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尽处风吹雪 时光尽处风吹雪
关注数: 33 粉丝数: 237 发帖数: 3,268 关注贴吧数: 25
大家对完美怎么看? 大二的时候被同学叫去听完美的宣传会,见到传说中挺厉害的人物,貌似以前是银行行长,大家都叫他什么谢姨。各种辉煌的历史,各种厉害。然后我听了一半果断跑了。然后这几年看到完美的广告居然做到CCTV了,其实如果单纯的是卖化妆品我也不会反感。但是,把直销做成传销了。然后一天到晚让一群所谓充满正能量的大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期末考试时还忙着整天和这个团队开会,那个下线开会。要不就一群大学生大夜晚的在操场做各种无意义的游戏。天天不管白天黑夜的喊着早上好。我也是醉了,大学生刚来学校的时候是迷茫的,眼高手低,也许是看多了例如徐鹤宁这样的励志大师的书而充满着奋斗的激情,也许是不想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空洞苍白,也许是想真正的改变自己,也许是梦想着创业暴富的神话。才让例如完美,科士威等钻了空子。完美的化妆品可以让人变帅,保健品可以让人从内而外的排毒。甚至都可以不用吃饭了,有个正常大脑的人用脚趾头想也是不可能的,我不是否定完美产品的作用,而是觉得虚假广告做的太厉害。学校里各种完美团队的活动,我就不相信,学校能毫不知情。居然任由这这些所谓的正能量来毒害我们的大学生而不管。难道不是失职吗?虽说大学是自由之地,但自由也分种类吧,学术可以自由,传销不能自由。如不加以管理,学校肯定会因为这而出事。(以上仅代表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这下失业在家了。 回家已经一个星期了,回头想想在大连工作的半个月,就感觉一个字:坑。由于大连天津街靠近火车站,主要是做游客的生意,流动性大,所以基本没有回头客。也许很多人一生都不会去大连第二次,所以若是去海鲜就狠狠的宰你一次。很多人认为去大连肯定要去吃吃海鲜,才不枉来大连一趟,就像去开封,一定要吃吃灌汤包,去北京,一定要爬爬长城。多数人认为,大排档肯定比酒店要便宜,殊不知。就是这样的心理,很可能导致你被宰了。在天津街大排档给客人买单时,很多客人都发牢骚说本想着大排档会便宜的。没想到这么贵。简直贵的离谱。牢骚归牢骚,可是到头来你还不得不买单。因为能在大连火车站附近的天津街承包一整条街做独家生意,手段和后台自然不是一般的硬。最后只有乖乖被宰吃哑巴亏。就我待在天津街短短的两个星期,我就亲眼见到或里面藏的很多猫腻。这应该也是行业内的一种潜规则吧,也许我是少见多怪,但是我觉得把我见到的写下来,是一种责任。能避免身边更多的人挨宰。海鲜大排档的猫腻一般有以下几点: 1,以次充好,以死充活 这应该是行业内很普遍的吧。我们老师在海南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自选海鲜你看到的往往是活蹦乱跳的大龙虾,小龙虾,螃蟹,琵琶虾,多宝鱼等,但是当你秤好活海鲜拿给厨师做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了,这个时候90%的海鲜都会被做手脚,给你看到或称的时候是活的,拿过去趁你不注意就会换成死的。每天我们上班之前都会把死海鲜挑出来放在摊位下面。所以每天出摊后基本把死的换完,运气好你的活海鲜才不会被换。很多游客或者客人根本不会想到有那么多猫腻,就让厨师做,自己去找座位坐着。做好让服务员端过去。这样也就意味着你的海鲜绝对会换。除非是死的都换完了。所以有很多比较精明或者有过这种经历的人买海鲜时候会盯着厨师做。这样卖海鲜的就没机会做手脚了。不过这样的毕竟是少数,真正的大连人是不会去天津街吃海鲜的。实际上,很多人都能尝的出来,就像蛏子,刚螺,香螺,文蛤等,死后一段时间会有臭味,很多客人尝出来了,叫我们过去,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明知道那是臭的坏的,就只有一口咬定是新鲜的,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我们的经理交待我们的。客人说臭了你就说没臭,客人让你尝你就说不能随便吃客人的东西。客人再要闹,你就不理他们就行了。所以很多客人即使明白被做手脚,被偷梁换柱了,也只好吃哑巴亏,该买单买单。即使是你盯着厨师做,一不留神也可能被偷换。偷换的时候被抓住的情况也有发生,这种情况下客人肯定要闹。闹得凶的话会退你的钱,势单力薄的话你也只有买单。这一两年天津街还文明点,听老员工说前几年经常有因为被坑的顾客因为这种事儿而打架的。架也打了,派出所也出动了,对老板还是没影响,顾客还是得买单。原因自然不用说都知道。 2,同菜不同价。秤上有手脚。 