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5457 ken5457
关注数: 43 粉丝数: 564 发帖数: 2,937 关注贴吧数: 62
天马2.0(安卓版)正式发布 制作小组:挖坑者联盟 制作小组成员:Allen Wu Andy hellcamer ken5457 风_空_海 龙哥 胖砸 想要简单 天马前端是基于国外Pegasus前端软件制作的一款模拟器复古游戏整合前端。本前端完全根据国内玩家的习惯和喜好定制,收录了各个游戏模拟平台的众多精选游戏,并配以游戏封面、logo、预览视频、中文简介。天马1.0版发布后广受玩家好评,时隔一年之后,天马2.0制作完成,在保留1.0特色的基础上,带来了众多新的变化。天马2.0版的新特性如下: 1. 包含了天马1.0的所有内容,对1.0的部分游戏平台进行了游戏数量的扩充(如NAOMI游戏扩充至80个)。在1.0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游戏平台,天马2.0游戏平台总数达到三十二个。 (平台列表:3DO 3DS CPS1 CPS2 CPS3 DC GB GBC GBA GG LYNX MAME MD MS N64 NAOMI NDS NEOGEO NGCD NES NGC NGPC PCE PC-FX PGM PGM2 PS PSP SEGA 32X SEGA CD SNES SS WII WS WSC) 2. 天马前端主程序已自带中文语言。 3 保留了天马1.0经典主题,并增加了天马2.0新主题,新主题以游戏列表的形式呈现,并支持游戏的搜索、收藏等功能。 4. 修复了天马1.0及2.0主题在部分国产定制系统(比如MIUI系统)中文显示异常的问题,并增大了游戏标题及游戏简介的字体大小。 5. 修复了天马1.0内容的一些错误,并将1.0所有游戏的logo替换为透明png图,与2.0统一。天马2.0(安卓版)配置要求: 系统要求:最低安卓5.0以上,最高支持到安卓10,系统无需root。 (关于安卓11系统:经测试,天马2.0前端app支持在安卓11系统运行,可以正常使用前端界面,但无法调用模拟器进行游戏,被安卓11系统限制了。) 空间要求:游戏总数据约113G,分平台提供,可按需下载。支持存放在内置存储、外置TF卡等。 性能要求:支持从单\双核32位老古董到最新64位处理器的设备。部分模拟平台性能对处理器要求较高,比如:NGC WII NAOMI平台,设备性能不低于骁龙710,推荐骁龙835以上;3DS平台,设备性能不低于骁龙835,推荐骁龙855以上。 ----------------------------------------------------------- 天马2.0前端及其主题基于国外开发的免费前端软件Pegasus及其主题修改制作,在此感谢Pegasus前端的原作者(其官网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egasus-frontend.org%2F&urlrefer=f16f28fee958c4d9b9629c4e8c1d6c6b)。本前端的游戏资源,其中有多个平台是基于网友 @江西恐龙的游戏整合包为基础扩展制作,在此感谢 @江西恐龙的辛勤付出与支持!感谢网友 @zhuwz 大师长期以来提供的技术指导!感谢 @不填坑不舒服斯基 @追赶太阳 @哈-奇奇等热心网友在天马2.0制作过程中提供的各种帮助! 天马2.0前端整合包是免费分享给广大复古游戏同好,仅可作为学习交流研究之用,请于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引发任何的问题与纠纷,本制作组概不负责!整合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所有游戏及图片版权归其游戏公司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制作组联系,将及时做删除处理。 任何资源贩卖、二次打包盈利性传播、在售机型的预装等商业行为,均属于个人行为,与本制作小组无关。我们鼓励大家参与讨论,研究更多的玩法,不希望看到天马成为那些有心人的利益工具,本小组对以上不道德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 天马2.0资源获取方式—— 关注公人人人号: XperiaPLAY永恒的光辉 此次发布的是天马2.0安卓版,PC版由于适配工作尚未完成,发布日期待定,敬请关注公人人人号动态。
