掉还给大家造成困扰有什么意思。重贴下IP:182.45.22.125
话说大家喜欢用什么贴代码网站? 我可以帮忙开发命令行客户端哦,很方便的(我想练练手而已)当然,我还有一个下载用的:
论怎样坑小白
我又在写无聊的东西了 182.45.22.125
《论@hkz85825915 的文章是否有用》 众所周之,@hkz85825915 写了不少文章,而且文笔也不错。然而现在问题在于:真的有用吗? 技术分析: hkz85825915的文章多为技术、专业方面,而且一般接触的人也较少,且还是中文,这就牵扯到阅读人群的问题。 比方说最近的FFmpge教程,分析如下: 1、本吧软件工程师居多,玩视频的并不多。 2、因为推广方面只是局限与本吧,而本吧最多20个活跃用户。 3、文章虽是技术向,然而也都是入门教程。真正研究的早就会了。 4、因为是中文所以无法向外推广……实际官方又不是没有文档。 5、我发一个Flask的帖子大家都在凑热闹,而这种“技术”文章真的有人看? 综合上述,想必我无需再说了。因此hkz85825915的文章彻底无用,有10个人看就可以烧高香了
看我写出了一个在线计算器~~ 182.45.18.176欢迎来玩
Python编程题:合并多个类似的函数 因为某个前吧务先水B……好吧这段话我说过好几次了 这个问题就是,Python的hashlib库有好多类似用法的函数: sha1 = hashlib.sha1() sha1.update('a test for sha1'.encode('utf-8')) print(sha1.hexdigest()) 这是计算一段字符串sha1的小程序,而其他的如sha256等均是如此…… 现在要求是,定义一个函数,接受两个参数:type和text。下面是一个示例: def get_all_hash_type(type, text): ....... get_all_hash_type('sha1', 'this is a test') # 返回 'this is a test'的sha1 get_all_hash_type('md5', 'this is a test') # 返回 'this is a test'的md5 这就是要求了。
表示正在学习Flask中…… 参考官方文档(中译本)捣鼓了一个文件上传服务,现在大家可以访问我的ip(182.45.18.176)给我送文件,还可以访问182.45.18.176/files查看我拥有的文件。页面很糟糕,请谅解
论爬虫的编码问题 刚刚尝试模拟登录百度(模拟登录个头,就是把chrome获取的BDUSS直接扔给Python)。然后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用GBK或默认编码解析页面:utf8解析页面:
论StackOverflow上的伸手党会怎样 不到一分钟就10多个Downvote真的吓到我了
最近有点不知道写什么好了…… 现在基本可以说是“会玩”Python了,然而却不知道写点什么好了。我甚至无聊到写了个可以获取在StackOverflow上的问题的脚本,使用了我刚刚在半小时内学会的BeautifulSoup来解析HTML……好,现在开始玩WebServer什么的。看来Python真的是什么都能干,无论是日常应用、桌面应用、图形界面、网络编程……
本吧真的还是一个技术吧吗? 顺便把本帖也算进去:
这就是为什么说写程序找不到女朋友咯?
写出了一个仿高亮的东东 这次的高亮没那么乱,而且每个相同的词的颜色都一样,不过每次都是随机的:
论Stack Overflow的管理制度 一个不好的问题会被这样:一个已经在某处被回答过的问题会被这样:一个好问题会这样广告会直接删除……而且即使是广告也很有水平,都是写的很详细、字体有加粗斜体、整个post和一个简历似的,不像某资源网的那种
论Python怎样将两个list合并为一个字典 特来烤烤各位,问题如下: 现在我有两个list,像这样: students = ["Anderson", "Peter", "Bastian"] courses = ["Biology", "Maths", "History"] 现在,要将他们“合并”为一个字典。如下: {'Peter': 'Maths', 'Bastian': 'History', 'Anderson': 'Biology'} 问怎样做到?
