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捂捂 牛牛捂捂
关注数: 10 粉丝数: 40 发帖数: 438 关注贴吧数: 35
致班主任朱刚老师 致班主任 最近常睡不熟,不知是年岁长了、觉少,还是闲时略多、思长…… 记忆尤深的是1995年的小升初数学考试,前桌的小伙伴无意间漏出的卷角,仿佛冥冥中提示我——有题算错了,改之多得4分。于是考进了一街之隔的一中。 在时间单向前行的轴线上,很多记忆被封闭在发生点的维度里,很难再回头找寻,我们把它叫做“忘记”。但,能够维系20余年仍常有追忆的,已是至深刻,却实属寥寥。而往往这些记忆浓烈的节点,会把你抽离当下,带回到那时,那地,那人,生发弥散,与已远远而去的时光遥望! 我的班主任——朱刚老师,便是年少印象中的至敬至思的那尊节点。 那时,朱老师刚刚毕业,已记不清老师第一次首秀时的模样。印象深刻的唯《背影》那堂课,老师是眼角含泪上完的,也分享了他与父亲的故事。所谓年少无知,不是因为迷糊冷漠,而是缺少经历和沉淀。那时上课的我们好像并无太多的共鸣。若干年后,反反复复的离家回家,旅途由近至远,再由远及近,便真的会从亲人的背影中解读出更多。好的师者并不是要执意教授或改变当时的你,有时仅需埋下一颗记忆的种子。 一中食堂的饭菜已完全没有印象了,颇具玩味的是饭前等待铃声,怀抱饭盒的冲锋姿态。每当下课的铃声响起,伴随着夺路出门,从楼梯上直接跃下,或从扶手上滑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抄着近道,当然,其中少不了以竞走的方式,躲过红袖章值日生和教导主任的拦截盘查,这是比体育课都有效的体能检验。食堂里,老师和学生是一起打饭就餐的,荤素搭配的菜谈不上营养,也只能填饱肚子。那时,朱老师吃饭常带有一瓶咸菜,他说是从老家带来的,还让我们也尝一尝。如今,咸菜的味道早已无根无影,留根的是那份淳朴真挚和源出寒门的坚毅执着!好的师者不取决于履历的深浅,而是由秉性中生发出专属光环,举手投足间皆是传道解惑,授人心念。 我已记不得有没有当过语文课代表,好像很想,却也没有,但是和语文的羁绊实实在在地是源于初中。很多人年少时是凭兴趣学习,或者说是向着喜欢的老师学习,我也是这样。初中之后的9年学业,和语文的交集越来越浅,工作后同文字的作战却越来越深。可以抱歉的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应该是统统还给老师了,唯留语文。好的师者是学生的幸运,当年懵懂的我们当然不知道成年后的路程,若能遇见良师,或许能为若干年后要走的路埋下伏笔,我想这就叫做“启蒙”。 很多年过去了,再回母校的次数有限,谨以此文向恩师致敬! ——作于2017年5月2日5时 南京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