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乱之狐 狂乱之狐
多嘴多舌的软骨头疯狗
关注数: 184 粉丝数: 166 发帖数: 7,037 关注贴吧数: 23
宽心打气,短期起伏并非一锤定音,未来趋势看清楚核心优劣 1、最核心的问题——经济不振、房产下行、人口中长期看不到拐点的前提下—— 紧靠核心城市才有前途,中远端城市近期可能流入,长远看承受虹吸。 谁是核心城市,远是上海、近是杭州。 2、海宁作为邻近杭州的半配套半卫星城市,优势和缺点是产业端的基本面—— 优势是科教文卫溢出和转移可以促进半吊子经济转型+同城化 缺点是传产受冲击,科技基础依旧薄弱,杭州本体城市化中后期溢出减弱 预期需要调整房价和生活成本,提升创业和生活环境,尽可能留住人才+敲敲本地二代脑子 3、嘉、湖、海、桐人口量级是消费端的基本面—— 嘉兴湖州本级160万人口级,海宁桐乡105-110万人口级,并没有绝对差距 然而嘉兴城区人口集中度最高,海宁城区人口集中度最低,海宁城区会显得乏力,但不意味着市域整体处于劣势 (2024嘉兴两区社消534亿、海宁559亿、桐乡491亿、平湖社消334亿、嘉善301亿、海盐223亿) 4、都市圈经济虽然降温,站在长三角+浙江角度,嘉湖是什么定位—— 嘉湖本质上是沪苏杭之间的城市群,其中嘉兴作为是长三角的“中心城市“这个城市是市域概念的。 但市本级(两区)不是和杭州分享核心城市地位和辅佐杭州都市群的次核心 (怎样能担当次核心能级?2024年昆山社消1821亿、嘉定社消1555亿,绍兴两区不含上虞社消1337亿) 嘉兴不是绍兴,更不是宁波,已经错过了城市扩张并区虹吸的黄金时期,每年的机械人口增长数千无法突破能级 5、一时起伏不定胜负,海宁和嘉兴是竞争和合作,不是你死我活 时尚设计+泛半导体+新材料+装备制造,实现部分旧产业到新产业的平滑替代 依靠城铁+公车+快速路快捷路系统消弭内部矛盾,沿硖许、下长两轴推进市域一体化 最终预期,紧密地与杭同城化,与整个嘉兴六城也同城化 在沪杭之间,嘉兴、海宁、桐乡拉不开彻底的能级差距 6、不恰当的例子 茨城县筑波市及筑波都市圈 东京都市圈北部的茨城县,大致有筑波、水户、日立、古河四个尚可的都市圈(日方的定义) -相当于30-50-100万人中小城市群- 筑波市283平方公里,24万人,筑波都市圈72万人,整个茨城县南约100万人口 筑波离上野50公里,硖石离杭州东50公里,筑波快线到秋叶原45分钟。 即使在基本面不佳持续几十年,筑波依靠大学、科技和高新技术,以及和东京紧密联系的轨道交通 人口一直维持增长,经济在茨城范围内也可以说是反超了行政中心水户。 7、不恰当的类比和不恰当的结论 杭州虽然有了大城西,有滨江萧山和大江东,但东北角是临平-长+许+周+盐+斜+硖(海宁主城区)的串珠状结构,也可以塑造自身的优势。 在今后的20-30年,只要海宁不发昏,产业和人口政策走对,就业、创业、生活环境合适 (想想办法把大肠癌高发区帽子摘掉) 虽然硖石主城区的比例优劣势仍在,但市域(县域)总体是可以站稳杭州都市圈东北端桥头堡位置的。 请依托交通网络构筑西部-中部-东部-东南部的生活圈 8、最终 需要站在长三角同城化的角度去思考,大量的市域轨道和快速路连接之后的长三角核心区,都市服务和市民待遇和城乡差异缩小,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矛盾,除了核心城市,大量的地域均质化才是未来的方向。 也不需要把城市和市、县域当成什么重大的精神寄托去紧抱着不撒手,零和博弈只会徒增内耗。 唯祝海宁能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以及诸君能身体健康,快乐生活。
【铁路和火车站相关嘴碎】认清形势,但不要泄气 认清形势,但不要泄气 【海宁站问题】 1、近期争取海宁站往沪平盐的联络线(运用沪乍杭货线),过沈荡接海盐东,然后C型城际车往金山和上海南,如果有只停海盐、平湖南、金山卫的大站快车,160的车速可以控制在60-70分钟到上海主城区,出行多一个选择。 2、海宁站改造不能放弃,一方面是打通铁北老城区翻新,另一方面先预留高速铁道的停站条件,给沪杭城际留可能性,总之是相信沪昆满了,沪湖,沪乍杭因为方向不同要身兼多职,所以沪杭间城际铁道是一定会有的,不能放弃希望。 3、短期内,只要沪昆沪杭段还能跑立及桶,立及桶能通达杭州、杭州南、上海南,主城区的沪杭短途出行需求问题就不大,而且中期来看,普速换桶虽然加价,但舒适度确实是提升的,短途差个10-20分钟能叫个事? 依旧是性价比之选。 