嗯……我知道vim更新了什么了 刚刚发现vim版本从7.4.xxxx-1变成7.4.xxxx-2了。看了下原来是这样:以前的话斜体是使用一个反色(背景前景色互换)来标识,现在变成真正的斜体了……看来Vim开发团队有将Vim加上markdown实际效果预览的功能
论英文贴吧啥感觉 所以Chrome的Google翻译还是不错的
赞歌在搞什么?? (看来现在我不水了大家就开始比水了,本吧吃枣药丸)
神站推荐 绝对适合我等学网络编程的,这个网站太好啦: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httpbin.org&urlrefer=ab972fb2aef23cf114bfcb3dd097b655
问一个有关序列化Python对象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pickle模块这样不过,也可以使用更加直观的json这样:可是我的问题是,直接不使用模块不是更加轻松吗?为什么要如此麻烦?
论这年头最热门的语言 好吧,话说谁能告诉我这个说明了什么:
我总算用Python写了个实用的程序啦!!! 这是给大天朝所有小白的大礼: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ste.ubuntu.com%2F12424601%2F&urlrefer=307d305360d5adf2b2d42445443b9841
再水一帖
看来本吧也只有我还在发技术贴了…… 这吧吃枣药丸
表示正在写一个小爬虫中~ 这玩意可以直接爬下一个镜像站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的网址以及实际的文件……我知道会非常大,所以暂时不测试下载文件的功能了。另外暂时还没有解决文件夹的创建与chdir的问题,刚刚就碰到了这个情况:
发现一张不错的壁纸 信仰~
已经真的不想再水了 自从翻出了天朝,我见识到外国人们对于编程的能力,瞬间觉得在这个吧里:“只会捣鼓美化什么的只是下等、会写点小程序就是中等、会写的实用的程序那么就是上等了”。我觉得我怎么说也是中等的。 然而自从进入了外国编程圈,瞬间觉得自己的视野太小了。在国外这个圈子你想证明你的实力……的了你慢慢爬吧。 我现在就是感觉,在Stack Overflow上提一个问题、你可以在5分钟内得到最专业的解决方案而且还有额外的收获(声誉,只要你的问题不是太垃圾一般都会有upvote)。 帮忙解决一个问题,偶尔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还是有声誉)。 甚至就是你只是在上面转一圈、看看upvote较多的问题,一般也能学到不少的知识。 贴吧呢?回答问题不说得不到东西,有时候还得一步步带着小白们。最后除了重复了一遍那些闭着眼睛就可以操作的东西外什么也不知道。问个问题……偏水的还行,稍微专业点就得单机了。而Stack Overflow呢?你的问题越专业越能得到大家的赞赏,于是我喜欢在Stack Overflow上提问。 所以,现在彻底转战Stack Overflow和G+。我想水的时候会在G+上水。贴吧嘛……以后发帖数字会继续减少。不过@和回复我还是会看看的。 ————最后……这吧吃枣药丸
为什么最近云签到总是出问题呢? 这是我昨天才重新绑定的呀
我又来秀Python啦~
刚刚用Python写了一个可以计算多文件hash的工具…… 大家来猜猜看如此好用的程序有多少行代码
论:Arch到底有什么好处?而我到底为什么喜欢Arch? 注:这里所说的Arch均指Arch Linux(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archlinux.org%2F&urlrefer=c6340a4b9e2c41120965e2aec255689e)。(图:我个人的桌面截图,使用Arch系统和Cinnamon桌面环境) 大家都知道,我很喜欢用Arch。而且作为一个使用者我有时候也会向他人推荐这个发行版。有些人会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我如此喜欢Arch、以及还有很多人都喜欢Arch呢? 如诸位所见,Arch是一款遵循Arch之道(The Arch Way)的一款发行版。