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打油a
小打油a
善从老人
关注数: 62
粉丝数: 90
发帖数: 60,806
关注贴吧数: 20
鹅 七律 题图(新韵) 漫道家禽少感情 悲伤图影刺人胸 凄凉古道春山浅 伤感青鹅痛苦衷 无语无言心有泪 有愁有怨恨无声 一别困解何方路 红掌清波失伴鸣
五绝三首., 柳 平水 垂柳万条丝 春来痛感时 长亭伤别酒 闺秀淚投诗 早春 新韵 寒退因阳暖、 冰开嫩草天 春游不尽处 已感鬓毛斑 梅 平水 我爱新梅好 阶前小径斜 家人不许扫 恐损阶前花
豆叶黄 春窗遣闷十首(新韵) 豆叶黄 春窗遣闷 其一 绿荫红影傍农家, 架上蔷薇罩彩霞。 童子竹笛吹落花。 矮篱笆, 雨后瓜籐顺势爬 其二 幽花疏淡暗香饶, 绿玉丛中别样娇 翠挂竹帘秀韵标 日升高 雀鸟寻食下树梢 其三 春池淡淡几白鹅 燕子双双掠水波 垂柳依依鹂唱歌 恋情多 几片飞红无定着 其四 青芳弱弱过长桥 烟柳濛濛隐翠条 莺啭柔声桃杏梢 牡丹娇, 谁有春情吹玉箫 其五 东南首放第一枝 岸柳初黄绿尚迟 不惧寒霜破倩姿 报春时 莫怪殷勤学赋诗 其六 风流独放一枝香 残腊晴寒欠众香 秀女折来傍晚妆 意绵长 勿使春愁入梦乡 其七 疏疏淡淡几红梅 蝶彩情深去又回 梦里题诗吟与谁 户风微 几片残红无处归 其八 粉墙桃杏柳风轻 秀影竹帘画乱红 午醉醒来一面风 好心情 思饮香茗洗玉盅 其九 半城春水闹元宵 火树银花展夜潮 秀女灯前丽影抛 柳风摇 画舫轻波过短桥 其十 桃花蘸水染红香 碧水烟笼柳嫩黄 日感时增一线长 赏山光 幽谷寻兰咏九章
喝火令,上元节抒怀 喝火令 词林正韵 上元节 又到元宵夜,轻衣缓步游,彩灯抛影月光流。 华丽映辉人涌,乡社荡渔舟 喜看长街舞, 双龙戏宝球,老人屏上有春秋。 乐也高跷,乐也颂歌讴,乐也睡狮清醒, 英武猛抬头 摊破 华丽映辉人涌, 乡社荡渔舟 高颂睡狮清醒, 英武猛抬头
喝火令 上元节抒怀
上元节抒怀 喝火令 喝火令 钦定词谱 词林正韵第七部 美酒花灯夜,烟花绽滿天。 瑞光祥照錦山川。 、 歌舞太平开纪,人老又春颜。 宴畅家常话, 儿孙守面前 。 旧年辞谢一家欢。 盼见初芳,盼见放春鸢, 盼见向阳红韵 杖步访梅园 。 摊破 歌舞太平新纪,人老又春颜。 初放向阳红韵,杖步访梅园。喝火令 词林正韵 上元节 又到元宵夜,轻衣缓步游,彩灯抛影月光流。 华丽映辉人涌,乡社荡渔舟 喜看长街舞, 双龙戏宝球,万人空巷老人愁 乐也高跷,乐也颂歌讴,乐也睡狮清醒, 英武猛抬头 摊破 华丽映辉人涌, 乡社荡渔舟 高颂睡狮清醒, 挺起巨人头
牡丹 七绝·新韵 牡丹 新韵 月转花枝淡影疏, 露华浓处落珍珠。 天香浴后娇无力, 君赏芳容是艳福。
霓虹之夜.