M大新掌机17pocket图文评测 M大继电脑棒魔改win10掌机和DIY最小安卓手表掌机后的又一全新力作:17pocket,定位是:小巧、精致、高颜值的便携掌机。本人有幸向M大借来了第一版的成品把玩,接下来从硬件设计和游戏系统两方面对它做一个初步的评测。 -------------------------------------------------------------- 第一部分:硬件设计篇 1. 设计起源 M大的17pocket选用的是索爱sk17i(Xperia mini pro)作为DIY魔改对象,最大的原因当然是那块3英寸 480x320像素的屏幕了。3:2的屏幕比例可以让GBA游戏显示满屏,即使略有拉伸也可适用于大多数怀旧游戏平台。 sk17i(小七)的屏幕显示效果也是非常的理想,色彩饱满。性能虽然落伍,但单核1G主频(超频1.4G)的处理器,已经可以应付很多怀旧模拟器平台,加上机身小巧的身材,近年来在改机圈备受追捧。自从去年xperia play群的夏至末大佬最先发掘了出sk17i(小七)的改机潜力后,小七的市场价值一路水涨船高,从一个无人问津的老古董,到现在两三百元的二手市场价。先后出现了很多基于sk17i的侧滑手柄改机作品,后来更是有老张的采用Retrogame(日狗)外壳的优秀直板改机作品(俗称狗七、枸杞)。 这次M大的17pocket,目标是采用全新设计的外壳,把小七改成屏占比更高、体积更小巧的直板掌机,按键全部采用手感更好的微动,并加大电池至3000毫安。 由于市场上sk17i比较稀少,M大有计划后续做少量限定版,共有两个版本:黑色版(打印壳),银色版(金属壳)。 外壳设计图1(黑色):外壳设计图2(银色):2. 整机尺寸 整机的三围尺寸约为:125mmx52.5mmx17mm。可能光看数据不会有什么感觉,拿其他掌机放一起对比,就可以直观的了解到17pocket的体积有多小。 和新大三的对比:和横版Miyoo的对比,整体尺寸与其接近:3. 实机照片 此次拿到的是银色版样机,外壳采用了CNC工艺定制,前框及上下侧框为磨砂金属,后盖及左右侧框为黑色3d打印材料,银黑色的撞色设计,整机简约而富有质感。 实机各角度照片:4. 按键与布局: 17pocket正面有十字键,摇杆,ABXY四大键,双S键(选择键/开始键)。十字键采用的是PSV十字键,ABXY采用的是ndsl按键。 屏幕左侧小孔,对应的是呼吸灯,平时不亮,在充电或有消息提示时会亮起。 右侧双S键上方为横条形喇叭孔。 中间为3寸480x320像素全贴合3:2的IPS屏幕,屏幕紧贴金属外框,没有多余的边框,显得整机屏占比很高。这台机由于屏幕上的一层贴膜没有贴完美,贴膜边缘略有起鼓,看来M大的贴膜技术有待提高啊期待后续贴膜改良。顶部按键从左至右为L1 L2,音量+ 音量-,安卓主页键,返回键,R2 R1。 几个肩键有点平不太好按到,这个情况已反馈给M大,他在后续版本将会加高肩键。背面黑色磨砂打印材料,与银色金属侧框有一个咬合交接的设计,背面中央位置是M大的logo,下方还有一个方形凹槽,是预留给机器信息贴纸的位置(在前面的黑色版机器设计图背面可以看到)。这台样机贴纸还没有来得及贴上。背面两端设计了两段凸起的支撑条,右侧一个带螺丝小盖子的下面是TF卡,拿开盖子可以很方便的把TF卡取出。当然,也可以通过usb线直连电脑拷贝文件,毕竟安卓系统嘛。机器左侧从上到下依次是3.5毫米耳机孔,MicroUSB充电口/数据口,电源键。机器右侧上方有一个用户自定义按键,比如可以设置为模拟器的退出键,实现一键退出,RetroArch和.EMU系列模拟器等主流模拟器都支持定义退出键。 在右侧下方,居然还设计了一个挂绳孔,这个细节还原了当年索爱手机设计挂绳孔的传统,将复古进行到底。机器下方是一整条简洁的银色金属倒角过渡,在不同角度下反射出的条形光泽,使整机显得更为精致。按键特写:十字键、ABXY键、肩键均采用微动,软硬适中,非常接近原生掌机手感。