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翼163
Noth2015
关注数: 14
粉丝数: 73
发帖数: 3,139
关注贴吧数: 18
国家专项成了某些高校倾销差专业的地方,可耻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忘了公立大学教书育人的初心了么? 就为了所谓一批次分数线?难道国家专项别人看不到?…这不是掩耳盗铃是什么?
北邮通信第五轮肯定还是A+ 我看过客观资料公示,北邮通信学科上报的国家科技奖是4项,这个不用说肯定是把计算机网络交换重点实验室,或者电子的部分国家奖都给了通信。信通学院2016到2020之间不可能拿四项国家奖的。 评估前都是根据第四轮的情况分配资源的,第四轮那么多学校才2个A+,竞争那么惨烈,北邮领导再自大也不可能傻到自毁长城 把资源都分出去。除非是评估前就知道了这轮大放水才有可能做出调整。
电子科大校友执掌北邮南邮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1996年09月至1999年03月,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郭宇锋,2005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对电子科大2024年本科招生的建议 李校长时代的招生策略沿用至今,虽然生源情况保持良好,但是目前头部高校都非常重视招生,后面西工大西电北邮等等招生位次提升也很快,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要做一些调整,才能在以后的高招中高位求进,保持优势。 建议如下: 1、扩大成电英才计划(电子信息)、珠峰(计算机)的招生省份,并设立集成电路方向设置特殊实验班,本硕连读或者本硕博贯通培养。通过三大实验班招揽高分考生。 2、主要工科院校实现大类招生,高中生对电子信息只有一个大体的概念,并不清楚专业的区别。本科阶段主要是通识教育,没必要太早分专业。 分为三个大类:电子信息类(信通,电子,集成电路,光电);计算机类(数学,计算机,网安);自动化与机器人(机电,自动化,空天)。 学校重点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要标注学科的特色:脑信息与类脑智能,实在不行,生命,材料,资环学院单列吧。 3、沙河校区需要改名了,一个城市分啥校区,给很多家长学生造成了很大误解,这十年因为这个名号损失了多少优质生源? 正好国家最近在提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这个ID就给沙河的专业吧,改名: 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 4、国家专项和普通批次,投放的专业应该保持一致,今年很多省份国家专项全热门,冷一些的专业全在一批次,又是另外一个极端了。 虽然不能学习某些高校冷门专业全扔专项坑穷苦孩子,但也不能太过偏重。 大家觉得这样改革如何?
“邮电工”组合有网友还记得么? 知道这个的应该年龄不小了 北邮,成电,华南理工。 成电和华工应该算是“亲戚”。
四川省内考生为啥对沙河校区这么偏见? 别人远在黑龙江的学生家长都知道就是一个招生代码而已,毕业证完全一样还都是现在的热门专业。集成电路进校就在清水河就读四年。 非要舍近求远去省外读一些天坑专业,而且很有可能以后还是回成都就业。真是固执啊。
电子科大上海573 又win了
成电估计还有四五个优势省份值得期待 重点布局的省份还有: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福建 有一定希望:河北,上海 估计不太行的:云南,甘肃,吉林
单列没啥实际意义吧,这样搞的初衷是什么? 一直没想清楚单列的价值。 把不好的专业单列,别人一看你自己都列出来了,肯定是差专业,分数更低了。学校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当某些学科招不到更好的优质生源,肯定影响学科的近一步发展。 但是单列的实惠却很难看到,你说是提高分数线吧,那不是现代版的掩耳盗铃么?别人一样看到最低分了啊!何况学校层面不可能为了这种荒唐的提高分数线的假像来自己骗自己。 但是具体是什么初衷呢??谁能解释?
