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流星 踏雪流星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1,087 关注贴吧数: 0
古长城在风雨中呼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从战国、秦汉到明,有过3次大规模的修筑,进而形成盘踞东方气势宏伟的巨龙,而三次修筑长城的龙头都在广阔的陇原大地:战国秦长城自临洮起而东行,蜿蜒1000多公里,横跨大半个甘肃;汉长城自永登起而西行,一直到新疆罗布泊,直扑古楼兰,浩浩荡荡上万里;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绵延起伏上万里。甘肃,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也是保存长城遗迹最丰富的省份,被誉为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当之无愧。 与全国其它地区的长城不同,甘肃境内的大多数长城都是泥土、沙石筑成,虽然没有山海关等矗立在崇山峻岭上的砖筑长城的雄奇险峻,却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史学价值,陇原境内的长城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孕育丝绸之路、长城文化的摇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然而,经历数千年的风雨侵蚀、自然风化、人为破坏,陇原大地上的长城遗迹面临的困境令人堪忧,遗存的长城正在离我们远去…… 秦人的愿望:防御   甘肃礼县是秦祖先的发祥地。从秦昭王起,秦人开始修筑长城,西起临洮,经过甘肃境内11个县后进入陕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祖先们修筑的长城进行新的组合、连接,给自己新建立的帝国筑起一道抵御外侵的屏障。   当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史书里的时候,一个叫蒙恬的将军走进人们的视野。   这个据说是发明了毛笔的将军带给人们的是一幅鲜活的画面:一手持刀一手高举毛笔从远处走来,深邃而睿智的双眼穿透一块块荒蛮之地,饱蘸无数“城卒”痛苦的血泪,蒙恬尝试自己的发明并尽情在大地上书写帝王的旨意:防御!所以说,长城诞生伊始就是一个镌刻着民族心理轨迹的包罗万象的综合体,它既是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勤劳勇敢的结晶,又是帝王将相赫赫权势的体现;它既包括了金戈铁马的军事思想和战争准备,又涵盖了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 汉家的思想:进攻 如果说秦长城透露出的思想仅仅是防守的话,那么汉长城则赤裸裸地传达了一个意思:进攻!征服!   3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民乐县的祁连古城。这个古城曾是匈奴人的精神象征。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的马蹄声惊醒了匈奴人的睡梦,祁连古城在闪着寒光的刀枪中战栗。那是一场在汉王朝心目中十分完美的战争,也是汉武帝意欲征服河西的第一场战役。在这次战役中,霍去病斩下8000匈奴士兵的头颅,鲜血染红了祁连雪峰。站在传说中霍去病当年的点将台上,记者仿佛也感受到了匈奴人痛失古城后仓皇逃遁的悲哀:“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占领河西走廊之后,汉长城像一条灰色的飘带在汉武帝的手中舞动,从兰州永登开始,穿越千里河西走廊,赴玉门关,出阳关,直达新疆罗布泊。在汉武帝的心中,这也许不是长城的尽头,他要征服更广阔的天地。     明朝的理念:退缩(上接A13版)在甘肃境内,至今遗留着全国最为完整的土筑明长城。在天下雄关嘉峪关不远处,是明长城的起点,即著名的“天下第一墩”。在明皇帝修筑长城的时候,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广袤的河西已经沧海巨变,罗布泊里的楼兰城日渐衰落,阳关已经被沙掩埋,玉门关已经显得十分遥远,巍峨的长城在这里也显得矮小,透露出明王朝退缩、封闭的意思。明长城修建后,嘉峪关以外的地方成了边防,此举不仅堵塞了中西通道,也使敦煌等城镇日益衰落。也许从那时起,长城开始走上了衰退之路。   清王朝夺取天下之后,他们已经感觉到了西方的文明和进步,所以长城在他们眼里已经无足轻重,康熙皇帝用马鞭指着蒙恬修筑的长城感叹:“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长城,从此作为一种遗迹留在中华大地上。   残缺的城垣:倾诉经过战国、秦、汉、明等朝代的修筑,在甘肃境内的长城长达5000多公里。   