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h80 sigh80
不要从道德上指责任何人,因为谁也不配;不要随便代表别人,没人有那资格。什么是民主?你是民我是主。什么是言论自由?我有乱说话的自由,你有不说话的自由。5美分的梦想:喂,人民,服务!
关注数: 1 粉丝数: 110 发帖数: 15,299 关注贴吧数: 11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还是推荐一下 《 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科技侧的大纲流脑洞集合体 ========================================================== 天国阶梯237年9月23日,卫星突然监视到恐怖画面:东太平洋上空的大气层侵蚀式快变薄。 后续监视证明,这绝非偶然现象,也绝非仅限于东太平洋。自9月23日起,大气层以肉眼可见度快消失,如果趋势不变,地球极有可能十日之内失去大气层外膜。大气层对地球的重要性无庸细说,没有了大气层,就没有**雪雾凤气象;没有了大气层,就没有了温室效应恒温环境;没有了大气层,就没有了氧气和海洋。如果说生物异变是疥癣之患,那么大气层的消失则是釜底抽薪式攻击。 不用怀疑,瓦解地球大气层是来自外星文明的攻击。原著剧情中,井心广对里林帝国印象最深的是星球巨兽,对艾奥联邦印象最深的则是抽离大气层。艾奥联邦伤害碳基文明最常用的招数就是抽离大气层,釜底抽薪式摧毁碳基文明繁衍生殖的根本。尤其是地球人类这样的初等文明,失去了大气层失去了氧气循环,工业文明瞬间成了无用泡沫,7o亿人类再同心同德也敌不过氧气离散后的静默。 星际文明战斗中,最令人心悸的,往往不是有意识作恶,而是无意识作恶。 似里林帝国文明探测器殖民地球的一系列行为,它清楚氧气必要性也深刻理解地球生命,蔑视人类同时也为人类留下一丝火种。但请注意,里林帝国地球殖民政府戕害七十亿人类文明之后,从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时至今日,它仍坚信它在以先进文明角色善意引导地球人类的落后文明,尽管人类由霸主地位回落到平庸角色。可,毕竟碳基平等也是文明的象征,人类自谓地球之主的行为反而是狭隘种族主义和纳粹霸权主义的落后象征。除去大人类主义思想让地球变成所有物种平等生存的幸福家园,非常契合碳基生命联盟的价值观。 艾奥联邦更甚之,它是气体生命展而来的文明,就像碳基生命不理解气体生命一样,艾奥联邦哪怕监视地球三千年也不曾真正理解地球本源生命。艾奥联邦抽取地球大气层,目的并非制造无氧环境灭绝人类,事实上,它和里林帝国一样不关心人类的想法。艾奥联邦抽离大气层核心目的源于军事需要,就像里林帝国文明探测器收集碳氧氢氮钙等元素调制原生液繁衍七万子嗣那样,艾奥联邦抽取大气层也是为收集原生液快繁衍人口。 艾奥联邦目的就是这样简单,简单的令人心悸,简单的令人心塞。 里林帝国文明探测器的态度,两次大灾变重创人类文明是善意协助人类走向文明,人类应感谢它们;艾奥联邦文明探测器的态度,我造我的娃,与你们人类何干,大气层又不是你们人类的私产。 这些无意识作恶,往往是星际文明矛盾冲突的根源。
四川省公招6544名公务员 318个职位无人报考 四川省公招6544名公务员 318个职位无人报考 华西都市报(微博):公务员招考报名开始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很多在校学生和上班族跃跃欲试。但是挑准岗位很重要,什么岗位热门?什么岗位冷僻?昨日,距离报名截止日期还有4天,省考试网公布了适时报名情况,可以给报考的考生们提供一个参考。 今年下半年全省公招四级联考启动,即省、市、县、乡四级机关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总共计划招录6544人。昨日,是本次公招四级联考报名的第4天,省人事考试中心连续公布了最近几天各岗位报名的情况。从目前的报名情况看,800人报考简阳市乡镇机关综合管理岗位,成为目前报考人数最多的岗位。与此同时,还有318个岗位无人报考。 全省公招6000多人 市州占一半 2013年下半年全省公招总共计划招录6544人。