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啦新手牛牛 黑啦新手牛牛
关注数: 43 粉丝数: 119 发帖数: 1,128 关注贴吧数: 4
钓鱼这些事(续) 约一顿饭的功夫,终于等来了三个打捞人员,钓友们和我一样,都第一次看到打捞的蛙人,纷纷放下鱼竿,过来看热闹(其实也没法钓了,那么大“鲨鱼”一下水,鱼早吓跑了,各位钓友,不好意思了),打捞队问明情况后,其中一个敦实的小伙麻利的的穿上了潜水衣,戴上潜水镜,背上氧气瓶,举着潜水灯,挂满铅疙瘩,沿着队友扶着的梯子朝当初竿稍滑落的地方潜去…… 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看着不断冒出的气泡,心情既兴奋又焦急,随着一股巨大的气泡从梯子下升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只从水中升出的手所吸引,一只斑迹驳驳的万力赫然在目,却不是我的竿稍!大伙也发出了一阵惋惜声,看着我失落的神情,蛙人小伙忙安慰我说,:“没关系,这鱼塘的水很清澈,即使在水下5米左右能见度也很高,估计水流把竿稍冲远了,我再下去努力找”又是一串气泡在水面上向前延伸,这次等待的时间更长了,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终于随着梯子下的一大团气泡冒出,一支杆稍缓缓的升出了水面。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拿着这根失而复得的宝贝,我高兴的和蛙人合影留念,谢谢蛙人小伙的敬业,更谢谢钓友们的关心支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打捞花费了一些银子,但还好结果是完美的,经历了这件事,提醒自己今后做事要更加谨慎仔细,也以此文献给广大钓友,希望大家开心钓鱼,安全钓鱼,大吉大利。
钓鱼那些事(续) 约一顿饭的功夫,终于等来了三个打捞人员,钓友们和我一样,都第一次看到打捞的蛙人,纷纷放下鱼竿,过来看热闹(其实也没法钓了,那么大“鲨鱼”一下水,鱼早吓跑了,各位钓友,不好意思了),打捞队问明情况后,其中一个敦实的小伙麻利的的穿上了潜水衣,戴上潜水镜,背上氧气瓶,举着潜水灯,挂满铅疙瘩,沿着队友扶着的梯子朝当初竿稍滑落的地方潜去…… 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看着不断冒出的气泡,心情既兴奋又焦急,随着一股巨大的气泡从梯子下升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只从水中升出的手所吸引,一只斑迹驳驳的万力赫然在目,却不是我的竿稍!大伙也发出了一阵惋惜声,看着我失落的神情,蛙人小伙忙安慰我说,:“没关系,这鱼塘的水很清澈,即使在水下5米左右能见度也很高,估计水流把竿稍冲远了,我再下去努力找”又是一串气泡在水面上向前延伸,这次等待的时间更长了,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终于随着梯子下的一大团气泡冒出,一支杆稍缓缓的升出了水面。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拿着这根失而复得的宝贝,我高兴的和蛙人合影留念,谢谢蛙人小伙的敬业,更谢谢钓友们的关心支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打捞花费了一些银子,但还好结果是完美的,经历了这件事,提醒自己今后做事要更加谨慎仔细,也以此文献给广大钓友,希望大家开心钓鱼,安全钓鱼,大吉大利。
钓鱼那些事1 春暖花开,终于到了可以用短杆宙钓(两团饵料钓水层的一种黑拉钓法)的好季节,周日阳光和煦,春意盎然,兴冲冲一早赶到专业黑拉池,己有不少钓友开始盘腿而席,垂纶而钓了,赶紧摆起摊头,万力,杆挂,玉置,抄网……最后拿出心爱的十尺幻世峰。难得的好天气,,好鱼情让我心情畅快,临水而席,我和旁边的钓友边聊天边开始插漂上线,随手把杆梢往腿一搁,伸手就去拿线组,一阵春风袭来,暗觉不妙,一回头,杆梢己从大腿吹落水中,前摇后摆地扭着腰肢往碧水深处游去…“啊,完了",我一声惊呼,急忙想拿抄网再做最后的补救,却还是晚了一步,“跳下去!”一股强烈的冲动直撞脑门,可想到五米的水深和初春的寒冷还是挽回了我的理智,望着渐渐消失在深水中的杆梢,整个人都傻了,这根幻世峰可是我的宝贝啊,等了很久才等到了这支成色那么好的10尺神竿,上个月刚托朋友在日本购买验货,千里迢迢,收入麾下,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没想到我和她的缘份竟如此短暂(老杆几乎很难配节),想到此处,不禁悲从心来,来时的好心情早乱成了一团麻,糟糕透顶了,旁边被惊到的钓友们纷纷过来询问,支招,可当知道是一根细小且没上大线的苗子下水时,都露出了惋惜为难的神情,除非把整个鱼塘的水抽干或潜入五米深水大海捞针,否者没戏。突然有位钓友戏言了一句:“唉,看来只有请专业的蛙人来喽”。哎,这说不定是个办法啊。我一激灵,赶紧打开万能的百度搜寻,哈哈,还真有专业打捞队啊!只是打捞的价格有点肉痛,而且不保证一定能捞到(出场费是必须付的,捞到价格另加),可一想到我心爱的杆稍还在水底眼巴巴的等着我,和我为收到这支幻世峰付出的等待和努力,一咬牙,算了,就当买个教训吧,最重要的是有资质的打捞队毕竟正规专业和安全。想到这,我马上拨通了手机。