长城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中原在汉长城的庇护下日渐繁荣,饱受战火和动荡的人民过上了相对安宁的生活。中原较为先进的农耕文明随着移民和塞外的牧业文明水乳交融并长足发展,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同样,在长城的臂弯中,丝绸之路得以畅通,叮当悠扬的驼铃声永远是对长城最好的礼赞!在长城的臂弯中,敦煌莫高窟开始展露峥嵘。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胜迹却离我们越来越远。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战国秦长城隐于山野而备受冷落,在无情的岁月里正饱受老鼠、蚂蚁的噬咬,有的变成了农田,有的变成了乡民脚下的小路,有的成了守护农田的田埂。汉、明长城的境遇也和它的“前辈”也差不多。在民乐祁连古城,霍去病点将台周围是一堆堆散发着恶臭的肥料,当地老百姓就地取材,刨下土壤积肥,宏大的点将台正在迅速消失。在长城旁的古遗址里,如骟马城、骆驼城、肩水金关等,记者随时都能发现“寻宝者”留下的痕迹,而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土筑明长城山丹段的部分长城在地震中轰然倒塌……   长城无言。但那些残缺的城垣在向人们倾诉,在哭泣,在呼唤……   伤心的话题:保护站在古老的长城边,历史仿佛就在昨天,似乎都浓缩在这些残缺的城垣之中。山海关等地的长城还在继续存在着,真正能代表长城文化价值的甘肃长城却正在逐步消失。这些残垣断壁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不逊于敦煌莫高窟,无疑是陇原大地上又一珍贵文化资源。   今天究竟该怎样对待这笔文化遗产?毋庸置疑,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经济利益左右价值取向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许这些无价之宝显得一文不值———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我们不得不以实际的眼光来衡量它们:除了珍贵,长城能否带来经济利益?   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长城的保护将从何谈起?甘肃长城将何去何从?   关注甘肃的长城遗迹,实际上是在关注古老文明的一种载体。   缘于此,本报记者驱车行走上万里,历时十多天,走访了甘肃大地上的长城遗迹,心情十分沉重。如果长城以目前的方式继续萎缩,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永远失去这份遗产。真到那一天,我们不仅愧对祖先,也无颜面对子孙后代……
这几天过的有些郁闷,发个帖子乐乐 1、李登辉、连战、陈水扁同坐直升机巡视。 李登辉说:“如果我丢一千块下去,捡到那一个人一定很高兴。“连战说:“如果我丢两张五百元下去,那就有两个人很高兴了。陈水扁说:“如果我丢十张一百元下去,就有十个人很高兴了。” 这个时候........?驾驶员喃喃自语地说:“何不把自己都丢下去,让两千一百万人都高兴呢? 2、那个所谓的总统阿扁希望提高自己的声望,想要发行一款有自己肖像的邮票..... 发行过了一个多月之后,阿扁想要问看看视察看看销路如何..... 阿扁:“销售情形怎么样?” 邮政总局局长:“还算不错,只不过常常有人抱怨黏不牢!” 阿扁:“怎么会呢?” 阿扁随手拿了一张邮票,涂了一点口水在邮票背面,便试贴在信封上.... 阿扁:“这样不是黏得很紧吗?” 邮政总局局长:“可是......大家....都把口水吐在正面啊......” 3、深夜,小扁要去帮阿珍买夜宵。 结果在路上遇到抢匪… 抢匪拿着枪指着阿扁说:“把身上的钱交出来!” 阿扁勃然大怒说:“你这什么态度?我可是堂堂总统耶!” 抢匪:“喔,那……把我的钱还来。” 4、某天,总统、五院院长...等大官一起参加一个会议,结果发生连环车祸,送至医院急 救,记者们闻风赶至医院 .... 稍久,医生出来了,记者忙着问“医生!医生!总统有救吗?” 医生沮丧的摇摇头说:“唉..小扁没救了...”记者又问:“医生!医生!行政院长有救吗?” 医生又沮丧的摇摇头说:“唉...也没救了...” 记者就问:“那...到底谁有救?” 医生精神一振说:“台湾有救了!” 5、有一天小扁总统前往某家精神病院视察, 所有的病患都站在走廊上高声欢呼,小扁万岁!啊扁万岁!只有一名病患面无表情,对小扁不理不睬。陈水扁看到了, 于是问院长说:“那位病人为什么不对我欢呼呢?” 院长:“因为他今天精神非常正常。“ 6、一辆竞选车载着小扁竞选团队开到乡村去造势,不幸在山间小路上翻车,正在农田里干活的老农民看见这情景,就赶到出事地点,可是车上的人都死光了,于是他挖了一个土坑,把几个政客都埋了。过了几天,负责事故勘察的警察找到那个老农民,问他那几个政客到哪里去了,老农民说己经埋了,警察赶紧追问:“他们都死了吗?” 老农回答说:“嗯~我看到陈水扁在我埋他的时候大叫说他还没死。” 警察说:“那你怎么也把他埋了? “老农说:“你知道的嘛~这个陈水扁从不说实话的...
