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像一首歌123
爱像一首歌123
爱音乐和动漫
关注数: 44
粉丝数: 300
发帖数: 14,963
关注贴吧数: 107
罗天婵 太平洋磁带,做工质量不错 罗天婵《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太平洋发行的第4盘磁带,不过这版是80年代以后早期再版,大陆早期的磁带做工用料还是不错的,都是进口的带基质量不错,当时还是开盘带模拟录音,可惜后来大陆磁带,质量陆续就下降了。 里面收录了她首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 最早听的是莫文蔚的版本,后来又听了关牧村的 ),还有《孤独的牧羊人》等歌。 本人并不是专门喜欢那个时代的歌手,纯粹是因为便宜,也就几十块钱,买来听着玩,坏了也不心疼,早期大陆有一些磁带,个别歌曲可能没有数字化、CD化过。 科技在发展进步,后期数字录音时代,歌手CD已经普及了,磁带发行量变少了,所以炒作高价才是王道,和做工质量没有任何关系了。
大陆后期美卡孙燕姿、上海音像周杰伦等磁带 在大陆数字录音时代后期,新索音乐的磁带做工质量,相对来说优于同期多数其他音像公司产品,像美卡音像、上海音像等公司出品的磁带,如今不少已出现掉磁粉问题,播放时需频繁清洁磁头和压带杆。 另外像湖南金蜂、南京音像等部分磁带,质量更是堪忧,做工质量、包括印刷,近乎盗版,有的复制生产,磁带音质也不行。 虽然磁带掉粉虽与保存环境有关,南方高温潮湿易加速老化,但早期磁带用料扎实的,凭借较厚带基与牢固粘合剂,抗掉粉能力相对来说更强。 图中的上海音像出版的,周杰伦《Jay》磁带,虽然个别批次用了,灰白色的壳子,但边缘比较毛糙,质感一般,这种灰白色的壳子,四周带压纹、包括透明壳,中间带竖条的,上海声像、上海音像、中唱上海,都有使用过,都是用的国产,通用模具生产的壳子,主要是上海那边的音像公司使用的比较多。 周杰伦《Jay》灰色壳子,也是无意中买的,不算太贵,有人说后期,上海声像、上海音像、中唱上海,那些灰白色的壳子,包括美卡音像的,黑壳、白壳,音质好纯属扯淡,跟透明壳的音质都一样,无非就是个别批次使用过,比较少而已,目前还有人拿来炒作高价。 所以说后期05~08,炒作到高价甚至天价大陆磁带,无非是发行数量较少而已,除非便宜买来听听可以,不然还不如买CD了,本身这个时期就是,数字母带录音了。 数字录日本在70年代就发明出来了,但当年的技术定制标准不成熟,规格远不及现在,即使是母带,也极少达到24Bit/96KHz的高规格,多数数字母带仅为16Bit/48KHz,甚至80年代普遍低至14Bit,当时许多数字录音母带以DAT格式存储。 1982年香港CBS索尼唱片,为旗下的歌手甄妮,在日本录制了,华语歌手里第一个,采用PCM数字录音的粤语专辑,但真正全球大范围普及数字录音已经是9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 科技与录音技术在进步,如今黑胶、磁带这种介质已经淘汰 ,唱片公司也不可能在用回模拟录音,近些年唱片公司,打着限量旗号,限量编号,用数字母带转模拟,出版的黑胶、彩胶、磁带大多质量一般。 就比如之前,戴佩妮《双生火焰》,宣传是DAA制作,但源头还是数字录音,也就混音用了模拟,被吐槽“圈钱”。 另外像,单依纯2022年的专辑《勇敢额度》,一开始发行价279元,因为拿奖、上春晚,二手价,炒作到5千元以上起步,还有之前的周杰伦、林俊杰等歌手的黑胶,都成为了“投资理财的产品”,收藏属性大于听,有些唱片公司、发行公司,瞅准黑胶利润高,甚至一些歌手专辑,甚至只出黑胶不出CD了。