喝火令 上元节 词林正韵
春景·二首(七绝…新韵)
春景 二首 七绝·新韵
东风第一枝(除夕抒怀,早春赋)新韵 东风第一枝 新韵 除夕 寸草鹅黄,蕊芳几许,春雷惊起残梦。 梅花绽放初红, 妙笔丹青扬颂。黏鸡贴燕,庭院静,雪藏松影。 挑挂起,五彩春灯,慨叹老翁情重。 今夜晚,换岁情景,明日见,放歌欢庆。 千门沉醉东风, 爆竹惊蜇土动。画梁待燕,三旬后,柳摇桃杏。 恨老迈,频倚柴门,日待丽莺啼送 ! 又 早春赋, 雷震惊蜇,柳眠初醒,梅花才报春讯。 白鸭感暧游情, 蝶彩寻香勤恳。窗前舞影,由它去,东风不劲。 小院静,远处炊烟,渔钓暮歌青韵。 人欲醉, 晚风伴饮, 诗不就,待春启稳。推开明静纱窗,犹见山岚隐峻, 东君何困, 三五日,甘霖和润。 待过了,收起花灯,老杖步游芳锦。
东风第一枝 除夜抒怀,早春赋(新韵) 东风第一枝 新韵 除夕 寸草鹅黄,蕊芳几许,春雷惊起残梦, 梅花绽放初红, 妙笔丹青扬颂,黏鸡 贴燕,庭院静,雪藏松影, 挑挂起,五彩春灯,慨叹老翁情重, 今夜晚,换岁情景,明日见,放歌欢庆, 千门沉醉东风, 爆竹惊蜇土动,画梁待燕,三旬后,柳摇桃杏, 恨老迈,频倚柴门,日待丽莺啼送 又 早春赋, 雷震惊蜇,柳眠初醒,梅花才报春讯。 白鸭感暧游情, 蝶彩寻香勤恳。窗前舞影,由它去,东风不劲。 小院静,远处炊烟,渔钓暮歌青韵。 人欲醉, 晚风伴饮, 诗不就,待春启稳。推开明静纱窗,犹见山岚隐峻, 东君何困, 三五日,甘霖和润。 待过了,收起花灯,老杖步游芳锦。
东风第一枝 早春赋(新韵)
守岁 七律【新韵】
扬州慢 除夕抒怀(新韵)
善从老人给朋友们拜年了
除夕抒怀 扬州慢(新韵)
给新老友拜年了
初春 七绝 平水韵(六麻)
沁园春——配图重写
题画 七绝二首(新韵)
好时光【词林正】 岁末留记
梅
沁园春 江城子(旧作·新图)
望梅花 新韵 望梅花 新韵 梅 红梅初见, 指键锁来传展。小阳天,暗送香淡淡。 琼脂浓染, 孤影秀单谁与伴, 概是轻声一叹。 赋歌开宴,却恨东风迟慢,欠春欢。声起谁家院,妙音清婉, 余兴归来廻耳畔, 丽影移窗过半 。 ,
七绝二首(新韵) 雨 伞罩红衣独步幽 青砖瓦舍旧时留 绵情一种谁知味 细雨濛濛古巷秋 题画 碧水青山小画舟, 一槁划破镜天秋 红装倩影独一秀 谁遣素娥降船头?
新岁感 新岁感 平水五歌 逝者如斯奈若何 回瞻去岁半蹉跎 镜中常见星星鬓 春到杖前白发多
夜读(七绝.新韵) 冬夜寒窗半月孤 青灯案上咏诗书 因知好句招人目 特地寻来半字无
春日 一年羁旅喜归人, 小院桃花映彩云 。 欲问恋春檐下燕 , 可识去岁旧知音 ?
七绝 题网友图片 七绝、新韵 墨染流年岁月沉 古稀自感未如真 蹉跎磨去少年志 老迈喜成懵懂人
自戏(七绝) 自戏 新韵 窗含碧野彩云孤,不了功夫架上书。 试向菱花开口问,苍颜白发老哉乎?.