从抗日吧回来,感动了 一个发生在亚洲服务器上的真实故事!<转贴 我在新网游魔剑的国际服务器里看到过这一幕: 当时中国人修建的一个城市被韩国人攻打.由于中国人的级别很低,最高的只有40级,(由于游戏是由韩国人开始内部测试,所以韩国人的部队基本全在60级以上)所以中国人几乎被全灭.这时候守城的将军被迫向整个魔剑世界发起求援.这时候一个惊人的事情发生了.从魔剑的各个角落赶来了一批批的队伍.他们前赴后继,如同潮水一样冲向中国城,而他们无论名字是什么,来自哪个城市,他们所有的人身后的后缀都是一个 .CN ! 韩国人被击退了,他们怎么也不相信这个事实.100多个韩国人倒在中国城的门口.他们杀死了至少2000个以上的中国人及其援军.但是他们还是失败了.因为还有不计其数身上带着.CN的玩家向中国城进发,最远的要走上几个小时的路程(在魔剑里,被杀死后只能从本城复活,而且地图很大,有的城市的间隔能让你走上2小时). 胜利后,中国城的将军感谢这些不认识的援军.忽然发现,这些.CN不全是中国玩家.他们当中有很多是 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印尼人,美国人.但是他们都是中国的后裔,他们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尤其,一个有组织的军团(200人左右)一直在城侧进行自杀式的冲击,死伤惨重.最后只剩下9人幸存.当将军问他们来自哪里的时候,他们说,我们是台湾人.我们是从距离这里有1个半小时路程的日月城赶来的.这是我们能提供的所有精锐战士了.你们有难,我们一定会来帮忙的,我们是兄弟. 那个将军,那个年近30岁的大老爷们.在电脑前,看着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后裔,痛哭失声. 这就是中国人.世界上的中国人! 也许,有些台独份子差劲的表现是事实,但是,我宁愿不信. 因为,我还记得那个台湾人的话:你们有难,我一定会来帮忙的,我们是兄弟.我们大陆的同胞们,不要动不动就骂自己人,尤其最近很多人喜欢骂台湾人,其实台湾同胞绝大多数是清楚知道他们是内地人的。同湾问题只是民族内部矛盾。海峡两岸迟早会团结起来,全世界华人也会团结起来。内地同胞也要先伸出手来啊!