太平洋做工质量较好的,程琳、朱逢博 磁带 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采用24轨开盘带模拟录音(港台称 类比录音)开启磁带生产,早期部分磁带做工精良,比如图中的,程琳《童年的小摇车》、朱逢博《独唱歌曲选》( 80年代后期再版,价格不贵 )。 太平洋早期采用美国高斯复制生产线,进口原料搭配红色引带,带基厚实,黑色磨砂外壳,小察窗,黑螺丝,壳子手感沉实,无防抹片设计;机器裁切的贴纸边缘整齐,工艺水准和当时的港台磁带,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能仅录制技巧上存在细微差距。 可惜太平洋、中唱等公司的磁带用料,未能延续统一的标准,80年代~90年代后期,为压缩成本,几乎都改用国产带透明壳,质感骤降,壳身轻,通透度差,螺丝拐角易开裂,贴纸手撕边缘毛糙,粘贴歪斜,带基缩水,厚度与耐用性下降,与早期做工形成鲜明对比。 后期也就新索音乐的磁带质量相对来说好一些,毕竟是和索尼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虽然80年代早期大陆磁带,个别批次做工相对比较好一些,但受限于介质特性,在南方潮湿环境易掉粉、发霉。 如今唱片公司借,数字母带,限量旗号出版的,黑胶与磁带,本质是怀旧经济下的收藏炒作,“饥饿营销”,“投资属性”大于聆听价值。 我买磁带纯粹是听着玩,设备一般听着响,因为有一些歌曲没有CD化,或者早期CD比较贵,而磁带发行量大的,相对来说便宜,我的磁带大都是早期,大陆引进的那些磁带,并非只钟情于磁带,或专门喜欢那个时代的歌手。 后期数字录音母带时代,CD普及后,优先选购买CD,近些年大陆CD做工也不差了(台版IC线压碟易氧化),那些炒作高价、天价的CD、磁带,我就干脆听数播文件,或音乐平台上听,后期磁带除非便宜,不然就不买了。
上海音像 姜育恒、小虎队 磁带 上海音像 引进飞碟唱片的,姜育恒《别让我一个人醉》、小虎队《星星的约会》 磁带。 早期的歌手港台CD,都炒作到很贵,大陆CD当时还不普及,这两张只引进发行了磁带。
晒几盘,千百惠、莫文蔚、乐坛新势力、胡彦斌,的磁带 晒几盘磁带,千百惠、莫文蔚、乐坛新势力,胡彦斌的磁带
【晒碟】周渝民《我不是F4》07年 专辑 CD 氧化 周渝民《我不是F4》2007年 专辑 CD 氧化 报废
高胜美 珠海华声 磁带 珠海华声引进出版的高胜美部分磁带,早期华声的磁带做工质量,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都是采用进口的生产设备与用料,而且当年还是以模拟录音为主。 珠海华声磁带厂 于1981年成立,引进国外的磁带产线,开始生产立体声录音带、校准带、VHS录像带等,1991年开始生产CD,因厂址位于珠海市湾仔镇,所以早期又称湾仔华声。 一开始只代为出版太平洋的磁带,封面印有 “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 湾仔华声磁带厂出品”字样,并使用 “噶林” 商标。 1987年引齐秦《狼》1、2,据说销售量超过百万盒,一举创造我国录音带发行量之最,“珠海华声”名声鹊起。 利用与港澳毗邻的优势,陆续与香港宝丽金、华纳、等国际唱片公司合作,引进发行了,齐秦、高胜美、苏芮、徐小凤、谭咏麟,等港台歌手的专辑。 到1995年前后,年产值甚至高达4亿左右,但好景不长,随着盗版的变多,市场的变化,慢慢的辉煌已经不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程琳《童年的小摇车》港版磁带 好久没逛贴吧,晒一晒在闲鱼30块钱,买到的港版程琳《童年的小摇车》磁带,由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香港全音公司出版。 我出生时磁带已近快是末期了,家里还留有一个,廉价播放设备,我就听着玩,也不是专门粉那个年代的歌手,主要是一些老大陆的歌手,一般都不会太贵,而且不像港台会有那么多的粉丝基础,而且本身发行量也大。 零几年后期我喜欢的专辑都买CD了,而且后期的大陆磁带大都炒作的太贵,本身已是数字录音,除新索的磁带质量还行,同期其他音像公司的都很一般。 