并继随想(一) 相信大多数刚入手并继的钓友都有买买买的经历,并继吧贴子上最多的也是询问买什么杆好,也有很多分享新杆到手喜悦的贴子,本人也是这样一路走来,那种长草,拔草,最后得到的那种快感真的很上瘾,风控期间,看得最多的就是某宝和某鱼,那里像有无数的宝藏让人深陷其中,欲罢不能。渐渐的,杆包越来越鼓,荷包却越来越瘪了,于是只好用钓友常用的一句:"钱只是换了种方式陪伴你”来自我安慰了。现在细细回想起来,我用的最多两支9尺和15尺杆外,其它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可以用"养杆千日用杆一时"来形容,但很怪,即使如此,一想到杆包中有几支费劲周折,好不容易淘来的心爱的杆子静静地躺在那,心中就有一种满足的快乐,"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这种心态不知是否有点怪,广大并继杆的钓友是否也有同好中人。最早买了振岀杆,但自从入了并继的坑,振出就成了路人,虽然当时收振出时以为一步到位了,才发觉并继才是振出的终点,可并继坑里一呆,又觉得碳素并继杆的归属是和竿,冷静想想还是算了,浅尝辄止吧,总不能为了杆子天天喝汤啃馒头吧。现在也算有了几根杆子,写了几篇体验的拙文,应该去研究研究钓技了,毕竟再好的杆子老是空军那也不是个事,对吧?不过,说实话,看到好的经典的佳品,还是会百猫挠心,手痒难熬,唉,这就是玩并继的宿命吧。
新年聊聊并继钓鱼(6) 碳素并继杆与和竿(2) 就和许多钓友一样,有了一支又想下一支,总觉得碳素并继杆有了轻巧,总差一点腰力,有了腰力,又差一点手感,有了手感却差点做工等,总之无法十全十美,此时又有朋友说,去玩和竿吧,它天然的竹纤维出来的手感是碳素杆一直在模仿却永远难超越的存在。好奇之下,初窥和竿之门,才发现又是一个天地,和竿已成为日本钓界的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日本和竿的制作工艺,由历代著名的竿师传承而下,各门各派,极具特色和美感。出了许多和竿大家,孤舟,影舟,山彦,橹声,杆春等大名鼎鼎的名竿,调性销魂,工艺精美,是制竿大师们翻山越岭从竹海中千挑万选,怄心坜血,集多年精心工艺制作而成,可谓一生悬命,一杆入魂。(具体和竿的历史文化,钓友们可看吧中及百度中有资深大师专业解读,本人只是东施效颦,请见谅哈)。当然,作为日本和竿文化的载体,其顶级的和竿独一无二,价格肯定不菲,这和瑞士手工机械表与日本精工表是一个道理,论实用性和性价比肯定工业机器生产的高,论独特性,艺术性及文化价值,两者天差地别,就看你选哪项了。本人有幸试过朋友的几根传说中的和竿,确实手感很好,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和竿那绵软的腰力,中鱼的刹那,只要将杆竖起,鱼拉着杆梢登登登地插入水中,和竿大弯弓地牵着鱼在水中来往几个回合,鱼就乖乖来到你的身边,手腕丝毫没有压力,这点让我很惊讶。都说和竿好,和竿贵,本人以为,和竿确实好,好就好在它几乎具备了各种并继杆的所有优点,腰力强,做工好,手感隹,涂装美,刺鱼准,回鱼稳等等。但各种碳素并继杆的特点却更加明显,比如飞翔天等的腰力,老普,玄武人等的手感,伊吹等的涂装,狮子吼等的做工,在碳素并继杆的世界里总有一款等着你,这也是并继吧生生不息,钓友们论杆品杆津津乐道的原因吧,况且尽管和竿也有价格亲民的,但总体而言比碳素杆还是要昂贵些的,此外竹竿的重量也决定了和竿不可能如碳素杆一般做很长的尺寸去野钓,更适合用中长尺钓专业池或小河浜。因此,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关健看自己的要求来选择。本人一点和竿与碳素并继杆的随想,想哪写哪了,有很多片面不当之处,欢迎大家交流沟通。
新年聊聊并继钓鱼(五) 6.并继碳素杆与和竿(1) 记得小时候跟父亲外出钓鱼,只见他从袋中抽出两根竹竿,插在一起,系上带钩的鱼线,挂上蚯蚓就可以垂钓了,看着鹅毛浮子一颗颗上浮,随着父亲的手一抬,瞬间竿梢插入水中,鱼线在水中游走,一会儿一条大鲫鱼就浮出水面,吐着水泡摇头晃脑地被牵到了岸边,看着鱼护中一条条鱼儿,儿时的我心中充满了好奇和羡慕。岁月荏苒,钓鱼成了我的最爱,钓竿也从最初的竹竿变成了振出玻璃钢,振出碳素杆,现在又玩上了并继杆,最后,小时候玩的竹竿成了坐上宾,不过是日本制造的竹竿,学名和竿。 言归正传,玩振出杆时,朋友告诉我,玩了并继杆再也不会去碰振出杆,现在开始玩并继碳素杆了,也和大多数刚入坑的新人一样,上百度,看贴吧,想找出一根万能的极品并继,最后发觉根本不存在,于是乎,开始研究并继杆,才发现是个大坑,品牌,杆长,调性,软硬等林林总总,不同鱼情,不同环境,不同的手感,不同的要求都有不同的并继杆与之匹配,这样排练组合下来,根本没法玩了,于是乎化繁为简,干脆向老钓友多请教,网吧上多看多听吧,口碑好的就多关注,成套的买不起,就配置的各个尺寸里选些某杆所谓的黄金尺寸,慢慢地陆陆续续也收了些三大家和江户川及征兴的杆子,实践证明天下钓友是一家,他们推荐的大多数杆子确实很好,省心省力还开心,完全没必要自己去研究那些开发商才研究的数据。比如大家都熟知的达瓦的做工,喜玛诺的涂装,伽玛卡兹的腰力,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也八九不离十,其中玄武人,幻世峰,飞翔天,不知火,御兆神如,老普,天成,狮子吼等当家花旦,无不各具特色,实力非凡。
