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34403 71434403
关注数: 28 粉丝数: 69 发帖数: 7,582 关注贴吧数: 16
最喜欢的天气!再下大一点吧,再下大一点吧~ 网络连接第九次不成功后,我重启了电脑。 在这个小小间隙,突然刮来了凉爽的,湿润的风,再然后,我听到什么东西轰然倒地,但我此时正在往窗外看。 福建隔海相望着台湾,台风正是来临的好时候。当台风越海而来,它就没有杀伤力了。 记忆中,这是最大的一次风了。 我并不满足于电脑房的小小窗户,而是奔向风铃疯了似的作响的另一卧室。我差点忘了那绿窗帘,当年我最喜欢的便是它。它比往常起风时更大得多地向上飘。“呼呼呼”的风声难得听到。甚至我有些害怕,怕站不住脚。裙子剧烈地摇摆着,一切都好极了。 最后我奔向书房,那个最大的观景台。乌云滚滚,但近山腰处却金光闪闪。我可以看见许多枯叶,塑料袋飘向19楼的高空,可惜手机却触及不到。 除了风声,雨声,(当然没有读书声。。)这个小地方昔日的声音并没有改变。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汽的行踪。 回到电脑房,闷热不堪。我想网络于我的确是浑浊的,束缚的。 期末临近时的那个大雨天,当时打着雷,我甚至能窥见不属于黑夜的树木的绿。事后,那时我的同桌说,她站在那里,不停地说‘再下大一点吧,再下大一点吧’ 我不喜欢晴天,我喜欢的是阴天,是雨和风。并不是因为“风雨后有彩虹”,而是单纯喜欢而已。有时我想,若我是意外死亡,我希望是被风吹走,吹死。
... 吃食堂的时候,一个男人看了看她的校服,笑笑着问:这次半期考怎么样啊? 前50。 那人又问:分数呢? 817. 这时苦瓜小姐的妈妈也过来了。 七百多分? 817. 咦?不是800满分吗? 这里是860.她继续吃饭。 我儿子考第二,你的分数换算一下是。。那人掏出手机,噼里啪啦按起来 啊,平均分95,和我儿子一样 回家后,苦瓜小姐看出来了,她妈又不高兴了,于是开始引话题 怎么啦~ 还不是被你气的!人家在建瓯的儿子考第二!你呢? 嫒,你没有听见平均分一样都是95吗?我考40名他考2名这说明的是他们学校素质差吧 她妈呆了一会儿:是哦! 苦瓜小姐回到书房,暗想:如果不是有人压着我,我到建瓯也一样考40名吧。。 好了,下面是那件事的第三部分 星期六上午有英语课,星期天上午有语文课。 英语课上苦瓜小姐首先遇到了班上的人,而且这人参加了很多项目。苦瓜小姐就这样一边走一边盯着她看,她就叫A吧。 A很热情地和她打了个招呼,她明白警报解除了,也大概知道自己有多神经质,虽然老师那边还不知道。 B是个男同学,而且是滚轮胎的。虽然一开始没说话,但在问苦瓜小姐英语题时也解决了。 ......第二天的语文课有更多二班的,但依然风平浪静,结束时苦瓜小姐和C—— 比A的关系更好的一位女同学,且学习很好的人聊了一会儿,现在只剩老师了。 不管怎么样,折磨苦瓜小姐2.5天的运动会还是开始了,开始之前,一位苦瓜小姐的普通朋友要她帮她拿东西,她同意了。 第一天没有什么事,也没有比赛。 于是第二天班主任开始找人帮拿东西,她就举手了。 班主任会怎么想呢,是厌恶还是高兴呢?管他的。 班主任看了她举的手,很快就叫她了,苦瓜小姐可以看到脸上的一丝笑意,她明白,这事很圆满地解决了,她没有去任何项目,并且没有招来麻烦。
. 苦瓜小姐 苦瓜小姐初二。她叫什么你不用管,总之她在小学时就是有人整天叫她苦瓜脸,虽然甚至一个只是她在一年级时的同学还只记得那张苦瓜脸,但她对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太大反映,最多也就是记下写到一篇无聊的文章里罢了。 苦瓜小姐不喜欢写过去的事情,所以现在我——作者复述加工的全是比较近的事了,而我为什么要复述呢,是因为苦瓜小姐想看看自己在心理医生面前是个什么样的人儿 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结束,也就是数学考试结束了。班主任挡在门外,骂了一会后面的垃圾,然后为下周二的运动会,二班和一班到操场上排练。这很无趣,苦瓜小姐说,这样整齐的样子本来是最自然但也是最好的时候的样子,现在你得装成这个样子,明明知道只是一个运动会,但你不能在开场就输啊,别人或自己就开始逼迫。逼迫什么呢?一是让自己整出整齐的样,二是逼迫看的人继续看下去,这是指那些评委什么的。 这并不是正题。在练完以后,第四节下课铃响了,也就是最迟放学的铃声响了。回到班后,一个装模作样的女生似的女生来确定滚轮胎的人员。 念到她的号数时——为什么偏偏她是号数呢?因为负责人直接问了号数就写上去了。她小小地想了一下,用一般的声音说:“我不想去啊。”这时班主任叫人都站起来,又说,你坐下。苦瓜小姐很轻松地坐下来,收拾东西。然后就听到似乎应该是骂她的声音,当然没有带脏字,似乎班主任向她问了什么问题,她没听清,只好说:“嗯?” 不吐脏字的骂人。 她收拾好书包,下面是她从班级到家的所有独白,中间有不知情的人不知趣地问了这事,不过眼泪倒回去了,我想它本来就只是来透透气的。
动物狂欢节-骷髅 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交响诗《骷髅之舞》 又名《死之舞》,作品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是作者所作的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乐曲是根据法国诗人卡扎利的一首奇怪的诗写成。 乐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以阴阳怪气的感觉。起初音很弱,逐渐发展到全奏,好象聚集到墓场上的骷髅越来越多,舞跳得越来越热烈。木琴的干枯音色,描写了骷髅在跳舞中的互相碰撞声。乐曲根据诗的内容,从半夜的钟响开始,先用竖琴在D音上反复了十二次,表明半夜零点的到来。突然,独奏小提琴奏出圆舞曲的节奏,描写死神的骷髅互相击碰着出现了。作品要求小提琴用特殊的调弦,形象地刻画出骸骨的击碰声。接着由长笛以弱音奏出富有特征的主题,小提琴奏出坟墓的主题,也就是第二主题,描绘出深夜墓地寂静和恐怖的气氛。整部作品具有神秘、恐怖的特色。 法国作曲家圣桑一生写了许多作品,但真正著名的并不多,而这首管弦乐交响诗《骷髅之舞》却是他最为著名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根据法国诗人卡扎利的诗歌而作: 咕咕,咕咕,咕咕, 这是死亡之舞, 脚跟着节拍起舞, 死神也敲着基石, 在深夜里猛奏舞蹈的音符; 咕咕,咕咕,咕咕。 这是死亡之舞, 深夜里寒风呼叫, 菩提树的呻吟像海浪呼啸, 发亮的骨架, 带着帷帐在东奔西逃; 咕咕,咕咕,咕咕, 骷髅拥抱着狂舞, 带给人们恐惧和痛苦, 嘘, 舞蹈的声浪已经停止, 骷髅们仓皇逃跑, 因为已鸡鸣破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