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____果 卡卡____果
关注数: 26 粉丝数: 222 发帖数: 592 关注贴吧数: 38
南沙区西部工业区工业四路地块土壤修复项目阶段性效果评估报告 项目背景: 广东农垦南沙区西部工业区工业四路地块位于南沙区明珠湾区起步区内,面积为28051m2。本场地1998年前是荒草地,后1998年由广东省农垦经济发展总公司开发利用,1999年至2004年为康林环保包装有限公司生产用地,主要从事纸浆模塑环保包装的生产经营,2004年12月纸浆模塑项目终止,之后主厂房、辅助车间处于闲置状态,2010年至2018年为高晖包装材料生产有限公司,2018年至2012年场区闲置,2013年至2014年为中铁隧道集团的宿舍及材料存储地。 根据广州市规划,该区域土地规划用途为商务办公用地、公园绿地、城市道路用地,总规划面积为28051平方米,其中商务办公用地面积20727平方米;公园绿地用地面积6720平方米;城市道路用地面积604平方米。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四部委《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6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申请使用建设用地规则的通知》(穗府〔2015〕15号)、《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粤府〔2016〕145号)、《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穗府〔2017〕13号)等相关文件的规定与要求,工业用地原址在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进行二次开发前必须进行场地环境评价,对原址土壤和地下水进行污染监测分析和评价,并对发现存在污染的场地制定土壤治理修复方案,开展修复工作,以保障人体健康、维护正常的生产建设活动,防止场地性质变化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受广东燕塘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对该场地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并编制完成《广东农垦南沙西部工业区工业四路地块环境初步调查报告》、《广东农垦南沙西部工业区工业四路地块环境详细调查报告》,在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风险评估工作,于2020年7月编制完成了《广东农垦南沙西部工业区工业四路地块风险评估报告》。该场地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铅和砷,需要修复的污染土总方量为2302.94m³,其中砷污染土壤358m³,铅污染土壤1944.94m³。 2020年5月,受土地使用权人委托广州市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交流促进会编制完成《广东农垦南沙西部工业区工业四路地块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方案》,确定了场地土壤的相关修复技术方案。香山红叶建设有限公司收到中标通知书后,根据招标文件及其所给资料基础上,编制了广东农垦南沙西部工业区工业四路地块土壤污染修复方案文件。 根据相关规定,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完成后,需进行地块修复效果的评估工作,判断是否达到效果评估标准。在地块修复效果评估合格后,地块方可进入再开发利用程序。为此,受广东燕塘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广东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方 ”)承担了本项目的效果评估工作。基于基坑安全性考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与技术规范等要求,我方编制了《广东农垦南沙区西部工业区工业四路地块土壤污染修复项目阶段性效果评估报告》。 主要结论: (1)实施管理情况 修复实施过程基本落实了安全生产、文明作业管理措施以及现场人员劳动保护措施等,现场未出现安全事故、群众投诉、或实施人员健康损害等事件。 (2)修复工程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修复治理工程落实了各种污染防控措施,实施过程未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环境保护设施与措施基本上符合实施方案与环境监理方案要求。实施过程的各项环境检测数据结果分析表明,在实施过程中,大气、噪声、排水指标为合格。表明处置工程未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基坑清挖及回填物效果评估情况 通过文件审核修复工程的污染土壤异位固化/稳定化修复以及清挖、修复工程量符合实施方案及备案文件要求,监测结果表明: 基坑侧壁和底部的检测结果(包含扩挖)均低于风险筛选值,表明修复单位已经完成了基坑的开挖工作,达到了基坑验收要求;地块内相关区域范围内的污染土壤,经异位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中的砷、铅低于修复目标值,未超标的疑似污染土、筛上物可进行回填。
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 摘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部令第42 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与要求,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沃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组成风险评估项目组开展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工作。