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ng94 abing94
关注数: 35 粉丝数: 56 发帖数: 1,671 关注贴吧数: 2
【转帖】2012奥运会球员器材名单 辛苦熬夜看了几晚上球,以下是我可以保证(只要我眼不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斯帝卡: 使用黑檀5的有: 1·冯天薇、 2·江天一、 3·丁宁、 4·李晓霞、 5· 郭跃; 使用CL(CL CC, CL-CR\WRB都算,电视上实在看不到那么细)的有: 6·李佳薇、 7·詹建、 8·塞弗、 9·杨子、 10.石川佳纯; 11·希尔贝雷森 使用红黑碳王7.6 12·沈燕飞 使用玫瑰7 : 13·格雷尔(瑞典)、 14·伦隆奎斯特(瑞典) 使用玫瑰5: 15· 平野早矢香, 16·梁柱恩 17·许昕(P卡) 二、蝴蝶 唐鹏------张继科 什巴耶夫----科贝尔 吴尚垠-------科贝尔(特质) 阿波罗尼亚-----科贝尔(尾标扣了,签约挺拔) 弗雷塔斯------蝴蝶梅兹(签约挺拔,挺拔**了,签他的除了老萨全是蝴蝶) 斯米尔诺夫----波尔ZLF 梅兹-------正手bryce speed(白海绵,特明显) 朱世赫----朱世赫 柳承敏-----特质无标单桧 高宁-----VIS 庄智渊-----VIS 张继科-------VIS 法国马特内-----inner ZLC 波尔----ALC 水谷隼---水谷隼 丹羽孝希-----蝴蝶ALUMT……(那个ZLC很厚的,忘了咋拼了,手小大板,绝对不是水古或刘诗雯) PS:用蝴蝶的板子的一定用T05/T64,海绵颜色很明显 三、其他 老萨-------挺拔7层蓝柄的那个 格林卡-----看不懂 岸川圣也----像SK7的饼,还是不像 斯特格----看不懂,很厚很厚 梅兹------你丫能把那蓝汗巾撤了吗?真心严实 克里桑——————黑柄,ST,标牌狭长,没见过。 总之,专业大众板: CL(CR\WRB), OC后代(黑檀、玫瑰什么的), 科贝尔, VIS及后代(ALC,张继科什么的) 就是这四种
【转帖】STIGA非全序列底板通俗演义-AC OC EG CL 红黑碳王 非全序列底板通俗演义 ac: allround classic 全能经典(系列) STIGA 初次把 ac 拿在手里 可以感受到底板深厚的持球感 柔和的底劲从中透出来 配上硬度较高的狂飚系列套胶 静静地躺在你手中的就是一块纯粹的弧圈板 温文尔雅 就连暴力都是从温柔中来 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好的人使用 即使只是在旁观看 都是非常令人沉醉的事情 因为它的弧线实在是非常的纯正 我曾经见过一个发力很好的人(直板) 正手的连续拉冲质量非常地高 站在他对面 必须要小心 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他不可以算多厉害的高手 但身体素质和步法在业余范围内可算优秀 ac 柔软但不软弱 底劲一旦被适合它的人激发出来 立刻变成一把利剑 柔和的手感更提供了稳定的命中率 但这一切的前提 就是基本功和体力的保证 舍此 ac 可能更适合放在橱窗里 用来记忆曾经的传奇 ac 也几乎是手感的代名词 但手感确实是因人而异的 你可以说它梦幻 但拖泥带水同样也是正确的答案之一 当对手手中的 ac 轻松化解掉你以为已经得分的暴冲弧圈时 没什么好惊讶的 oc:offensive classic 进攻经典(系列) STIGA 没有哪块底板像 oc 这样 同时承载着这么多的赞誉 这么多的贬损 这么多的希望 最后大多数又变成失望 似乎大家约好了 一起把它抬上云端 又一起喊一二三把它摔到地下 其实 oc 一点也不神秘 它最为人称道的中远台底劲并不是说 你站在两米开外 球就自己从球拍上弹射过去了 即使没有一击必杀 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的处女粘,过程很痛苦,结果很满意】 最近一段时间不太忙,天天上午泡贴吧,下午和同事在办公室练球。泡吧跑得多了,有向器材党靠拢的迹象。问题是以前用的都是成品拍,害怕买了好一点的拍子和套胶自己粘不好,浪费了。决定买个便宜的套胶,用朋友淘汰的旧拍子,先实验一把,粘坏了也不心疼。上网看了好多别人粘拍的过程,动手! 1. 准备材料:海夫海豚胶水,拍里奥 T15 底板, 729 普及套,剪刀,手术刀片。2. 第一次自己粘球拍,担心粘不好,内心小激动。先点一颗烟,平静一下心情。3. 先把 729 普及套**。再好的我还没有卖,先拿便宜的练练手。4.不知道用剪刀和手术刀片哪个好用,先把胶皮剪(割)个小角试一下,看哪个效果好。实验结果:剪刀果断狗啃,刀片比较完美,就是需要很大力气割,手很疼。 决定为了我的第一次,疼就疼吧,忍了。 5.胶皮抹胶水三次。第一次涂上去,胶皮没反应,第二次就开始鼓起来了。等第三次干了,胶皮又平了。6.底板涂胶一遍,和胶皮贴合,用胶水瓶碾压,准备开始割。 我靠,人生的第一次总是那么痛苦吗?手拿手术刀片,割了一半,实在是受不了聊了,手指疼的厉害,中场休息一下。给你们看看割到一多半的时候,我的手指已经有了深深的压痕,直到第二天还隐隐作痛。请无视我的手指脱皮吧,在另一个新球拍上磨得。7.第一面终于割完了。千万要注意,刀片要与桌面垂直,不然海绵的切面角度不一,很难看。而且不要幻想一刀就把海绵和面胶一下割透。我第一刀把海绵割透了,又回了一刀才把面胶割开了。加个手术刀柄不知道能不能一刀割透,下次试试。
直板之没落:看苏州公开赛(电视),眼泪流了一地 我打球水平一般,但是喜欢。小学初中天天玩,后来上学工作就断了,2年前换了个工作,老板喜欢打乒乓球,专门在办公室高了个球台,不忙的时候就打一会。我小学那会儿根本就没见过横拍,传统直拍左推右攻。 今天下午看了一下午电视转播,说实话,就是奔着徐昕和马琳来的,直拍嘛,学习学习。徐昕我还是很看好的,(郝帅以前就没有关注过)问题是比赛过程看得我小心脏瓦凉瓦凉的。先不说徐昕的比赛态度,(太随意了,不认真)反手接发球都成问题,不是太高就是出台被拉死。到了马琳,本指望他大幅放异彩,替直板争口气。前三局简直就像梦游,后面几句算是扳回一点面子。(其实我内心最喜欢的乒乓球运动员就是马琳,就因为他代表了直板的最高水平,且打法让我们业余选手有个样板。王皓也不错,但是直板横打离业余者太遥远,特别是我这种有点年纪的爱好者,想打好横打,太难了) 直板的反手确实不如横板的有利,拉打皆宜,但是直板的灵活和变化也是横板所欠缺的,特别是台内。虽说这几年直板横板技术都在互相融合,但是大赛上的直板选手确实越来越少了。马琳年纪也打了,他和王皓退了以后,直板目测能拿得出手的就徐昕了。但是目前情况来看,徐昕还是比马琳王皓差了一截。老外的选手除了一些海外兵团,好像就没有直拍的。 莫不成直拍会在乒乓球运动中消失?心中有些悲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