新年聊聊并继钓鱼(四) 5.并继杆买新还是买旧? 这个问题让很多钓友很纠结,买新不买旧的理由是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款式都是厂家针对新的鱼情设计制作的,无论从杆子的使用寿命,维护,还是科技含量都比旧杆高出几个档次,那些买旧杆的不是商家炒作就是钓鱼脑子发热被忽悠了。而买旧不买新的理由是旧的经典的杆子是经过时间的沉淀,被广大资深钓友认可的不可复制的名杆,商家从商业角度必定要推陈出新,但新的不一定就比旧的好,就如汽车,手机等商品一样,很多新款的被粉丝吐槽的不少,反而旧的经典的价值倍增,收粉无数。因此本人以为旧和新没有绝对的优劣,旧的经典的好杆确实有它的过人之处,本人就收过枯五,天成,老普,幻世峰,飞翔天等旧杆,真的是喜欢,手感,做工或调性确有其独到之处,至于维修,使用寿命等缺点,我就当作娱乐和收藏品而非谋生工具接受了。当然新竿层出不穷,如非常喜欢的狮子吼,玄武人等非常有特色,早就收入囊中了。因此本人以为收旧还是入新,关键是这杆本身是否值得你入手,旧杆和新杆里都有好杆,毕竟用并继杆的钓友们大都是为娱而非鱼,那么多上吧聊聊,听听众多钓友的评价和建议,有机会亲手体验一下杆子的手感,这比纠结于想买旧还是买新应该更来的实际和真实吧。
新年聊聊并继钓鱼(三) 4.并继杆的使用和保养 也曾和许多新钓友一样,对新入手的并继杆呵护备至,生怕一个不小心损坏了心爱之物,畏手畏脚,反而失去了钓鱼的乐趣。现在看来,并继杆甚至是和竿,远没我想像的那么弱不禁风,只要做到基本的几点,大可放心垂钓。首先插上杆子后,最好还是顺时针旋转一下至不动即可,很多钓友怕磨漆,一般不会那么脆弱,杆用久了,总有磨损,相较于拔杆的风险,这个动作还是需要的,(胆大或特别计较磨漆钓友除外),我见过钓友昂贵的和竿梢子拔掉的事例。2,并继护线,子线用细一些,碰上大鱼或挂底把子线弓断就行,千万顺着不要拔河。3,手离杆时一定记住把杆插在万力的止杆扣里或把子线拿离水面,见过太多钓友疏忽大意把双钓放入水中,被鱼连杆拖走拍大腿的场景,认真钓鱼鱼不上,空钩入水鱼拖杆的情况太多了,我至今也没想明白这个问题。4,每次钓鱼的主线还是要检查一下,起毛损伤的旧线就丢弃别用了吧,漂很贵的,别捡芝麻掉了西瓜。5,收杆时按着顺序来,先用湿毛巾从杆尾顺着往上擦到杆梢,再用干毛巾做一遍,然后从最后一节开始逆时针转后退下,特别是杆梢一定小心顺势擦试,别折断了,如不慎卡节,可用专用卡节布解决,不可蛮力硬退。最后装上杆堵,有些钓友认为杆堵会堵住湿气,或卡住玉口而不用,本人认为只要把杆擦干再上堵应该不会,杆堵可不必堵紧,只要不掉就可以起到保护杆子的作用。7,如果河水较脏,可回家后把漂和杆子重新用清水洗一遍擦干收起即可,一般杆子不需要经常擦杆油,如长久不用,偶尔擦擦也可以。
新年聊聊并继钓鱼(一) 新年好,先祝并继吧各位钓友们新春快乐,大"鲫"大利,年年有"鱼"! 作为并继新手,看了吧内许多钓友的交流文章,自己也发布了几篇拙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也和大家分享了并继钓鱼的魅力和快乐,新年了,总想聊些什么,却又水平经验实在有限,写不出高深严谨的文章,还是想到哪聊到哪吧,谈谈钓友在吧上讨论的问题和自己的感受吧,不对之处还请大家交流指正。 1.并继杆和振出杆哪个好? 没有优劣之分,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杆吧。钓鲫鱼类的用并继杆吧,那轻巧敏锐的刺鱼,消魂的遛鱼的手感及杆子优美的弧度和精致的工艺确实让人痴迷,用一杆入魂当不为过。但如果去钓乌青,鲤鱼之类的大家伙,还是用振出吧,用并继那是找虐了,看着细细的并继杆弯着优美的弧线,几十分钟看不见鱼影,但线还永远不断,恐怕原先想好好遛把鱼得瑟一下的好心情此时也要奔溃了吧,而振出杆却能游刃有余,在刺激搏大鱼的同时,也有了手到擒来的成就感。在价格方面,振出杆除了波纹极等少数较贵的杆外,总体要比并继杆便宜,因此从性价比反使用的受众面而言振出杆也有很大的优势。就如卡车和轿车,没有优劣贵贱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多少尺寸是并继杆的黃金尺寸?用什么调性硬度的杆子好? 今常看见新入并继的朋友问这些问题,本人开始也一样。現在知道这要和钓鱼的环境(野钓,专业池,黑坑等),鱼体大小,钓法(休闲,竞技)等等都有关系,比方野钓,考虑到 鱼大小都有,水体较大,杆子尺寸一般偏长,本调偏硬一些,专业池就可杆子稍短,本偏先一些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并继杆有7-28各个尺寸。,调性有胴,本,本偏先,先调等,硬度有硬,中硬,软等的道理,不能一概而论什么是最好的杆子。当然有些刚入门的钓友建议可以先买9,12,15,18等基本尺寸,可以长短兼顾,调性硬度可达本偏先中硬吧,比较适合大多数鱼情。至于价格品牌,各人而异,不喜欢折腾的人少而精一步到位,以后慢慢添置,当然也可以先买些便宜的,等钓出些门道再换置。(未完待续)
也谈并继杆和黑啦钓法 最近看了一位钓友关于并继杆和黑啦钓法的帖子及跟帖的相关内容,作为一个学习黑啦钓法不久的新手,也和广大钓友交流谈谈自己对并继杆和黑啦钓法的看法和感受,由于初涉黑啦领域,许多方面一知半解,浅显贻笑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本人台钓也有较长的历史,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在台钓池边用细细插接杆钓鱼的朋友,好奇之下,才第一次知道了这就是并继杆,看着中鱼时美妙的弧度和钓友惬意享受的表情,我也开始了探索并继之旅,并由此进入了黑啦钓法这个国内目前小众且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黑啦圈。 