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c
jzc
关注数: 204
粉丝数: 437
发帖数: 12,206
关注贴吧数: 68
据说是包堡的原石 今天终于看到点阳光,赶紧拍了几张照片,现在又看不到阳光了。 先来一块原石:
据说是包堡的原石 这两天沈阳一直没有阳光,今天终于透过雾霾照出来一点,趁着机会赶紧拍几张照片,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大家一起看看吧,先来一块原石,像个斧头,一包玉。
水草绿料
黄白红沁皮
黄绿原石
皮子很光滑
原石转让(时常更新) 以下三件200包邮
一块赌石 露点很细很净
马风的黄绿料
颜色不错,皮子也很好的绿料
朋友送的
上周鲁园收的石头
纯天然的,肯定不是石斧,难道是石碑,大家看看究竟是什么
形状不错的黄绿料 打光可以判断有可能满玉
黄白一块 干净,玉质细腻
料子形状比较好,就是有一面皮子一般,料子净,结构均匀
料子不大,但是看看起来很精神,磨光的白皮子一小块
发个析木绿,大家看看 满玉,料子净,颜色比较不错
好久不来了,发块河磨绿料吧 玩河磨原石不容易,因为石包玉的特征,一般人会误会认为石头,玩下来需要很大的信心
河磨笔记(不断更新) 一直想写点什么东西,关于河磨玉的,但是水平有限,不知道该写什么,后来想,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人看就自己写给自己看,当做是总结,有人参与谈讨论和指正就是更好的了,河磨需要有一本系统的书籍来介绍,我可能做不到,就写一些文字吧,随手记录关于河磨的点滴。 谈到河磨玉的文化非红山文化莫属,这也是河磨的传承,但关于红山用玉素来有争议,最早发现红山玉器是71年,当时在赤峰出土了中华第一龙的c型龙,陆续又出土了著名的猪龙,龟壳,玉枭,勾云佩,玉人等等,记得去年是河磨玉雕里猪龙比较繁荣的一年,猪龙层出不穷,各种材质的,黄白的,绿料的,皮子的,出来了不少精品,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达摩,当然达摩不是红山文化里,就是闲话带一句。继续讲红山,因为内蒙距离岫岩还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所以就有人怀疑古人是否会长途跋涉去岫岩拾取玉材,不过王时麟教授替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经过他的研究,发现岫岩的软玉中有两种颜色是其他玉种中所没有的,这两种颜色就是浅豆绿色和黄白色,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浅豆绿是啥颜色,不过肯定是见过,谁有图上个图给大家看看。而红山用玉颜色恰恰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种颜色,再一个佐证就是皮子,红山玉的皮子恰恰是土黄和褐色,这两种皮子正是河磨特有的,这两个观点给河磨是红山用玉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有人可能想了,为啥是河磨而不是老玉,在古代对于玉料的获取限制于当时的条件只能靠拾取籽料。李长吉的老夫采玉歌里写的,采玉采玉须水碧,也是一个佐证。 再有关于河磨玉的记载源于清朝,出处不记得了,当时提到了细玉沟和白沙河,记载的是每逢暴雨过后,村民会去河岸两边捡玉,大概是最早关于捡玉的记载了。可见对河磨玉的原始开采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幸亏那时候没有挖掘机。
河磨玉原石收集(不断更新) 玩河磨也有些年头了,我主要喜欢的就是河磨玉原石,基本上收集的也都是石头,个人选料的特点就是直接玩,不为投工。把我这些年收集的河磨拿出来,当然料子好坏都有,大家随意褒贬,只为互相交流,这只是一个爱好,给我们带来心情的愉悦就足够了。
近期收获 离开家一段时间,再回来市场有很大的变化,听卖货的讲,原石不是很好收,河套边上净料一出来,价格都不便宜,上周去鲁园,好料不怎么多,看上眼两块黄白,价格都很离谱,和老郑大哥去探探价,和心理价位差的太多,就放弃了。近期也收了一些料子,基本都是熟人手里的,价格上还可以接受,今天从鲁园回来的早,阳光还好,就拍点照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怀念旧日时光 一块石头,是什么吸引你喜欢河磨
河磨天下,原石为王
