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火节点 高级汽油
人们终其一生才会认识到自己仅仅只是一只老鼠,但,就算是这样,依旧会扑向希望的太阳。
关注数: 179 粉丝数: 418 发帖数: 38,284 关注贴吧数: 54
东方同人作者何去何从的问题 嘛,作为一个创作年限快跟吧龄一样长的无名创作者,最近看了许多东方创作者出事的事情,比如说封兽卖号啦,mmd作者半夜发癫啦,其实这种问题几乎就指向了一个问题特质,那就是你东流量不能说少,但也不能说多,之前统计过,以b站的数据来看,日活大概在一万左右。 这些流量当然可以支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者从小白开始,毕竟东方有一大优点就是不论你做什么东西多多少少都有人看,不是那种毫无正反馈的玩意。 但是,圈子就这么小,咱们又不是日本,东方在国内文化圈始终是一种小众圈子的状态,以b站为例,上万播放量已经是高流量,十万已经可以说是圈内传奇,至于百万级视频,那都是只能用奇迹来形容的东西了。 人不能奢望奇迹,成为传奇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也就是说平常状态也就是万把流量,甚至千级才是常态。 这些东西拿来自娱自乐还行,但是如果想要支撑一个创作者全身心地投入 肯定是不够的。 有人可能会说了,东方就是这样,想要流量就不要来,大家都为了热爱所追求。 确实没错,我近些年一直呆在东方圈,而不是去卷历史题材或者其他网文原创,就是因为东方圈的的确确就是一个创作者的乌托邦,自由创作确实一件非常舒服和浪漫的事情。 但人活在现实中,人始终是在现实中创作,创作的浪漫主义是美好的,但也是无比脆弱的。 长时间的劳重的工作和学业,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冷落,许许多多,都会损害这种浪漫主义。 但是但凡东方能够给封兽提供一些资金来源,也不至于走到卖号,让圈子又损失一个重要的生力来源,不是吗?说白了还是没钱的问题。 没钱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严肃的问题,作者们如果想要一直创作,一直能够拥有创作的浪漫主义,创作的现实主义就是必不可少的。精神活动要以物质作为保障,哪怕是穷的物质,也是物质,而不是完全没有物质,一味地强调作者的高尚是完全没有用的,否则现实中随便来点什么,都会严重拖累甚至损害这种浪漫主义。让作者的热情收到极大打击,甚至弃坑。 说白了,就是东方创作者的发展问题。而东方又是一个作者驱动的圈子,所以作者的发展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现在摆明了上限就在这里,许多人高不成低不就,徘徊在一种不温不火又看不到希望的感觉中,这就是现状。
现在玩盗版的人少了其实不止是正版意识提高的原因吧 其实就只是想吐槽一下现在网上发的“资源”都是什么鬼东西。 本来趁着看了尼尔的动画,想搞个尼尔玩一玩的。 但是这个月至少就钱来说……也不是没有,就是花的有点狠了,已经花了很多个几十几百出去了,再花就有点超前消费了——心心念念的黑神话都要下个月才能买呢 然后转念一想——爷上学那一会可没有什么正版一说,都是自己网上找资源。就现在有钱了,之前也是玩一玩学习版对不对胃口,然后再入正把创意工坊之类的搞了 就想先玩一玩学习版,等钱发了再补上,之类的。 然后找了好一圈,嘛,熟悉的3大妈嘛…… 一看资源,迅雷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的货色,迅雷网盘又是什么东西…… 然后我就忽然想起自己前段时间找资源的经历 什么夸克网盘迅雷网盘城通网盘乱七八糟的网盘都来了。 我当年续百度网盘就是为了下存资源的,结果这一回又冒出来更多的网盘?每个都还需要我有会员才给转存资源??? 有百度一个就够受的了,各种花样是怎么个一回事? 