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s88 pais88
我就是我!
关注数: 317 粉丝数: 441 发帖数: 8,106 关注贴吧数: 47
人工合成玉器的鉴别 随着和田玉收藏的不断升温,仿料大肆泛滥,为了让广大初入玉收藏的藏友们少走弯路,本人写此文章与大家分享。   第一种仿玉工艺:玉石粉混合化学高强凝固剂经高温加压,形成色、料均类似特等玉料的工艺——这是我国民间工艺中最为“著名”的一种仿制方法。   观察识别:人工仿料,无论再逼真,给人的视觉始终是颜色单一,从色泽上去看,纯天然石料的色泽及通透性都比较好,但其中都有瑕,再好的天然玉料,没有不含棉状物的。世上永远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同样找不到两块完全相同的玉,除非是人工的。   人工合成的石料,无论再努力改变它的各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必然存在。而且,天然石料颜色油润光亮,人工的颜色发艳,一般都处于灰亮度状态。   手感识别:天然的石料相互之间磨擦,手感滑腻,磨擦不会留下擦痕。人工合成制品相互磨擦,手感发涩,且磨擦后会在磨擦处产生擦痕。这个原因主要是由两种不同的硬度而产生的。   工具识别:利用放大镜观察,只要是天然的石料,无论是什么档次的,永远不会有一个小气泡在玉质里,这是由天然玉质的化学和物理的形成根源决定的。人工合成玉质由于是混合体,经高温、加压等工艺流程,属于非物理和化学性自然形成的结晶体结构,必然存在气泡,无论工艺再好,也会存在。   第二种仿玉工艺:普通石粉+玻璃+化学强固剂+人工色素(制造多色玉)   仿制玉器中存在多色技术,就是将制品置入了加入染色剂的强酸中全部或部分侵泡的产品。这种制作工艺加工的制品,在刚做出产品时,通透性、明度亮度都比天然石料高。看上去都好于天然石料。   观察识别:这种工艺由于都是经过强酸沉泡,石料的天然结晶结构和原来的化学分子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视觉上已经没有了天然石料的油润感觉。只剩下又光又亮的感觉了。失去了玉本身独有温润色彩,纹理变得鲜艳而富有规律性了。完全与天然石料的无规律棉状物两种视觉效果。人工加色后的视觉感受就是颜色特别鲜艳。而真正的玉是没有颜色如此鲜艳的。   高温识别:可以通过在开水中加热来识别,在开水中加热10-30分钟,天然的玉制品除了表面人工打光的蜡层会消失外颜色和所有其他视觉效果都不会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在温度较高时再次人工涂抹石蜡完成第二次至第N次人工打光。而经过强酸沉泡的制品,尤其是原来特别通透的制品,在经过长时间的开水加热后,虽然也可以再次人工打光上蜡,可是原来通透的玉质将会变得很浑浊了。原来的颜色也会随之而减少。颜色消失的地方才会出现棉状物。   第三种仿玉工艺:用天然玉石粉末+强固剂+高温+专用模具形成高档手工工艺——这也是比较著名的中国河南工艺。   这种工艺多为一次成型产品,不但是石料是人工合成的,而且工艺造型也不是雕刻出来的。这种仿玉大多通透性一般,少棉而多浑浊,亮度发灰。识别方法可以通过视觉、磨擦和利用放大镜等最简单的方法即可。   第四种仿制工艺:天然玉石+专用模具+超声波形成工艺细腻的非手工工艺品。   这种工艺品的石料为天然玉石,只是加工的工艺是非手工雕刻,单从美观上说来,是很不错的,精工之处是手工所达不到的。但是收藏价值与真正的手工工艺比起来,会相差几十倍或几百倍。机制类的工艺成本比较低,市场售价也不高,原因是大批量加工,除基本原石料的成本和机械成本外没有别的费用,另外没有唯一性的价值和人性化的个性价值,也无非就是一件普通的商品的价值罢了。