而Arch之道的核心理念就是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Stupid)。 这个原则就是让系统保持简单。而这里的简单却不是所谓的开箱即用(out-of-the-box),而是让默认的软件与配置“能少就少”。 如果我们下载Arch的iso文件并引导启动,我们会看到一个tty,并没有所谓的图形界面。然而当我们装好之后,还是没有图形界面,所有的常用软件都需要我们自己安装。 你可能会不理解这种做法,会说:像Ubuntu等发行版一样,为用户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该多好呢? 不!因为这就是Arch之道。我的Arch上没有一个我用不到的软件(排除一些软件需要的依赖),而其他的发行版上软件则是五花八门……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系统会占用很大空间?不知道哪个软件需要还不敢删除?甚至还不止这些。(图:我的硬盘占用率,你可以看到/分区仅占用4G左右的空间) 除了更好的定制性(你可以随便装你喜欢的任意一个桌面环境)、 更好的包与包管理器(Arch的包管理器pacman对于处理依赖等做的非常好,而且所有的包打包的都十分完美。更有AUR几乎容纳了所有的软件!)、 丰富的wiki(Arch的wiki页面是所有发行版中最全面的或至少是之一) 滚动更新(滚动更新的方式使软件包一直都是最新的,也不用担心升级失败等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用户可以学的更多: 你可以亲眼目睹并亲手操作系统的全部安装过程,你必须亲自设置local、设置时间、手动分区、安装必要的软件包…… 而这些,在其他的发行版中都是自动完成的,而只有你亲手操作一遍后,才会知道Linux发行版的工作原理(或安装方式)。 另一点,假如一个其他的发行版……比方说你用了OpenSUSE没多久,突然KDE出现了问题。或是用了一段时间的Ubuntu发生了Unity崩溃等问题。 遇到这些问题,除了去求助开发团队、在社区求助(有可能还得不到解决)。就只能是重装系统了。 而在Arch上,因为你都是自己安装的,安装了什么包、进行了什么设置你当然都是明白的。所以你可以……自己尝试调试、甚至是直接卸载包并重装(而不需要去重装系统)。 这就是因为Arch的软件包同系统都是独立的(毕竟刚装好Arch时几乎什么都没有),所以你可以任意卸载而不用担心系统发生崩溃等问题。换句话说……你试过在Ubuntu上卸载Unity并重新安装一个桌面环境吗? 所以这就是Arch的特色,这就是Arch的方便性。这也是你使用过Arch后不再想去使用其他任意一款发行版的原因。
吧务救命呀!!!我要被逼疯啦!!!! 我的回复页彻底被刷屏了,这是昨天一晚上的记录,大家看看吧:
忠告:除非长久维护的项目否则一定记住写点注释…… @天猫__ 话说还记得咱们那个Py-uncompress有关解压gzip那部分是咋写不?表示正在写一个脚本、需要自动解压.tar.gz文件。但……解压tar的方式很直观,解压gzip这部分还怎么都看不明白了,第二个with究竟实在干嘛?
看来最近大家都学会玩这个了
来报告下在G+某Programming社群发的“有关编辑器”的投票的情况 这个投票是我在早上七点半的时候发起的,现在已经有500多个的投票与百数的comment了(有我的50多个)。虽然数字仍在不断增长但是基本稳定了。我打算在明天早上7点半时在我的博客根据当时数量做下统计(就是打算维持24小时啦) 这是目前的情况,看来Emacs可以死了。现在是Notepad++最高。Others里面多是Atom。然后还炸出一堆我从没听说的以及混用编辑器的。
原来python可以用ctypes直接调用C语言的函数哦 刚刚测试了下好轻松哦,只需要将C程序编译成动态链接库就行了 谁来写个C程序我来玩玩?
又在G+上看到一个黑Java的图 贴吧gif显示可能有问题,如果不正常的话请点开看大图
那么……这就是传说中的中文编程对吧? 十五行代码,造就一个不错的module。我要扔到PypI上了 ……好像打包放到AUR上也不错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