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1922177
s71922177
体彩专家
关注数: 35
粉丝数: 465
发帖数: 2,593
关注贴吧数: 20
当“迷惘在山大中泛滥”,你不妨看看09级学叔死灰复燃的人生经历 本帖子同步发在我的本科母校贴吧中,希望也能给山大童鞋一点点帮助。 --------------------------------------------------------------------------------------------- 近期逛了逛理工大(我的本科学校)的贴吧,发现有不少青年学弟们发了一些帖子,在迷惘的探寻自己未来的出路。 作为琴湖吧时代就断断续续上线看帖的人,也曾加过一些求助解惑的学弟学妹们,尽自己所能,回答一下他们的问题。 不过这么密集的看到大家对自己专业未来的思考,发帖讨论求助,我觉得是件好事,作为一个09年到13年在沈理待过4年的老学长,至今已经毕业12年了,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对于这些迷惘学弟学妹若是能有一些帮助,再好不过,如果没有,那就当个乐吧。 先来介绍下自己,我是河北生源,08/09年两次高考,河北叫“补习”,辽宁叫“复课”,最后以567分(河北当年一本线569)以及20岁的高龄被沈理工录取到装备院的信息对抗专业,同时也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学生。13年和14年,又两次考研,期间夹杂着短暂工作,以25岁的高龄调剂到山西大学,一个我一直笑称“排名为非重点类第一”的高校,CET6也是考了七八次,在研二下学期找工作前才低分飘过。 总而言之,我的两段求学经历,都如此坎坷不顺利,因此我觉得如今在校的你们,一定不会比我更差,那么一定也就显得我的经历平凡可信,可复制性很强了。 17年毕业后,通过校园招聘网申进行一家电信运营商,由于运营商的体量一般都很大,因此类似高考志愿一样,一次考试,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被多个省份子公司或者专业公司录取,因此我又跌跌撞撞的经历被生源地公司拒发offer,北京公司不给面试机会等一系列打击,最后以28岁高龄,在天津市谋得了一份国企差事。我想看到这里的同学,心中会暗暗偷笑,因为你们的命运绝对不会像我这般坎坷。要知道,特别是南方学生,很多研究生毕业才23/4岁的样子。28岁初次进入职场,带我的师傅确实一个已经工作了5年的,却还要比我小一岁的人。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天津是北方的直辖市,压力没有北京大,但是直辖市的便利性,确是一些大省没法比的。比如说,如果我当初毕业去了河北公司,那么以我的学历,大概率会被分配到老家某个地级市下属的县公司中。那么对于县公司的上班族来说,市公司就是天花板一版的存在,就不要提省公司了。从这方面看,我在天津公司工作在某专业中心时候,出差碰到兄弟省份的同事,则往往是省公司相应专业中心的,由此一来,被家乡拒收,来到天津,反而一下跨过了“县公司、市公司”两级,直接站在了“省公司”这一层面上了。 在天津工作3年多,因与兄弟省份和公司日常工作交流的缘故,机缘巧合我获知到了北京一家专业公司招聘的信息。于是在内推的助力下,我一跃通过面试,来到京城北漂。 专业公司的工作性质类似于“乙方”,为上级总部提供支撑服务。一来二去,服务对象我也认识了很多。口罩结束后,我抓住了总部的内部招聘机会,又跳入了之前服务的部门,从“乙方”变成“甲方”。 我的故事暂时讲到这里,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得到几点重要的认知: 一是“选择大于努力”。我想有的同学,不可谓不优秀,也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如果起点过于低,那么人生很多时间将耗费在去与别人拉齐起点上。就如同我在天津薪水可能并不如大省省公司同事多,但是我们在系统内的地位确实一样的,这个履历加成对于一个想往上走的年轻人来说,要远比在区县公司能够多赚几万块钱来的要实惠。 二是“平台决定下限”。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句话,我想反过来说一下。从我的经历看,我是宁当凤尾不当鸡头的代表。在天津时候,从毕业一个月4200元,到每个月6/7千,大约花了2年的时间。但是来到北京专业公司,断崖式的月收入翻了几番。因此凤尾也是凤,鸡头还是鸡,如果你想刷履历,可以当鸡头,如果想要待遇,那么果断去当凤尾。经过两次跳槽,现在的待遇我个人已经满足了,侧面形容下3份经历的收入,第一份公积金2000左右,第二份5000,第三份则已经顶格了。 很久没有发这么长的主题帖子了,我们09年发帖还有什么度娘吞贴之类的说法,我也不知道是否能成功发出去。先写这么多,如果大家感兴趣,我接着来讲讲学生时代,究竟应该注意些什么,才会对就业有帮助。当然大家也可以留言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来讲讲我当年的想法。