不过对于不重视收藏价值和工艺价值以及宝贝样式的唯一性价值的朋友,还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也是天然的玉质石料,总也比根本不是玉质的还是强得多的。   这种工艺的识别方法有二个。   第一,寻找识别法。模具产品首先是以模具为基础,加工者不会只为加工一件产品而专门来加工一套模具的。所以这种工艺的产品都是大量生产的,不懂者可以通过寻找第二乃至第三个完全相同的工艺来确认。   第二,观察识别法。模具工艺毕竟不是手工,加工完成的产品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打光,打光必须由手工完成。由于模具是经过超声波振捣方式加压在玉制品上的,加工后的制品都没有棱角,另外在手工打光过程中有很多小的空隙或面由于加工时都不是手工做的,这样打光时手工也就无法达到。所以最终结论使得模具产品的光亮度都不和全手工制品。   第五种仿制工艺:天然玉石+贴膜喷沙,这是一种专门来处理浮雕效果的手法。   其工艺是预先将打好图案的沾贴于事先切割好的玉石薄片上,将不需要的沾贴剪去。放于专业做玻璃喷砂图案的的专用喷砂机内。经过一定时间的高速度飞砂打磨。没有沾贴覆盖的玉石平面就是被飞砂打磨的不光亮。而形成的特殊效果,这种制品一般至少都是天然石料加工,一般多为小工艺品,大多以文字体裁为主,有一定纪念方面的价值。
不求对得起人 但求对得起玉 记得有位治玉名家曾经说过一句话.一块料子你首先要读懂它.你要和它通灵.你如果读的懂他他会给你呈现出很多内容.你若是只看到了钱.他可能什么也不会给你呈现.这句话听着感觉像是有点玄乎的意思.但是仔细想想不无道理.作为一个雕刻者来说.我们的职业就是治玉.何为治玉.就是通过雕刻的手法.把天然玉石所带有的瑕啧用雕工美化处理.让美玉尽可能的无暇!这就需要抱着一颗认真的态度.但是现在行业内很多雕刻者只是单纯的把玉作为一种赚钱的工具.一味的追求数量.追求效益.而忽略了作为一名玉工本身的责任和道德.尤其是在优质玉料稀缺的今天.粗制滥造的行为尤为可耻.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在听到别人指责说做的东西不够细腻.雕刻的马马虎虎的时候常常用这样一句话辩解.“他给多少钱加工费 我就给他做多少钱的工”首先就这句话来说.这样说的人永远不会在玉上挣到什么钱.即使挣到的也可能只是蝇头小利.因为你没有能够充分的尊重你手中的这块玉.玉也有生命.每块玉都是天地之间的精灵.历经亿万年磨砺坠落人间.最后到了你的手上.你若是不肯付出怎么能够得到回报.作为一个治玉者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去管一块料子的质地优劣.只要你本着认真的态度去做.尽自己所能把一块玉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可能三五年内你暂时得不到什么大的回报.但是在三五年之后.当你在行内得到认可的时候.你所有不曾得到的都将会以十倍百倍的得到.治玉要为了雕刻而雕刻.而不是为了钱而雕刻.把好的玉料雕刻出好的效果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把差的料子做出好的效果才算是真正的大师! 善待和田玉就等于善待自己.你在玉上付出的多.玉给你的回报就会多......
浅析和田玉的作料(转载) 近年来,和田籽玉的收藏日益升温,每克炒到上万元,令身价暴涨的黄金都望尘莫及,势头甚至远超过瓷器和字画收藏。新疆和田玉是中国的国宝,和田玉自古帝王玉,有八千年的历史,自古为王者之玉,中华之宝,玉字就是王上加一点,可见其古往今来的重要性。和田玉虽然没有诱人的青花斗彩、五光十色、七彩炫丽,但和田玉却具有朴实质华,温润含蓄的内敛光芒。尤其籽玉玩料,把玩几日,如羊脂之润,君子之谦,日月之华,不与金银争辉,但温糯涌现,滋味无穷,和田玉玩料是宝藏中一颗闪烁耀眼光辉的璀璨明珠。 有很多朋友喜欢和田玉玩料,那么什么是玩料呢?本人认为玩料是天然形成的完整的具有一定的特色的和田玉籽料。