西工大是不是本科招生规模不大? 一届有4500人没有?感觉各个省份名额给的:不太多。
成电对国家的贡献也很大,宣传上太吃亏了 最近20年国家科技奖,国防专用项目获奖数量在教育部部属高校排第一,更是连续两次荣获10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高新工程突出贡献奖,10年颁发一次,也是教育部高校唯一获奖单位。 抖音上一说就是大国工匠,大国工匠那也是毕业后进入其他单位培养的,跟平台个人努力关系比较大。 成电虽然出的院士少,但是也培养了很多电子信息领域的企业家,给国家创造了很多税收和高薪就业岗位。这也是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
强烈推荐一下成电的计算机,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四月已经获批牵头JS科研重点实验室,经费和定位高于全国重点实验室,相当于成电计算机二院,科研人员规模预计300人,加上成电计算机本院40位左右国家级人才,以及计算机学科在国际学科排名、Esi排名逐渐升高,必将成为国内计算机一方豪强。 现在入学4年后甚至7年后,正好赶上学院大发展后的收获期。加上几十年校友圈的记录,对以后的职业或者事业发现大有帮助。 现在加入正当时!
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成电电子通信第一,计算机第三 爱思唯尔重磅发布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成电电子学科7人,信息与通信学科9人入选,入选人数排名全国第一。 计算机学科入选9人,仅次于清华(10人),中科院(10人),排名第三。
够川大的分数就不能报重大?这是什么逻辑 高考分数线就是社会对大学声誉的最直接反应。 另外从高中生角度讲,理科学生最主流的去向一是电气土木机械建筑等等传统工科,二是电子信息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工科,三是经济金融类,再就是理科和医学。 重大正好传统工科比较强,招生规模大,学生愿意去很正常。而且是双一流学科,有些选调或者就业还是比较看重。重庆直辖市独子,找工作竞争比较少。 川大医学比较强,但是临床口腔毕竟招生人数很少,曲高和寡。 所以我觉得报重大这些人还是对学科就业这块考虑的更深刻一些,了解的更多,比某些沽名钓誉之辈强多了。
第五轮结果不公布对成电是重大利好啊 第四轮的A+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社会影响力也大。而且成电软科一流学科排名都很不错,考生还是认可的。 第五轮不公开公布,也就不可能大量宣传。正好掩盖了A类扩容带来的尴尬,运气真好。 希望第六轮熟悉了新的分档规则,加上集成电路这个新的大杀器,偷偷冲上来,把第五轮这个低谷期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风景园林和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已经取消了,讨论A类还有意义么 拖到现在才发布几年前的评估,结果学科没了
成电计算机最新统计数据:国家级人才44人,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院引育并举,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高层次人才44人。 国家级人才中,国家QR专家5人,大长江特聘5人,青年QR14人,海外优青10(最近两年新增,5+5)。优青5人 另外青年长江、青年拔尖、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等几人。官网因为时间原因以及国家要求保密没有刷新。 国家级科研平台: 1、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22年新增); 2、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云操作系统研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4、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5、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另外2022年新增区块链方向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一个
成电计算机最新统计数据:国家级人才44人 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US.News学科排名也从2018年的全球41位上升到2022年的全球第19位;2021年计算机学科获评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第12位,网安学科获评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1位。学院引育并举,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高层次人才44人。国家级人才中,国家QR专家5人,大长江特聘5人,青年QR14人,海外优青10(最近两年新增,5+5)。优青5人 另外青年长江、青年拔尖、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等几人。官网因为时间原因以及国家要求保密没有刷新。国家级科研平台:1、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22年新增);2、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云操作系统研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5、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另外2022年新增区块链方向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一个