餐饮行业有句俗语叫:看人下菜单。意思是 比喻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因人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态度,给人不同的待遇。但是在餐饮行业往往就有点狗眼看人低的贬义了。这点在天津街深有体会。短短的两个星期里我已经见到小龙虾,大龙虾等海鲜好几个价格。就拿小龙虾来说,有28,48,68等不同的价格。这几种价格都是因人而异。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区长就告诉我们,客人要是问你只能说酒水的价格,海鲜的价格你就说你不知道,我们只负责买单。单子上都写有。这意味着什么?意味这里面海鲜价格大有猫腻。如果你点的海鲜不到两百块钱,小龙虾等海鲜都像28.38这种比较低的价格,因为在夜市大排档消费金额在200元以下的,经济情况一般来说不是太好。油水也不是太多。查账单就肯定看的仔细,对每一块钱肯定都算的特别清,但是像一顿饭消费四五百或者上千的人来说。小龙虾就会是像68等比较高的价格。能吃饭消费的起上千元一般不会仔细看账单,也不会计较这些价格。一掷千金,这只是以小龙虾举个例子,何况再算上大龙虾,螃蟹,鲍鱼,多宝鱼,蛏子等利润比较高的海鲜。价格猫腻我也不一一举例子了。印象特别深的的是一桌韩国人,其中他们消费了一只5.9斤的大龙虾。198一斤。给他们买单时他们看了账单就提出来了前面点菜的人说是三斤。我们这边就解释是他们听错了。反正就一个解释。利用的也正是语言不通这个理由。反正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你就只有认栽吃哑巴亏吧。我们里面有一个卖烤鱿鱼的都说:5斤九两,这不是蒙人吗,里面最大的龙虾都不到四斤。再说这个龙虾是活的还是死的都不一定,八成都是死的。价格上的猫腻太多太多,电子称上也有不少猫腻,海鲜本来都带走很多水,一般给你称海鲜是不会给你去皮的。一般最少都有2两左右的水分。举个例子。小龙虾48一斤,两斤二两小龙虾实际上不到两斤。秤上的猫腻都有快十块钱了。小龙虾还是比较便宜的,换上大龙虾这些比较贵的海鲜。秤上水分就会更多。缺斤少两都是屡见不鲜的。也是很多奸商常用的手段。这一点我在天津街感受的更为深刻。 3,消毒餐具不消毒 现在一般在饭店吃饭会给你提供所谓的“消毒餐具”。并会有相关的收费标准。多数情况下在一些小饭店或者大排档提供的所谓的消毒餐具其实是根本都没有消毒的,而且在清洗过程中都只是随便的刷刷冲冲,把油污冲干净,明水沥干,就直接包装,清洗过程中,一般是先用洗洁精抹两下,然后扔在清水里。一般一箱子水要洗或者涮一箱子餐具。其实这些想必大家以前都有过了解。所谓的消毒餐具很多情况下和消毒两个字没有关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干净,不过像一些大酒店或者做的比较好的饭店,还是真消过毒的。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在天津街给客人买单时,餐具会根据人数多少直接算上价钱的。不管你用还是没用,餐具费还是得加在账单上,客人看的仔细才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收费。多加少减。如果客人看的不仔细,你用或者没用都是要付钱的。很多客人都会没用到那么多套餐具而多付了钱的。一般我买单时都会看清客人用了多少餐具,没用那么多餐具的话都从账单上给他们减钱。但是,一些老员工是不会主动查这些的。客人发现了才会从账单上减掉。所以提醒大家以后在外面消费一定好看清楚账单。以免花了不该花的钱。再来说说原料吧,除了以死充活,以次充好之外,原料的清洗也不怎么干净。记得第一次洗韭菜时,我们两个同学多洗了一次就被老员工训了:像你们这样什么时候能洗完。无奈,只好就随便洗洗。串棒鱼,秋刀鱼时你也能明显的感应到这些棒鱼的肌肉都已经到自溶阶段了。都不知道储存多长时间了。说起来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想想还是觉得嗝应。我在杭州的时候厨师长说了一句话:看戏不进后台,吃饭不进后厨。这句话用在海鲜大排档更为贴切。不要想象大排档厨师制作海鲜的过程,否则你会难以接受的。在天津街海鲜夜市大排档一般你问了价格之后,交谈中他会把你中意的海鲜比如龙虾称完之后直接摔死。这样,即使囊中羞涩不想要都不行,因为我们会说:海鲜已经给你处理好了杀掉了。这也是里面的一种现象。所以说这都是碰运气的事儿。最坑的秤上给你做了手脚,而且你吃到的还不是你见到的活海鲜,结账的时候顺便在价格上给你弄点猫腻。而且你不买单还不行。这也就是为什么真正的大连人都不去天津街夜市大排档吃海鲜的原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