更别说那种下了压缩包要花钱进群才给密码的了。 这不就是变相地花钱玩盗版嘛…… 固然,以前免费发布资源的人确实是神,现在发的也不能以恶意揣测——毕竟资源确确实实是免费发了,对吧。 但现在很难不怀疑,某种程度上“盗版”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市场”,有不少人盯上了“有人想节约正版的钱所以需要资源”这件事情在借此牟利。 所谓花钱玩盗版就是##,现在既然都为了玩盗版在各种各样的下载工具和网盘上花钱了,我干嘛不再买个正版?还不用担心存档丢失的问题,还不用天天在各种各样的群和网盘中打转。 盗版逐渐式这个才是真正的原因吧。
话说真要有什么“短命种”的文明,会不会就是这样的。 假如老鼠有文明……我们就假设极限寿命10岁吧(实际上最黄金的岁月可能就5年甚至更短)并且有类似“人类”这样的相对长一点的文明做对比。 发展最大的阻碍是寿命太短导致知识积累的时间过短,不过短命种肯定成熟时间更短,从出生到成年可能就1,2个月。 教育肯定是有的,不过肯定不是这种综合全面的教育,估计在一开始就会用某种类似种姓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选择发展的方向。文字,数学,社科什么的只教最最基础的,之后全部都教对应学科的基础。 成年了进入高等教育估计直接某类学科一个学校,然后分得更细,比如说“工科大学二极管专业”什么的。毕业后专门从事二极管的研究。 一大堆如此的学科组成整个工科体系,几百个鼠鼠聚在一起就为了一张工程图,什么的。 反正整个教育体系的一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教出最有用的人才。 计算机技术估计会更加发达,毕竟如果一个鼠鼠无法在过短的寿命中积累足够大的知识,那么就只能指望计算机之类的“外物”来帮助自己理解,整理,分析旁大的知识储备。 不过,整个鼠鼠社会对于寿命本身,估计会呈现出二级状态——要么根本不在乎寿命,一切只为当下,历史啊奇观啊什么的都不需要,整个社会的发展就仅仅是为了个体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享乐。甚至就指望靠机械飞升来延续存在。 要么就是为了“集体”或者“君王”的存续,抛弃个体本身——毕竟本来就数量庞大并且过于短命——疯狂记录历史,疯狂建奇观,陵墓遍地,死亡文化盛行,什么的。
似乎发现了许多角色没人气的最大原因呢 【先从虹龙洞开始吧】 最近抽了点时间玩了玩虹龙洞,在对于玉造魅须丸的下阴阳玉雨的符卡感觉眼前一黑的同时,忽然回想起长沙THO猜立绘的时候,有个立绘就是魅须丸的,但是很多人都猜不出来,揭开答案的时候就有人说“角色太新了!”。 角色太新了,人们好像不太认识虹的角色,不过这似乎也不是虹一个的问题,也好像不是魅须丸的问题。实际上,横向对比,同为虹的角色,除了典和3g以外,人气好像都不高。纵向对比呢,“人气值”也是作品越新越低的。 这让我想起之前第18回人气投票,3g在50开外,紧挨着同为本作品扛把子的袿姬。基本上就是本作人气顶峰了,虹和鬼的人物,都在她们之后。 似乎能得出一个结论——作品越老的人气越高,因为越老的作品中的人物越能够被人所熟知,模因相互叠加,最终将人设丰富到受众人喜爱的程度。 但是......这个结论好像又有些不对劲,真的是这样吗? 【旧作角色与大狸子,两个极端】 二岩 猯tuān 藏,初登场于神灵庙,ex面角色,神灵庙也算是很老的作品了,婶子作品神人气的扛把子,也有27名之高,而且她不仅仅登场于神灵庙,几乎每一作出版物作品都有登场,甚至还在格斗作里担当自机,可以这么说,大狸子就是全东方除了主角团以外,“戏份”最多的角色。 可她不仅仅二创稀少,就连人气也是非常稀薄,或者你可以说因为人气稀薄,所以二创稀少,总而言之,就是“不讨喜” 而反对越老人气越高的证据还有一个——黑历史旧作——是的,除了主角团和幽香,以及作为“魔理沙师傅或者老妈子”之类角色登场的魅mo,这几个在其他作品又出现过的角色,其他角色无一例外——人气垫底。 