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tao9999 jiangtao9999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8 发帖数: 6,040 关注贴吧数: 0
我想,我猜到了某专家的内核和应用程序绑定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开机就需要 Linux 内核吧?不然整个 Linux 系统都无法启动。 所以 Linux 下面的应用程序,都依赖 Linux 内核。 同时应用程序不可能绕过系统,直接运行,这种程序现在不存在,都需要系统内核提供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 所以 Linux 下面的应用程序,都依赖 Linux 内核。 这样,Linux 下程序依赖内核的基本理论思想已经挂接。 现在需要反向一下,Linux 内核上面有各种支撑库,咱们就简单的只说 glibc 。 glibc 明显是依赖内核的,别忘了 glibc 编译时的设置参数有个 --enable-kernel 。另外,glibc 对上面的应用软件提供的接口,确实是有版本问题的。 当然现在 glibc 已经做的很好了,不过这种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某些过渡期内的 glibc 。不然 centos 也不会有 compat-glibc 系列的包了。 所以,现在证明了,内核版本因为限制了 glibc 的版本,而 glibc 的版本接口,导致了使用 glibc 的应用程序出现了接口问题,进而导致了应用程序的兼容问题。 自然而然,忽略中间的 glibc ,Linux 内核版本等于是影响了应用程序的兼容。 现在,从下而上,从上而下。都证明了 Linux 内核和 Linux 的应用程序有依赖关系。所以他的理论成立。 当然,他这个理论有个非常大的缺陷,他只字不提。就是应用程序依赖的函数接口是 glibc ,这部分有问题。而 Linux 应用程序依赖的内核功能,并不存在兼容问题,因为应用程序并不直接调用内核,而是靠 glibc 中转。包括 Linux 内核提供的资源分配和任务调度,本身是和应用程序自己无关,是绝对兼容的。 但是他偷梁换柱的,把依赖 glibc 的接口问题,替代到应用程序使用内核的任务调度机制上,变成了应用程序使用内核的机制=出现了 glibc 的接口问题而不兼容。 所以,在他的观点里,忽略其实是 glibc 这个层面引起的问题。抹掉这个中间层,所以他的观点就变成了应用程序调用 Linux 内核出问题。进而的,他的观点也就无法接入解决这个问题的轻松办法:glibc 这里接口稳定即可。 当然,以上内容 glibc 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很多应用程序,会调用更高层面的支撑库,这样对于系统下层的接口变化,抵抗能力更强。可以做到和内核无关,甚至和 glibc 无关。 甚至有些程序,通过使用非 ABI 调用,而是选择其他方式调用,比如 socket ,进一步抵消了函数接口问题又能提供功能支持。 可惜他的观点,从来没有提及,甚至忽略“分层”的概念,这个问题轻松解决他的大部分理论支撑。
吐槽一下龙芯派2代板子的设计 openjdk 编译太慢了,闲的没事看了眼 openloongson 。 这次虽然改进明显,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好: 1、没 SATA 或者 USB 3 。 接机械硬盘用,USB 2 的性能已经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性能来读写 HDD 了。只适合外围一些低性能的设备。那个 m2 的 SATA 界面真的意义不大,不如和 m2 wifi 整合成 nvme 。估计是设计这个板子的时候,nvme 还很贵吧? 这个 m2 的 SATA ,我觉得用内置 SD 读卡器替代更便捷一些。 2、PCI-E 是 1X 的。 主要是想吐槽这个界面。哪怕是 1X 的带宽,我觉得也应该给个 4X 的界面口。有些设备是 4x 的,但是可以运行在 1x 模式,这些设备可以扩展开发的能力不用转接了。现在这还要再去买个转接卡,为什么不直接就自带转接呢? 有没有那种后面开口的 1X 界面槽?也就是 16X 也可以插到这个 1X 口上的设计?用这个也可以。 3、没有板载更多的 USB 扩展口。 开发者如果需要“板载” wifi ,我觉得一个很靠谱的办法就是 USB 扩展口这里直接装个自带拐弯的 USB 网卡。