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c jzc
关注数: 204 粉丝数: 437 发帖数: 12,206 关注贴吧数: 68
河磨笔记(不断更新) 一直想写点什么东西,关于河磨玉的,但是水平有限,不知道该写什么,后来想,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人看就自己写给自己看,当做是总结,有人参与谈讨论和指正就是更好的了,河磨需要有一本系统的书籍来介绍,我可能做不到,就写一些文字吧,随手记录关于河磨的点滴。 谈到河磨玉的文化非红山文化莫属,这也是河磨的传承,但关于红山用玉素来有争议,最早发现红山玉器是71年,当时在赤峰出土了中华第一龙的c型龙,陆续又出土了著名的猪龙,龟壳,玉枭,勾云佩,玉人等等,记得去年是河磨玉雕里猪龙比较繁荣的一年,猪龙层出不穷,各种材质的,黄白的,绿料的,皮子的,出来了不少精品,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达摩,当然达摩不是红山文化里,就是闲话带一句。继续讲红山,因为内蒙距离岫岩还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所以就有人怀疑古人是否会长途跋涉去岫岩拾取玉材,不过王时麟教授替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经过他的研究,发现岫岩的软玉中有两种颜色是其他玉种中所没有的,这两种颜色就是浅豆绿色和黄白色,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浅豆绿是啥颜色,不过肯定是见过,谁有图上个图给大家看看。而红山用玉颜色恰恰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种颜色,再一个佐证就是皮子,红山玉的皮子恰恰是土黄和褐色,这两种皮子正是河磨特有的,这两个观点给河磨是红山用玉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有人可能想了,为啥是河磨而不是老玉,在古代对于玉料的获取限制于当时的条件只能靠拾取籽料。李长吉的老夫采玉歌里写的,采玉采玉须水碧,也是一个佐证。 再有关于河磨玉的记载源于清朝,出处不记得了,当时提到了细玉沟和白沙河,记载的是每逢暴雨过后,村民会去河岸两边捡玉,大概是最早关于捡玉的记载了。可见对河磨玉的原始开采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幸亏那时候没有挖掘机。
河磨随记 一直想写点什么东西,关于河磨玉的,但是水平有限,不知道该写什么,后来想,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人看就自己写给自己看,当做是总结,有人参与谈讨论和指正就是更好的了,河磨需要有一本系统的书籍来介绍,我可能做不到,就写一些文字吧,随手记录关于河磨的点滴。 谈到河磨玉的文化非红山文化莫属,这也是河磨的传承,但关于红山用玉素来有争议,最早发现红山玉器是71年,当时在赤峰出土了中华第一龙的c型龙,陆续又出土了著名的猪龙,龟壳,玉枭,勾云佩,玉人等等,记得去年是河磨玉雕里猪龙比较繁荣的一年,猪龙层出不穷,各种材质的,黄白的,绿料的,皮子的,出来了不少精品,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达摩,当然达摩不是红山文化里,就是闲话带一句。继续讲红山,因为内蒙距离岫岩还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所以就有人怀疑古人是否会长途跋涉去岫岩拾取玉材,不过王时麟教授替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经过他的研究,发现岫岩的软玉中有两种颜色是其他玉种中所没有的,这两种颜色就是浅豆绿色和黄白色,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浅豆绿是啥颜色,不过肯定是见过,谁有图上个图给大家看看。而红山用玉颜色恰恰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种颜色,再一个佐证就是皮子,红山玉的皮子恰恰是土黄和褐色,这两种皮子正是河磨特有的,这两个观点给河磨是红山用玉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有人可能想了,为啥是河磨而不是老玉,在古代对于玉料的获取限制于当时的条件只能靠拾取籽料。李长吉的老夫采玉歌里写的,采玉采玉须水碧,也是一个佐证。 再有关于河磨玉的记载源于清朝,出处不记得了,当时提到了细玉沟和白沙河,记载的是每逢暴雨过后,村民会去河岸两边捡玉,大概是最早关于捡玉的记载了。可见对河磨玉的原始开采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幸亏那时候没有挖掘机。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