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电最令人失望的应该就是软件工程了 学校专门独立建设学院,老师100多人,本科生一年招好几百人。教授目前好像已经有27位了。结果评估下来还是B+,其他学校都是计算机学院分一些师资出来评一下,好多都是副教授,轻松就上了A类,传统工科强的一些学校大连理工,天津大学等软件工程都上了A类,211的南航软件也是A类。 几个人打别人一个都打不过,不知道怎么搞的,人海战术也不行。这次最让人失望的一个学院了。
20年前成电分数就比较高了,有图有真相 基本和现在位次差不多
成电计算机学院第五轮成果与数据 仅仅统计2016—2020计算机学院相关数据,2021,2022未记入。 一、科研获奖牵头获得国家奖2项,第二单位自然奖一项: 1、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单位获得国家自然二等奖一项,代表性论文发表署名单位是成电,但是团队跳槽到其他学校,只能是第二完成单位。 二、师资力量代表性师资,截止2020,不重复统计 全职国家特聘特聘专家2人; 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工程1人(国家奖第一完成人); cj特聘教授5人; 国家青年特聘专家11人,青年cj1人,优青3人(含基础院计算机优青); 教授,博导2020年大概50人左右;
按西工大的爆料情况,西电这轮肯定3A+了 一是A+扩容,二是小学科A类增多,三是看着教学成果。电子通信参评数量绝对也不会少。 虽然我是成电的,但也要客观分析问题,按西工的爆料情况,西电3A+概率非常高。估计到时候免不了对成电的冷嘲热讽。 只能希望成电知耻而后勇吧,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什么牛马又在诬陷成电的院士人才培养? 改革开放前培养出了布鞋院士李小文,国家最高奖候选人刘胜纲这样的顶尖科学家,哈工大的最高奖获得者刘永坦院士也在成电进修学习过。黑子你的母校有过这种顶尖人才培养? 2021年5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而且都是成电培养出的博士研究生,真正的学术人才培养。不是那种只是本科来上了4年学,打了一点基础而已的 是真正的硕博士学术方面的培养。
评估最终成绩,肯定还没有最终公示 都是大学生,你动脑子想想,这是全国几百个学校一起参评的,最终成绩和分档公示的话,现在早就爆出可靠的消息了,现在的状态就是只言片语,偶然有个别爆料,说明教育部应该有最终的结果,但是最终的分级和呈现还没有公开。基本和我了解的情况差不多,只有三项客观成绩进行了最终的各校内部公示,很多爆料也是围绕着这些公示数据展开的。
西北工大肯定是半场开了香槟 跟你们说吧,所谓的客观分数,是指人才培养,科研获奖,支撑平台的三项的公示的得分,还有很多项,包括专家评分等等主观分数没有最终计算。这些吹子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只不过听了个风声,没有听全就开始网上大肆吹了。 举个列子,上述三项的公示得分,生物医学工程,天津大学比上一轮A+的华科还要高?怎么没见人家天津大学吹的?
预测未来几年北邮西电提档线都要超过成电了 理由如下: 1、成电一直想建设多学科理工大学,现在也是理工管文医的架构,只是少了土建交通大类。 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都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航空航天也批了一级博士点,这些相对冷门的专业肯定是不能放弃的,还有医学院后面很有可能推广到其余省份进行招生,这些专业注定录取分不会很高。 2、北邮,西电学科拓展较少,西电这两年本科一批次基本是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全热门上阵,北邮有几个邮政专业拉了后腿,后续如果裁撤,还会继续上涨不少。 综上,成电好日子到头了。不过比起提档线高几分 还是支持成电建设多学科理工大学,从学校长远发展角度来讲没有问题。
今年集成电路电子专业录取分还是没起势啊 考生还是追着报计算机软件
车辆不是北理王牌么?为什么要单列上 这又是出于哪方面的考量?其他学校都列的冷门一点的弱势学科。
【见证历史】2022青海省国家专项理科,电子科大巅峰 清华594 北大567 浙大554 人大553 上交医550 北航545 电科531 中科大527 复旦医513 武大508 厦大507 西交505
为什么贫困专项都要投放冷门专业呢?没想明白 和一批次一样冷热均衡投放,不是更合适一些么。不会是为了一批次分数线看着高一点吧?中九以上高校不至于吧,又不影响一点点学校声誉。再说了贫困专项分数不高,也是对外公布出来的,有点掩耳盗铃了吧。 谁能解释一下
是时候引导高中学子报考传统工科基础学科了 计算机,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工科赛道拥挤,目前不少企业都在裁员,行业高潮已过。 双一流吧的人才们需要发挥吧里学来的学科实力,师资论文等等高端知识,引导高中生转战集成学科,航空航天,机械,土木,材料 化工等传统学科,为我国产业升级,打造制造业强国培养更多人才。差异化发展其实更加合理。
学术排名,成电表现优秀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分数线上涨,也不光是行业优势。一直没搞懂黑子的心态,就是容不下别人进步?