再讲讲现在有些唱片公司,数字录音时代,打着限量旗号新出版的,黑胶、彩胶,亦或是磁带,反正已经是收藏大与听了,有的甚至会炒作,变成“投资理财”产品。 另外一些小白只冲着周杰伦买磁带的,又或是一些粉丝专门自制他的磁带售卖的(虽然可能涉及盗版侵权)。 再比如有的时候,个别网友可能没了解,觉得看不起大陆引进版本,夸台版CD有多好的,(台版CD,IC线压碟,容易氧化)。 但其实是每人喜好不同,有钱难买乐意,我现在也想通了,最好不要在别人帖子里多嘴,只要别人喜欢愿意那就买,反正各自开心就好。
【晒碟】《民歌蔡琴》 CD 江苏音像引进版 《民歌蔡琴》 CD 台湾点将唱片制做 香港百代提供版权,江苏音像引进,大标后期版,ifpi码: D238,细节做工一般般,因为封底没提供原始图,所以直接拷贝的台版,连条形码都没有变,右下角加色块遮住,台湾原始的发行信息,重新印上版权号,台湾首版已经是高价,现在台湾再版的都是IC线 #蔡琴#
【晒碟】戴佩妮《贼》、 杨乃文《zero》签名CD 戴佩妮《贼》、杨乃文《zero》签名CD,当时签售会上签的,现在一般不会在网上买签名专辑,因热门歌手签名假货多,大牌歌手真正的签名也不便宜。 近几年歌手发实体专辑,也很少会举行签售会了,出专辑也不赚钱,一般只有歌迷才会买,且多为收藏,有一些过好多年后可能也会“绝版”, 只有像周杰伦,才会一直不断再版 。 现在华语专辑很少用传统CD盒包装了,多为各种奇葩的纸质包装,大小不一不好摆放,保存也很困难,也容易磨损发霉,有的CD没有保护,也会产生划痕。#戴佩妮# #杨乃文#
【晒碟】苏打绿《夏狂热》复刻版CD 苏打绿《夏狂热》复刻版CD,和预感的一样,压碟质量,还是一如既往的差
许茹芸《泪海》、许美静《遗憾》美卡引进版 许茹芸《泪海》、许美静《遗憾》上华时期,美卡音像引进版CD,前几年买来的,可惜这两张引进版都简化了,歌词本变成三折拉页,写真和制作人的信息都去掉了,许美静《遗憾》专辑不知啥原因,还删掉两首歌曲 #美卡音像# #许茹芸# #许美静#
萧亚轩《明天》台版与大陆版对比
【科普】中国唱片史上的首次(图自网络) 01.1955年1月,中国唱片厂在上海正式成立,1957年,新中国第一张16转,中密纹唱片诞生,为梅兰芳与肖长华合作的京剧《女起解》。 02.1966年,中唱又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薄膜唱片,当时,密纹唱片、塑料薄膜唱片,这两个“第一”的出现,实现了我国在唱片工业上的巨大技术突破。 03.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率先引入二十四声道立体声录音系统,生产出了中国第一盒立体声磁带,取名为云雀牌,出版了首张,朱逢博《墙微处处开》(云雀PG-1),起初面向香港和海外销售,1980年后转至国内销售,1980年中唱,也紧随其后,发现了中唱的第一张磁带,李谷一《鸟翅》(HL-1),由此磁带开始在大陆流行,陆续取代了黑胶,各地方的音像出版社,也陆续建立。 04.1979年,太平洋发行中国第一张,VHS录像带《中国录影集》,起初面向海外销售,1980年代转回国内销售,因为不普及,发行量不大,销量不佳。 05.1979年底,中国终于有了第一条立体声唱片生产线,中国第一张立体声大密纹唱片是,中唱出版的越剧《血手印》、京剧《玉堂春》。 06.1982~1983 年,广州乡镇企业珠海华声(原湾仔华声)引进设备生产“嘎林”牌盒式录音磁带,起初为广州太平洋、中图等代产,后因引进制度生产港台歌手磁带,尤以齐秦《狼》1、2 集有名,还制成 SOWD 系列音频测试磁带,填补国内空白。1991 年,珠海华声成立中外合作华光镭射唱片有限公司,开始生产 CD。 07. 1984年,某个女高音歌唱家,录制了中国大陆,第一个PCM数字录音技术的专辑,数字录音技术,70年代末,80年代就有了,但由于数字录音、CD,还不普及,出版还是以黑胶,磁带为主,真正大量开始普及,数字录音,已经是93年之后的事情了。 