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情圣 浪子情圣
关注数: 792 粉丝数: 297 发帖数: 5,508 关注贴吧数: 10
QQ要求通过认证的经典语句   在OICQ上聊天要过验明身份一关,来者语言可谓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妙趣横生、其乐无穷。现记录几例,可与网民共享。 第一例,昵称阿Q者来“敲门”: 第一次,理直气壮地,阿Q:开门,我是警察!查房! 倾心:(很警惕地拒绝)对不起,有搜查令吗? 第二次,嘴硬地:阿Q:少废话,开门! 倾心:(坚定地)对不起,请出示证件! 第三次,换招:阿Q:小兔乖乖,把门打开! 倾心:(急切地)孩子们,快跑呀,大灰狼来了! 第四次,又换一招:阿Q:芝麻,芝麻,开门吧! 倾心:(果断地)对不起,这里没有宝藏,请走吧! 第五次:口气变得可怜兮兮:阿Q:大姐,外面太冷了,让我进来吧! 倾心:(心太软)哦,那好吧,不过,屋里人多,别乱讲话! 终于被放行,长叹一口气,进来的第一句话是:阿Q:唉,进屋的感觉真好,好温暖呀!                   第二例,昵称阿K: 第一次,试探性地:阿K:一定要三十八岁以上吗? 倾心:(微笑地)你还没到三十八岁? 第二次,怀有希望地:阿K:我刚好三十七岁,可以吗? 倾心:(故意果断地)不行! 第三次,疑惑地:阿K:为什么? 倾心:(认为他是明知故问)你不知道?这是因为喜欢与成熟的人聊天呀! 第四次,不解地:阿K:难道差一岁就不成熟? 倾心:(坚决地)我做人很有原则! 第五次,狡猾地:阿K:麻烦你点一下更新好吗? 倾心:(不解地)有什么问题吗? 随后点一下阿K的个人说明,更新之后,发现年龄已经变成了三十九岁。 倾心:(笑)哈,你成长的太快了吧?! 第六次,假装诚肯地:阿K:是为了你的需要而发展呀! 随后又马上发来第七条,这次真的有点诚肯的味道:阿K:如果我有三十九岁的心里,可以吗?终于通过。 第三例,呢称阿G: 第一次,询问地:阿G:为什么一定要三十八岁以上? 倾心:(直白地)人生是一本书,我喜欢读厚的。 第二次,得意地:阿G:我今年四十岁,你认为够厚吗? 倾心:(肯定地,但又怀疑地)够厚,但内容丰富吗? 第三次,更加得意地:阿G:丰富极了,有人生的真谛,有诗情画义! 倾心:(考验地)有真诚吗? 第四次,肯定地:阿G:有,那是它的主题!     作者: 牛仔裤少女
[转贴]张小娴”禁果之味”里的经典句子 不要给对方太大的期望,也不要许诺些什么。当你让他失望,却又很快给他一个惊喜,这样,他会心悦诚服。   即使你没有,你也要设法让他感到你努力不让他失望。   所以,聪明的人不会说[我永远爱你。],他们只会说[我不知道可不可以,但我会努力。] ------------------------------------------------------------   当你舍弃尊严的时候,通常也是得不到回报的。当你问:[我做错了什么?]的时候,已经是到了绝境。   你这句话,不过是光荣地为对方送行。   她挥一挥衣袖伤感地说:[你没有做错什么,是我的错。]   在人生某个时刻里,没错却肯承认自己错了,是多么的骄傲?   你的确没有做错什么。我不爱你,是我的错,与你何干?   假如你偏偏要说自己做错,那么,你唯一的过错,便是没有首先不爱我。 ------------------------------------------------------------   你曾否相信,两个相爱的人是可以排除万难的?   不曾有过这样的信念,证明你不曾年轻过。   可是,如果一直相信的话,也证明你太天真了,也许你还没有长大。   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永远不会长大,永远不进步,永远不会遇到更好的人,思想也永远一致,那么,他们之间是一点困难也没有的。可惜,这是不容易的。   当我们再遇到苦难时,却已经失去了从前那份冲破万难的勇气。我们物理,也再无斗志。那一刻,我们多怀念从前的自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寄生不是爱  对绝望的心理分析那么绝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完全没有希望的人才陷入绝望呀?聪明的读者,你大概要这样问了。绝望的人可是痛苦不堪,甚至到了难以活下去的地步。那又是为什么呢?   作为一名出色的心理医生,派克博士常常听到他的来访者如是说:   “我实在太爱他(她)了,没有了我的丈夫(妻子、女友、男友),我不能再活下去。”   “哦,你搞错了,你根本不爱你的丈夫(妻子、女友、男友)。”派克博士回答。   “你是什么意思?我刚才告诉你了,没有他(她)我不能活下去。”来访者很生气。   于是,派克博士耐心地解释说:   “你说的那是寄生,不是爱。当你需要靠着另一个人而活下去,你便是一个寄生者。在你们的关系里,没有选择,没有自由。爱应该是自由的选择。两个人相爱,意味着其中的每一个人,完全有能力独立生存,但是他(她)选择与对方在一起。”   因此,当我说:“我爱你”,意味着我并不是不得不对你有这样的情感,而是我选择对你怀有如此的情感。真爱是自由的选择。   绝望到要去死,不是爱的证明。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绝望是心理冲突发展到了极致。这个冲突恰恰是,一个人明白感到了他(她)所祈求的事情是完全无可能性的,但是他(她)仍然没有能力放弃这种欲求。这种“渴求”与“不可能”的冲突,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为了逃避这种痛苦,有的人选择了死。所以,自杀,不是对他人爱的结果,而是一个人逃避自己内心冲突产生的痛苦的结果。人如果能够看清楚自己下意识中潜藏的期望(愿望、希望)的不合理性,最终放弃它,也就是做到了佛教所说的没有执著心,便摆脱了痛苦。这不是一个消极的过程,恰恰是心理治疗之中一个积极的过程,需要来访者和治疗师共同努力。当前,中国的心理医师,如果自己从来没有走过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敢做一次彻底的自我心理剖析,就很难学会帮助他人。好像功夫师父一样,如果自己没有练就一身真功夫,怎么能传授给他人呢?幸福是自己的杰作   幸福是一种自我满足的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感受会有天壤之别。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幸福的感受也会产生很大变化。30年以前,我在河南农村插队的时候,农民如果能吃饱肚子就很开心。如果再能顿顿吃上“细粮”———白面做的面条、馒头,那就是天大的幸福了。自家的母鸡下了蛋,舍不得吃,攒一小篮,拿到供销社换盐、换灯油。如果谁家的孩子提着瓶子去打醋、打酱油,街上的人就会问:“你们家有客啦?”真的,平日里谁家舍得用那些调料呢?然而,如今的中国农民抱怨贫困,已经不再是吃饭的问题了,他会告诉你:“是没有钱花。”幸福的感受变啦!   我们小的时候,女孩子在一起跳皮筋,男孩子们在一起弹球,玩得津津有味。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口袋里装满了糖果、花生,就幸福得要命。可是看着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每天活在昂贵的衣物、食品和玩具堆里,还是一句话:“没劲”,更谈不上什么幸福感觉了。   人是怎么了? -----作者: 猫小可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