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仙人掌的大叔 卖仙人掌的大叔
关注数: 3 粉丝数: 46 发帖数: 2,830 关注贴吧数: 4
游历天下 小的时候,渴望去旅行!就像书里写的那样,游历天下.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后来大了,开始渐渐的明白,那些实在不大可能,毕竟,生活里还有其他许多的东西.只是,即便如此,还是改变不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时常陶醉于身在途中的感觉!    记得刚工作那会,旁骛不多.而业余爱好,也无非读书.于是,常常于深夜里掩卷感叹,脑袋里幻想着各种旅途中的奇异遭逢!有时候,实在抑制不了心中的欲望了!便收拾一个小包裹,带上简单的换洗衣服,放进几本喜爱的书籍.开始去做短途的旅行!    大约是那时特喜欢清净的缘故,从不去什么名胜古迹.好在江南有太多的古镇,许多未曾开发的地方.往往只是离家几个小时的车程.住宿也便宜,老板更是仿佛对待家中亲戚一般的殷勤.    打点好住处,便是寻幽访胜的时间了.手里玩弄着一把折扇,悠悠的走在阡陌小巷之间.残垣断瓦,古庙荒祠.因为游人稀少,不免的更显着清冷而幽静.时而小桥流水,时而夕阳古照.或极目远眺,或凭栏追昔!不觉的让人生出些许诗情画意,怀古幽情!而此时,你便忘了一切物外的烦恼,仿佛身体就是那古镇的一部分!与时光为伍,和日月做伴!    每当游玩一日归来,选上镇里的一处小小酒家,或是背水河房,或是临街小店!要上两样地方小菜,一壶陈酿的花雕.细饮慢酌之间,静静的体味一日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渐渐的华灯尽放,家家户户,顽童老叟,悠然自得,让人不觉流连忘返!    唯一使人遗憾之处,生性不喜与人交集.独来独往,少有搭讪.只是,如此,却又别有一种身在世外,冷眼旁观的落寞情绪吧!
色 读书的时候很喜欢看一些关于佛家的小故事.它们虽然一律的简短而浅显,但却总能给人启迪和深思.不过,其中的大部分都已经在现实的生活琐碎中被忘却了!   从前有个和尚,长的很是粗壮,好像水浒中的鲁达!于是师傅给他起名叫坦山.有一日,坦山和尚和他的师弟一起去往外地.路途中,他们遇见一条河流,却无舟楫.于是,他们准备趟过河去.恰好这时,还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也来到河边,见到眼前的河流颦眉不展.坦山和尚见了,上前问道,女施主也要过河吗?女子点头称是.坦山和尚又说,那让小僧抱着施主过河吧.女子畏怯的看了看坦山和尚,但是同意了!于是坦山和尚卷起衣袖,挽起裤脚,抱起女子过了河去.到了对岸,坦山和尚放下女子,女子道谢一声,便离去了.坦山和尚和他的师弟又继续上路.直到傍晚,坦山见他的师弟嘴里默念有声,似有不解.便问他的师弟,有何烦恼.他的师弟便说,我们出家人,归依三宝,接近女色不是很大的禁忌吗?何况是那样的美丽女子,师兄你怎么能抱着她过河呢?太不应该了!坦山听了,摩挲着光头道,师弟原来说的是那个女施主啊,我早就把她放下了!难道师弟你还一直抱着她吗?说罢,大笑不止!   对于喜,怒,哀,乐,爱,憎,嗔,痴.有些人把他们表现在脸上,而有些是选择把它们放在心里!佛家则要求无情.因为无情才能忘情.心性清净,方能空若无物,而至来去自由,无挂无碍!      其实坦山和尚是日本禅宗的一位高僧! 