首先要是和田玉籽料,仔料是次生矿,出产在新疆的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卡拉喀什河(墨玉河)及叶尔羌河(绿玉河)中像鹅卵石一样大小不等、表面光环的和田天然玉。玉石山料风化崩落,经大气、流水选择风化、冲刷、剥蚀、经流水分选沉积下来的优质部分,一般呈卵状,大小全有,但小块多,大块少;并且具备一定的特色,比如皮色特别象形的,特别稀少的皮色、颜色的,比如料的形状是很舒服的,比如料的肉质是超级的,如果没有特别的顶级优点一般是不能称为玩料,修过的料,磨过的料不管多好,已经不是原籽了,因此就不归类到玩料之中了。 总之一句话,既然是玩料,那么就有它最优势的地方,市场上现在玩料是价格最高的,相对价值来说也是高的,从最小的几克到几千克的都会有,因为能作为玩料的都有过人之处的!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稀少的,料的价值不会因为大小来分别,只能说什么样的材料是什么样的范围这样的,玩料希望大家多注意一下,这样的料价格超级高是有道理的! 收藏是为了乐趣,是心灵的寄托,每每在工作繁重,压力重重之际,把玩和田籽玉,不只减压而且涤尘静虑,打开一条清楚的思路,让自己走的更长更远。收藏如果一开始就计较未来卖出的价钱,这不叫收藏,而是投资,那和田玉不是首选。收藏是在未卖出,未实现利益之前,就天天获得精神的满足与快慰!收藏在卖出的时候,不一定有实质的利益,但已经获得快慰平生的乐趣,似乎与金钱的关系不是很分明,但确存在增值与保增的功能! 先说个大家都听过的《颜斶说齐王的故事》,齐宣王因为颜斶有德,所以想请他侍君而立庙堂,但是颜斶不从,宣王问他,我给你高爵厚禄,你一个山野村夫为什么要拒绝我哪?颜斶当时说,美玉生于山上,一经琢磨,璞就弄破了,做成器皿,并不是不宝贵,可是已经失掉了其天然的本质,而君子生在穷乡僻壤,一经举荐入朝,就会受到金钱权利的影响而失去德行气节了。从这则小故事中大家很容易掌握和田籽玉玩料与其他雕刻成品玉器的区别所在。 现在市场上,雕过的玉石反而卖不过原石,原因很简单,和田玉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而玉雕工艺肯定是一代比一代好,如果现在雕了,反而限制住了石头将来的发挥空间。” 现在收藏一块和田籽料原石,好的皮色很重要。目前市场上的和田玉主要分山料和籽料两种。山料为昆仑山上的原生玉矿,而籽料则是由河流冲刷而下,沉积在河道中的卵石状玉料。籽料长期受河水冲刷,所以较山料质地更为光滑,温润无比;而深埋于河床泥土中的籽料,则由于矿物质长期浸染,而形成各种山料所没有的皮色,更为名贵。 过去,人们普遍以白度来评判一块和田玉的优劣,为此甚至可以磨去籽料的皮色。然而现在皮色则被视为上好和田玉的标准。同样的玉料,有皮的要比没皮的价格高出数倍至数百倍。 “富贵玉中求 籽料更难寻”。近两年和田玉籽料矿藏越来越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鱼目混珠的现象。有的用和田玉山料切割成小块,经过磨光和人工上色,冒充籽料,但人工的皮色通常不自然。更有甚者,拿青海玉或俄罗斯玉,甚至普通的白色石头,来冒充和田玉。其实真正的和田白玉并不一定比青海玉白,但它很润,并且会随着佩戴时间增长越变越白,而其他玉种则会随时间逐渐变乌。 在收藏的意义上,本人认为有如下的区别之处: 首先是“好玉不雕”,有限的和田玉籽料玩料资源,作为和田玉籽料中的玩料是不需要雕刻直接可以把玩的籽料,是籽料中天然所成的品质很高的雕件,大自然精雕之物。大自然妙手才是最灵秀,最巧夺天公的。 其次是“雕玉不好”,雕件以大师精品为主,雕刻费的入门价一万人民币起跳,门槛甚高,性价比可见一斑。 再次是“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千字文》),籽玉玩料的无价性,是有缘得到者收藏和把玩的趣味与真谛。