本人试玩了几把漫威对街霸,在手动模式下,波动和升龙拳很容易就搓出来,可控性很强,可以说对于十字键和ABXY键手感我是非常满意。-------------------------------------------------------------- 第二部分:游戏系统篇 17pocket的系统基于安卓CM系统4.4.4定制,从开机画面到桌面,M大都进行了魔改。这些基础交互元素的细节设计,体现出对软硬件一体化设计的追求,机器从内至外的颜值体现。 1. 开机画面与桌面 开机画面已经改成了M大专属logo的渐变光效,科技感十足:系统桌面采用的是经典xperia动态效果,类似psp的弧线流动界面。2. 游戏系统 好马配好鞍。 当拿到这个精致的小掌机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冲动要把华丽的模拟器前端给它适配上。 安卓4.4系统、相近的硬件条件,正好可以把我之前为xperia play适配的怒吼2.0模拟器前端移植过去。 而我们前端小组“挖坑者联盟”正在制作的“天马”模拟器前端,虽然还未完全做好,但也可以让这个小机器测试尝尝鲜。 (在此顺便预告一下:为17pocket适配的怒吼2.0前端已移植完成,而天马前端在将来制作完成发布时,也将同步提供xperia play和17pocket(sk17i)的特别定制版。) 经过了几天时间的数据移植和界面适配,双前端在17pocket上会呈现出了理想的效果。 怒吼2.0前端移植效果展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av74029201%2F&urlrefer=e238ca5f3da778454b723e7a641d99f4天马1.0前端适配效果演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av74029396%2F&urlrefer=89860dfb4c9b946e4ee798f660d8c090当然,也可以安装kawaks、小鸡这种类似前端的安卓模拟器:游戏运行效果(GBA 超级火枪英雄):游戏运行效果(FC冒险岛3):游戏运行效果(街机拳皇97):游戏运行效果(街机三国志):游戏运行效果(街机名将):sk17i的性能和xperia play其实是一样的。 游戏测试下来,17pocket的性能可以满足大部门复古模拟游戏平台的需求,比如FC SFC GBC GBA MD CPS NEOGEO PCE WSC等。 最高能做到CPS2街机流畅(测试了战斗回路,漫威对卡普空系列),和PS1流畅(测试了2d游戏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和3d游戏放浪冒险谭)。 CPS3用RetroArch模拟卡顿,改成kawaks运行就可以流畅,但kawaks针对单核机器跑CPS3有自动跳帧优化,测试了街霸3系列。 --------------------------------------------------------------优缺点总结: M大的17pocket作为一台纯手工DIY掌机作品,能打造到这种精美程度,已实属不易。 优点: 小巧,精致,便携,颜值高; 从内至外的简约设计感,很耐看; 十字键和ABXY按键手感优秀; 3:2的屏幕比例适合怀旧游戏; 屏占比高,屏幕显示效果优秀,; 将sk17i的原1200毫安电池加大到3000毫安。 缺点: 肩键有待增高改良; 金属壳的银色版本对wifi和蓝牙信号有屏蔽影响,黑色版打印壳估计没这问题; 金属壳的银色版本分量有点重,黑色版打印壳估计会比较轻; 摇杆类似psp滑杆有点生硬; 系统电量显示有些不准。 -------------------------------------------------------------- 结语: 长大后的我们,已经有了switch,玩着各种精美的现代游戏; 长大后的我们,已经有了高性能手机,挑战着wii,ps2,3ds等高阶平台的模拟; 在内心深处,还有一群永远没长大的我们,在不断的逐梦各种怀旧掌机,想把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装进一个最漂亮的容器。 华丽的前端界面,搭配精致的小掌机,是不是我们心中的那个追求?