有的甚至都没有人听说过,比方说,神绮是谁?估计是一脸雾水吧。 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旧作绝大部分人物,不仅仅是因为“几乎没有人物设定”,而且“连立绘都是高度同质化”的,换句话来说,几乎都是一样的空壳。有人说,留白是二创最好的土壤,但是留白不等于完全没有设定,像旧作就是即便你想二创,也几乎找不到下手的点,人物太过于空洞了。 而大狸子呢? 其实大狸子的问题,像这种出场戏份明明超级多,你在哪里似乎都能看见的角色,却不讨喜的问题,从一开始的立绘就可以看出来。 大狸子,不论是zun绘,还是后面黄昏给的立绘或者出版物里的形象,再结合人物的人设,很容易让人有一种既视感。 “村口神神叨叨的老婆婆” 换句话来说,就是“散发一种老气”,这种老气不是像八云紫那种仅仅限于大家调侃的年龄上的老气,而似乎是彻彻底底由内而外,由外再到内的老气。 【老气与少女感?】 是的,很多角色,没有人气就是因为太老气了。 而且不仅仅是老气,更加缺乏了“少女感。” 3g,估计有不少人第一眼会有一种强烈的贾玲的既视感。 袿姬像村口卖烧烤的广西大妈。 摩多罗就不说了,轮椅老人。(但是她却比袿姬和3g更有人气,不是吗?因为她还是乐子神,这个乐子给了很强的人气加成) (唯一例外的是纯狐,29名,但她之所以是例外,因为纯狐虽然老气,但却是“人妻”属性极大的一个角色。) 而且不仅仅是立绘表现出来的角色的年龄,过于接近0设,过于传统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一个角色一旦过于传统,也会显得很老气。(比方说摩多罗那取自0设那连改似乎都没改的衣服......) 更不要说这些都是6面角色,6面角色本身就有极强的人气加成,一旦脱离了“6面”的加成,轻则像大狸子这样不论怎么露脸都翻腾不起来的,重则直接像玉造魅须丸,驹草山如这样,直接垫大底,连想都想不起来的。 而老气的反面,则是那些“颇具少女感”的角色。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人气投票前十吧。 1:芙兰——狂气的吸血鬼【萝莉】,魔法【少女】 2:魔理沙——开朗的【小魔女】 3:博丽灵梦——博丽神社的【巫女小姐】 4:魂魄妖梦——半人半灵的【武士少女】 5:16夜——完美的【女仆】 6:514——哈德曼的【妖怪少女】 7:蕾米——毫无威严的吸血鬼【萝莉】 8:妹红——不死鸟【少女】 9:觉——怨灵也为之惧怯的【少女】 10:幽幽子——亡灵的【和风少女】 这些都是极具“少女感”的角色,与之前说过的,散发着“老气”的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论,一个似乎颇感无奈的现实】 实际上,二创这种东西,就和mod一样,从来都是因为本身足够优秀,足够讨人喜爱,才会有二创。 而如果把所有六面角色按照时间顺序排成一排。 蕾米,幽幽子,辉夜,神奈子,笨鸟,白莲,婶子,小碗,纯狐,摩多罗,袿姬,3g 你会发现,人物越来越不“少女”,越来越“老气”,其所属的作品,整体的风格也从“幻想的美妙世界”往“传统的现实一角”偏移。 换句话说,越来越不符合大部分人眼中的“幻想乡” 原因?很简单。 其实所有的东西都很简单,什么音乐不好听了,游戏不好玩了,故事不好看了,之类的。原因都很简单。 zun老了。 人一老,审美也会往老态偏移,自然笔下的角色也“越发现实”“越发老气” 不是作品和人物因为创作时间早,因为“沉淀多”,而受欢迎。而是因为最开始那批被创作的时候,zun还年轻。审美非常年轻化,作品非常符合车万这个ip最主流的群众“年轻人”的审美。 而随着作品越来越近,审美也越来越老,越来越偏移年轻人的审美了。 这甚至影响到了那些形象上还是萝莉的角色。 实际上,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作12面基本的都是小妖精小妖怪的杂鱼角色,理应非常“年轻化”甚至“幼态” 但是前面和中间几作,还有那种幼态的感觉,到了后面,尤其是“戎 璎花”为典型。就算画的是个孩子,和之前“琪露诺”“橙”一类的角色一比,在立绘上就有那种老气。 同样是包子脸,以前的zun绘从内而外流露出一种可爱的感觉,现在,更像是......贾玲...... 只能说寿命论这种东西,不论是幻想还是现实都深受其害啊。
