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娇龙—— 玉娇龙——
关注数: 12 粉丝数: 32 发帖数: 472 关注贴吧数: 3
这刀王...    几千美元的定制皮鞋我们穿过了,数万美元的皮包我们也拎过了,但有多少人知道“锋利”也是一件奢侈品,想获得它,要用顶好的钢水手工锻造一把刀,然后用绝顶完美的手艺为它开锋,就这样,你拥有了“锋利”。锋利,是会让人上瘾的,就像意大利的鞋子、瑞士的手表。      1      “三百元磨一把切肉刀”      “有病!我随便用碗底磨两磨就可以了!再不然,买一把十几块钱的刀,很好使了!”在去陈华记的路上,出租车司机直白地回答了我的“白痴”问题。      现代的大工业,使得制造一把家常菜刀十分廉价,磨刀剪的行业日渐式微。大多数人亦得过且过,用刀用剪“能切就行”,对刀剪要求并不高。然而,有一个磨刀师傅,看刀开价,最低两百元磨一把刀,一般是三四百元,也有过千元磨一把刀的,依旧门庭若市,下了单,一般要三个月才能取货。他甚至扬言:“我敢说,现在外面的人,都没有利刀用!现在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锋利。但是只要他帮衬过我,他肯定要回头再找我,因为他知道了什么是真锋利!”抛下此豪言的是香港“陈华记利器专门店”的主人,人称“香港刀王”的华叔,陈当华。经他磨过的刀剪,不但锋利得可以剃须,而且持久耐用。      2      假利与真锋      在人流熙攘的庙街,绿色的铁皮摊档后面,有一个不到十平米的门铺——陈华记利器专门店。踏入铺子,各种刀剪明晃晃,白花花,寒气袭人。一盏昏黄的台灯下,寒光闪闪:一个老头,脖子上戴一串粗粗的佛珠,那半个巴掌大的吊坠子一直吊到胸前;头发花白,双目炯炯有神,正弓着身,如划船般晃动着身体,这个老头正是华叔,今年77岁。      “要看一把刀是否锋利,有两个标准。首先,是削纸。”说罢,华叔拿起一把磨好的切肉刀,在柜台捡起一张报纸,横着削过去,一条几毫米的细纸条就出来了!接着,又把刀塞给我,让我竖着把刀往下放:“不用力的,就是轻轻把刀放下去,就能削开。”记者一试,果然无须用力,报纸当场破开。      “最重要的,就是轧发!”说时迟,那时快,华叔举刀放到自己头上,两手指轻轻扶着刀身,本以为大刀会滑落到华叔耳朵,然刀却没有落下!“能轧发才能剃须!这就是真锋利了。”      那么锋利的厨刀,岂不是很危险?“你都不懂。越是锋利的刀越安全!人们常常切到手,就是因为要用力切,刀打滑。如果刀够锋利,根本不用力就可以将猪肉切得像纸一样薄。不打滑,就不会切到手了。你说你喜欢做菜,没有一把好刀,你怎么喜欢?”华叔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说起话来噼里啪啦地,就跟他的剪刀剪布的时候一样,“唰”地一捅到底。      那陶瓷刀呢?“那个是旧东西!25年前我就在卖了,掉地上就没有了。即便不掉地上,顶多也就用半年左右。早过时了,现在又当新东西卖!”      求新,求变,贪图方便、便宜的现代人,早已经习惯了“锯”肉而不是“切”肉,也分不清假利和真锋了!      3      磨刀靠耳不靠眼      华叔一边从柜台下面拿出一把双立人的切肉刀,弯腰在一个小小的木制工作台前坐下来,自顾自地“刹刹”地磨了起来:“哼,磨刀没有什么挑战性。磨剪刀才见真功夫。”      “外面磨刀,随便用砂轮车一下就收几十块钱。家里头磨,很多人都只知道用普通磨刀石。那些都是会磨坏刀的!就是随便把刀刃磨薄就算。那是‘利’不是‘锋’。刀刃不平整,用不了多久,刀刃就会坏,不是真正的锋利!不要以为我收你几百块钱磨一把刀,我磨刀剪一副心机,足足九块石头,差不多一个小时。手皮剪更考功夫,感冒的时候不能磨,因为精神稍不集中就会磨坏了。所以其实一天磨不了多少把,赚不了多少钱。你要是在我这里买刀,我还免费帮你磨。华叔一边讲着,一边又换了一块石头。用毛笔蘸点水,加一点磨刀油,又接着磨了起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