M大新掌机17pocket图文评测 M大继电脑棒魔改win10掌机和DIY最小安卓手表掌机后的又一全新力作:17pocket,定位是:小巧、精致、高颜值的便携掌机。本人有幸向M大借来了第一版的成品把玩,接下来从硬件设计和游戏系统两方面对它做一个初步的评测。 -------------------------------------------------------------- 第一部分:硬件设计篇 1. 设计起源 M大的17pocket选用的是索爱sk17i(Xperia mini pro)作为DIY魔改对象,最大的原因当然是那块3英寸 480x320像素的屏幕了。3:2的屏幕比例可以让GBA游戏显示满屏,即使略有拉伸也可适用于大多数怀旧游戏平台。 sk17i(小七)的屏幕显示效果也是非常的理想,色彩饱满。性能虽然落伍,但单核1G主频(超频1.4G)的处理器,已经可以应付很多怀旧模拟器平台,加上机身小巧的身材,近年来在改机圈备受追捧。自从去年xperia play群的夏至末大佬最先发掘了出sk17i(小七)的改机潜力后,小七的市场价值一路水涨船高,从一个无人问津的老古董,到现在两三百元的二手市场价。先后出现了很多基于sk17i的侧滑手柄改机作品,后来更是有老张的采用Retrogame(日狗)外壳的优秀直板改机作品(俗称狗七、枸杞)。 这次M大的17pocket,目标是采用全新设计的外壳,把小七改成屏占比更高、体积更小巧的直板掌机,按键全部采用手感更好的微动,并加大电池至3000毫安。 由于市场上sk17i比较稀少,M大有计划后续做少量限定版,共有两个版本:黑色版(打印壳),银色版(金属壳)。 外壳设计图1(黑色):外壳设计图2(银色):2. 整机尺寸 整机的三围尺寸约为:125mmx52.5mmx17mm。可能光看数据不会有什么感觉,拿其他掌机放一起对比,就可以直观的了解到17pocket的体积有多小。 和新大三的对比:和横版Miyoo的对比,整体尺寸与其接近:3. 实机照片 此次拿到的是银色版样机,外壳采用了CNC工艺定制,前框及上下侧框为磨砂金属,后盖及左右侧框为黑色3d打印材料,银黑色的撞色设计,整机简约而富有质感。 实机各角度照片:4. 按键与布局: 17pocket正面有十字键,摇杆,ABXY四大键,双S键(选择键/开始键)。十字键采用的是PSV十字键,ABXY采用的是ndsl按键。 屏幕左侧小孔,对应的是呼吸灯,平时不亮,在充电或有消息提示时会亮起。 右侧双S键上方为横条形喇叭孔。 中间为3寸480x320像素全贴合3:2的IPS屏幕,屏幕紧贴金属外框,没有多余的边框,显得整机屏占比很高。这台机由于屏幕上的一层贴膜没有贴完美,贴膜边缘略有起鼓,看来M大的贴膜技术有待提高啊期待后续贴膜改良。顶部按键从左至右为L1 L2,音量+ 音量-,安卓主页键,返回键,R2 R1。 几个肩键有点平不太好按到,这个情况已反馈给M大,他在后续版本将会加高肩键。背面黑色磨砂打印材料,与银色金属侧框有一个咬合交接的设计,背面中央位置是M大的logo,下方还有一个方形凹槽,是预留给机器信息贴纸的位置(在前面的黑色版机器设计图背面可以看到)。这台样机贴纸还没有来得及贴上。背面两端设计了两段凸起的支撑条,右侧一个带螺丝小盖子的下面是TF卡,拿开盖子可以很方便的把TF卡取出。当然,也可以通过usb线直连电脑拷贝文件,毕竟安卓系统嘛。机器左侧从上到下依次是3.5毫米耳机孔,MicroUSB充电口/数据口,电源键。机器右侧上方有一个用户自定义按键,比如可以设置为模拟器的退出键,实现一键退出,RetroArch和.EMU系列模拟器等主流模拟器都支持定义退出键。 在右侧下方,居然还设计了一个挂绳孔,这个细节还原了当年索爱手机设计挂绳孔的传统,将复古进行到底。机器下方是一整条简洁的银色金属倒角过渡,在不同角度下反射出的条形光泽,使整机显得更为精致。按键特写:十字键、ABXY键、肩键均采用微动,软硬适中,非常接近原生掌机手感。本人试玩了几把漫威对街霸,在手动模式下,波动和升龙拳很容易就搓出来,可控性很强,可以说对于十字键和ABXY键手感我是非常满意。