黑啦是日语鲫鱼的译音,所谓黑啦钓法就是针对钓日本高背白鲫的各种方法,在日本和韩国很是流行,由于日本高背白鲫有着各个水层觅食的习性(国内鲫鱼基本在上层和底部觅食),由此产生了所谓浅宙(钓浮1米左右),深宙(钓深1-3米),底钓(5米左右)等不同水层钓法;如果从子线挂饵料分类,又可分为两团(两颗团饵,边诱边钓)和组合(上钩雾化团饵,下钩类似米饭粒般诱骗饵),因此就有了浅宙组合,浅宙两团,深宙组合,深宙两团,段底(底钓组合),底钓(底钓两团)等针对不同鱼情的各种钓法。正是由于日本高背白鲫不同水层的习性,因此也催生了并继商业的蓬勃发展,个人以为台钓是日本黑啦钓法的简化版或者是适合我国鱼情的改装版,台钓3.6,4.5,5.4米的3个鱼竿尺寸基本可以满足台钓的各种鱼情(野钓特殊长尺7.2,8.1米等除外),而日本黑啦钓法要求针对不同水层的鱼竿从(7,8….18尺)12个基本尺寸外(野钓长尺19,20….27尺等除外),还有8.1,9.1…等非整数尺寸,日本对产品分类之细,做工之讲究和精明的商业头脑也值得我们国内的钓具厂商学习借鉴。 现在国内并继杆流行,在并继吧看到许多钓友交流并继心得体会,本人也写了几篇新手并继的体验文章,个人以为,之所以广大钓友如此喜欢并继,首先是由于并继其本身的插接结构,细杆厚壁,能带给钓者更为轻松舒适的钓鱼手感,享受细线小钩钓鱼的愉悦;其二,精美的钓具和各种不同调性(先调,本偏先,本调,眮调等),硬度(硬调,软调等),款式(和竿,合成杆,碳素杆等),品牌(达瓦,喜玛诺,伽马卡兹,江户川,征兴及和竿的各大家等),让钓者爱不释手,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交流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并继钓具的讨论,已经成为并继吧的主要话题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鱼获和钓法反而屈居次位了,我想这也是随着广大钓友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早已从鱼获的物质追求进入到渔乐的精神境界了吧。 吧里看到许多钓友对并集,振出,黑啦,台钓等优劣的争论,个人以为,没有钓鱼高低优劣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本人就有台钓和黑啦钓两套钓具,想钓大鱼和其他鱼种,就带上钓椅和振出杆,过一把台钓瘾,想慢慢体会一下细线弯弓遛鱼的感觉,就席地而坐,用并继享受一下黑啦的快感。 国内黑啦钓友一般都走过先台钓,再并继,最后玩黑拉的路程。所以人数也呈金字塔分布,黑拉之所以不普及,本人以为首先是黑拉专业池少。由于黑拉钓不同鱼层,因此必须满足水深5米左右及日本高背白鲫鱼种两个必要条件,目前只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有极少专业钓池,致使受众面自然极少。其二,黑拉钓宗旨在娱不在鱼,随钓随放,颇有钓道禅意的味道,盘腿而席,临水垂钓,与大多数国人台钓追求的上大鱼,钓快鱼,追求数量,重量,刺激大相径庭,所以不同理念造成钓黑拉者甚少。其三,少有专业老师和视频传授黑拉钓法,名目繁多的钓法和日语让很多初尝试者一头雾水,从而打消进一步学习的念头。其四:精美钓具和饵料价格相对较高,与台钓相比,如从鱼获角度而言所谓性价比不高,加上某些把黑拉吹得神乎其神,高不可攀的误导,也将很多钓者拒之门外。其实在日本等国,这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普及率很广,门槛也很低,并非一定要盘腿而钓,钓竿价格也有高有低,即使价格最高的和竿,也有很便宜的,除了漂和饵料和台钓有较大区别外(黑啦漂要控制水层,一般浮力较大,饵料也有各种专门的黑啦饵),其他用台钓的钓具也完全可以胜任了,当然,与黑啦配套的钓具林林总总,竿挂,万力,丫头,段差,玉置,网头等等,确实精美无比,令人爱不释手,每位钓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加以选择。 中国的自然水域辽阔,鱼资丰富,早有蒋公钓鱼,愿者上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悠久垂钓历史,也发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钓鱼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领风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钓技,装备不断提升,对钓鱼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吐故纳新,洋为中用,取长补短已经成为钓鱼界的共识,黑拉钓法作为国外的一种钓法就如当年风靡一时的台钓一样,正逐步引入国内。黑啦钓具精美,不同的并继杆让钓者体会完全不同的钓鱼手感;钓法细腻,有趣多样。通过搓饵手法,子线长短,钩距大小,钩轻重大小,饵料状态等调整来控制鱼情,一点轻微的改变,鱼情都会天差地别,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体会其中的味道。建议朋友们自己尝试一下,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以上是新手牛牛对并继杆及黑啦钓法的初步体会,拙文和各位钓友分享交流,水平和知识有限,希望得到各位钓友斧正和指导。