4、然后即使短期内没有沪杭城际,只要海宁站有沪昆线、沪乍杭货运线、沪平盐联络功能在,就依旧是小枢纽。 当然终有一天能争取到沪杭城际,或者是沪昆四线沪杭段跑城际什么的都行,那时候就是海宁站的终极完全体。 请保有这份希望。 【观潮站问题】 4、海宁虽然东西狭长,但从斜桥站出发去周王庙才13分钟,从海昌路出发也超不过20分钟,从东方学院到周王庙只要10分钟。而且说实话现在斜桥镇区已经基本上和城西连起来了。以盐官为中心,观潮站就在海宁中部稍稍偏西而已,用好观潮站是同时利好东片和西片的,希望海宁人不要像十多年前诋毁海宁西站一样诋毁观潮站,给观潮站一点面子。 (大多数人的时间没有那么金贵吧?我从城站12分钟刚刚好到武林广场。 5、观潮站和桐乡站接线后照样是可以走沪乍杭去上海,甚至反方向可以去杭州西(要看运行图排),也可以去绍兴北和杭州南。而且通达度非常有潜力。 6、唯一的问题是,如果都没人去坐,以后排车越来越少,那就真的没办法了,所谓事在人为,只要能通车,只要能有机会排车,机会是给海宁人自己争取的,结果其实是自己选的。 【沪绍金问题】 7、铁路烧钱也会考虑省钱,沪绍金目前看只是个概念,大概率会只新建柯桥——诸暨——诸暨——金华段,北段直接接入沪乍杭,所以不会有新设车站,但会增加观潮站的通达度。(现在的问题其实是观潮站2台4线显然是做小了) 【海宁西站问题】 8、西站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车站。 说个数字,1·5调图后桐乡站往上海方向的车次和海宁西一样是25,桐乡站往杭州方向是25,海宁西是20。是不是没有相信中那么大差距?(对桐乡站无恶意,单纯比较) 9、西站能活到现在,是西片人在利用 & 西片打工的人 & 长安就学的学生 & 中片到桐乡和海宁西差不多的人 在用,有些恨不得高铁站造自己家门口的市井小民再怎么骂都改变不了——因为有西站,海宁才没有被高铁时代抛弃。 而那些只愿意去桐乡站付停车费的人,怎么说呢……个人选择,开心就好,希望他们不要一边去桐乡一边骂海宁西。 未来杭海线+钱海线加持,会有利于西站在沪昆客专上站稳,虽然沪昆客专的潜力基本已经穷尽了。 10、猛进如潮得加四个字“团结友爱”。 -----------------------------------------------------------其余第一-------------------------------------------------------- 现在海宁的地理条件,能级就决定了不可能有嘉兴、桐乡一样的一个巨大的枢纽站,所以显得没有牌面。 有枢纽站当然好,现实是没有,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先把海宁站改造好,因为海宁站是目前看来唯一可以改造成小枢纽的。 还有就利用好自己现有的轨道交通网络,围绕杭海城际把观潮站和海宁西运营好,许多事情不过就是尽人事罢了,怨怼是无意义的。 退一万步讲,长三角是会向着一体化方向越来越紧密的,近可以去参考一下珠三角的铁路网络,远可以去一下韩国和日本。未来甚至可能会放开一部分地方铁路,和铁路建设、铁路运营分离的模式。 即使不是高速增长期了,即使人口总量开始下降,但海宁的经济只要更强,海宁人、新海宁人,来海宁念书的人,出差的人,旅游的人只要越多越给力,海宁的轨道交通建设就始终有机会。 ------------------------------------------------------------其余第二------------------------------------------------------- 以及,目前来看县级市的能级天花板是客观存在的,海宁在浙江,经济省管县有那么一点扩权,已经是很不容易。 但海宁的强度和义乌昆山江阴差得远,而更早期的广东强县香山东莞都已经升格成为地级市了。 海宁是二流强县,不弱,但不是班里前三名的强者,至多是排在前百分之10-20而已。 不要只是看着和嘉兴两区人口、还有各种经济指标,差个百分之二三十,觉得也没什么。 城区人口占比高,三产占比高,能有4c机场,能有10台26线的嘉兴南站,能虹吸整个嘉兴地区的经济和人口,以及近十年每年的人口流入速度差,就是实打实的差异。 海宁能做什么?跳脚?怨妇?发神经?海宁人不至于爱攀比又虚荣还输不起吧。 在现有的管理框架下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融杭接沪四个字不动摇,全域发展四个字不动摇 别自欺欺人,但也别泄气。 此时更需要靠毅力和韧性,就是这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