-------------------------------------------------------------- 第二部分:游戏系统篇 17pocket的系统基于安卓CM系统4.4.4定制,从开机画面到桌面,M大都进行了魔改。这些基础交互元素的细节设计,体现出对软硬件一体化设计的追求,机器从内至外的颜值体现。 1. 开机画面与桌面 开机画面已经改成了M大专属logo的渐变光效,科技感十足:系统桌面采用的是经典xperia动态效果,类似psp的弧线流动界面。2. 游戏系统 好马配好鞍。 当拿到这个精致的小掌机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冲动要把华丽的模拟器前端给它适配上。 安卓4.4系统、相近的硬件条件,正好可以把我之前为xperia play适配的 怒吼2.0模拟器前端移植过去。 而我们前端小组“挖坑者联盟”正在制作的 “天马”模拟器前端,虽然还未完全做好,但也可以让这个小机器测试尝尝鲜。 (在此顺便预告一下:为17pocket适配的怒吼2.0前端已移植完成,而天马前端在将来制作完成发布时,也将同步提供xperia play和17pocket(sk17i)的特别定制版。) 经过了几天时间的数据移植和界面适配,双前端在17pocket上会呈现出了理想的效果。 怒吼2.0前端移植效果展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av74029201%2F&urlrefer=e238ca5f3da778454b723e7a641d99f4天马1.0前端适配效果演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av74029396%2F&urlrefer=89860dfb4c9b946e4ee798f660d8c090当然,也可以安装kawaks、小鸡这种类似前端的安卓模拟器:游戏运行效果(GBA 超级火枪英雄):游戏运行效果(FC冒险岛3):游戏运行效果(街机拳皇97):游戏运行效果(街机三国志):游戏运行效果(街机名将):sk17i的性能和xperia play其实是一样的。 游戏测试下来,17pocket的性能可以满足大部门复古模拟游戏平台的需求,比如FC SFC GBC GBA MD CPS NEOGEO PCE WSC等。 最高能做到CPS2街机流畅(测试了战斗回路,漫威对卡普空系列),和PS1流畅(测试了2d游戏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和3d游戏放浪冒险谭)。 CPS3用RetroArch模拟卡顿,改成kawaks运行就可以流畅,但kawaks针对单核机器跑CPS3有自动跳帧优化,测试了街霸3系列。 --------------------------------------------------------------优缺点总结: M大的17pocket作为一台纯手工DIY掌机作品,能打造到这种精美程度,已实属不易。 优点: 小巧,精致,便携,颜值高; 从内至外的简约设计感,很耐看; 十字键和ABXY按键手感优秀; 3:2的屏幕比例适合怀旧游戏; 屏占比高,屏幕显示效果优秀,; 将sk17i的原1200毫安电池加大到3000毫安。 缺点: 肩键有待增高改良; 金属壳的银色版本对wifi和蓝牙信号有屏蔽影响,黑色版打印壳估计没这问题; 金属壳的银色版本分量有点重,黑色版打印壳估计会比较轻; 摇杆类似psp滑杆有点生硬; 系统电量显示有些不准。 -------------------------------------------------------------- 结语: 长大后的我们,已经有了switch,玩着各种精美的现代游戏; 长大后的我们,已经有了高性能手机,挑战着wii,ps2,3ds等高阶平台的模拟; 在内心深处,还有一群永远没长大的我们,在不断的逐梦各种怀旧掌机,想把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装进一个最漂亮的容器。 华丽的前端界面,搭配精致的小掌机,是不是我们心中的那个追求?