08.1985年,有了引进制度(港台叫代理制度),中唱广州公司率先与香港宝丽金合作,购买版权出版了,谭咏麟《独唱精选》,此为首位港台地区的歌手,正式引进到大陆发行,中唱出版的磁带,是在后期,新索音乐之前,唯一获得美国杜比实验室公司,降噪认证的音像公司,中唱广州、中唱上海,也推出过好多磁带副品牌 如: 中国牌、乐声牌、卡乐牌、金蝶牌、南国牌等,中唱是进口了美国高斯快速磁带复录生产线。 09. 1985年,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建立,开始正式陆续,进口港台和海外地区的,部分唱片专辑,也是当时唯一能够,买到海外原版唱片的渠道。 10.1987年,太平洋发行中国第一张CD《蒋大为 电视剧主题歌 劲歌金曲集》,最初在海外生产,主要面向海外销售,1993年太平洋在国内再版,改名为《蒋大为金曲集》,1988年中唱广州公司,也紧随其后,在海外生产,面向海外销售,出品了首批CD,有《红线女唱腔艺术精选》、粤剧《搜书院》、《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等,1991年,中唱上海公司,引进日本三菱的技术,成立,上海联合光盘厂,开始陆续生产CD 11.1988年,先科集团引进荷兰飞利浦公司的生产技术,并在双方各自出资700万美元的基础上成立: 深飞激光光学系统有限公司,也是中国第一条CD生产线,其首个CD产品为,1990年发行的《北京亚运会歌曲》银圈CD,由于CD不普及,发行量不大,现在CD银圈的工艺,已经被淘汰,容易氧化损坏。 12.1991年,深飞发行中国第一张,央视电视剧《红楼梦》歌曲,LD影碟,由于民用不普及,发行量不大,LD影碟,主要是用于卡拉OK、KTV等场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除荷兰、日本和法国以外,第四个既能生产LD又能生产CD的国家。 13.1993年,中国万燕电子公司,生产推出首个VCD影碟机,陆续开始有了VCD,慢慢取代了录像带。 14.1993年,也是大范围开始,同步引进港台专辑的黄金年代,美卡音像、彩翎音像(金典音像),也是在这一年左右成立的,这个时期陆续开始数字化录音了,磁带整体质量陆续下降,1998年中国最后一条黑胶也停产了,同时,磁带、CD,盗版开始变多。 15.1997年,先科光盘公司推出中国首张 DVD影碟,及影碟机,发行量不大,主要还是以VCD为主,但DVD真正普及,已经是零几年初之后的事情了。 16.2001年,新索音乐成立,挂牌引进的第一张,是李玟的《Promise》,该公司的磁带和CD,都是质量最好的,它是上海声像+索尼音乐合资的公司,上世纪90年代,索尼的很大部分的专辑,在内地都是上海声像引进,两家公司最初,也合作在内地创立了“索尼声像”。 17. 2004年,中唱广州和广州爱必希合作,推出中国首个SACD,由于SACD播放设备很贵,不普及,销量不佳。 18.2008年,花仙子公司出版,中国生产的,第一张歌曲BD蓝光影碟《艾图兰》,由于当时蓝光影碟、蓝光播放机,不普及,发行量不大,销量不佳,现已被网络流媒体视频取代。
【科普】中国唱片史上的首次(图自网络) 01.1955年1月,中国唱片厂在上海正式成立,1957年,新中国第一张16转,中密纹唱片诞生,为梅兰芳与肖长华合作的京剧《女起解》。 02.1966年,中唱又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薄膜唱片,当时,密纹唱片、塑料薄膜唱片,这两个“第一”的出现,实现了我国在唱片工业上的巨大技术突破。 03.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率先引入二十四声道立体声录音系统,生产出了中国第一盒立体声磁带,取名为云雀牌,出版了首张,朱逢博《墙微处处开》(云雀PG-1),起初面向香港和海外销售,1980年后转至国内销售,1980年中唱,也紧随其后,发现了中唱的第一张磁带,李谷一《鸟翅》(HL-1),由此磁带开始在大陆流行,陆续取代了黑胶,各地方的音像出版社,也陆续建立。 