省直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公招728人,其中省直机关55人,地税系统673名;法院系统计划招录1138人,检察院系统计划招录670人,监狱劳教(戒毒)系统计划招录207人,德阳(微博)等15市州计划公招3801人。 招考对象的年龄在18~35周岁,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网络报名时间为2013年9月20日至27日8点,报名网站为四川人事考试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cpta.gov.cn&urlrefer=b8f2e05b256a61f6fcb04555e5fb225a)。笔试时间为2013年11月3日。 800人报简阳(微博)乡镇职位 目前最热门 根据《2013年下半年公招公务员职位统计表》(截至9月22日下午5点),报名人数暂列前5位的岗位分别是:简阳市乡镇机关(普通职位)(资阳(微博))综合管理岗,800人报考;嘉陵区乡镇机关(南充(微博))综合管理岗,667人报考;德阳市公安局(德阳)特警,534人报 省人事考试中心负责人说,今年特别把时间延后了8小时,更多详情可查询四川人事网。 省人事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建议,尽量选择清晨或午夜的时段报名,别等到最后再报名,“那样会给网络正常运行带来压力,还可能影响其资格审核和改报志愿。” 考;成都市地方税务局(地税系统)市局直属单位税收会计岗,530人报考;安岳县乡镇公务员(资阳)综合管理岗,517人报考。 而自贡市检察院(检察院系统)助理检察员、攀枝花市米易县湾丘彝族乡人民政府(攀枝花(微博))财务管理等318个岗位报名人数为零。 简阳市乡镇机关相关职位的报名人数还会发生变化吗?昨日,资阳市人社局公务员科工作人员何继全告诉记者:根据往年的经验,平均每个岗位有60余人报考。这个职位由20多个乡镇提供了35个岗位,属于大职位,报名人数还会涨至2000多。 华西都市报记者 席秦岭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记者,真的业界良心 柴静这个名字是一场幻觉(图)    大家喊这个名字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喊我    人物周刊:你觉得成名给你带来了什么?   柴静:跟我20岁的时候一样。我在第一本书里面写过,20岁去大学做讲座,大家一起大声喊我的名字,玻璃和桌椅被挤坏了,以至于讲座开不成。保卫处的人送我出来,所有人跟在我后面一起送我。这不叫成名。柴静这个名字是一场幻觉。大家喊这个名字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喊我,我自己很清楚。我看重的是实质,心灵的一种相遇。我知道,人们对我有所认同,是因为我做的这个事情本身的那种特质。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看护住这份特质。它跟我没有关系。我这个名字怎么被使用、怎么被评论都没有关系,但我把事情看得很重。    人物周刊:怎么看许多年轻人对你的崇敬?比如称呼你为“女神”。   柴静:我觉得不要紧吧。比如说我当年看法拉奇的时候,也有崇敬之心。那个感觉强烈到需要用某一个比较严重的词来表达。然后过一个阶段,可能我又看到她的弱点,试图想要颠覆她、解构她。再过一个阶段,我又会觉得我那样太轻狂了,太骄慢了,又回过头来看人家好的地方,又一点一滴学习。所以人就是这样,你不断地向别人学习,不断地推翻,那你也会经历一个被别人这样的过程。我觉得这样就好啊,这个世界的相互往来才比较丰富。      第一排的小女生是最乏味的小女生   人物周刊:书里有一段写,老范老郝去拍你妈妈的视频,你妈妈说,没想到小时候孤僻害羞的你,居然当了记者,居然有了一群好朋友。小时候真这样啊?   柴静:可能我妈都没怎么见过我带同学回家。我4岁上学,太早了,别的孩子至少比你大三四岁。你比别人矮很多,跑也跑不动,话也不那么会讲,不是很聪明。因为矮,我永远都是第一排,一直到高中。第一排的小女生是最乏味的小女生,除了头上落满了老师的白粉笔末之外,没有任何特点可言。别人在那儿跳皮筋,你举个皮筋都举不起来,只能背着手靠在墙边看着。所以我觉得跳皮筋和玩沙包特别好玩。为什么我书里面写老郝给我缝沙包,我们玩得特别开心,那种感觉就像补一场童年一样。   