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RLC🌊 rashaunwang
关注数: 1 粉丝数: 34 发帖数: 1,367 关注贴吧数: 4
从新品看约翰沃登最后的变形金刚项目——WFC三部曲 最近王国SS新品爆料不断,再配合之前孩之宝的一些,我们来揣测一下WFC三部曲发生了什么。 约翰沃登John Walden在Thrilling 30(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经典4.0)之后成为变形金刚的产品线经理,他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不是设计师。他和莲井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互联网公司的资深产品经理vs软件工程师aka码农。 产品经理也不决定产品预算,他们的任务当然是在公司制定的预算框架下,尽可能的省钱,但同时也尽可能的做出好产品,这两点并不矛盾,这就是大工业生产而不是小手工作坊。 他的第一个大项目是天元三部曲,基本产品路线还是延续经典Generations的思路,重点是一些G1时代喜闻乐见的噱头比如合体、头领、隐者外壳。 作为热身项目ramp up project,天元三部曲毁誉参半,同时后期被缩短周期,砍掉了很多产品,比如猿面狂龙以及飞轮。这些设计被推到了WFC三部曲。 之后沃登为我们奉上了他给粉丝的饕餮大餐——WFC三部曲。后面我们细说。 沃登完成WFC之后已经确定离开了变形金刚,转去孩之宝的其他产品线。我个人揣测WFC三部曲孩婊内部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才会把沃登派去其它更有财务增长空间的产品线。结合另外一条新闻,孩之宝接下来会把变形金刚放到二线,因为“IP疲劳”,说明沃登是晋升的。我们不需要为沃登惋惜,老外这种职业经理人都是项目负责制,做一个成功的然后去下一个很常见。做一个失败的那只能退居幕后。 那么回到WFC,我们看到: -WFC三部曲的主线框架是重新写G1-86大电影-BW的故事,可以说是Generation有史以来最G1的时代; -同时WFC还有一条暗线,就是补全Generation没出过的G1人物,比如撒克狂龙猿面,以及Double Dealer。其实这些人物是完全脱离在WFC主线故事外的,是硬揉进产品线里的,能不能在动画片里进一步整合还不得而知。 这两条线可以证明一个观点:沃登虽然是职业经理人但是非常乐意倾听粉丝社区的声音。他知道G1最受欢迎但是大家又想补全人物。可以说是最大程度上进行了兼顾。 WFC只有三年时间,光G1就有赛博坦时期,地球时期,86大电影三个阶段故事要讲。同时我确信沃登有把BW带回来的执念,毕竟在天元时代就有传言会出一个BW的子系列,但由于天元之力被阉,不了了之。由于WFC是他的最后一个项目,那就有赛博坦时期,地球时期,86大电影,BW四个阶段故事要讲。 对变形金刚的欧美市场来说,每个级别一年能出多少款产品基本是固定的,基本上就是一年4-6个wave,要讲的故事太多,做的人物太多,就会面临Slot不够的问题。于是这里我们看到了WFC一个非常有趣的策略,把86大电影挪到SS线里,因为这个时候正好赶上SS主要人物已经出的差不多了而下一步电影还没有确定。 所以站在更高的层面看,近期的这些产品布局不应该分系列来看而是按故事阶段来看: -围城和地出的主线产品,以及对应的netflix系列 -86大电影,SS新品,五面怪和他们的部下们,SDCC场景,亚麻限定休眠擎天柱,以及 宇宙大帝! -王国BW产品 -暗线:人物补全产品 -Generation Selects,一些完全粉丝向的小众产品,甚至包含了镜像世界。再一次的,沃登在大市场和粉丝市场之间作出了平衡取舍。百夫长配件包这更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孩婊限制成本,但好歹你有机会补全,我觉得只是产品经理们在带着镣铐跳舞。我完全无法理解骂Select系列的心态,合着非得出成TFCC/Botcon限定你们才满意?贱不贱哪。 沃登这个人在国外粉丝群体里还是有很好的好评度,你甚至可以直接在twitter上和他交流,他带来的产品也印证了他尊重这些反响。我无法理解国内某些群体带的节奏,设计师被限制,难道产品经理就不是么?看不到别人的出色和努力,看不到别人的effort,只会立个靶子自己打,只能证明你的坐井观天。 沃登走了,大项目WFC也结束了,变形金刚也疲劳了,换一个负责人,哪怕他跟沃登一样出色,也得经历天元三部曲类似的上手,所以我个人对变形金刚接下来几年完全没有信息,换上个愣头青硬要抛开G1自己讲故事扑街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也许我们会迎来又一次经典4.0类似的黑暗时期。保底的结果,希望能把重涂再版WFC这些模具多重涂再版一下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