官场与嫖界 前几日生病,闲在家中,只觉无聊,网络又上不去。无何,只好翻翻从前买的旧书。什么《儿女英雄传》《文明小史》《醒世姻缘传》之类的。也没细看,皆因都曾读过。倒是一本叫《九尾鱼》的,打从买了来,连序还不曾看完,书签尚夹在那里。于是,正好趁了机会,鼓起劲,把它读了一遍,不想,还真悟出了一些心得来。 要说这《九尾鱼》,诸位朋友可能也不会十分的陌生。又名《风月楼》,乃是清末一个叫张炎,字春帆,别署漱六山房的小说家著的。与魏子安的《花月痕》,陈森的《品花宝鉴》实是一流。只因“知大观园者已多,谈钗戴而生厌,因改求佳人于倡优,别辟情场于北里”更“实写妓家,暴其奸诡”谓以过来人现身说法;欲使读者“按迹寻踪,心通其意,见当前之媚于西子,即可知背后之泼于夜叉;见今日之密于糟糠,即可卜他年之毒于蛇蝎。”起个警于后来人的意思。通篇以海上,苏州,天津卫的嫖客与倌人的活动为主线,辅以风俗世情。文字虽不见得十分优美,倒是情节曲折,语言通俗,故事性也强。褒扬贬抑,咨嗟太息,嬉笑怒骂。倒也很有些趣味。 前面说起,颇有一些心得,其实不是关于己身的。书中虽则写的详实,但今时已非往日,遗迹难寻不说,余下也更非秋谷之流,着意者不在此间耳。倒是替时下的官府老爷们寻了一本大好的教材在此。诸家朋友或许奇怪,不免要问:这风月场中的事情却与那官府的老爷们有什么重要的借鉴和瓜葛呢?确实,不曾读此书,我也不会有如此的想法,所以,但请诸位耐着性子听我来把它们细细的分析分析。或许诸位也就觉着是有那么一些的意思了。 要说这官场和嫖界,看上去虽然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两码子事情。但细究一下,它们其间的道理却是一样的,相通的,可以相互借鉴的。就从这说法上来讲吧。人们都称呼“当官”的叫“做”官的,什么官“做”的怎样,“做”的什么官了,可见,这“做”字是关键的,官的大小,升迁与否,声名怎样,还都要在从这“做”字上下功夫的。“做”的好了,可以飞黄腾达,名利双收;“做”的不好,罢官不说,甚至丢了性命都是有的。故这“做”字是最难为的,人人都可去“做”,但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好的。正如一位同学的父亲教导他时说的一样:即便你有一日造一个地球的本领,上官不用你也是枉然。其间的学问实在包罗万象,说之不尽,学之不完的。就看古往今来,如许多的良臣将相,恐怕没有哪一个敢说把这官“做”的到家的。故而,做官的便要时时学习,钻研,旁征博引,不耻下问。再来看这嫖界中,恰好也是用个“做”字的,他们不说“嫖”,今日嫖了谁,嫖的怎样,嫖了几分,没有这样说法的。都用“做”。比如某人在堂子里,有了一个相好的倌人,说起来就是:某某“做”了一个倌人,“做”的真好,“做”的有八九分了。这样并不是为了说着好听,觉着文雅,实在是这“做”字来的贴切,生动。因为那堂子里的倌人,并不是路边的野鸡,弄里的半开门子,不是有了钱就能近的了身的,还要看那倌人愿不愿意,诚不诚心。是真愿意,还是假愿意;是真心还是假心。不是现钱的交易,更没个实码的价。有的客人花了万两的银子,或许连那倌人的手还不曾拉得一下,赔尽了小心,受了多少委屈。却又有些倌人去心甘情愿的“做”恩客,姘戏子,轧马夫,倒贴了许多的金钱。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只在一个“做”字,关键的是你会不会“做”。这样一看,那“做”官的和这“做”倌人的其实就是***子的事情,同样的道理,用的都是心机,耍的全是手段。缺了这些,便是满腹的诗书,纵横的才学;万贯的家私,潘安的貌像,也只能望官(倌)兴叹了。 就拿了这“做”官和“做”倌的资本来看吧。“做”倌人的客人,他的银钱家私,就好比“做”官者的本领才学一般;那客人的相貌就好比“做”官者的出生背景一样。那客人来“做”倌人,并不是你腰缠万贯,貌赛子都,就一定能“做”的好的。的确,有钱有貌,要比无钱无貌,有钱无貌,无钱有貌,或相貌平平,钱财也平平的占一些的便宜,但却不是说就稳胜的了。正如书中主人公章秋谷再三对其朋友说的一般:在风月场最最重要的不是钱,不是貌,是“架功”。而后的才是貌,才是钱。那么,这“架功”却又是什么呢?说白了便是“做”的学问。是察言观色,是临机应变,是帮衬的功夫。当然,即是来做倌人的那钱是一定要花的,却要看怎样的花法,花在哪里,为什么而花。再借章秋谷的话:这钱要花在面子上,花在别人能看得到的地方,要花在给倌人长脸的地方,该花的,不能手软,不该花时莫要发呆。就是一点:要花在人前。花对了,自己有面子,人人称道是阔绰公子,个中豪客,自然吃的开了;给倌人挣了面子,倌人自然会万分的报答;花对了,下面的相帮,姨娘,丫头,马夫的也十分的巴结。怕就怕的是不会花钱,乱出手,该花时不花,不该花时乱花,钱都向那不见人的狗洞去塞,即便塞了几千几万,外人一毫不知,下人不得一分好处,惹人轻视不说,还被倌人和同仁笑话是瘟生。这就是风月场中的门外汉。其实,官场何尝不是这样,有才识,有背景是不差,但更要会“做”,就像那嫖界中一样,要下对功夫,做对事情,必要做在人前,做在表面。