也谈对并继杆和黑啦钓法的看法 最近看了一位钓友关于并继杆和黑啦钓法的帖子及跟帖的相关内容,作为一个学习黑啦钓法不久的新手,也和广大钓友交流谈谈自己对并继杆和黑啦钓法的看法和感受,由于初涉黑啦领域,许多方面一知半解,浅显贻笑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本人台钓也有较长的历史,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在台钓池边用细细插接杆钓鱼的朋友,好奇之下,才第一次知道了这就是并继杆,看着中鱼时美妙的弧度和钓友惬意享受的表情,我也开始了探索并继之旅,并由此进入了黑啦钓法这个国内目前小众且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黑啦圈。 黑啦是日语鲫鱼的译音,所谓黑啦钓法就是针对钓日本高背白鲫的各种方法,在日本和韩国很是流行,由于日本高背白鲫有着各个水层觅食的习性(国内鲫鱼基本在上层和底部觅食),由此产生了所谓浅宙(钓浮1米左右),深宙(钓深1-3米),底钓(5米左右)等不同水层钓法;如果从子线挂饵料分类,又可分为两团(两颗团饵,边诱边钓)和组合(上钩雾化团饵,下钩类似米饭粒般诱骗饵),因此就有了浅宙组合,浅宙两团,深宙组合,深宙两团,段底(底钓组合),底钓(底钓两团)等针对不同鱼情的各种钓法。正是由于日本高背白鲫不同水层的习性,因此也催生了并继商业的蓬勃发展,个人以为台钓是日本黑啦钓法的简化版或者是适合我国鱼情的改装版,台钓3.6,4.5,5.4米的3个鱼竿尺寸基本可以满足台钓的各种鱼情(野钓特殊长尺7.2,8.1米等除外),而日本黑啦钓法要求针对不同水层的鱼竿从(7,8….18尺)12个基本尺寸外(野钓长尺19,20….27尺等除外),还有8.1,9.1…等非整数尺寸,日本对产品分类之细,做工之讲究和精明的商业头脑也值得我们国内的钓具厂商学习借鉴。 现在国内并继杆流行,在并继吧看到许多钓友交流并继心得体会,本人也写了几篇新手并继的体验文章,个人以为,之所以广大钓友如此喜欢并继,首先是由于并继其本身的插接结构,细杆厚壁,能带给钓者更为轻松舒适的钓鱼手感,享受细线小钩钓鱼的愉悦;其二,精美的钓具和各种不同调性(先调,本偏先,本调,眮调等),硬度(硬调,软调等),款式(和竿,合成杆,碳素杆等),品牌(达瓦,喜玛诺,伽马卡兹,江户川,征兴及和竿的各大家等),让钓者爱不释手,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交流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并继钓具的讨论,已经成为并继吧的主要话题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鱼获和钓法反而屈居次位了,我想这也是随着广大钓友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早已从鱼获的物质追求进入到渔乐的精神境界了吧。 吧里看到许多钓友对并集,振出,黑啦,台钓等优劣的争论,个人以为,没有钓鱼高低优劣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本人就有台钓和黑啦钓两套钓具,想钓大鱼和其他鱼种,就带上钓椅和振出杆,过一把台钓瘾,想慢慢体会一下细线弯弓遛鱼的感觉,就席地而坐,用并继享受一下黑啦的快感。 国内黑啦钓友一般都走过先台钓,再并继,最后玩黑拉的路程。所以人数也呈金字塔分布,黑拉之所以不普及,本人以为首先是黑拉专业池少。由于黑拉钓不同鱼层,因此必须满足水深5米左右及日本高背白鲫鱼种两个必要条件,目前只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有极少专业钓池,致使受众面自然极少。其二,黑拉钓宗旨在娱不在鱼,随钓随放,颇有钓道禅意的味道,盘腿而席,临水垂钓,与大多数国人台钓追求的上大鱼,钓快鱼,追求数量,重量,刺激大相径庭,所以不同理念造成钓黑拉者甚少。其三,少有专业老师和视频传授黑拉钓法,名目繁多的钓法和日语让很多初尝试者一头雾水,从而打消进一步学习的念头。其四:精美钓具和饵料价格相对较高,与台钓相比,如从鱼获角度而言所谓性价比不高,加上某些把黑拉吹得神乎其神,高不可攀的误导,也将很多钓者拒之门外。其实在日本等国,这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普及率很广,门槛也很低,并非一定要盘腿而钓,钓竿价格也有高有低,即使价格最高的和竿,也有很便宜的,除了漂和饵料和台钓有较大区别外(黑啦漂要控制水层,一般浮力较大,饵料也有各种专门的黑啦饵),其他用台钓的钓具也完全可以胜任了,当然,与黑啦配套的钓具林林总总,竿挂,万力,丫头,段差,玉置,网头等等,确实精美无比,令人爱不释手,每位钓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加以选择。 中国的自然水域辽阔,鱼资丰富,早有蒋公钓鱼,愿者上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悠久垂钓历史,也发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钓鱼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领风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钓技,装备不断提升,对钓鱼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吐故纳新,洋为中用,取长补短已经成为钓鱼界的共识,黑拉钓法作为国外的一种钓法就如当年风靡一时的台钓一样,正逐步引入国内。黑啦钓具精美,不同的并继杆让钓者体会完全不同的钓鱼手感;钓法细腻,有趣多样。通过搓饵手法,子线长短,钩距大小,钩轻重大小,饵料状态等调整来控制鱼情,一点轻微的改变,鱼情都会天差地别,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体会其中的味道。建议朋友们自己尝试一下,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以上是新手牛牛对并继杆及黑啦钓法的初步体会,拙文和各位钓友分享交流,水平和知识有限,希望得到各位钓友斧正和指导。