Xperia Play游戏手机的动态预览复古模拟器游戏整合前端 冒昧在贵吧发帖,如有不妥敬请删帖。 谨以此整合前端献给广大xperia play的忠实爱好者,感谢xperia play机友们的支持!也感谢带给我们无数快乐、陪伴了我们多年且依然还在陪伴着我们的xperia play游戏手机! 此次复古游戏前端的资源基于a9vg的树莓派百炼成钢制作,感谢wonder1999 和aliang 两位大神的辛勤付出! 视频演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av33316589%2F&urlrefer=e774ad60f1a588ec7f0cdecb52ab91fc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g1MjIzNjAyOA%3D%3D.html&urlrefer=d59a2268207adcef0d025c0f02ae2006Xperia Play怒吼版动态前端简介: 1. 前端界面及游戏全程支持xperiaplay实体手柄操作,此次前端整合包专为xperia play机型定制,其他机型请勿尝试。 2. 此次前端整合包的最大特色是实现了游戏的动态预览功能,可以直观的在游戏列表看到各游戏动态演示内容,便于玩家根据预览内容决定游玩哪个游戏,也可作为怀旧游戏艺术展示欣赏。相比我上次发布的静态预览GAMESOME前端,此次前端实现了在安卓系统上的游戏动态预览功能,算是国内首发,只为xperia play这一真正的游戏手机定制。 3. 包含了15个模拟器平台(FC SFC GB GBC GBA N64 PS1 PCE MD MS 32X WSC NEOGEO NGPC MAME),近两千个精选怀旧游戏。 4. 实现了游戏平台列表及游戏列表的中文化,并对游戏平台图标做了美化。 5. 支持玩家自定义收藏游戏、根据游戏中文名称搜索游戏,游玩过的游戏自动历史记录。 6. 支持玩家自定义更换各平台调用的模拟器,支持自定义增添及删减游戏。 7. 还有更多的未提及功能,等待着玩家自行研究探索。 Xperia Play上市日期:2011年03月 前端及教程制作日期:2018年10月 by ken5457更多信息及下载方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a9vg.com%2Fthread-5383876-1-1.html&urlrefer=3c056e0acc57e44146bff25e12592253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gfan.com%2Fandroid-9508662-1-1.html&urlrefer=f6625f4a48fb82f81e542c2bb2733162
GPDWIN2内测机游戏测试:NBA2K18带帧数附设置 nba2k系列是我的最爱,这次非常惊喜能用gpdwin2运行2k18这个游戏。 由于手上也有switch版的nba2k18,所以我通过不断比较,确定了用gpdwin2玩2k18的目标:画质要比switch的好,且至少和switch版的一样流畅。大家都知道switch版的2k18是30帧,且部分场景会丢帧,那么我在gpdwin2上的设置目标就是,保证游戏30帧运行的基础上,获得最好的画面效果。 2k18这个游戏如果直接用低分辨率跑测试或画质开最低,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帧数,但是画面就降为手游级别了,比switch版的差很多,观感体验很差。 经过不断调整参数设置测试,我最终得到了一个自己觉得最理想的设置,在画质与流畅度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做到真正可以享受这个游戏,最后我把测试下来的参数设置分享出来给同好参考。 几个关键的设置在这里解释一下: 1.分辨率必须1280×720。试过如果开更低分辨率的话,虽然更流畅了,但画面锯齿感就会很强,观感不好,开高级别抗锯齿又会影响流畅度,而且毕竟弥补不了分辨率的差距。总不能比switch的分辨率低吧,所以测试下来1280×720是最好的选择。 2.阴影、球员细节、头发细节这几项必须开中,即普通级别,不能开低,不然无法享受到次世代ps4主机级别的画质。 3.地板反射必须开启,不然球场就会失去真实感。 4.人群和环境人物开低,这个是最划算的,环境周边人物开低也不会变成纸片,而且人群的细节好低基本不影响游戏体验。 5.材质细节要开普通。不然球员半身照片就会变得很模糊,令人感觉不悦。保存设置时提示2g显存的警告,无视掉就好,实测完全hold得住,开中等材质细节体验很好。 我平时测游戏不习惯开帧数,这次破个例,最后测试的结果是,游戏标题及选项60帧,比赛全程在30-40帧区间浮动,局部人多的时候偶尔跳到20几帧,暂停及球员特写时可能会跳到10几帧,但不影响游玩体验。 视频见2楼。