栗子黄与猪油白 小料不贵,拿在走里别有一番滋味,其实玩河磨的乐趣在于自己,而不是别人给你的,你能发现美丽就行,而不是用钱来衡量,因爱而视为珍宝。
盘玩还得是黄白 这些日子比较着迷于皮色,这样的皮色有点油画的味道,搭配上黄白的颜色比较古朴,有一种深沉的韵味,盘玩在手里,心中沉静,感觉很厚重。
昨天收的一块黄白手把石
石斧和玉片
泽玉祥收的小原石,都很满意,手里将近一半左右的原石都出自他家,值得推荐。
河磨随记 一直想写点什么东西,关于河磨玉的,但是水平有限,不知道该写什么,后来想,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人看就自己写给自己看,当做是总结,有人参与谈讨论和指正就是更好的了,河磨需要有一本系统的书籍来介绍,我可能做不到,就写一些文字吧,随手记录关于河磨的点滴。 谈到河磨玉的文化非红山文化莫属,这也是河磨的传承,但关于红山用玉素来有争议,最早发现红山玉器是71年,当时在赤峰出土了中华第一龙的c型龙,陆续又出土了著名的猪龙,龟壳,玉枭,勾云佩,玉人等等,记得去年是河磨玉雕里猪龙比较繁荣的一年,猪龙层出不穷,各种材质的,黄白的,绿料的,皮子的,出来了不少精品,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达摩,当然达摩不是红山文化里,就是闲话带一句。继续讲红山,因为内蒙距离岫岩还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所以就有人怀疑古人是否会长途跋涉去岫岩拾取玉材,不过王时麟教授替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经过他的研究,发现岫岩的软玉中有两种颜色是其他玉种中所没有的,这两种颜色就是浅豆绿色和黄白色,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浅豆绿是啥颜色,不过肯定是见过,谁有图上个图给大家看看。而红山用玉颜色恰恰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种颜色,再一个佐证就是皮子,红山玉的皮子恰恰是土黄和褐色,这两种皮子正是河磨特有的,这两个观点给河磨是红山用玉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有人可能想了,为啥是河磨而不是老玉,在古代对于玉料的获取限制于当时的条件只能靠拾取籽料。李长吉的老夫采玉歌里写的,采玉采玉须水碧,也是一个佐证。 再有关于河磨玉的记载源于清朝,出处不记得了,当时提到了细玉沟和白沙河,记载的是每逢暴雨过后,村民会去河岸两边捡玉,大概是最早关于捡玉的记载了。可见对河磨玉的原始开采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幸亏那时候没有挖掘机。
今天去鲁园随手收了点料 这块红皮子真好,玉质也够细腻,颜色也好,唯一不好的就是玉里穿黑色,当然价格也不贵,收的时候还看到花玉大哥了。
今年收的比较喜欢的几块石头 黄白河磨玉手把石,最喜欢这样的皮色和肉色,这次终于遇到这样一块。
上周鲁园收的原石 红皮绿料,重150克,绿肉颜色不错,皮色比较艳,料型一般,但没有锋利的棱角,握在手里比较舒服,可以把玩,打光看玉质细腻,皮子薄的地方透光,肉净
衰败与新生 传奇并非一直都是传奇,当传奇司空见惯也就成了茶余饭后的闲话。 玉文化在中国历代的传承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一玉难求,片玉值千金是当时说玉的珍贵,可惜当玉石遇到了工业时代,一切将重新改写,姑且不谈资源是否穷尽,如此大规模的开采已经远远超过了需求,不要讲好玉越来越少,玉石谁也不会买回家吃了,绝迹于市场的终有一天会再现,流通增值才是目的,真正的藏家又能有几个。玉雕的境界更是尴尬,大批的成品被加工出来,打个比喻,一只鸡一天下一个蛋,鸡蛋五块钱一斤,要是下10个呢,能包住一块钱一斤就不错了,加上现在的经济环境不好,玉器行业的血雨腥风迟早会到来。所以玩玉,且当做一种爱好,并且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跟随主流在一个行业的上升趋势时无疑会尝到甜头,一旦在下降趋势的时候就先当了炮灰。
奇形怪状
拍几块石头
黄白与绿料原石
石中画,人在梦中那时携手遍楼台,何事同来不同归.一念一世界,念念皆感伤
两块石头
人这一生什么都不曾拥有,一定要学会珍惜现在身边的人
阳光不错,补几张照片 ... . . . . .. . .. .. .. .. . ..