也谈对并继杆和黑啦钓法的看法 最近看了一位钓友关于并继杆和黑啦钓法的帖子及跟帖的相关内容,作为一个学习黑啦钓法不久的新手,也和广大钓友交流谈谈自己对并继杆和黑啦钓法的看法和感受,由于初涉黑啦领域,许多方面一知半解,浅显贻笑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本人台钓也有较长的历史,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在台钓池边用细细插接杆钓鱼的朋友,好奇之下,才第一次知道了这就是并继杆,看着中鱼时美妙的弧度和钓友惬意享受的表情,我也开始了探索并继之旅,并由此进入了黑啦钓法这个国内目前小众且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黑啦圈。 黑啦是日语鲫鱼的译音,所谓黑啦钓法就是针对钓日本高背白鲫的各种方法,在日本和韩国很是流行,由于日本高背白鲫有着各个水层觅食的习性(国内鲫鱼基本在上层和底部觅食),由此产生了所谓浅宙(钓浮1米左右),深宙(钓深1-3米),底钓(5米左右)等不同水层钓法;如果从子线挂饵料分类,又可分为两团(两颗团饵,边诱边钓)和组合(上钩雾化团饵,下钩类似米饭粒般诱骗饵),因此就有了浅宙组合,浅宙两团,深宙组合,深宙两团,段底(底钓组合),底钓(底钓两团)等针对不同鱼情的各种钓法。正是由于日本高背白鲫不同水层的习性,因此也催生了并继商业的蓬勃发展,个人以为台钓是日本黑啦钓法的简化版或者是适合我国鱼情的改装版,台钓3.6,4.5,5.4米的3个鱼竿尺寸基本可以满足台钓的各种鱼情(野钓特殊长尺7.2,8.1米等除外),而日本黑啦钓法要求针对不同水层的鱼竿从(7,8….18尺)12个基本尺寸外(野钓长尺19,20….27尺等除外),还有8.1,9.1…等非整数尺寸,日本对产品分类之细,做工之讲究和精明的商业头脑也值得我们国内的钓具厂商学习借鉴。 现在国内并继杆流行,在并继吧看到许多钓友交流并继心得体会,本人也写了几篇新手并继的体验文章,个人以为,之所以广大钓友如此喜欢并继,首先是由于并继其本身的插接结构,细杆厚壁,能带给钓者更为轻松舒适的钓鱼手感,享受细线小钩钓鱼的愉悦;其二,精美的钓具和各种不同调性(先调,本偏先,本调,眮调等),硬度(硬调,软调等),款式(和竿,合成杆,碳素杆等),品牌(达瓦,喜玛诺,伽马卡兹,江户川,征兴及和竿的各大家等),让钓者爱不释手,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交流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并继钓具的讨论,已经成为并继吧的主要话题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鱼获和钓法反而屈居次位了,我想这也是随着广大钓友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早已从鱼获的物质追求进入到渔乐的精神境界了吧。 吧里看到许多钓友对并集,振出,黑啦,台钓等优劣的争论,个人以为,没有钓鱼高低优劣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本人就有台钓和黑啦钓两套钓具,想钓大鱼和其他鱼种,就带上钓椅和振出杆,过一把台钓瘾,想慢慢体会一下细线弯弓遛鱼的感觉,就席地而坐,用并继享受一下黑啦的快感。 国内黑啦钓友一般都走过先台钓,再并继,最后玩黑拉的路程。所以人数也呈金字塔分布,黑拉之所以不普及,本人以为首先是黑拉专业池少。由于黑拉钓不同鱼层,因此必须满足水深5米左右及日本高背白鲫鱼种两个必要条件,目前只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有极少专业钓池,致使受众面自然极少。其二,黑拉钓宗旨在娱不在鱼,随钓随放,颇有钓道禅意的味道,盘腿而席,临水垂钓,与大多数国人台钓追求的上大鱼,钓快鱼,追求数量,重量,刺激大相径庭,所以不同理念造成钓黑拉者甚少。其三,少有专业老师和视频传授黑拉钓法,名目繁多的钓法和日语让很多初尝试者一头雾水,从而打消进一步学习的念头。其四:精美钓具和饵料价格相对较高,与台钓相比,如从鱼获角度而言所谓性价比不高,加上某些把黑拉吹得神乎其神,高不可攀的误导,也将很多钓者拒之门外。其实在日本等国,这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普及率很广,门槛也很低,并非一定要盘腿而钓,钓竿价格也有高有低,即使价格最高的和竿,也有很便宜的,除了漂和饵料和台钓有较大区别外(黑啦漂要控制水层,一般浮力较大,饵料也有各种专门的黑啦饵),其他用台钓的钓具也完全可以胜任了,当然,与黑啦配套的钓具林林总总,竿挂,万力,丫头,段差,玉置,网头等等,确实精美无比,令人爱不释手,每位钓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加以选择。 