04.1979年,太平洋发行中国第一张,VHS录像带《中国录影集》,起初面向海外销售,1980年代转回国内销售,因为不普及,发行量不大,销量不佳。 05.1979年底,中国终于有了第一条立体声唱片生产线,中国第一张立体声大密纹唱片是,中唱出版的越剧《血手印》、京剧《玉堂春》。 06.1982~1983 年,广州乡镇企业珠海华声(原湾仔华声)引进设备生产“嘎林”牌盒式录音磁带,起初为广州太平洋、中图等代产,后因引进制度生产港台歌手磁带,尤以齐秦《狼》1、2 集有名,还制成 SOWD 系列音频测试磁带,填补国内空白。1991 年,珠海华声成立中外合作华光镭射唱片有限公司,开始生产 CD。 07. 1984年,某个女高音歌唱家,录制了中国大陆,第一个PCM数字录音技术的专辑,数字录音技术,70年代末,80年代就有了,但由于数字录音、CD,还不普及,出版还是以黑胶,磁带为主,真正大量开始普及,数字录音,已经是93年之后的事情了。 08.1985年,有了引进制度(港台叫代理制度),中唱广州公司率先与香港宝丽金合作,购买版权出版了,谭咏麟《独唱精选》,此为首位港台地区的歌手,正式引进到大陆发行,中唱出版的磁带,是在后期,新索音乐之前,唯一获得美国杜比实验室公司,降噪认证的音像公司,中唱广州、中唱上海,也推出过好多磁带副品牌 如: 中国牌、乐声牌、卡乐牌、金蝶牌、南国牌等,中唱是进口了美国高斯快速磁带复录生产线。 09. 1985年,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建立,开始正式陆续,进口港台和海外地区的,部分唱片专辑,也是当时唯一能够,买到海外原版唱片的渠道。 10.1987年,太平洋发行中国第一张CD《蒋大为 电视剧主题歌 劲歌金曲集》,最初在海外生产,主要面向海外销售,1993年太平洋在国内再版,改名为《蒋大为金曲集》,1988年中唱广州公司,也紧随其后,在海外生产,面向海外销售,出品了首批CD,有《红线女唱腔艺术精选》、粤剧《搜书院》、《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等,1991年,中唱上海公司,引进日本三菱的技术,成立,上海联合光盘厂,开始陆续生产CD 11.1988年,先科集团引进荷兰飞利浦公司的生产技术,并在双方各自出资700万美元的基础上成立: 深飞激光光学系统有限公司,也是中国第一条CD生产线,其首个CD产品为,1990年发行的《北京亚运会歌曲》银圈CD,由于CD不普及,发行量不大,现在CD银圈的工艺,已经被淘汰,容易氧化损坏。 12.1991年,深飞发行中国第一张,央视电视剧《红楼梦》歌曲,LD影碟,由于民用不普及,发行量不大,LD影碟,主要是用于卡拉OK、KTV等场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除荷兰、日本和法国以外,第四个既能生产LD又能生产CD的国家。 13.1993年,中国万燕电子公司,生产推出首个VCD影碟机,陆续开始有了VCD,慢慢取代了录像带。 14.1993年,也是大范围开始,同步引进港台专辑的黄金年代,美卡音像、彩翎音像(金典音像),也是在这一年左右成立的,这个时期陆续开始数字化录音了,磁带整体质量陆续下降,1998年中国最后一条黑胶也停产了,同时,磁带、CD,盗版开始变多。 15.1997年,先科光盘公司推出中国首张 DVD影碟,及影碟机,发行量不大,主要还是以VCD为主,但DVD真正普及,已经是零几年初之后的事情了。 16.2001年,新索音乐成立,挂牌引进的第一张,是李玟的《Promise》,该公司的磁带和CD,都是质量最好的,它是上海声像+索尼音乐合资的公司,上世纪90年代,索尼的很大部分的专辑,在内地都是上海声像引进,两家公司最初,也合作在内地创立了“索尼声像”。 17. 2004年,中唱广州和广州爱必希合作,推出中国首个SACD,由于SACD播放设备很贵,不普及,销量不佳。 18.2008年,花仙子公司出版,中国生产的,第一张歌曲BD蓝光影碟《艾图兰》,由于当时蓝光影碟、蓝光播放机,不普及,发行量不大,销量不佳,现已被网络流媒体视频取代。