律诗写作九忌 【转】 律诗写作九忌 律诗与绝句均属于近体诗,近体诗与古体诗是从诗体上区分,并非时代概念。 近体诗滥觞于南齐永明年间,史称“永明体”。近体诗大兴于唐, 对于字数、押韵、对仗、平仄均有严格规定,讲究格律,故又称格律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排律)。 律诗定型于初唐时期,盛唐以后,大盛于世。《全唐诗》有4.89万余首, 仅七言律诗就有9000余首,约占总数1/5。律诗是一种十分精致的文学架构, 它有中国式的平衡对称美,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和谐。 整体架构又具有整齐中见差异,参差中见整齐的美。 它利用音、形、义的配合,构成了多维性的对称和变化。 正如胡应麟所说:律诗是“綦组锦绣,相鲜以为色;宫商角徵羽,互合以成声 。”(《诗薮》)我们学习写作律诗要掌握其基本规律,练好基本功。徐增道:“ 八句诗,何以名律也?一为法律之律,有一定之法,不可不遵也;一为律吕之律, 有一定之音,不可不合也。”(《而庵说唐诗》)故而,写律诗要遵守基本规则,勿违犯禁忌。 一忌,立意不明,或散或庸。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王夫之: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姜村诗话》)诗歌立意贵集中、创新、深远、真挚。古人云:“意多乱文”。 一首诗意绪纷乱,等于无意。比如宋《西昆酬唱集)中的《泪》“锦字梭停掩夜机 ,白头吟苦怨新知。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掩袂时。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 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北宋西昆派追求形式美,堆砌词藻典故。 此篇将八种不同的悲苦之泪并列排出——思妇 弃妇、征夫、纤夫、皇后、壮士、悲秋、伤春等多以典故出之,犹如散珠一片,漫散浮泛。 虽然诗中有意象,但立意不明。在当前律诗创作中,也有注意了诗歌的形象性, 忽略立意的现象,如一首写农村的诗歌:“街宽路净早脱贫,院绿楼红景物新。 万木冲天分左右,千花铺地扮冬春。九龙照壁招商驻,四座牌坊待客临。 合作医疗民受惠,儿童无有辍学人。”此诗并列八种现象——街路宽、院楼新、万木冲天、 千花铺地、照壁招商、牌坊待客、合作医疗,儿童上学。这种种景观犹如珠,并排并列, 不分主次,形成“意多而散”而不足。 二忌,少形象、缺意象、多政治术语。 诗是形象的语言艺术,它不同于政论,必须有诗味,有意境。林纾说:“意境者,文之母也。 ”(《春觉斋论文•应知八则》)意象是意境的基础,有情有景产生意象。意境, 则是比意象高越一级的美学范畴。只讲道理,有了“意”,但没有“象”,就谈不上诗味, 更难表现“意境”了。如一位诗友写永葆先进的诗:“军休干部党性坚,理想信念志不偏。 三个代表知行践,两个务必永承传。遵章守纪廉政倡,求真务实伟业镌。老骥壮心葆先进, 盛世修身谱新篇。”此诗内容健康,有真情,但缺少诗“象”,因此,虽然押了韵,仍少诗味。 三忌,失粘、失对、出律。 律诗的平仄格律,是运用汉语中的四声交换、对应规律, 在音调上起到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的作用。律诗应严守平仄格律的粘对规律。 有些诗友写诗注意内容,忽视格律要求,造成失粘失对,多处出律,应特别注意。 四忌,对仗不工,偏枯。 对仗(对偶)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已存在了, 它体现了诗歌均衡美的特色。对仗是律诗中有别于绝句的重要标志, 它要求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对仗,要使相应词语的词性相同或相近, 要平仄相反。诗友们写律诗时,对仗不工不严的情况较多:①词性不同。如: “烈士热血征途洒,三山倾覆九州红。”“热血”与“倾覆”一是名词一是动词词性不同, 不符合对仗要求。如:“游荡华街逛超市、追寻时尚不惜钞。” “逛”是动词,“不”是副词词性不同。 “超市”名词,“惜钞”动宾词组,词性不同。②平仄未相反。如:“披荆斩棘奔四化,国强民富业绩宏。 ”(新声)此联上句“披荆斩棘”是平平仄仄,下句“国强民富”是平平平仄,未能相反。“奔”是双音字。 ③对仗出现偏枯。何谓偏枯?指对偶句中的两物对一物,或以一意对两意,或种事物对属事物, 显得不工整。如“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杜甫)“骏骨”为一物,“熊罴”为两物。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李白)“橘柚”为两物,“梧桐”为一物。“往昔悲唱阳关曲。今日欢歌西部篇” “阳关”是属类,“西部”是种类,“西部”包括“阳关”,故是偏枯。 五忌,合掌、四平头。 1、何谓合掌:指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的意思相同或相似,犹如两掌相合。律诗字少意丰, 必须惜墨如金,以有限的字词表达更多的情景意蕴。故“合掌”乃作诗之大忌。 合掌有三种情况: 其一,一联内用同义字、同一字相对。 冒春荣《葚原诗说》云: “对法不可合掌。如李宗嗣‘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皆、尽’合掌。 ”其它同义字如“犹、尚”、“因、为”、“听、闻”、“知、觉”、“如、似”等等常会构成合掌。 如:“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掩袂时。” 其二,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部分词语意思相同,也是合掌。如“仙人洞里怀先哲, 会议厅中忆昔贤”“怀先哲、忆昔贤”合掌。“古迹高昌遗址破,交河故地旧城残”“遗址破,旧城残”合掌。 “不尽沙丘一抹绿,无边瀚海水盈潭”“沙丘、瀚海”合掌。 其三,“事异意同”即对偶句中的出句与对句所用辞藻典故虽不同, 但两句含义一样或相近。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曰:“两句不可一意”。 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虽写两种动物,两种神态,而含义均是思乡。梅圣俞《和王禹玉内翰): “力锤顽石方逢玉,尽拨寒沙始见金。”纪昀曰:“二句亦合掌”。 (《瀛奎律髓))今人犯“事异义同”的“合掌”颇多,如:“抗日军民驱虎豹,歼敌劲旅战熊罴。 ”“每借浮云遮丽日,常生迷雾蔽晴天。”“千山披素裹,万壑挂银装。” 2、何谓四平头?即律诗中间对仗的四句皆用一类字起头。如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中间二联:“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纪昀曰:“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前人已议之。”沈德潜指出:“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 ”(《唐诗别裁集》)如:赵昌父《梅花》中间两联:“未至腊时须访问,已过春月尚跻攀。 直从开后至落后,不问山间与水间。”两联各句开头“未至、已过、直从、 不问”均为偏正词组的副词语,亦为“四平头”。如一诗中间两联:“冬日炉前能取暖, 夏天树下可乘凉。春来花绽院中艳,秋至果熟树上香。 ”两联中各句开头“冬日、夏天、春来、秋至”均以季节词开头,是为“四平头”: 总之,变化多可以扩展诗意,丰富内涵,增强诗的表现力。 六忌,音步应谐不谐,应变不变。 何谓音步:指词或词组间因表达语意而拖长语音形成的间隔。 它具有节奏美。齐梁以后,随诗歌律化的深入,音乐感的加强,五言诗与七言诗音步均有甲式与乙式。 五言(甲)二I一I二,(乙)二,I二I一。七言(甲)二I二I一I二I,(乙)二I二I二I一I。 要求二联之内音步相同,两联的音步上下要相异。如: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I松间I照,清泉I石上I流。竹喧I归I浣女,莲动I下I渔舟。”杜甫《蜀相》: “映阶I碧草I自I春色,隔叶I黄鹂I空I好音。