中国的自然水域辽阔,鱼资丰富,早有蒋公钓鱼,愿者上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悠久垂钓历史,也发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钓鱼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领风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钓技,装备不断提升,对钓鱼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吐故纳新,洋为中用,取长补短已经成为钓鱼界的共识,黑拉钓法作为国外的一种钓法就如当年风靡一时的台钓一样,正逐步引入国内。黑啦钓具精美,不同的并继杆让钓者体会完全不同的钓鱼手感;钓法细腻,有趣多样。通过搓饵手法,子线长短,钩距大小,钩轻重大小,饵料状态等调整来控制鱼情,一点轻微的改变,鱼情都会天差地别,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体会其中的味道。建议朋友们自己尝试一下,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以上是新手牛牛对并继杆及黑啦钓法的初步体会,拙文和各位钓友分享交流,水平和知识有限,希望得到各位钓友斧正和指导。
新手初识并继杆13(枯法师五代15尺) 江湖传说枯法师五代是枯法师系列中比较经典有代表性的钓竿,出于好奇,入了一支15尺的二手枯五。达瓦的做工和涂装一直都是并继杆中的翘楚,枯五的涂装立体感很强,漆水清亮而厚实,每段黑色的缎带中都有特殊的宝石蓝“反光颗粒”,据说此设计灵感源自亚马孙丛林中的一种蝴蝶的翅膀,其在阳光下能反射出惊艳世人的宝石蓝光彩,于是枯法师的竿匠们就模拟这种蝴蝶翅膀的反光层结构,在竿子的每段黑色缎带中都置入这些反光颗粒,阳光下照射下的枯法师五,点点宝石蓝熠熠生辉,彰显低调奢华,卓尔不群。枯五竿袋也颇具特色,厂家当初曾用“皇家血统的鲛鱼皮样式”来描述枯五的竿袋,从质感和观感角度来看,当不为过。作为拥有“株理论”技术加持的枯法师五代,其实际使用感受又如何呢?在黑啦专业钓场和台钓鲤鱼池,本人做了开光测试,枯五持感比较舒适,大约是本调子,略微偏先,硬度大约是中硬。源于杆头较重原因(达瓦杆的特点),抛投精准顺畅,刺鱼犀利,中鱼后,有“株理论”加持的枯五较强的韧性和全竿受力的特点使鱼被弹韧的竿身黏住,难以冲刺,力道较轻易地被化解掉,因此也更为护线。也许是久闻枯法师的中庸,因此此次试杆结果,对枯五还是有些许惊喜,除了上述的涂装漆水,制作工艺,抛投刺鱼,粘鱼护线在枯法师系列中当属上乘外,枯五在钓一斤以内鱼时,能感受到“噔噔蹬”的感觉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这大概也是传闻其相较其他枯法师有所谓更好手感的原因之一吧。总体来说,枯五在枯法师系列中是一支出类拔萃,综合性全面的优秀钓竿,在并继系列中各项指标也属上乘,但达不到极致,舒适的手感应该适合钓一斤以内的鱼体,本人在台钓综合池试钓工程鲫和鲤鱼(4斤左右)时,感到回鱼对手腕还是有较大的压力(建议带上手套),此外靠岸抄鱼时,杆子也有较明显的摆头现象。 初略谈了些对枯法师十五尺的感受,鱼情环境,尺寸长度,个人感觉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此杆有不同的理解,本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欢迎钓友们斧正。
新手初识并继杆13(枯法师五代15尺) 江湖传说枯法师五代是枯法师系列中比较经典有代表性的钓竿,出于好奇,入了一支15尺的二手枯五。达瓦的做工和涂装一直都是并继杆中的翘楚,枯五的涂装立体感很强,漆水清亮而厚实,每段黑色的缎带中都有特殊的宝石蓝“反光颗粒”,据说此设计灵感源自亚马孙丛林中的一种蝴蝶的翅膀,其在阳光下能反射出惊艳世人的宝石蓝光彩,于是枯法师的竿匠们就模拟这种蝴蝶翅膀的反光层结构,在竿子的每段黑色缎带中都置入这些反光颗粒,阳光下照射下的枯法师五,点点宝石蓝熠熠生辉,彰显低调奢华,卓尔不群。枯五竿袋也颇具特色,厂家当初曾用“皇家血统的鲛鱼皮样式”来描述枯五的竿袋,从质感和观感角度来看,当不为过。作为拥有“株理论”技术加持的枯法师五代,其实际使用感受又如何呢?在黑啦专业钓场和台钓鲤鱼池,本人做了开光测试,枯五持感比较舒适,大约是本调子,略微偏先,硬度大约是中硬。源于杆头较重原因(达瓦杆的特点),抛投精准顺畅,刺鱼犀利,中鱼后,有“株理论”加持的枯五较强的韧性和全竿受力的特点使鱼被弹韧的竿身黏住,难以冲刺,力道较轻易地被化解掉,因此也更为护线。也许是久闻枯法师的中庸,因此此次试杆结果,对枯五还是有些许惊喜,除了上述的涂装漆水,制作工艺,抛投刺鱼,粘鱼护线在枯法师系列中当属上乘外,枯五在钓一斤以内鱼时,能感受到“噔噔蹬”的感觉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这大概也是传闻其相较其他枯法师有所谓更好手感的原因之一吧。总体来说,枯五在枯法师系列中是一支出类拔萃,综合性全面的优秀钓竿,在并继系列中各项指标也属上乘,但达不到极致,舒适的手感应该适合钓一斤以内的鱼体,本人在台钓综合池试钓工程鲫和鲤鱼(4斤左右)时,感到回鱼对手腕还是有较大的压力(建议带上手套),此外靠岸抄鱼时,杆子也有较明显的摆头现象。 初略谈了些对枯法师十五尺的感受,鱼情环境,尺寸长度,个人感觉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此杆有不同的理解,本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欢迎钓友们斧正。