对于籽玉玩料的市场价格来说已经比较昂贵了,由于稀缺性,相对来说籽玉玩料较难买到和找到,众里寻它千百回,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收藏与把玩籽玉玩料的优势所在。如果籽玉像劳力士手表,一晚上逛街就可以买回来,这不叫收藏,叫做“买”。 最后是“首德次符”,这是古人和当代人赏玉的一个原则,“德”是指“仁、义、智、勇、洁”等人格化的玉石品质,“符”在这里是颜色的意思。收藏和把玩籽料玩料一样也要“首德次符”。 几多巧工胜天工, 可借天工往上攻。 一旦天工落凡中, 却笑天公未曾工。 昆仑山处玉冰河, 历练美玉本无暇。 凡间巧匠琢成器, 不如天地鬼斧功。
和田玉玩料(转载) 近年来,和田籽玉的收藏日益升温,每克炒到上万元,令身价暴涨的黄金都望尘莫及,势头甚至远超过瓷器和字画收藏。新疆和田玉是中国的国宝,和田玉自古帝王玉,有八千年的历史,自古为王者之玉,中华之宝,玉字就是王上加一点,可见其古往今来的重要性。和田玉虽然没有诱人的青花斗彩、五光十色、七彩炫丽,但和田玉却具有朴实质华,温润含蓄的内敛光芒。尤其籽玉玩料,把玩几日,如羊脂之润,君子之谦,日月之华,不与金银争辉,但温糯涌现,滋味无穷,和田玉玩料是宝藏中一颗闪烁耀眼光辉的璀璨明珠。 有很多朋友喜欢和田玉玩料,那么什么是玩料呢?本人认为玩料是天然形成的完整的具有一定的特色的和田玉籽料。首先要是和田玉籽料,仔料是次生矿,出产在新疆的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卡拉喀什河(墨玉河)及叶尔羌河(绿玉河)中像鹅卵石一样大小不等、表面光环的和田天然玉。玉石山料风化崩落,经大气、流水选择风化、冲刷、剥蚀、经流水分选沉积下来的优质部分,一般呈卵状,大小全有,但小块多,大块少;并且具备一定的特色,比如皮色特别象形的,特别稀少的皮色、颜色的,比如料的形状是很舒服的,比如料的肉质是超级的,如果没有特别的顶级优点一般是不能称为玩料,修过的料,磨过的料不管多好,已经不是原籽了,因此就不归类到玩料之中了。 总之一句话,既然是玩料,那么就有它最优势的地方,市场上现在玩料是价格最高的,相对价值来说也是高的,从最小的几克到几千克的都会有,因为能作为玩料的都有过人之处的!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稀少的,料的价值不会因为大小来分别,只能说什么样的材料是什么样的范围这样的,玩料希望大家多注意一下,这样的料价格超级高是有道理的! 收藏是为了乐趣,是心灵的寄托,每每在工作繁重,压力重重之际,把玩和田籽玉,不只减压而且涤尘静虑,打开一条清楚的思路,让自己走的更长更远。收藏如果一开始就计较未来卖出的价钱,这不叫收藏,而是投资,那和田玉不是首选。收藏是在未卖出,未实现利益之前,就天天获得精神的满足与快慰!收藏在卖出的时候,不一定有实质的利益,但已经获得快慰平生的乐趣,似乎与金钱的关系不是很分明,但确存在增值与保增的功能! 先说个大家都听过的《颜斶说齐王的故事》,齐宣王因为颜斶有德,所以想请他侍君而立庙堂,但是颜斶不从,宣王问他,我给你高爵厚禄,你一个山野村夫为什么要拒绝我哪?颜斶当时说,美玉生于山上,一经琢磨,璞就弄破了,做成器皿,并不是不宝贵,可是已经失掉了其天然的本质,而君子生在穷乡僻壤,一经举荐入朝,就会受到金钱权利的影响而失去德行气节了。从这则小故事中大家很容易掌握和田籽玉玩料与其他雕刻成品玉器的区别所在。 现在市场上,雕过的玉石反而卖不过原石,原因很简单,和田玉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而玉雕工艺肯定是一代比一代好,如果现在雕了,反而限制住了石头将来的发挥空间。” 现在收藏一块和田籽料原石,好的皮色很重要。目前市场上的和田玉主要分山料和籽料两种。山料为昆仑山上的原生玉矿,而籽料则是由河流冲刷而下,沉积在河道中的卵石状玉料。籽料长期受河水冲刷,所以较山料质地更为光滑,温润无比;而深埋于河床泥土中的籽料,则由于矿物质长期浸染,而形成各种山料所没有的皮色,更为名贵。 