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棱子王 春光明媚棱子王
关注数: 49 粉丝数: 117 发帖数: 1,277 关注贴吧数: 43
中国矿工,立地顶天 他们头顶油灯,手持铁锨,从千疮百孔的煤窑里,拉出了第一车煤,背出了第一筐炭。 他们食不果腹,破衣烂衫,笑得却是那样的灿烂。百米井下,就是矿工梦最初的开端。 中国矿工,共和国的长子,就这样走进了轰轰烈烈的历史画卷。 我需要你,煤炭。我需要你,矿工。 大同的马连掘进小组,月进尺就达到了一千三,没有炮药,没有电钻,硬是用铁镐一点点抠出来! 开滦的侯占友,地球转一圈,他就要转一圈半,把时间远远甩在了后边; 潞安的郝晓明,要想多出煤,就得不惜力,这是他发自脏腑的铮铮誓言; 焦作的丁百元,每天总是第一罐下井,最后一罐升井,带领着尖刀班攻坚克难; 西山的党素珍,井口服务50年,一碗茶水,一双鞋垫,无论风雨,不论暑寒,把矿嫂的爱送到每位矿工的心田。 正是他们和数百万矿工一起奠定了中国经济的基石、撑起了共和国浩瀚无垠的蓝天------ 我需要你,煤炭。我需要你,矿工。 2008年的那场大雪,南方告急,工厂停产。 为了确保电煤供应,煤矿工人又一次亮剑。 我不辛苦谁辛苦,我不流汗谁流汗。 我不付出谁付出,我不奉献谁奉献。 这就是中国矿工的隐忍与良善! 这就是中国矿工的大度和承担! 那时需要你,煤炭。那时需要你,矿工。 2012年以后,煤市风云,煤企呻吟,矿工无语。 煤价暴跌、煤炭不再紧缺,人们对煤炭有了新的认识。 说煤炭污染,我们矿工下大力气治理,出煤不见煤,还矿区的天空一片蔚蓝。 说煤矿不安全,我们以铁的手腕严格监管,把好每一道关口,防患于未然。 说煤炭价格高,我们稳定质量,挖潜降本,煤价一降再降---- 虽然采煤的岗位是如此的尴尬,但我们没时间理会那些世俗的偏见。 你可以远离矿工,但你离不开煤发出的电; 你可以远离矿山,但你离不开煤带来的暖; 你可以袖手旁观,对发生的每一场事故指指点点。 因为你不知道矿工的苦辣和甘甜。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矿区昏暗的路灯下, 雪花覆盖了母亲的双肩,她的儿子第一天下井, 过了下班的钟点依然没有回还---- 她想到了井下工亡的丈夫,脚下发软,泪水涟涟, 儿子终于回来了! 样子略显疲惫,步履有些蹒跚,但已经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当他看到大雪里的母亲,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妈妈面前: 妈,我回来了---- 这是矿山母亲最爱听的语言!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新婚的妻子打开房门, 迎来的却不是明媚的春天。 工作面的顶板砸坏了丈夫的腰椎,留下的是终身的伤残。 年轻的矿嫂啊,默默擦干眼泪,推着轮椅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坚硬的柔软, 兑现着对矿工、对爱人不离不弃的诺言! 还有佝偻身子的老人,他的肺里布满了煤尘, 止不住的哮喘从早到晚。 还有这条老寒腿,怎么也不听使唤, 每到阴天下雨,疼痛的关节就不能舒展。 战场上的战士,牺牲了追认为烈士。 同样危险的境地,矿工遇难了,却只能从违章中寻找答案。 矿工已经很苦了,还要承担着委屈和埋怨。 矿工已经很苦了,还要承担着降薪和失业。 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会泪流满面。 但是我忍辱负重的矿工兄弟啊,从不为此而喊屈叫冤。 也许有一天,人们找到了更清洁的能源,不再需要煤炭, 也许有一天,中国的职业岗位上已经没有采煤、矿工, 那我们也要为祖国站好最后一班岗,值好最后一次班。 那就是我,中国矿工,一个见证中国工业发展的功臣群体, 谱写着共和国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那就是我,中国矿工,一座矗立在中国大地上的不朽丰碑, 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立——地——顶——天!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