三顾I频烦I天下I计,两朝I开济I老臣I心。” 对于音步问题,写诗者时有忽略,出现应同不同,应异不异的现象。如:“奥运I圆I夕梦, 神州I百业I盈。”“披荆I斩棘I奔I四化,国强I民富I业绩I宏。 ”“时逢I端午I日,晓发I木兰I舟。白莲I千秋I涌,沧波I一脉I流。”后两联均为2、2、1音步。 七忌,出韵。 诗歌押韵,早在先秦以前就已存在,基本定式是偶句句尾押韵,称韵脚。 此与外国诗歌不同,日本、古希腊诗歌不押韵,欧洲十七世纪以后,诗歌创作才盛行押韵。 押韵不仅产生音乐美,而且对诗的内涵也产生积极影响。袁枚说:“欲作佳诗,先选好韵。” (《随园诗话》)唐以后写律诗,用《平水韵》,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用同一韵部的韵, 首句如为平收时,必须入韵,可押邻韵。(编者按:如用新声韵,则不再押邻韵。 因古韵部分得细,新韵已归纳为14韵,故不宜再押邻韵。) 今人写律诗,中华诗词学会提倡用新声新韵, 也可用平水韵,允许双轨制。但一首诗中不能混用。用新声韵写律诗, 也必须在二、四、六、八句句尾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如为平声收,亦应押平声韵。 有些诗友写律诗,忽略这些要求,造成“出韵”现象。如有首《庆祝建党85周年》的诗, 其中第二、四、六、八句是:“创立巩固新政权,开放引资促发展。独立自主办航天, 和谐创新永向前。”“权、天、前”是平声,“展”是仄声,出韵了。 八忌,诗中词语多处犯复,或犯题。 梁章钜《退庵随笔》云: “作近体诗前后复字须避”。诗要求词语精炼而意丰,诗友们写诗时往往忽略。 如“游荡华街逛超市,追寻时尚不惜钞。高档商品来买俏,大把银钱尽情销。 ”“不惜钞”与“大把银钱尽情销”意思重复。如:《甘肃行》:“驼铃阵阵走祁连, 座座碉搂立漠间。旧日阳关沙场在。今朝烽燧已无烟。雄关远望昆仑雪, 石窟仍偎半月泉。大漠流沙难锁住,春风已度玉门关。”此诗立意不错, 但犯复多处,“阳关、雄关、玉门关”“立漠、大漠、流沙”等。 诗中犯题的亦常见, 如诗题《登峨眉山》首句写“峨眉峰耸入霄端”,诗题《月牙泉》, 首句写“鸣沙山下月牙泉”,诗题《紫云游》第三句写“紫云岭上游”, 诗题《晚耘轩内唱新歌》,末句写“晚耘轩内唱新歌”。(编者按: 所谓犯题宜注意。古人用首句或诗中句作题甚多,仅为有别于它诗,似与题意无关。) 九忌,章法欠周。 何谓章法?亦称结构。律诗的结构,有两方面涵义:(1)外在结构, 指诗之材料安排的规范,比如开头、结尾,中间两联对仗。 它按句式的规划排列,属于结构的外部要求。(2)内在结构,指感情的萌发、 深化、结束,有人把它的进展过程,简称为起、承、转、合。在创作中处理结构问题, 就是如何把外部范式和内在的感情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表现主旨, 起承转合是诗歌抒情的进展过程(内部结构)常与律诗的外部结构一致, 因此将章法简括为“起承转合”是有道理的,但不能死定为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 尾联“合”这一模式,因为诗人创作时,抒情进展过程并不一定与外部结构一致。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主旨是寄托高洁情怀, 抒发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联,起,就题而起, 写出山居的季节、时间、特点。颔联,承,紧承首联写山中秋季新雨后的夜景——清新、 幽静、明净,景中有情,寄托了高洁情怀。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承上,依然写景。 但两联对仗有变化。其一,颔联,是自然,静景;颈联侧重写人与自然的活动, 是动景。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两联又互为补充,清泉、苍松、翠竹、青莲、明月, 都是诗人高洁情怀的写照。其二,音步有变化,颔联是二、二、一式,颈联是二、一、二式, 形成节奏旋律美,没有“截腰”之病,为尾联的转合作好铺垫。尾联,亦转亦合。化《楚辞。