过去,人们普遍以白度来评判一块和田玉的优劣,为此甚至可以磨去籽料的皮色。然而现在皮色则被视为上好和田玉的标准。同样的玉料,有皮的要比没皮的价格高出数倍至数百倍。 “富贵玉中求 籽料更难寻”。近两年和田玉籽料矿藏越来越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鱼目混珠的现象。有的用和田玉山料切割成小块,经过磨光和人工上色,冒充籽料,但人工的皮色通常不自然。更有甚者,拿青海玉或俄罗斯玉,甚至普通的白色石头,来冒充和田玉。其实真正的和田白玉并不一定比青海玉白,但它很润,并且会随着佩戴时间增长越变越白,而其他玉种则会随时间逐渐变乌。 在收藏的意义上,本人认为有如下的区别之处: 首先是“好玉不雕”,有限的和田玉籽料玩料资源,作为和田玉籽料中的玩料是不需要雕刻直接可以把玩的籽料,是籽料中天然所成的品质很高的雕件,大自然精雕之物。大自然妙手才是最灵秀,最巧夺天公的。 其次是“雕玉不好”,雕件以大师精品为主,雕刻费的入门价一万人民币起跳,门槛甚高,性价比可见一斑。 再次是“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千字文》),籽玉玩料的无价性,是有缘得到者收藏和把玩的趣味与真谛。对于籽玉玩料的市场价格来说已经比较昂贵了,由于稀缺性,相对来说籽玉玩料较难买到和找到,众里寻它千百回,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收藏与把玩籽玉玩料的优势所在。如果籽玉像劳力士手表,一晚上逛街就可以买回来,这不叫收藏,叫做“买”。 最后是“首德次符”,这是古人和当代人赏玉的一个原则,“德”是指“仁、义、智、勇、洁”等人格化的玉石品质,“符”在这里是颜色的意思。收藏和把玩籽料玩料一样也要“首德次符”。 几多巧工胜天工, 可借天工往上攻。 一旦天工落凡中, 却笑天公未曾工。 昆仑山处玉冰河, 历练美玉本无暇。 凡间巧匠琢成器, 不如天地鬼斧功。
快速掌握鉴别和田玉籽料好坏? 本文从九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快速掌握鉴别和田玉籽料好坏的方法,包括:颜色、质地、外形、净度、毛孔、皮色、棉、绺裂、死石,让大家充分了解和田玉籽料的特征,避免在购买的时候上当受骗。 鉴别和田玉籽料好坏方法: 1 颜色 和田籽料以白色为佳,在羊脂白玉具有的“白、润、细、韧”四大特点中,“玉色白润”排列第一。所以行业中多用形象称呼,如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象牙白、糙米白、鸡骨白、羊脂白等。 白色还再分为一级白、二级白,其次青白等等。乾隆时期的青白玉扳指,价值还是比不过现代羊脂玉的扳指。白固然好,但是如果看上去没有油性,没有润度,死白、干白、水白,这样的籽料价值也不会太高。 234 质地 和田籽料的质地由其内部结构所决定的。细腻程度、透明度和油脂光泽是反映好玉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好的籽料坚硬细密,反映在感性认识上,一是外观很细腻,二是坚硬不吃刀。质地细腻的美玉一般密度较大,有明显的沉手感。 玉质并不是越透明越好,玉质细腻往往结构紧密,凝重感强,呈现的效果是半透明或者是微透明的。和田籽料就有这些优质条件,而青海白玉山料质地相对松,其透明度就偏高。 玉质细洁紧密,它的油脂度就强。反之,如果质地相对松,它的油脂度就弱,如山料。好的籽料要体如凝脂,给人的感觉应该像羊脂、像猪油。又油又糥又酥,“精光内蕴”,十分具有内涵。 56 外形 外形必须得是天然形成,表面自然,线条流畅,握在手里有天然籽料的随和感。如果后天加工,无论是滚筒,还是打磨过的,都破坏了籽料的那就天然美,价值都会降低。 鹅卵石、土豆形的那种浑圆或者椭圆,这种形状籽料拿在手里感觉饱满、踏实。 有些形状和皮色奇特的,像风景或者动物头像的等等。 