项目组在地块详细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计算土壤风险控制值和修复目标值,核算了土壤修复范围和土方量,编制了《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 一、 地块基本情况 地块名称: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 占地面积:34331平方米 地理位置: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 土地使用权人:广州华宝玻璃实业有限公司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单位: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广州沃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工业及仓储用地 未来规划:暂无控制性详细规划 调查与风险评估缘由:工业及仓储用地用途变更或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的,在开发利用前需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二、前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论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于 2020年 12 月~2021年 2 月根据国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规范的要求开展了调查工作,编制完成了《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和《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超筛选值指标包括砷、铅2项,其中砷最高浓度2320mg/kg,超筛选值37.67倍,超筛选值土壤最大深度为 4 m;铅最高浓度4250mg/kg,超筛选值9.63倍,超筛选值土壤最大深度为1 m。 地下水初步调查采集地下水样品6 组,结果表明,监测指标中地块特征污染物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标准要求。 因此,调查地块需开展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关注污染物为超筛选值污染物,包括砷和铅2项指标。地下水满足功能要求,无需进一步开展地下水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 三、土壤污染风险控制值与修复目标值 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其土壤关注污染物中砷致癌风险为5.10E-03,大于;儿童血铅含量超过 10μg/dL 的概率为5%时,土壤铅含量临界值约为389.18 mg/kg,土壤铅的最大含量是4250mg/kg,超出临界值,表明土壤铅的风险不可接受,需根据地块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修复目标值,采取必要的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本次风险控制值计算过程中,砷采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3-2019)中推荐的风险计算模型计算健康风险;铅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血铅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砷的风险控制值为0.455mg/kg,铅的风险控制值为389.18mg/kg。 比较各项指标的风险控制值与风险筛选值可知,砷、铅风险控制值均低于风险筛选值,其修复目标值采用风险筛选值,分别为60、400mg/kg。 四、土壤污染修复范围 铅单一污染有3个污染区域,分别为:A1区,面积为1127.5m2,污染深度为0-0.5m,修复土方量为563.8m3;B1区,面积为792.3m2,污染深度为0.5-1m,修复土方量为396.2m3;C1区,面积为181.72m2,污染深度为1-2m,修复土方量为181.7m3;总修复土方量为1141.7m3。 砷单一污染有6个污染区域,分别为:A2区,面积为3023.6 m2,污染深度为0-0.5m,修复土方量为1511.8m3;B2区,面积为2048.6m2,污染深度为0.5-1m,修复土方量为1024.3m3;C2区,面积为3575.9 m2,污染深度为1-2m,修复土方量为3575.9m3;D1区,面积为4133.6m2,污染深度为2-3m,修复土方量为4133.6m3;E1区,面积为1030.9 m2,污染深度为3-4m,修复土方量为1030.9 m3;E2区,面积为496.3m2,污染深度为3-4m,修复土方量为496.3m3;总修复土方量共计11772.8m3。 经概化后,地块0-4 m需要修复的土方量为12260.3 m3。其中砷、铅复合污染区域A1、C1区域需修复土方量为1309.2m3,而砷单一污染区域A(A2-A1)、C(C2-C1)、D1、E1、E2区域共需修复土方量为10951.1m3。 五、综合结论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关注污染物共砷和铅2项,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其风险均不可接受。2 项指标的风险控制值低于风险筛选值,其修复目标值采用风险筛选值,砷和铅分别为60 mg/kg和400mg/kg。 本地块污染土壤最大深度为4.0m,修复土方量为12260.3 m3。其中需修复的砷、铅复合污染土方量为1309.2m3,单一砷污染土方量为10951.1m3。 建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地块规划用途,制定土壤修复或风险管控方案,开展地块土壤污染修复或风险管控;在风险评估工作完成后至该地块环境修复或风险管控实施方案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前,地块责任主体应对修复区域进行有效管理,避免修复区域受到扰动而影响下一步环境修复工作。