成方圆老磁带,聊聊中唱与太平洋 喜欢成方圆翻唱的那些英文歌曲,也是大陆最早唱英文歌曲的歌手,成方圆除了《游子吟》是原唱以外,大部分都是翻唱或重新填词的,她的个人原唱代表作不多,早期的大陆的磁带质量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刚刚看了一下,周杰伦盗版自制磁带,竟然拍到300多还没结束 只是发给不懂的小白看看,周杰伦是所歌手里,自制盗版,和DIY高仿磁带最多的,7788平台上,这个周杰伦自制盗版磁带,拍到300多还没结束,不是店家炒作,就是小白不懂去拍了
珠海华声的磁带,质量相对来说不错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实行引进制度。齐秦、苏芮等港台著名歌手凭借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走红内地大江南北。其中广州有一个乡镇企业珠海华声 ( 最早叫湾仔华声 ) 引进进口设备,生产“嘎林”牌盒式录音磁带。该厂最初为广州太平洋等公司代产国内歌手、歌唱家的磁带,后因为有了引进制度,开始生产港台地区歌手的磁带。早期部分批次的做工和音质不逊原版,在80年代是唯一音频测试带生产方,足见国家对其品质的肯定。 到了90年代,国内发行公司竞争激烈,为节约成本,该厂磁带质量有所下降,逐渐退出市场。
蔡琴《此情可待》飞碟磁带 本人磁带不多,也非专业玩磁带。手中这张蔡琴《此情可待》飞碟磁带不算贵,但其首版 CD 以经是天价。磁带收录了《最后一夜》《读你》《油麻菜籽》等经典曲目。八十年代为模拟录音,相对后期数字录音,那些磁带还是要好一些。因台湾地区潮湿,此磁带稍有一点掉粉。
一个现象为啥现在那么多人热衷于自制周杰伦的磁带? 有人质疑我总提周杰伦,我只是因对这些现象不了解。想问一下,为啥很多人,小白钟情周杰伦磁带?,自制磁带里也当属他的最多,不过大量卖可能涉盗版侵权了。有做得一般的,有以假就乱真的,连音像标、新索盒子、塑封膜等都有人仿制。后期未发行磁带的专辑也有人做,2020年周杰伦在外网 ins 转发相关图片,都不知是盗版,当时还发了感慨。我也听周杰伦,我只前两张引进版磁带,他的专辑还是买CD了。
周杰伦拍到天价的 磁带、CD 周杰伦《摩羯座》磁带,7788上,拍到高价、天价,可笑的是,周杰伦《范特西》台版CD,缺少纸盒,并且褪色,品相特别差,拍到三千多,到目前还没结束,二手的也要不了这么贵,而且环球还再版了,明显就是店家在炒作
周杰伦的磁带、CD拍到高价、天价,不排除就是托在炒作 7788平台上比较乱,周杰伦首张专辑《JAY》新马磁带,以经一千多了,特别是《范特西》CD,缺少纸盒,封面还褪色了,CD有划痕,拍到二千多,都还没结束,拍到高价,甚至天价,不排除有托或店家小号在恶意炒作
周杰伦磁带、CD拍到高价、天价不排除有托炒作 7788平台上比较乱,周杰伦首张专辑《JAY》新马磁带,以经一千多了,特别是《范特西》CD,缺少纸盒,封面还褪色了,CD有划痕,拍到二千多,都还没结束,拍到高价,甚至天价,不排除有托或店家小号在恶意炒作
周杰伦小白粉丝众多,晒出盗版磁带,就连周杰伦本人都看到了 现在小白一说到磁带时,大都是周杰伦,晒出盗版磁带,就连周杰伦本人都看到了,他的个人社交账号也转发了
【晒一些磁带】没有高价、天价磁带 晒一些磁带并讨论一下,大家是怎么保存磁带的
周杰伦是 磁带“代名词”?割小白?🤔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在各大平台 ( 比如: B站、贴吧、小红书 等 ),搜索 磁带、黑胶、CD 的关键词几乎都是周杰伦,仿佛成为了周杰伦的“代名词”了 ?,变成割小白的工具了?,周杰伦也是带头炒作的对像。