GPDWIN2代掌机与GPDWIN1代掌机详细对比评测 GPDWIN2游戏掌机采用了intel core m3-7y30处理器,8g内存+128g ssd固态硬盘,运行win10系统。单从硬件性能方面来说,是当前硬件性能最强的掌机,没有之一,在win平台掌机领域暂时也没有竞争对手,一定要说的话,只有GPDWIN自己的1代掌机可以与其做对比。 本人有幸抢购到了gpdwin2的内测版,结合手上的gpdwin1作个对比评测,看看2代有哪些改进与不足。 01.机身外观对比 gpdwin1是全黑色机身设计,我照片里这个1代是6月的铝合金外壳版,相比1代之前的磨砂塑料外壳,A面的铝合金外壳还是不错的,显得比较有质感,1代让我想到了初代小米手机“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这个口号,整体比较简洁,大方。外壳A面对比,左1代右2代 而gpdwin2外观变化比较大,外盖采用了银白色金属+黑色塑料的撞色设计,据说这次是外包给红点奖设计团队做的设计,其设计理念参照了英伟达神盾掌机的外观设计,A面外壳的黑色部分支持自定义替换个性化外壳。不过这个外观设计目前还是颇受争议的,不少人都觉得丑,不如1代简洁好看。而gpd官方本身的底气很足,认为gpdwin2真机很耐看。对我而言,个人还是比较倾向简洁的一体化设计,比较大方低调,对于gpdwin2的默认外壳,我只能说看久了也就习惯了。至于以后可以替换的那些炫酷图案外壳,可能会适合比较年轻的人群。机身厚度对比,左1代右2代 从机身对比图片可以看到,gpdwin2的机身比1代要略大一些,厚度有所增加,重量也要略重一些,gpdwin2这个掌机性能怪兽也只有偏大的机身才能驾驭。好在只是大了一点点,不对比直接单用的话,2代和1代拿在手里和放在口袋里的尺寸和重量感受都差不多。 左右两个侧面和1代一样,没有任何按键,在内测机发现侧面有机器开模的印记,后来得知有些人拿到的内测机在那个开模印记处有硅胶防滑垫。我这个是没有防滑垫的,不知道以后的正式版会不会有。个人认为在机身侧面的防滑垫不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设计,夏天容易捂出手汗,这种尺寸的机器双手握持时是几乎不可能因为滑动而脱手的。底面对比,左1代右2代 gpdwin2的底面也是有重大变化,最明显的是取消了1代的手动三档风扇调节按钮,2代的风扇经过改良,设计成了自动风扇无需手动调节,会根据机身发热程度自动调节风扇大小。实测下来,平时待机及轻度使用风扇基本不转,玩大型游戏时风扇会满载,满载风扇噪音和1代的风扇开到最大档的声音差不多,个人感觉完全可以接受,不是那种吵到不能忍的噪音,而且会被游戏声音掩盖。 散热开口在底面后背侧面都有,实测下来散热比1代明显有改进,手部握持的部位只是温热,没有1代那种发烫的感觉,这个gpd官方也有发视频贴用测温枪实测过,高负荷满载内部温度70多度,但外壳温度不超40度,保证了游戏时的良好握持体验。 底面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出现了ssd固态硬盘槽,支持自己替换更大容量的ssd,具体的扩展性的放在后面的篇章说。1代在135度角后依然支持任意角度调节,2代只能直接135度或180度 屏幕开合角度方面,1代和2代差不多,都能做到180度完全平开。2代有些许不同在于,当开启到135度角时,再打开就直接跳到180度角,不能像1代那样调节出这两个角度之间的任意角度。这一点不如1代,在双手握持玩游戏时,我比较习惯玩游戏时用比完全平开的180度角略小一点的角度,135度角对我来说有些过于倾斜了。而放在桌面上用时135度角就没啥问题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