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先者 陵先者
关注数: 369 粉丝数: 864 发帖数: 13,400 关注贴吧数: 10
开发区为什么有前途 看了好多帖子,有关争论开发区和市区房价,生活便利的种种,有些话想说,欢迎各位讨论,不要拍砖。 首先,德州一共也没多大,不存在方便不方便一说(没车的除外,但现在有几个家庭买不起车),相反老市区堵车让人受不了,每次出门往西,过了桥就明显开始堵车。 房价这一点现在很明显新城反超老城,没有异议。我相信生活配套设施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完全超越老城区。 首先,购物,虽然对德州来说这个概念还略有超前,但大型购物商场,城市综合体取代集贸市场是一个必然趋势,高效的购物配套体系应该是mall & shop,就是大型商场加便利店。在经济发达市场成熟的地区,基本都是这个模式,比如香港,我在香港生活快一年,发现这个例子对于德州来说并不极端,之前对香港的印象是处处人流密集,高楼林立,商铺节次鳞比,结果来了之后发现被电影电视骗了。实际上那些人群熙熙攘攘的地方基本集中在九龙,深水埗一代,既繁华,又属于全港脏乱差地区,这些地方满街都是大陆游客,绝大多数香港过日常生活的本地人跟这些都不大沾边,本地人基本都是分散住在各个社区,居民社区基本就是居民楼,公园,小商店和公交车站,他们每天出了上下班,也就是在便利店买点小东西,周末进行一次大购物,实际上中高档住宅跟传统商业区都是分开的,要开车或者借助公共交通,像下楼就是一排排商店这种混搭有可能在大陆中等经济水平地区长期存在,但,绝不是发展趋势,城市规划层次分明,强调区块功能才是高效舒适的节奏,实际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在各方面发展成熟之前都有一个城市二次发展过程,即是城市功能层次划分。去年七月份曾赴某发达国家中等城市游玩兼探望大学好友,在那里,居民区除了一片片住宅楼和零星便利店就是宽阔的马路,没有熙熙攘攘开往的人群,土地没有太多商业价值,自然绿化做的很好,出了门一路飞奔十分钟来到市中心,市中心除了公司写字楼就是大型商场,进城直奔商场地下车库,即使上下班高峰期也不会遇到刚出家门或者快到家的上班族大军。我们和他们比起来,到底是谁更方便更高效呢? 与德州老城区日益严重的堵车和杂乱的规划比起来,开发区倒是更有发展成现代化便利城市的潜质,实际上如果你用心观察,开发区很多地方都规划的很前卫,虽然发展的较晚,好处是借鉴了很多发达城市的经验,举个小例子,好多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逻辑,还有右转弯的岔道,别看改动不大,等车多起来,这种设计对通行效率个行人安全都有很大提升。 总之,后来的是有优势的,最重要的是有经验可以借鉴。虽说我们德州还不可能像美国加拿大那样做到完全的城市化,人往郊外发展,(北美大中城市市中心的晚上是毒贩妓女和流浪汉的天下,而我们中国大量人口都是从农村刚刚进入城市,还处于城市化进程,注意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进程绝不是一个层次),但按照发展规律来说买住宅选择开发区是绝对正确的,这里的开发商区指的东风路以北,晶华大道以西,三八路以南,不算北部厂区,至少近几年不能算。 其实想想我们的开发区建设,颇有一点弄拙成巧的意味,本来是发展工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没起来新型住宅却连成片,纵观其他地方经济发展红红火火,开发区厂房林立,传统市区拥挤不堪,嘿嘿,这没准是我们德州这个平缓小城的幸福先机和小福气。
有没有吸引力 今儿年三十,一辆X5甩开一骑扬尘,稳稳地停在我们村口那挑高四米八的大瓦房门前,是歪脖儿的车,别看小时候我们整天往他棉裤里塞牛粪,自从辍学下海经商也还算勤快,开上美规车后,这小子就跟村西头如花分了,苦苦追求到市里这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女人。还不到晌,歪脖儿的父母早已站在大铁门外等候多时,看着亭亭玉立的儿媳,红涩的脸上尽是满足与幸福,干冷的冬天里,这女人莹白的皮肤竟能透出丝丝暖色,仿佛柴草垛丛中挺立出一枝傲立的雪梅,驱近寻香,香逝而见其红蕊,无论气息还有色泽,仿佛周围只有那个蓝天白云的徽标与其相称,她抱着他们的小胖女儿,虽然带着歪脖儿制式的木讷眼神和些许口水,但衣着点缀的还算有些书香门第的范儿...........。砰!歪脖儿重重地摔上他那X5厚实的电动尾门,发福的身躯并不麻利,左手三个硕大的礼盒,东摇西摆地将他的西裤碰上些许尘土,即使不合时宜也并不笔挺,但在这个环境中,西装也是身份的象征。女人怀里的女儿显然对父亲不小心将她的大毛绒熊拖到地上很不高兴,向后回过头去手舞足蹈叫地吵闹,叫嚷着,但这一幕却完全没破坏她径直信步走向庭院的和谐和优雅,只是歪头的一刹那,睿利的眼神已经落到了土路对面我和三胜子哥的的身上,来不及躲闪。当然先是一愣,但很短暂,一切杂味被一个淡然而又深邃的嘴角一笑化解。朴实的父母,踏实肯干的丈夫,知性的女人,马上,又是一家其乐融融。 如果不是那年暑假三胜子哥带我进城干装修队,我就永远不会明白,是什么支点能让不对称的婚姻也能做平衡下去,更不知道什么是炮友,什么是3P。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