或者握在手里感觉舒适则可,可把玩,也可以雕琢。 因人而异,只要是真货,喜欢就好。 789 净度 净度是指白玉中绺裂的程度和白玉中含杂质的情况,以没有和少有绺裂、杂质为净度最好。籽料中有裂缝会直接影响玉的价值,这点最为重要;玉中的黑点或白点都是杂质,以尽可能没有最好,但是少些没太大关系,多了则影响玉的品质。 下面是一块完美的籽料,脂白,形好,块大,无绺裂,无杂质。这两个籽料净度就差得很,周边棉多,斑点多,绺裂也不少,比起上一组籽料的 价值可以说是天地之别。 101112131415 毛孔 籽料毛孔越细密,说明结构越致密,玉质会细腻。反之,毛孔粗大,说明结构越疏松,玉质就一般。 161718 皮色 其实最好的籽料,是没有皮色的,肉色即皮色,因为没有形成皮色的因素,只有肉质差的地方,才可能生出皮色。但这样的极品太少了。而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玉友都喜欢带皮色的籽料。 皮子种类有:乌鸦皮、鹿皮、秋梨皮、桂花皮、洒金皮、枣红皮、虎皮等等很多品种,其中最名贵的为“桂花皮籽玉”和“枣红皮籽玉”。而“芦花皮”和“粗地红皮”籽料多性不均,质地较粗。 19202122 棉 棉是和田玉籽料内的白色结晶的聚集体,多呈针状或片花状。 棉是玉质的瑕疵,对玉的品相有较大的影响。玉以无瑕为优,有棉就是有瑕疵。绝大多数的和田玉都有棉,一点棉都没有的比较少。一般来说,一个玉件上有几个点状棉或者片状棉,但是在边缘部位,或者在玉的表面而不是深藏在肉内,加工时就很好去干净,对加工出来的玉件的品相的影响就较小。如果玉遍身都有棉,或者棉藏在肉的深处(且肉眼可以看到)不好去除干净,那么这样的和田玉的加工价值就不大。有加工利用价值的价格会高一些,反之则低一些。同时,棉的多少也是反映和田玉干净程度的重要指标,一块很细很白的和田玉,如果肉内遍布棉点,一般称之为“脏”、“不干净”,价格也自然不高。 右侧的作品“风雪夜归人”,利用了玉质中的棉,反而变害为宝,棉为主题添彩不少,很有创意。左侧图中红圈内有棉,色为二上,为了盖住棉而上的色。中图的籽料上布满了棉,利用价值不大。右图青色下能看到成块的棉,肉质疏松。 2324252627 绺裂 绺裂,泛指玉石上所有的裂纹,按照行话讲,小的裂纹称绺,大的裂纹称裂,合起来称“绺裂”。 玉料的绺裂,有的是成玉过程中构造运动造成的,有的是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是加工时产生的,根据不同的裂纹开关与分布,一般分为“死绺裂”和“活绺裂”两大类。死绺裂指绺裂明显,它的粗细、长短、深浅都不相同,长而深的碰头绺,两边浅而中间深的抱洼绺,玉内部的胎绺等。活绺裂指细小的绺裂,有各种各样的,如主要分布在表面上如甲状的指甲缝,由表到内呈鱼鳞片状的火伤性,多呈一致方向细致裂纹的细牛毛性等。 一般来说死绺好去,活绺难除。 一般除胎绺裂难以预测外,其它绺裂均好判断。如遇不好判断是否侵入内部的绺裂,只需在堵头表皮切一平面,死、活绺裂即可一目了然。 下图中的籽料,就用裂和沁为基础,刻了一片荷叶,化害为利,运用得很是巧妙。 2829 死石 籽料玉肉里的死石,是同玉质合为一体的,就是纯粹的石头,这样的籽料,一半是石头,一半是玉。一般情况下,打手电看透明度,没有透明度的说明籽料里的石性比较大,价值就不高。 下图左侧籽料就很显明,玉和石分明,上为玉,底部为石。 303132 下面图中的籽料,尤其是左侧这块,肉眼观察石性比较大,需要打手电看下 33 透明照,如果通透,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如果不透明,那就是块石头了。 注意事项: 要想快速掌握鉴别和田玉籽料好坏,最重要的还是上手实物,多对比,只有多实践,才会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微妙。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