真爱无言 犹记得这是我的第二篇总结了,乘着五一时间多拿来与大家功享,顺便为霍去病吧的排名做点贡献。 最近我的朋友们都当我是疯子,因为我对霍将军的热情使他们无法理解。一个死了两千多年前的人,纵使是再伟大的英雄也似乎不值得有人这么为他痴狂。他们或许当我是花痴,或许当我是无药可救的傻瓜,或许。。。。说真的,他们都不理解我。 就向我的上一篇总结所说的那样,我不是个能轻易被个明星或历史人物所迷到的人。可是现在我却将霍将军当作了自己不可割舍的精神依托。当然不可否认李乐的作用,没有他精彩的演出我或许不会对霍将军产生那么浓厚的兴趣,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么痴迷。 说说过去的我吧,我本来就不是个内向爱想的女孩,可是活泼的外表下我其实过的并不开心,无论是我的爸爸妈妈紧张的婚姻状况,还是自己堪忧的学习成绩,都时时刻刻的影响我的情绪,导致有时侯我会莫名其妙的难受,郁闷,有时侯又出奇的兴奋,我觉的自己过的很被动。我把这一切藏的很深,有时侯我自己也不清楚,更别谈我朋友们,朝夕相处其实还不能使他们了解我。就这样懵懵懂懂的,我一天一天的走过来。 看汉武以前吧,我是个十足的电视迷,对电视剧几乎没有什么挑剔,来着不拒吧。我记得看汉武之前,我特喜欢看大汉天子,也从那里第一次知道霍去病的伟大,或许是审美观的缘故,我觉的大汉里的那个霍去病,满帅的,当然,者只是源于外表,没有更深层的东西。当预报说汉武要上映了,我还无所谓的说过,我只热忠于大汉。 还记得,第一次放那会儿,我正上课,晚上回家刚好能看十多分钟,我就借着这喝牛奶的时间偷几眼,令人失望的是,我一直没看到霍将军。后来卫青出场了,那是他年轻的时候,我觉的他好有魄力啊,偷袭龙城那次,我有幸看完了,我觉的他的朝气正是我最崇拜的。可不料 后来,这种情感发生了质的变革,卫青开始成熟了,霍去病登台,卫青一天天的变的老气横秋,就和窦撄那些老臣如出一辙。我开始真正注意霍去病,阳光,英勇无畏,朝气蓬勃,我被打动了,当时我就想要是我有这种胆魄就好了,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后来缠着爸爸买了本史记,白话文的,我开始寻找这个少年的点滴。一次次的翻阅,一次次的钻研,一次次在网上与人争论,我对将军的情感开始一点点升温,直到今天。 现在我早已不敢奢侈的想得到将军的爱了,我对将军说,踏雪只愿做将军的战马,跟随将军出生入死,马踏匈奴,陪同将军奏凯而还,共饮得胜酒,这是踏雪生平的夙愿。不要把它当作一个不懂事女孩心血来潮的过家家,它现在是我心灵的全部内容。我以人格许下誓言,两年半后,我高中毕业,那个时候,我要去陕西,山西,甘肃,内蒙,新疆,以至贝加尔湖,有过将军的地方就是踏雪的胜地。这更不是一句空话,大话,对英雄,尤其是对已逝的英雄的誓言,纵使是付出血的代价,也要将它付诸实现。 现在踏雪变了,我不在被动的生活,我有了自己的信念,有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的选择了,现在我过的很充实,很快乐,更多的是坚强。因为我相信,将军的马应当是日行千里的好马。 我说真爱无言,其实这些都是我的心里话,我不敢也不想对任何朋友讲,人人都该有自己所热忠的事物,我不好强迫他们做他们不感兴趣的事。 霍家的丽儿不久前梦到了将军,说真的,我也时常梦到,不过我梦中的将军是一只苍鹰,一只划破苍穹,直刺云霄的苍鹰,那么矫健,那么刚劲,渺小的我只配做,陪衬的白云和草原的小草。 将军,你能听到吗,踏雪最真挚的祝福:愿将军鹏程万里,在自己的天空中无羁无绊,振翅翱翔。你的身后永远有一匹忠实的战马,为你祈祷,为你歌颂,为你付出。。。。
对现代同龄朋友的感触! 下午,再浏览了我想浏览的网页之后,不经意,在百度的搜索栏里输入了将军,想找一些关于将军的评论,不料接下来桌面出现的令我大吃一惊。 或许是我孤陋寡闻,连周杰伦的《将军》都没听说过,这个吧里都是些歌迷在讨论些无聊的问题,或许,你会说,是我自己不知道这首歌,还抱怨别人对自己的爱好进行讨论。其实我感慨的原因是因为我由此联想到了中国现在的很多青年。 我喜欢《汉物大帝》,即使它也只是一部电视剧,可我觉得他带给了我民族感,让我清晰的知道,我的祖先汉朝人曾是多么的强大,我们华夏的血脉是一支多么刚性的血脉。很多成年人赞许汉剧,因为他们认为,与其让未成年人整天为歌手发疯,该不如为某个历史上的英雄痴迷来得更有意义些。这成了汉剧的有一积极意义,也是我所赞同的,尽管,我也是未成年人。 年轻人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因为我们有的是朝气,我们有向上的精神,我们的未来还很长。