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 摘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部令第42 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与要求,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沃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组成风险评估项目组开展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工作。项目组在地块详细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计算土壤风险控制值和修复目标值,核算了土壤修复范围和土方量,编制了《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 一、 地块基本情况 地块名称: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 占地面积:34331平方米 地理位置: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 土地使用权人:广州华宝玻璃实业有限公司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单位: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广州沃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工业及仓储用地 未来规划:暂无控制性详细规划 调查与风险评估缘由:工业及仓储用地用途变更或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的,在开发利用前需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二、前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论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于 2020年 12 月~2021年 2 月根据国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规范的要求开展了调查工作,编制完成了《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和《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汉基大道13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超筛选值指标包括砷、铅2项,其中砷最高浓度2320mg/kg,超筛选值37.67倍,超筛选值土壤最大深度为 m,超筛选值土方量为1141.7m3;铅最高浓度4250mg/kg,超筛选值9.63倍,超筛选值土壤最大深度为 m,超筛选值土方量为 m3。 地下水初步调查采集地下水样品 组,结果表明,监测指标中地块特征污染物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标准要求。 因此,调查地块需开展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关注污染物为超筛选值污染物,包括砷和铅2项指标。地下水满足功能要求,无需进一步开展地下水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 三、土壤污染风险控制值与修复目标值 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其土壤关注污染物中砷致癌风险为5.10E-03,大于;儿童血铅含量超过 10μg/dL 的概率为5%时,土壤铅含量临界值约为389.18 mg/kg,土壤铅的最大含量是4250mg/kg,超出临界值,表明土壤铅的风险不可接受,需根据地块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修复目标值,采取必要的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本次风险控制值计算过程中,砷采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3-2019)中推荐的风险计算模型计算健康风险;铅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血铅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砷的风险控制值为0.455mg/kg,铅的风险控制值为389.18mg/kg。 比较各项指标的风险控制值与风险筛选值可知,砷、铅风险控制值均低于风险筛选值,其修复目标值采用风险筛选值,分别为60、400mg/kg。 四、土壤污染修复范围 铅单一污染有3个污染区域,分别为:A1区,面积为1127.5m2,污染深度为0-0.5m,修复土方量为563.8m3;B1区,面积为792.3m2,污染深度为0.5-1m,修复土方量为396.2m3;C1区,面积为181.72m2,污染深度为1-2m,修复土方量为181.7m3;总修复土方量为1141.7m3。 砷单一污染有6个污染区域,分别为:A2区,面积为3023.6 m2,污染深度为0-0.5m,修复土方量为1511.8m3;B2区,面积为2048.6m2,污染深度为0.5-1m,修复土方量为1024.3m3;C2区,面积为3575.9 m2,污染深度为1-2m,修复土方量为3575.9m3;D1区,面积为4133.6m2,污染深度为2-3m,修复土方量为4133.6m3;E1区,面积为1030.9 m2,污染深度为3-4m,修复土方量为1030.9 m3;E2区,面积为496.3m2,污染深度为3-4m,修复土方量为496.3m3;总修复土方量共计11772.8m3。 经概化后,地块0-4 m需要修复的土方量为12260.3 m3。其中砷、铅复合污染区域A1、C1区域需修复土方量为1309.2m3,而砷单一污染区域A(A2-A1)、C(C2-C1)、D1、E1、E2区域共需修复土方量为10951.1m3。 五、综合结论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关注污染物共砷和铅2项,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其风险均不可接受。2 项指标的风险控制值低于风险筛选值,其修复目标值采用风险筛选值,砷和铅分别为60 mg/kg和400mg/kg。 本地块污染土壤最大深度为4.0m,修复土方量为12260.3 m3。其中需修复的砷、铅复合污染土方量为1309.2m3,单一砷污染土方量为10951.1m3。 建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地块规划用途,制定土壤修复或风险管控方案,开展地块土壤污染修复或风险管控;在风险评估工作完成后至该地块环境修复或风险管控实施方案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前,地块责任主体应对修复区域进行有效管理,避免修复区域受到扰动而影响下一步环境修复工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