ESI高引论文比例,湖大和电子科大威武 排名前列的几所: 清华 高引论文2467篇,论文总数96445,占比2.56%; 中科大,高被引1455,占比2.37% 南开,高被引680,占比2.18% 北大,高引1919,占比2.04% 湖南大学论文总数才27296,高被引论文达到了913,比例竟然达到了3.34%! 电子科大论文总数34704,高引论文795,比例2.29%。 按比例排序:湖南大学,清华大学,中科大,电子科大,南开,北大 国际大学排名更注重论文质量和高引科学家,预期湖大和电子科大在国际主流排行榜会有持续提升。 另外深圳大学高引论文居然也有543篇,潜力不小。
成电2021届留学世界前50高校490人 本科毕业生基数4400+,这个数量中九第一没问题吧。
川大的凡尔赛宣传员真是太较真了 好几个贴吧论坛都看到了,宣传川大真的不遗余力。数据非常翔实,即便是回帖都会一板一眼把很多搜到的数据写上去。即便是学校宣传部门的行政人员,这种也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太耽误自己的事了。 这吧里都是无事的闲人闲扯淡的,你却当了真,好像还是华西毕业的,震惊吧?其实你要想满足虚荣心,现在医疗谁都重视,你说一句华西,大家不都对你高看几眼?把医学专业学好,很多高门大户你都能敲开门,还跟这里的闲人扯淡?
财经类院校为啥现在分数不高了,难道比传统工科差了 金融财务管理会计,法学等等专业,实用性还是比较强,即便进不去投行,去其他行业做财务法务类工作还是没问题,公务员也比较适合。关键学起来偏文科性质,相对舒服一些。适合家里条件好的,或者女孩子。 实在想不通为啥现在分数这么低,如果是去学互联网医学相关专业可以理解,为个985名号去学传统理工科,实验室做实验,推导各种公式,毕业了又提桶跑路,各种转行,感觉真的不如上财经大学,或者相关专业,起码上学体验好太多了。努力读个经济类的博士走选调
985真是大神云集,热门学科A+才叫能看 这调子真的起的太高了,按照这个标准,吧里没多少人能混了吧?双重标准的人真的可恨。
现在硬件也火了,成电分数不会低了 以前都是宇宙机的浪潮推动的,现在另外一大引擎硬件开始发力。计算机这块强校多,转码的也多。但是集成电路,微波,射频,985中有实力,师资规模,招生规模比较大的除了清华,复旦,也就成电,东南了。而且也不好转。 另外听说现在半导体材料,锂电池,电子材料这块的就业也挺不错的。
成电连续三年都有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入选 2019、2020年都是电子学科,2021目前已知医学院入选,其他学院没有透露信息。 学校综合一些就是好,东边不亮西边亮。
成电就业真挺不错的,没必要黑 有几个硬件专业的学弟,学射频微波方向,今年也拿到了30多到40的offer。而且是成都岗位,非一线城市。tp link成都这边好像也开的不低。硬件专业这两年真的也飞起了,黑来黑去,别混几年还没有应届生待遇高,就搞笑了。
码农里面学历好的也不少啊 看就业去向清北也有不少人去互联网华为等企业工作的,还有不少其他985经常拿电子信息计算机相关企业就业人数来炫耀的。 说明大家还是看待遇的,如果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待遇比企业都高,那么人才肯定都会涌入这些行业。大城市超级中小学新入职老师很多清北毕业生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钱多的地方,人才都是扎堆的。某些人别拿什么社会地位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来炫耀了。
成电今年院士有一定希望 两院第二轮合计 本校5人,校友5人(目前统计) 10个人中除了工程院一位,其他9人都是多次参选都进过2轮的老运动员了。有望洗刷尴尬。希望好运啊!
从学位自主审核单位评选看,一流大学也不是那么好进的 大佬们制定几个指标,什么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规模),学科优秀率,博士培养人数。很多行业特色大学投票环节就刚不住了。之前就有委员提议要顶住压力,不要大规模增加。这次0增加都是有可能的。 之前的考虑还是太乐观了
成电综合性大学建设又被打击了 自主审核单位被拒,不过按标准一级博士点数量硬指标确实不够。 一级学科博士点申请了一堆,只有航空宇航和公共管理批准了,电气,测绘,化工,生物,医学类都挂了。感觉这里有几个学科在软科排名也还行的。 悲剧啊,自己建设太难了,感觉还是合并快当些。
为啥各个省的排位都大同小异,差不多呢 各省的家长,学生,老师又没有商量过,录取线排出来基本差异不大,是不是分数线就代表了各高校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成电未来5年能够稳定在中九吧 理由入下: 1、成电经过10多年985建设,除了主流学科外,光电、仪器、生医、管理、软件都具备了一定实力,目前基本在A-附近徘徊,新设的集成电路、网络安全也都具备较强实力,未来几年会比现在有较大进步。 2、军事电子独居特色,稳定获得国家经费投入;虽然院士增选不利,但已经积攒了不少候选人。 3、论文方面进步很大,高被引科学家多,软科学术排名,usnews等等提升比较快。 4、信息学科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会保持较高热度,加上软硬件技术产品国产化的趋势。
华科本硕博真的可以确保保送读研么 不需要考试,不看本科成绩?