人物周刊:可你没毕业就做电台主持,这是一个很需要跟人心理沟通的职业。这个转换是怎么做到的呢?   柴静:可能这个恰好是因果吧。你内心的渴望是一样的,对吧?你得到的关注不多,你倾诉的机会也不多,但人都是渴望沟通和认同的。做电台,实际上是想建构一个自己的世界,就像一个小孩从来就没有过的东西,他要自己像搭积木一样把它建起来。这是一场幻觉。但这个幻觉成为我真实的一个支撑。我在一个城市里面什么都没有,也不认识任何人,也没有什么钱,那你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这场幻觉。   那4年里面,做这个节目我一场都没有耽误过,不管是大年三十,还是冰天雪地。有时候发洪水,从住处出不去,只有翻一座公园小山才能过去。我拿一把伞,勾着树往上爬,腿上全是蚊子包。但也没有自怜,不是说我在做一件很厉害的事。    人物周刊:是觉得应该到那儿去?   柴静:不是应该,是我渴望,我离不开这个,这是我生活里最重要的东西。    人物周刊:在电台的时候除了周末档节目还做什么?   柴静:我比较悲催的地方,我在现实处境里一直混得不咋地,可能就在于,我太不懂人在现实里应该要做一些不一定是你乐意做、但是又必须要做的事。我那时候承担太少了,现在想起来是不对的。台里安排我做节目,我只想做我喜欢的。那你忽略了作为员工的责任吗?那时候我一直到辞职,才去过我们领导家里一次,去告别。他说,哎呀,小柴,三四年了,你才来见过我一次。当时人家还挺不容易把我留在电台里面,我连个基本的人情世故都没有,想起来也不对。开会的时候还老爱背对领导,你说能行吗?
企业看淡经济形势 宁愿赔钱不愿招工 (ZZ) 企业看淡经济形势 宁愿赔钱不愿招工 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宁愿赔钱,也不愿招工。”   来自温州的李老板这样讲,让人一时间有点费解。毕竟企业若不接订单,肯定撑不下去,而要按时完成订单,需要大量工人。在李老板的算盘中,招工的成本比一些订单的利润还要多,因为不能对未来的经济形势作出准确判断,他不敢冒险。不招工,一些新的订单自然没办法接,李老板现下能做的就是尽量维持住一些大的老客户。   与从事制鞋业的李老板不同,以服装出口为主的王老板在大幅裁员的同时把订单转向孟加拉,他几年前买下的办公大厦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出租,“比养员工合算”。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企业老板们的账本中,员工都是重要“账目”。“根本就不是什么民工荒,你看吧,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大家就会发现,农民工将再次面临找不到工作,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王先生作出这样的判断。   变异的订单   李老板的制鞋工厂目前有工人1000人左右,去年裁掉了一部分,大概200人。  “现在一个最普通工人的工资也要3000元左右了。”他说,“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欧洲的订单就开始变差,欧洲市场对温州的影响又尤其严重。”   “最近稍微好一些,但新增的订单多为季节性订单,衣服鞋子这些商品补库存的因素很大。”李老板分析。  突然增加的订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欧美市场的季节性订单,另外是海外市场的补单,“这些订单数量跟过去比量都不大,但要求交货的货期都比较急。”   眼下,经济不景气,客户订单减少,小额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李老板的工厂,以前接到一个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大订单,企业可以安安心心做上一年才交货,只要招工旺季时开足马力,淡季招不到工也不必发愁,可现在不一样,客户把一个大订单“分解”成几个小订单派给工厂,有时一两个月就必须交货,周期短、要求高。“要知道,按时交货比成本消耗更重要,万一招不到工,这对企业将是致命的。”李老板说。   与之矛盾的是,接到大订单人手不够又不敢招工。