面子 某君去应聘。简历上,学校一栏中写道:南大。考官见了,便十分客气,端茶递水,招呼殷勤。道:哎呀!南京大学,校友,校友!欢迎,欢迎!此君急忙摆手,道:不对,不对。考官奇怪,问道:怎么不对了?我确是南大毕业。此君道:您误会了,我不是南京大学,而是南昌大学的。考官问:南昌大学?此君答:是啊。怎么?难道您不曾听说过?考官尴尬,只好摇头。此君神色狐疑,不信,复问道:亚洲第一门,您可有耳闻否?考官点头道:略知一二,有联系吗?此君骄傲道:当然!南昌大学校门,造价四千万人民币,全亚洲排名第一。一时间眉飞色舞,吐沫横飞! 这是坊间流传的一则笑话。所以,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位南昌大学的毕业生经历了那样的遭遇,不得而知。但曾经在无聊之时去查证过,关于大门之说倒还真的是确有其事。只不过,造价却不是笑话里所说的四千万,而是两千万。并且,有幸看到那座大门的照片,气势自然不必说的,但心里还是有些怀疑两千万的数字。或许是材质昂贵的原因,只因终究不曾亲眼所见,故而不敢妄下定言!至于后来有消息人士再三对我说起:剧南昌大学在校同学的可靠消息,确实是四千万,亚洲第一。对于这一点,我不禁开始疑惑起来:到底是学校领导瞒报了数字?还是学生们以诈传诈?不过,如果从大家一致同意其为亚洲第一大门这点上来判断,我则是比较倾向于四千万的说法。因为,另剧坊间可靠消息称,南昌有所叫财大的学校,在他们其中一所分校的大门上花了三千万人民币。 前几日,一个小朋友来和我说,他被骗了。不仅白忙了半个月,没拿到一分钱的工资,还赔进去五百块的押金。我有些奇怪,问他,你挺聪明的一人,怎么会这样大意,还给他押金?他显的很委屈,说他从前是从不给那些公司押金的,但凡对他提起押金的,他便马上走人。我问他,怎么这次却例外了呢?他的回答是,那家骗子公司租的办公室就在城里数一数二的写字楼里,气派的很,他对这样的公司没有半点的戒心。结果恰恰是这家看上去很有实力的公司骗了他五百元押金。 其实,这些都是很难办的事情。普通的人们没有办法和途径去了解更多实质的东西,就只能借助于表面的现象来判断一些事情。就比如:公司有没有实力;这人有没有钱;某城某镇的经济到底如何;官员是否称职;自然,还有这家学校好坏于否;如此等等! 一位在中国生活几十年,名叫史密斯的美国牧师曾经写过一本关于中国国民性的书:《中国人德行》。它给了鲁迅先生很大的影响。史密斯牧师在第一篇就写到中国人对于面子的嗜好。他说:中国对于面子的看中,是西方人永远也无法理解和想象的,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情结。人们可以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宁可不要钱财;不要生命,但不能没有面子。给了面子,一切好说,没有面子便毫无尊严可言。所以,中国人看重面子。更好面子。人们评价别人,首先也是从他的场面上来看,也就是面子。这恰恰反映了现实中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外国名牌内衣在中国永远不如名牌外套那么好卖。因为中国人更看中表面,而非内质。 不过,即便这样。我们还是希望不要出现古代中国的那种情形:皇帝赐死了官员,但允许官员穿着生前的官服受刑,而受死的官员则把这当成了莫大的恩惠,因为在他们眼里,或许说是在当时人的眼里,这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但似乎这有些是痴心妄想了。南昌大学我没去过,但经常去南京大学。如果光从他们的大门上来看,中国人对面子的追求是越发的热烈了,这好像也正为南昌大学,赶南(南京大学)超北(北京大学)提供了无限可能!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