冷门专业单列有什么好处呢? 都是第一批,何必多此一举呢?是掩耳盗铃的意思么?没想明白
国家专项,一批单列,大类招生,花样真多 成电只是专业描述上加了几个智能,现在看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国家专项全部塞冷门,这种我们也就只敢想想,没想到真有人干。 学到了,大佬就是大佬。
北理高分段的考生报的什么专业啊? 兵器还是车辆,或者自动化?
清北华五还是学校重要吧 能捡漏也挺好的,农学也行。南开,同济名气也大。有些中九性价比太差了,专业也不是多顶尖。
成电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其实不少,太低调了 官方报道应届入选的5人: 近三年支部成员有40人次获评各级各类先进个人。指导学生获评成都市优秀学生分会(全校2个),近三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4人(全校5人),获评成电杰出学生2人、成电优秀留学生1人,获IEEE ICPADS 2020最佳论文奖等奖项 信息来源官网,优秀党支部,计算机学院第三党支部 另外社招至少有两人入选,其中包括B站稚晖君—彭志辉。 目前已知7位毕业生入选。
成电计算机学院近三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4人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教工第三党支部 支部获评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工作案例一等奖、获批实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助力学院获批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内首个跨校项目“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开班;“互联网+”首届毕业生32人出国(境)深造。近三年支部成员有40人次获评各级各类先进个人。指导学生获评成都市优秀学生分会(全校2个),近三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4人(全校5人),获评成电杰出学生2人、成电优秀留学生1人,获IEEE ICPADS 2020最佳论文奖等奖项,入选成都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申报课题19项,发表论文10余篇。
北邮去软件互联网这么多人的秘密 1是北京地域优势,实习非常方便。第二是研究生招生规模,你们看吧:
北邮好几个大佬都是成电校友 副校长、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苏森; 副校长,杰青,徐坤; 电子学院院长,电子一级学科主任 刘元安; 网研院长江,杰青,廖建新; 信息安全学科带头人,长江、杰青 杨义先
成电沙河其实不错,两个专业就业都好 只有软件工程和集成电路两个专业,两大护发,哪个排前面录取哪个。集成电路最近的行情可以打听一下。太良心了,给家境不好的高三学子多推荐下吧。没想清楚这么好的沙河,为什么黑的人这么多
浙江选调24所有电子科大 共同富裕示范区啊,重大利好。
大家不要把成电架上火烤了,今年成电分数要降 已经引起了太多人的不满,有人已经搞成神经病了。预计回落到大工,重庆大学一个分数线。大家还是关注中九的排位变化吧。
想不明白网上黑成电的怎么这么多 据我观察绝大部分成电学生比较低调,也很少主动去诋毁招惹别人。倒是有些垃圾长年累月揪着成电不放,一次两次算了,每次都发帖,NTM还是个正常人么,看着都尴尬。 985大学录取比例不到5%,你不上有的是人抢着上,何况基本全校是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的学校,黑了到底有什么意义? 一说就是四个A类,我把话说这了,除了清北华五中九几个强势学校,普通985,电子通信A+,计算机A已经是顶了,清北,姚班什么的存在,计算机拿A+机会渺茫,基本没有。普通学校来说,这三学科最牛也就这样了。 现在的录取分是各个省考生自己填的,成电的深造率和就业薪酬情况绝对对得起现在的分数。
知乎编名单的怎么这么青睐中医药大学 医学类,什么黑龙江中医药,成都中医药,天津中医药,广州中医药等等全进了。 还不错的几所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等一所也没有。 这又是什么战略布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