招隐士》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典,反用之。以抒发隐逸之情。 由此可见, 起承转合是律诗创作时感情萌发、深化、结束的进展过程,与外部结构相一致, 但定而不死。有些诗友写诗忽略了起承转合,而是平铺直叙,八句并列,没有主次, 缺少深入与结束。如《春归》:“清澈天空伴暖阳,春光明媚染家乡。青松枝顶出新绿, 垂柳周冠露浅黄。紫燕寻宅巢穴筑,游鱼破浪觅食香。草坪展体抬头展,花卉伸腰笑脸扬。 ”此诗写春回大地的景象,有色彩、有形象,有动有静,用拟人法生动感人,但因八句并列, 没有深入、结束,使人有未作完之感。 总之,律诗创作是继承、发展传统诗歌艺术不可或缺的诗体,
醉花荫 二首 醉花荫 新韵 感物惜时一弄瑶琴宫商怨,窗外桐荫转,青淡露华微,寂寞芙蓉,碧水蓝天现, 悯人感物常生叹,花绽几朝艳,人有几青年,逝水如斯,坚定时间念 醉花荫 新韵 杖履步尘浮生道 杖履步尘浮生道,人与花俱老,垂袖过长桥,黄叶飘零,何计多和少 理弦重奏前时调,总是知音渺,梦醒莫忧伤,且乐今朝,回首微一笑
一剪梅
岁末感(七绝) 岁末感人到七十自古稀 而今惯见不称奇 金钟敲响惜羊去 鞭炮何须唤岁急
读陶篇 阮郎归 阮郎归 新韵 读陶篇 结庐人境羡陶园,门无车马喧,翠叠妙趣绣青山,鸟歌在户前,心既远,地仍偏, 篱笆菊绽颜,二三至友释心辕,悠哉诗酒间
早梅(今曰拍摄)
鹊桥仙 听琴 词林正韵 柳汀烟暮, 萧条几处, 唯有清幽小院, 琴声又起似当年, 花影倩,柳莺梁燕 旧音仍在,容颜已改, 怨月恨花梦断, 太平声里旧时欢, 夕阳好,风光无限
得胜令 暮归 【散曲·新韵】 得胜令【散曲】 暮归 晚雾罩轻纱 近水暮秋葭 渔钓归来早 衰柳岸上家 游鸭 出没白丛下 呱呱 双双入苇花
浣溪沙 居闲 浣溪沙 词韵第七部 云锁柴门半掩关 垂帘自在有陶篇 野游杖步夜方还 不慕荣华奢侈院 怎如无事隐桃园 争名夺利总输闲
重阳 七律·新韵 重阳(七律·新韵)贤内七十叟长三 重阳协步上清园 苍颜白发依肩伴 步慢心轻手相牵 垂柳弯腰枝未瘦 枫林醉面叶如丹 花前留影君休笑 留作情怀忆旧年
折桂令(散曲)双调 (新韵) 天寒数九梅开 雪舞风前, 玉趁香腮。 浮动幽香 蜂蝶惧冷 怎肯飞来 天地浑然一色 雪梅难辨红白 纸砚铺开 散曲粗成 平仄难裁 折桂令,双调,新韵 (散曲) 水仙花 凌波仙子新妆 金盏瑶台 玉面盅黄 大雪蒙窗 书旁案上 红袖添香 倩雅不沾尘垢 秀姿独占冬芳 厌近冰霜 垂下帘笼 鎖住春光一丛花 秋 新韵 仲秋之夜露微寒 长坐感衣单 秋香透过中庭院 露风软 情寄七弦 明月在天 半衔小院 竹影上窗帘 菱花笑我鬓毛班 弱体慕青山 知音难觅空流水 莫生怨 总是因缘 孤灯半案 诗章不就 冷月照无眠
一丛花(新韵) 一丛花 秋 新韵 仲秋之夜露微寒 长坐感衣单 秋香透过中庭院 露风软 情寄七弦 明月在天 半衔小院 竹影上窗帘 菱花笑我鬓毛班 不是旧时年 知音难觅空流水 莫生怨 总是因缘 孤灯半案 诗章不就 冷月照无眠
思乡,平水韵 雨打青林倍感愁 故乡望断万山秋 如何更借征帆水 却使南江向北流
思乡(七绝) 思乡,平水韵 雨打青林倍感愁 故乡望断万山秋 如何更借征帆水 却使南江向北流
折桂令(散曲)双调 (新韵) 雪梅 天寒数九梅开 雪舞风前,玉趁香腮。 浮动幽香 蜂蝶惧冷 怎肯飞来 天地浑然一色 雪梅难辨红白 纸砚铺开 散曲粗成 平仄难裁
雪地景观【二】
点降唇 雪后寒朝 点降唇 新韵 雪后寒潮,青光瘦影银装盖,枯枝风摆,未了冬情债, 清冷晨中,鹅苦冰不败,歌声怠,残黄衰蒯,急盼春来快
雪后
点降唇
如梦令 古稀情
摄影 【七绝】平水韵一先 摄影一目银装衬晓天 弱光柔影小塘眠 雪情一种谁知味 独有相机不了缘
冰挂【七绝·韵】付随拍新图 雪狂一夜小区寒 树挂琉璃户挂帘 紧闭柴扉尚感冷 紧围炉火待晴天
冰帘【付小区随拍图片二张】 冰帘 新韵 雪狂一夜小区寒 树挂琉璃户挂帘 紧闭柴扉尚感冷 紧围炉火待晴天
雪地景观【二】
夜思良友(词林正韵十二部) 深院月明似水,雨余蝉语先秋,暮年体弱作诗筹、千里灵犀成就 三盏杜康饮后,激情半点无留,心辕意马怎能收,只待倾情共酎
夜思良友(西江月) 夜思良友(词林正韵十二部)深院月明似水,雨余蝉语先秋,暮年体弱作诗筹、千里灵犀成就 三盏杜康饮后,激情半点无留,心辕意马怎能收,只待倾情共酎
雪地景观
雪地景观(新雪)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