而且不光 USB 网卡,现在我记得也有 USB 扩展口上用的 U 盘可以充当 SSD 。 4、内存焊死,只有 2G 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我觉得不如改成单笔记本内存条插槽,实际成品作为嵌入式的设备,2G 还能接受。但是开发来说,我还是觉得内存越大越好。所以不如做成笔记本内存槽。 5、CPU 应该在这个主板的最高点。 当然并不一定超过网口 USB 这边,但是我觉得至少要有两个方向留出空间,开发者可以从这两个方向自己按需制作散热器。虽然内陷式的散热器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让出更多的空间,对于散热器的设计要求就低了很多。 不过我忽然想起来,龙芯就没有考虑做 CPU 插槽的设计吗?反正都是 HT 总线,设计一个板子就可以用很久。 我觉得目前对于龙芯,核心卡 + 扩展版的设计更合适。
谁给我讲讲怎么不符合规范?哪个地方有问题? zhidao.baidu.com/question/500404141.html --------------------- 网友采纳1、怎么装的 2、什么版本 初步看,是系统没有搜索到盘,导致挂掉。 能人肉识别的错误信息在这一大滩的上面……已经被滚屏出去了…… >_<!! 您的申诉正在处理中,请耐心等待。 追问 1.我从红旗下载的redflag 6.0 sp3版本的系统 放在fat32格式的F盘根目录下,网上下载grub,提取grub.exe,grldr文件放在C盘,修改BOOT.ini,新建menu.lst root (hd0,5) kernel /vmlinuz initrd /initrd.img boot 然后把E盘删掉成为FREE分区;提取安装包里的vmlinuz initrd.img放在F盘根目录下 硬盘格局:主分区C;G分别装有XP,WIN7,扩展分区:逻辑分区D,删掉的E(现为FREE)逻辑分区F; 回答 1、新手请用 Fedora 或者 ubuntu 。 2、新手请不要网上下载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安装还是刻盘。 3、别说什么 CDEF ,请直接说第几个分区。 4、识别不了硬盘不是因为分区的问题,一般都是因为驱动的问题。 5、如果发生了 4 ,那么请看 1 。 追问 1、不知道这两个,不过我会试下, 2、我也想刻盘,,没有光驱啊,,, 3、第二个逻辑分区, 4、刚看了下BOIS,硬盘是挂在SATA1,,驱动什么的不懂…… 5、下载那两个之前还是想试下这个,,,还有什么办法么? 回答 1、要去他们的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啊。 2、去喷你的机器生产商。还有去喷你现在折腾的这个系统的作者,他没有为 U 盘安装做准备。 3、东西尽可能往前放。装系统的分区也一样,尽可能靠前。 4、驱动问题是基础知识,学计算机必须知道的东西。SATA 需要新的驱动,和 IDE 的驱动不同。如果你的系统太老,没有 SATA 的驱动,那么必须在 BIOS 里把硬盘控制器切换到 IDE 兼容模式。但也不一定能行,而且性能有损失。 5、非常简单的办法:把这个新计算机卖了,钱去买台旧计算机。 追问 1、红旗官网,八百年不更新一次,,,这个版本够新了, 2、我的机器自己买东西组装的,喷主板商,还是CUP商,还是硬盘商?,,谁能告诉我红旗官网的系统作者是谁? 3、放在C盘试过的,, 4、我不是学计算机的,,,我是学机械的,装个linux是想学下它的基础操作,然后要去学一点点的嵌入式; 5、好吧,哥,我服了你了,我要用旧机器的话为什么还要买新的呢? 回答 1、因为他本来就不再更新了。红旗服务器版是另外提供的,桌面版已经改名字改开发方式好几年了。 2、喷你自己为什么不买个光驱?系统很好说,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很好记。 3、你现在的问题看不出来是什么,所以往前放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我估计是驱动的问题,这个放什么地方都无解的。 4、学机械的那就听哥的,去装个 ubuntu 或者 Fedora 。装个用着玩就去选择 ubuntu ,如果想深入学习 Fedora 。别听网上那帮高手的乱找什么“国产”的“中文”的操作系统。 5、好吧,你既然有新机器了,为什么要用这么老的Linux? 追问 ...我在下ubuntu 12.10 AMD64 ISO,还有一个USB installer,谢谢你,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