电视剧也好,歌曲也好,那都只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调剂品,换言之,就是消解消解,为我们枯燥的学习生活添加一点色彩罢了,没必要整天追在明星的背后喊,“周杰伦,我爱你!”之类的。 我爱霍去病,其实上崇敬他,另一种说法就是,他影响了我,他使我,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所以我觉的我们这些这个年纪段的同学们其实应该多找些东东来丰富自己阅历,和精神生活,这才是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重大影响的。
为卫霍辩护 现在亲卫队和霍家军的队伍可谓是越来越庞大了,大家在一起颂扬他们的不世奇功,为子孙后代作出的贡献。可是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里,他却为他们留下了极大的污点,什么察言观色,招摇跋扈,狂傲不羁。看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在史记里,卫青和霍去病是同一个传记的,用语极为简略,寥寥几千字就概括了两位旷世奇将的壮烈一生,概括了卫青的收复河朔,概括了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也概括了他们在战争中出生入死,概括了霍去病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甚至于没记载卫青的出生年月,霍去病的死因。可就在他们两人的传记前面,的李广将军的传记呢,不仅写的详细,而且有意无意间流露出个人的感情来。也正是太史公的这点个人感情,留下了“但是龙城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朗朗上口的名句,却给卫霍留下了无穷的骂名。无可否认李广是一位忠心勇猛的将领,可是为将者的好坏不是靠口碑的好坏,是靠军功的大小。作为一个军人,就要去执行命令,执行好了命令,即使个人有什么小缺点,也是可以原谅的。有人说卫青善于察言观色,吹牛拍马,可我看到的,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史书里,卫青性情温厚,默默付出,无私无怨。总是向汉武帝委婉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战场上善于分析敌我局势,英勇果敢,且有爱兵如子,以宽厚仁慈,大度建立威信,比李广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说霍去病目中无人,心胸狭窄。为什么他们没有去注意他的背景呢,从小生活在密罐里,又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和栽培,正是他的孤傲不羁的风格造就了他战场上的王者风范,助他成就了旷世奇功,如果他像李广一样思前顾后,拖泥带水,试问闪电战术如何产生,河西走廊如何打通,丝绸之路如何畅通无阻呢?说他心胸狭隘,那李广自己呢?他又何尝不是,一个为了执行公务而不小心冒犯他的霸陵尉最后竟遭他毒手,霍去病狭隘,他李广就大度吗?霍去病杀李敢一事至今未明,试问如果李敢只是一两次冒犯卫青,霍去病又何必冒这危险一气之下杀了他呢,要是李敢没对卫青做什么出格的是,霍去病有干吗杀了自己的得力手下呢?霍去病有错,他李敢就全对了吗?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不断赞颂李将门,却少有人注意卫霍呢,直到汉武的热播?为什么司马迁要贬低卫霍呢?就要追溯到当时的社会风气了和人的思想了。在那是家族血缘观念是很强的,李家从祖先李信开始就是将门,是当时的名门;再论卫霍,卫青为显赫之前只是个低人一等的骑奴,因为其姐姐进了宫才顺着裙带关系爬进宫墙去的,也是顺了其姐姐的裙带做了将军,用李广的话说就是爵位系在女人的裤腰带上。所以无论后来他建了多大的功业,他的出身将永远是个污点,虽然当时有信奉英雄不问出生的汉武帝,却没有那么开化的人民。太史公也不例外,他打心眼里看不起卫青,又因为与李家世交所以有所偏袒也并非不可能。既然卫青如此霍去病就更是如此,一个没有父亲的私生子,是当时社会最让人瞧不起的,却从一个侍郎成了将军。别怪我对前贤不敬,我的确对司马迁报怀疑态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