新手初识并继杆12 8月份有幸收到一支江湖上流传已久的神杆——伽马卡兹幻世峰。或许是名声在外吧,在一睹其庐山真面目时,还是有点小小的激动。(各位看客大佬请原谅我这没见过世面的并继新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烟青色杆袋上淡墨色的幻世峰三个字,显得低调而有意境,取出杆子,青淡色为主辅以少数咖啡色的大理石云斑纹涂装,在阳光照射下,晶莹斑驳,灵动而富有变化。据说10尺本调中硬杆的幻世峰是伽玛中手感最好也是最难买到的杆子之一。 次日开光,握杆于手,轻抖抛竿,饵料精准到位,漂动抖腕,瞬间中鱼,此时幻世峰刺鱼的灵动已转化为控鱼的力量,伽马卡兹的强大腰力顷间汹涌而出,越是有活力的鲫鱼,愈能体会到幻世峰的掌控力,一个大弯弓,接下来鱼就被顶到水面,最多两三个回合,就被稳稳地牵到池边,抄鱼入户,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那天风清气爽,好鱼情配上好鱼竿,时速29条的成绩,让我好好过了一把开杆瘾。 伽马的腰力,达瓦的做工,西玛的涂装,各大家独具特色,而幻世峰给我的印象是一支各方面都很优秀却不中庸的并继杆。以前曾一直听说它中鱼时手感实在无法用言语表达,恕我手拙。传说中那种妙不可言的感觉我确实没有体会到,只能说幻世峰确实手感很棒,可是玄武人,老普,不知火等并继上鱼时的美妙手感个人以为绝不逊于幻世峰,但其回鱼腰力的强和稳却是不可与之相提并论的,此外幻世峰清雅脱俗水墨画般的大理石斑纹涂装,抛投的轻灵,刺鱼的敏锐,做工的精细,个人以为都是可以和各大家的当家花旦相比肩的。 也许有钓友会说,新杆无论从技术,质量以及维修方面都应该远胜此杆,一支老杆,哪有那么神奇,炒作而已罢了,况且停产多年的产品,无论从碳布老化还是更换维修方面似乎都无入手理由啊。嗯,对此疑问,我只能说,各花入各眼,正如有人喜欢电子表,有人喜欢机械表;有人喜欢电动车,有人喜欢老爷车;有人喜欢时尚,有人喜欢复古一样,可以有千般理由,也可以没有理由,,各取所需,喜欢最大。我只是将个人粗浅的感受直观表达出来而已,仅供各位钓友们参考,因水平有限,不当和错误之处请大家不吝啬批评斧正。
新手初识并继杆11 谈谈对于征兴不知火的初步印象吧。一直出于对“玩杆止于征兴”的好奇,终于入了一根不知火12尺(据说与三大家相比,因生产规模有限,产量难以确保,多少有点物以稀为贵的感觉)。新杆到手,兴冲冲打开的第一感觉是细,真的是细!与玄武人Y,孤舟鹡鸰志,御兆神如很是相似,都是基本属于本偏先调,杆细壁厚系列,掂在手中杆头稍沉,整支杆给人一种放心踏实的感觉,可能是早听说征兴杆的做工远不如三大家,所以并不对此杆的涂装外观抱有太大奢望,仔细观察,确实做工稍显粗糙,但可能本来就对此杆抱有好感的缘故,反而觉得这就是征兴不知火的特色标志吧,心理上倒也完全可以接受,毕竟一支名杆各方面都不会太逊。 开光第一天,不知火12尺的表现给了我预期的满意,稍沉的梢头,使得抛竿极为精准,即使在顶风小漂的情况下,饵料依然能轻松精确到位;超细的杆身,使得刺鱼相当敏锐轻巧,用人杆合一,漂动眼到,杆抬鱼中当不为过;由于细杆厚壁的缘故,使回鱼操控自如,更加护线,手感清晰而不乏腰力,想快就加一把力,杆的腰力迅速就能将鱼拉至面前,绝无拖泥带水,左右晃头的尴尬,想享受遛鱼的感觉,那就将杆子竖起,让鱼牵着杆线多游一会儿吧,那种噔噔蹬杆颤的感觉会让你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总之,征兴不知火是一支护线,操控手感甚佳,抛投轻松精准,刺鱼敏捷,腰力够强的玩味杆,竹色涂装中规中矩,细节略显不足(或也可以认为是古朴天成吧)。个人以为其调性与玄武人Y,孤舟鹡鸰志,御兆神如等较相似,江湖传说“玩杆止于征兴”是当时钓友对其的赞誉和喜爱, 放在如今有点过誉了,因为制杆技术和理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进步,对征兴不知火等名杆的宠爱更多的是一种怀旧和情怀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望各位钓友交流指正。
新手初识并继杆9 说说九尺惠舟乐调。此竿有着许多竹竿共有的特性,但仍有几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其精美独特的涂装,让人过目不忘,此杆柄和孤舟纯正鹡鸰志大漆杆柄很像,咖啡和黑色色块交织,稳重而不失灵动,天然竹色的杆身与金色卷口的暖色调的相互映衬,彰显华丽而温暖。二是其纤细修长的竿身,持感轻巧而灵动,很像新玄武人,竹竿能如碳素这般轻灵,实属不易。三是其极佳的护线和刺鱼、控鱼的能力。我曾用0.4细线和小钩在混合塘钓鲫鱼,漂动抬竿,抬竿上鱼,不料上的都是鲤鱼,神奇的是如此的细线,二,三斤的鲤鱼基本几个登登,两三个回合就轻松入护,没有出现一般情况下与鱼外冲搏斗的激烈场面,用"轻柔""粘顺"可以形容此刻遛鱼的感觉。不过,最后中了一条5斤多的鲤鱼,足足花了二十分钟左右才将其遛翻,手酸臂酸自不用说,更有种找虐的感觉,好几次甚至希望大鱼来个外冲,断线护竿算了,可奇怪的是鱼一发力,竿就顺势入水,仿佛是鱼线的延伸,就是不断线。令我咤异的是如此短竿细线竟能将大鱼轻松的控制在9尺范围内,没有断线拔竿的窘境,让我初次深深体会了此杆的魁力。不过还是由此建议竹竿最好还是钓鲫鱼之类的小型鱼,否则上了大物,就有被魚玩之险,暴殄天物之嫌了(土豪,喜欢自虐的钓友除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