发一贴
前年收的料子
前年收的石头 第一张镇楼
随便说说 为啥带皮子的要比不带皮子的贵呢,即便玉质相同的情况下,我个人总结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储量,已知的情况山料的储量要远远大于籽料,物以稀为贵。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籽料是经过自然界成万上亿年的天工促成,而且这个蕴含在籽料中的时间是不可以复制的,再加上发掘一块籽料的人工成本也要远远大于山料的人工。这是从经济价值来衡量的。从艺术价值上来讲,皮色是籽料特有的标志,正是这种奇妙的过渡和色彩的交替让人们欣赏到了美丽。 谈起籽料人们总会想起和田,河磨总是作为替代品来出现的,事实是这样么,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事实是和田和河磨都是籽料,这是两种不同的籽料,各有千秋与特色,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因为解理比较完全,和田的玉质更胜,但河磨在皮色与肉的过渡上,还有天然形状上更具有优势,河磨玉兼具奇石加籽料这一独特的概念,说白了就是奇玉,既有天然挂坠,把石,摆石,象形石,还有更多种类的可以去发掘。当然,玩原石只是一部分人的喜好,但是这也可以作为河磨的一大优势去宣传。
年前收了一块,之前有一块,今天照的效果不好
哥俩好
哥俩好
祝沈阳的玉友们新春快乐 希望更多的朋友收到自己喜欢的玉
黄吧的老朋友们新年快乐 转眼又是一年,时光如果可以倒流,我们会怎么选择,河磨依旧是我所爱,祝大家新春万事如意。
炮哥出品的精品绿料 皮子真细腻,入手光滑,肉静,难得的好料,十分喜欢
炮哥出品的精品绿料 皮子真细腻,入手光滑,肉静,难得的好料,十分喜欢
周日到手的小黄白 实物更美
这样的黄白还有多少 周日看到实物,个人感觉十分喜欢,河磨玩料,今年收到的最满意的一块料
黄白一块
大家看看这个像什么头像
刚玩的时候收的一些料子,有三年了 黄白河磨火燎皮
河磨原石收集 偏岭黄白河磨玉,天然蛋饺
大家说说玩河磨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我觉得玩河磨最大的乐趣就是收到一块自己满意的石头以后,拿到家里,泡在水中,然后仔细清除掉污垢,上手盘玩,一边玩一边欣赏,或者打开手电仔细的打光。我承认看着河磨可以让我暂时什么都不想,面对一堆石头,可以玩一晚上。其实根本用不着攀比,萝卜白菜,各有所好,我觉得是珍宝的可能在别人眼里弃之不可惜,有共鸣的互相交流,没有的,一笑而过,要是都是爱好河磨最终都是兴趣一致,基本也是求大同存小异。享受河磨带给我们乐趣的同时,一定要戒贪,对石头无止境的贪婪就会丧失玩河磨的乐趣。手里一块玉盘了九个月了,变化不明显,但坚持下来感觉很欣喜。
最喜欢的摆石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