当“迷惘在沈理中泛滥”,你不妨看看09级学叔死灰复燃的人生经历 近期逛了逛理工大的贴吧,发现有不少青年学弟们发了一些帖子,在迷惘的探寻自己未来的出路。 作为琴湖吧时代就断断续续上线看帖的人,也曾加过一些求助解惑的学弟学妹们,尽自己所能,回答一下他们的问题。 不过这么密集的看到大家对自己专业未来的思考,发帖讨论求助,我觉得是件好事,作为一个09年到13年在沈理待过4年的老学长,至今已经毕业12年了,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对于这些迷惘学弟学妹若是能有一些帮助,再好不过,如果没有,那就当个乐吧。 先来介绍下自己,我是河北生源,08/09年两次高考,河北叫“补习”,辽宁叫“复课”,最后以567分(河北当年一本线569)以及20岁的高龄被沈理工录取到装备院的信息对抗专业,同时也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学生。13年和14年,又两次考研,期间夹杂着短暂工作,以25岁的高龄调剂到山西大学,一个我一直笑称“排名为非重点类第一”的高校,CET6也是考了七八次,在研二下学期找工作前才低分飘过。 总而言之,我的两段求学经历,都如此坎坷不顺利,因此我觉得如今在校的你们,一定不会比我更差,那么一定也就显得我的经历平凡可信,可复制性很强了。 17年毕业后,通过校园招聘网申进行一家电信运营商,由于运营商的体量一般都很大,因此类似高考志愿一样,一次考试,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被多个省份子公司或者专业公司录取,因此我又跌跌撞撞的经历被生源地公司拒发offer,北京公司不给面试机会等一系列打击,最后以28岁高龄,在天津市谋得了一份国企差事。我想看到这里的同学,心中会暗暗偷笑,因为你们的命运绝对不会像我这般坎坷。要知道,特别是南方学生,很多研究生毕业才23/4岁的样子。28岁初次进入职场,带我的师傅确实一个已经工作了5年的,却还要比我小一岁的人。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天津是北方的直辖市,压力没有北京大,但是直辖市的便利性,确是一些大省没法比的。比如说,如果我当初毕业去了河北公司,那么以我的学历,大概率会被分配到老家某个地级市下属的县公司中。那么对于县公司的上班族来说,市公司就是天花板一版的存在,就不要提省公司了。从这方面看,我在天津公司工作在某专业中心时候,出差碰到兄弟省份的同事,则往往是省公司相应专业中心的,由此一来,被家乡拒收,来到天津,反而一下跨过了“县公司、市公司”两级,直接站在了“省公司”这一层面上了。 在天津工作3年多,因与兄弟省份和公司日常工作交流的缘故,机缘巧合我获知到了北京一家专业公司招聘的信息。于是在内推的助力下,我一跃通过面试,来到京城北漂。 专业公司的工作性质类似于“乙方”,为上级总部提供支撑服务。一来二去,服务对象我也认识了很多。口罩结束后,我抓住了总部的内部招聘机会,又跳入了之前服务的部门,从“乙方”变成“甲方”。 我的故事暂时讲到这里,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得到几点重要的认知: 一是“选择大于努力”。我想有的同学,不可谓不优秀,也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如果起点过于低,那么人生很多时间将耗费在去与别人拉齐起点上。就如同我在天津薪水可能并不如大省省公司同事多,但是我们在系统内的地位确实一样的,这个履历加成对于一个想往上走的年轻人来说,要远比在区县公司能够多赚几万块钱来的要实惠。 二是“平台决定下限”。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句话,我想反过来说一下。从我的经历看,我是宁当凤尾不当鸡头的代表。在天津时候,从毕业一个月4200元,到每个月6/7千,大约花了2年的时间。但是来到北京专业公司,断崖式的月收入翻了几番。因此凤尾也是凤,鸡头还是鸡,如果你想刷履历,可以当鸡头,如果想要待遇,那么果断去当凤尾。经过两次跳槽,现在的待遇我个人已经满足了,侧面形容下3份经历的收入,第一份公积金2000左右,第二份5000,第三份则已经顶格了。 很久没有发这么长的主题帖子了,我们09年发帖还有什么度娘吞贴之类的说法,我也不知道是否能成功发出去。先写这么多,如果大家感兴趣,我接着来讲讲学生时代,究竟应该注意些什么,才会对就业有帮助。当然大家也可以留言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来讲讲我当年的想法。
听说贵校要来河北怀来开分校区了,真心欢迎大家 我是一个怀来的小镇做题家,十多年的辛苦求学路,本科、研究生的学生生涯历历在目,机缘巧合参加社会考试去过贵校的沙河校区。虽然校园风景不同,不过学生时代的感染力还是想通的。 近期看新闻,说是贵校明年就要在河北怀来招生了,一是为家乡能引入优质高校而开心,而是作为老家人欢迎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 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但总有人正在年轻,加油啊! 附一张今年十一期间,回到母校山西大学的故地重游:
回学校看看-0911050129前来报道 毕业这是有多少年了,红楼大妈是否还在揽客,体育馆的烂尾是否开工,综合楼是否一下课就需要跳窗,宿舍的网是否还是一个月100,手机信号是否还是一熄灯就断半个钟头? 回不去的青春,珍惜吧,那会兜里没钱,吃顿美食杰的铁板盖饭就挺美,不知道还开不开了?
在天津打拼的吧内兄弟姐妹报个到 大伙啥时候回去过年呀,一块组车队顺路到回龙观拉乡亲们,每次过年回龙观黑车150一位,太坑了。臧们顺道给拉回来得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