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姓巨婴 语冰心声
我就是小白,你咬我啊
关注数: 155 粉丝数: 539 发帖数: 33,633 关注贴吧数: 177
所以说,“秀才不识字,永远念半边”其实是对的? 好像身为象形文字,遇到很多组合字读半边是完全没有错误的,即使现代汉语不按半边读,但是古汉语可能就是按半边读,很有可能不按半边读的才是没文化的人。。。 04年的时候,某台湾歌手把尴尬ganga唱成了jianjie,还被某些网友笑话是不是没文化啊?后来网络上流传着各种jianjie。17年台湾就确定了两种读法都可以。中国大陆就有人考证,发现在古汉语中,尴尬读音真的类似jianjie!(具体读音比较复杂,只会普通话拼音的人可能不太会拼,中国南方很多方言还保留着古汉语的发音特征和拼音方式)经考证,汉代就有尴尬记载,只不过那会的正确写法是“监”写作“兼”,而且部首不是现在这种类似九或者尤的东西,尴尬不过是正确写法的误写。另外这个词在书面语中引用极少,慢慢就成了一个死词,只在辞典或口头语存在的词。唐宋尴尬一词用的不多。元明时曲和小说开始初步盛行,jianjie这个词又有了用武之地,描述人的词小说自然用的多,此时写法已经是尴尬了,读音还是类似jianjie,曲中体现明显,为了押韵,读作jianjie自然就暴露了。清代入关,满语是逐渐消亡了,可是北方的古汉语也在改变,jianjie在滦平话北京话中销声匿迹了。但是吴越还有这个词的口头用法,虽然吴越不同地区读音有所差异,但是大体上读作ganga。别管普通话是北京话还是滦平话,反正jianjie在北方汉语中消失了。于是ganga就被当做是方言被重新收录回普通话里,也就是现代汉语(对比古汉语,不得不说发音和写法都大大简化了,不过这是好事,语言和文字就是要在能够交流传递信息的情况下提高效率)
据说她来的时候1岁,那年我3岁。后来的每一天都有她,从我记事开始,玩,吵架,上学,甚至有时候吃饭,身边都有她。印象很深的就是有一天午觉醒来,她站在床边:哥哥,我来找你出去玩!妈妈还在旁边笑:先出去,哥哥换好衣服就跟你出去玩,那年我9岁。那时有山,有水,有山村,有大锅菜,还有阿姨们,有来自各地的美食。那时我去车站玩,看着散乱着煤的铁轨,我说:我会从这里走出山沟,那年11岁。后来我真的从这里去了远方,那时也没有扣扣微信,电话号换的换空号的空号,断了联系,那年13岁。我辗转多地求学,从山县到小城再到直辖市,情窦初开在16岁,谁没个暗恋嘛!可惜不是她。再后来我们通过各种关系联系上了,但是联系仅限网上,一个北方一个南方,久别重逢相谈甚欢,那时我18岁。后来,我学习,恋爱,失恋,考研,考雅思,她高考,上大学,学习,向我表白,那年我21岁。我不知道!要不要答应她,还是拒绝她!我那时是不是开了个玩笑,还是敷衍了事?她有没有伤心?还是装作没心没肺。现在,一个北半球,一个南半球。她就要毕业了,就要去工作了,也确定了会在那里扎根。我也快结束学业了,也要决定从哪里开始了,但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走。对未来的规划中,对我最有利的一条路中没有她,但是我是希望有她的。很高兴最开始的时光遇见了她,也很纠结余下的时光要不要都给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