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脸通黄🐽 紫色妖
南郑北战SZDᕕ(ᐛ)ᕗ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08 发帖数: 5,214 关注贴吧数: 108
第三次拿起《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仍旧看不下去,求靠谱科举文!!! 这篇文非常有名,而我三次打开它,都看不到第五章,一度以为我是不是搜错文了(手动狗头) 我真不是来黑他,说说几次让我放弃的原因吧 第一次看时,文还没出名,自己搜到的,而小说一上来用了好多篇幅把村子介绍了一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男主家的描述,周围种了好多果树,而那果树是从山上移植下来的,我不懂移植,但我脑海里山上的都是大树吧?单靠人力能把山上大树移植下来再种活?如果是小树苗,那山上怎么这么多果树小树苗等男主家来移植? 而且上来时对环境和人物描写太详细了,上到房子朝向,下到一大家子人姓氏排行,第一次看到这就弃了 后来我看好多人推荐,甚至说看完这个文再看不进去别的文,于是我第二次打开它🙄 这次看到说男主家在男主身体好点后,不用吃药了,于是把家里房顶换上了瓦片 前面男主还说家里穷,但后面刚好一点点就开始换瓦片了 古代农村不都是茅草屋顶吗?怎么到男主家这就用不了茅草屋顶了?瓦片据我所知不便宜吧?你要说家里条件真好了,换瓦片无可厚非,你就说换砖房都可以,但男主家明明不是啊! 第三次,就在刚刚,我又打开了这篇文,忍受着现代风的对话,又想这么多人推荐,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然后,我看到作者在给大家算男主一家一年的收入,作者说男主一家一年就赚三四两银子,这其实挺符合古代设定,可是下一段,作者就开始给大家细算起来,这段有点繁复,我没细看,是挑着数字看的,要是有我理解错了,欢迎指出 作者说男主家的农田,一年有277两收入,织布短工木工一年能有35两收入,我心想霍,这收入够好了,然后作者开始算要交的税钱和花销,反正我是没看明白,总之结果就是算到最后,每年只剩下8两了😳😳?? 然后再抛去种子成本就只有四五两了,这还是在朝廷赋税非常非常轻的情况下 怎么回事?要是赋税回复原样,老百姓还要不要活? 我不是考据党,但我喜欢严谨有逻辑的文,之后作者又说到织布,说男主娘买别人家麻自己织布,一匹能赚10-15文,一天织一匹,先不说这速度如何,咱就按一匹布赚10文算,一年365天,一年一个人就能赚快4两银子,男主家这么多人,要是全职织布,一年怎么也得赚三四十两银子吧?农田租出去,不是连税钱都省了? 这还是其次,作者说男主大爷爷当年为读书卖了一百亩地,我知道这点其实不夸张,也为了突出读书艰难,可前面说完这个以后,男主娘接下来就信誓旦旦要让男主去读书,要知道男主家的地加起来都没有一百亩! 我就想问谁给男主娘这个勇气的? 至此看到这,第三次打开这本书又失败了🙄 我不是来黑他,我就想问问是我没理解对还是找错文了,另外求靠谱的科举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