因为目前订单只是季节性回暖,欧美消费力并没有大幅回升趋势。   如果现时招工,赶工之后势必再次人员过剩,而新劳动法规定裁员赔偿金额甚高,大部分工厂都支付不起。   生产物料、周转资金可以储存,可人力资源是很难储存的,人招满了,万一接不到订单,空养一个月工人,不少企业很快会垮掉。   “订单变化如此之快,对人力资源链弹性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可实际情况是,现有的劳动力供应模式还不够灵活,跟不上订单需求的变化。”李老板说。 不愿招工   招工这件事也让李老板头疼不已。   前不久,工厂接了一个300万美元的订单。“整个订单的利润在100万元,要想按时交货,我要再开几条生产线,几十个工人。但我算了一下,30个工人,每个人每年的平均薪水是5万~6万,因为有各种保险等等,一年就是150万~180万。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的合同至少是2年,这样这些工人的成本两年就要300万~400万。”李老板说,“能接到这样单子几率并不大,我宁愿放弃也不想为此而去招工。”   在他看来,培训一名工人至少3个月,包括薪酬、培训费用、不良品损耗等在内,成本相当于1名员工5个月的工资,大约1.2万元。“但测算下来,1名受训的新员工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在其受训的第1、2、3个月,分别相当于1名老员工的50%~60%、80%和100%。”他承认从长远来看,这是有益之举,“但是现在的形势实在看不清楚,不可能一直养着这么多人。”   最近,一位大学教师出身的民营老板一篇文章《当下千万别再招人》引起了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共鸣。   李老板也看过这篇文章,他说:“保护工人的利益并没有错,但自从《劳动合同法》出台后,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一部《劳动合同法》把两者彻底对立了起来。”   “我现在经常对我工厂的职业经理人和中层管理者讲,千万不要和试图掩盖任何的情绪和矛盾,1000多人的工厂其实挺难管理的,有时候职业经理人又试图掩盖工人的情绪,这样积累下来会酿成更大的矛盾。我们现在真是有点被告怕了。”他说,“只要是工人去告你,一告一个准儿,不仅会赔偿损失,还要惹来更大的麻烦。”   除去成本因素,李老板的工厂一再压缩员工人数,不再招工的另一个原因是人越多工厂越难管理。“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现在的工人和10年、20年前差别很大,想法多,而且动不动就会告你。”李老板说。 企业对策   “我现在就是尽量留住一些大客户,大订单,即使干不出来,赔钱也先留住。”李老板说,“我在深圳那边也设立了办事处,专门接单用的。培养一些大客户,将来转到内地或者越南、孟加拉这些工厂。”   不过,现在制鞋类的企业还不太好转移,因为工序比服装要复杂很多,其他地方的配套也还跟不上,如果加上物流等成本,转移与在温州做成本差不太多。但李老板判断,从长远看企业肯定要转移出去的。   “我们现在几乎变成贸易公司,工厂会一再压缩的。”他说。大多数公司都选择不开工或少开工,宁愿将订单转包给内地其他工厂。   以服装出口为主的王老板则已经把订单全部转向孟加拉,“服装这个产业没有那么复杂,转移起来更容易些。我们在江苏的公司以接单为主,慢慢地我会砍掉工厂。”他去年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员工,“这个大厦是我几年前买下来的,砍掉员工,空出来的几层出租了,现在租金高得很,比我养那么多员工划算多了。”他说。   另一方面,就是在现有员工的管理上做文章。   “员工是财富,分配机制必须‘个性化’,”李老板说,“1个人能完成3道工序,能同时开3台机车,就不能用传统的计时制、计件制来算薪,他的收入就应该与普通员工拉开,从今年开始,公司提出‘拿多少工资,员工自个说了算’,让员工综合自己掌握的技能和所在岗位给出一个价位。我们有些多面手的员工月收入就能达到6000多元,比一般员工高30%~40%。”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