周杰伦 仿佛成为了 磁带“代名词”?🤔 发现一种现象,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周杰伦 仿佛成为了 磁带“代名词”各大平台,直接搜索关键词: 磁带,网友发出的帖子或视频里展示的,出现是最多的就是周杰伦为主,而他的磁带也是带头炒作的对象。( 不是说现象不对,不针对任何人,只是我个人的感觉 )
【晒碟】苏打绿《春日光》复刻版 (压碟氧化警告) 苏打绿《春日光》2024年复刻版,lC线压碟垃圾,做工真是不行,全新的边缘都有氧化了,虽然暂时还能播放
彩翎(金典音像) 王菲《我愿意》、《天空》引进版CD 中外合作彩翎音像制作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90年代最早一批从事音像制品引进的发行公司,总经理是佟素岚女士,据说生产盗版被罚款后,又多次改名,变成: 北京金旋律音像中心、北京金典音像中心、金典嘉晖音像有限公司,几乎垄断着香港宝丽金、华纳唱片,一线歌手90年代的引进发行权。 由于当年香港宝丽金、香港华纳唱片,不像台湾滚石唱片那样,对中国内地市场有足够的重视,据说是为了区分自己的原版,都会把大陆引进版,更换封面、抽掉歌词本内页变成拉页、更改专辑名称、更改曲目等等的举动。 虽然是正版但看上去相当山寨就跟盗版是一样,但这个锅不该由大陆音像公司背,虽然更改了图片但有一些封面、封底写真图,反而是大陆引进版独家使用的,后来版权到期后,大量的再版翻版,质量就越来越差了。 #王菲#
发现磁带贴吧里有关,周杰伦的内容是最多的,经常时不时有小白求鉴定的,几乎都是周杰伦的内容最多。 同时期 零几年 数字录音流行歌手,港台引进版磁带里,也是周杰伦炒作的相对是最贵的,也有人专门自制周杰伦的磁带,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粉丝与年龄层,基础比较多的原因。 反正各大平台,比如磁带贴吧、小红书、B站,搜索关键词磁带,一提到磁带就总会有人说到周杰伦,或者说到周杰伦就会谈到磁带,就好像周杰伦,和磁带"绑定" 了一样,周杰伦与磁带出现的概率也是最多的。
讨论一下关注磁带的事情 家里一抽屉的磁带,还有一些放在了,塑料防潮箱里了 #周杰伦##邓丽君#
蔡依林《看我72变》签名 #蔡依林# 蔡依林《看我72变》内地新索引进版,CD有签名但不知真假
陶喆《现场原音专辑》CD 引进版和台版 陶喆《现场原音专辑》香港演唱会CD,大部分华语歌手都买过一些,并没有专门喜欢哪一个歌手,不知道为什么,陶喆《现场原音专辑》香港演唱会CD,这几年突然炒作的那么贵?
新华书店卖的CD专辑谁买谁是大冤种 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实体唱片音像店了,我们那新华书店总店,还腾出一小部分地区,在卖实体CD专辑,正版盗版混着卖,正版几乎都是近些年引进版,但谁买谁是大冤种,价格很贵
讨论关于南方磁带保存的问题 关于南方磁带保存的问题,突发奇想能抽真空保存吗?
引进版 磁带 正版与盗版对比 辛晓琪 《味道》上海音像 引进版 磁带 正版与盗版对比
问一下发现磁带每隔几段段都会有浅浅的压痕,是被机器压了吗? 问一下懂的大神,磁带在用铅笔手动倒带的时候,发现每隔几段段,带体都会有浅浅的压痕,虽然声音正常,就是有压痕,是被录音机磁头压了产生的吗?,一般对磁带要紧吗?
周杰伦《范特西》美卡VS中图 周杰伦《范特西》美卡引进版VS中图进口版
苏打绿《夏狂热》台湾环球 CD 氧化 苏打绿《夏狂热》台湾环球 CD ,IC线 氧化报废,不能听了
大陆磁带还是,非透明壳的比较好看
92年央视 杨澜赵忠祥 正大综艺 李秀媛 新西兰跳蹦极
96年央视《正大综艺》300期生日庆典 b站上的视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