如何真正意义上杀死一个虚拟角色? 好吧,忽然想到的一个脑洞问题。 假设有个虚拟角色a,作者看不惯他,把他在剧情里“杀”了。 看起来这个虚拟角色好像死了,对吧? 如果是现实当中,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杀了,那他肯定死了。 但是如果有个人&,&看不惯作者滥发死人卡的事情,画了个“同人”把a“复活”了。 这个虚拟角色又凭空出现了。 不论作者之后如何对a怎么样,在&这里,a一直是活着的。 好吧,这里似乎有些无厘头了。 那么假设没有&,a一处于被作者在剧情中杀死的状态。 但是人们已经看过a存在过的作品了,a一直留存于人们的脑海当中,时不时就会被拿出来玩梗什么的(比如学姐) 从这个角度来讲,a好像又没有死,人们经常能够看见a客串其他的作品,并且时不时出现在图片,梗当中。 经管在作者的作品当中。a确确实实是死了。 好吧,让我们再极端一点? 作者禁止所有人发布有关于a梗的作品,让这个世界a最后i一次“出现”仅仅只是他死的时候。 这样好像a确确实实是死了。 但人们已经看过这个作品了。a的形象已经留存于人们脑袋当中了。 就算明面上不让发,人们也会看见某个场景的时候偶尔想起“a” 当a被“想起”的时候,他好像又活了。 这样来讲,虚拟角色好像是无法真正意义上被杀死的。 但是凡事没有绝对,对吧? 所以,如何杀死一个虚拟角色呢?
看起来车万系stg不受待见还是有原因的。 有点暴论了,也有点长了,谨慎看吧。 最近园不是已经出了吗?看吧里都没有什么讨论度啊。 一般要是那个热门ip有新作都是刷屏的,但现在感觉还不如某智灵奇传…… 车万的stg也不说全部吧,一半还是玩了。 有了点闲心,又玩了古早街机的stg。比如典中典的“雷电”之类的。 然后雪莲华,什么的,慕华祭也玩了。 总而言之吧……说stg是落伍的游戏类型,所以没人玩。显然是错误的。 你看某回合制都有这么多玩家这个论点显而易见就错了。 而且我还挺喜欢任天堂的某些策略的。比方说“定义过时技术。” 总而言之,车万stg如此小众,还是自身原因多一些吧。 那这事情就要从古典stg说起了。最典型的就是“一命死” 街机一命是因为街机是要吃币的。一切其实都是围绕吃币这个环境开发的。 但都进阶到pc时代了,这个“一命死”就完完全全就是debuff了。 在这里,雪的护盾机制其实蛮好的,变相增加了“血条”机制。(当然倒计时就完完全全是为故事而强加的,破坏游戏体验的东西了。) 然后就是我最想吐槽的。 stg全称叫做“飞行射击”游戏,对吧? 大家玩车万系stg的时候有感觉到自机“发射弹幕”这个机制的存在感吗? 说实在的……这玩意扣掉都不影响游戏体验……除了帕露西的符卡能让我手离开发射按键,其他时间那次不是都按着的? 从“发射弹幕”与“躲弹幕”两个核心玩法相结合的游戏,变成了纯粹“躲弹幕”的游戏。 这一点上,古典街机做的非常好,很明显能感觉到自机子弹的存在感。而不是仅仅躲开敌人的弹幕。 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比如说敌人会因为损失血量而燃烧, 地图上可以被破坏的箱子,被打就自爆的敌人之类的。 说起地图,背景其实也是失败的一点。 古典stg背景也是游戏的一部分哦,有些敌人甚至会伪装的背景里出来。但是车万的……华丽归华丽。 除了风的小怪会从瀑布里出来之外,背景就真的仅仅只是背景了…… 另外,正如之前说过的“攻击”没有存在感之外,“灵力”也没有存在感…… 风和地的灵力有了 但是却和符卡挂钩——玩过的都知道这是纯粹的负优化。 说到底这提升还是太少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