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QGEMe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2 发帖数: 730 关注贴吧数: 5
[转]唐师曾用镜头纪录人生 唐师曾  或许唐师曾的名字对一些人来说还不太熟悉,但如果说起那名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迎着撤离的人流进入巴格达,等待美国“战斧”巡航导弹来袭,又是最后一个撤离、第一个在以色列公开采访的中国记者,很多人都会有印象,他就是新华社著名的摄影记者唐师曾,也被人们称做是中国最玩命的摄影记者!目前正在进行抗日路线寻访活动的唐师曾来到了西安,并为自己的新书《我在美国当农民》进行签售活动。总是在一路行进中捕捉新闻镜头的唐师曾这次也进入了记者的视线,被定格为新闻瞬间。不过翻看唐师曾这张底片的时候,却别有一番滋味……  清晰的是性格  唐师曾见到记者就问是不是《华商报》社的,因为在延安的时候他曾经买过一份《华商报》,一到西安他就拨通了本报的热线电话,询问西安的宾馆住宿情况。虽然西安有很多朋友,但习惯了行进在路上的唐师曾却也习惯了自己安排一切,无论是在巴格达目击战争、还是在神农架寻找野人,无论是采访卡扎菲、拉宾、阿拉法特,还是在洪水、大火、地震、骚乱、瘟疫、战争的第一现场,独立、果断早就成为了他的性格。虽然唐师曾告诉记者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是他还是再次出发,行进在新闻采访的旅途中,他说他的车上有一半装的是救命药物,大的氧气袋、抢救药品。在先前的采访中,唐师曾身染重病,一头头发曾经全部脱落。但是,在心爱的事业面前,他又背上了相机起程。  黑白分明的是爱恨  唐师曾是一位战地记者,战争的恐怖和惨烈在他的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亲历过战争才更懂得爱和恨,更渴求和平。“我原本想做一个采访计划,就是到西部去,一直向西。从北京出发的时候,恰巧是7月7日,经过卢沟桥,我忽然想,自己可以按抗日战争的历史路线一路走过,回顾历史才会发现和平是这么弥足珍贵。”当记者问他,是不是因为今年是中日建交30周年时,唐师曾笑了:“我根本没意识到,也没刻意那样想过。”唐师曾说自己是一个记者,而非作家,写书是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经费上路,在路上他可以拿起自己挚爱的摄影机,一路拍下去。“‘名人’、‘大腕’这些字眼都不适合我,我只是一个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的记者。”  立体的是人生  唐师曾是一个喜欢行进的人,他向记者这样解释:“人的生命很短暂,除去年幼和年老,属于自己的时间很短。很多人的一生就只在一个点上,终老一生。但是如果人可以生活在两个点上,那生命就是一条线了,乱走则成了一个平面。有目的、有规律、有总结地走就会成就一个立体的人生。”唐师曾喜欢立体的人生,因此也就喜欢行走。他说自己下一步的大计划就是向西走下去,越过国境,重走自己熟悉的中东,然后还是向西。对于中东他有很深厚的感情,因为那里是他采访、“战斗”过的地方,而对于中东的语言他也更熟练一些。见到的唐师曾比想像中高大,比想像中平和,比想像中精神,但也和预料中一样侃侃而谈,和预料中一样:嗜摄影如命。
一些感想:关于《祥和你去吹吹风》 《想和你去吹吹风》 想和你再去吹吹风虽然已是不同时空 还是可以迎著风随你说说心里的梦 感情浮浮沉沉世事颠颠倒倒 一颗心硬硬冷冷感动愈来愈少 想起你爱恨早已不再萦绕那情份还有些味道 喜怒哀乐依然围绕能分享的人哪里去寻找 很想和你再去吹吹风去吹吹风 风会带走一切短暂的轻松 让我们像从前一样冷冷静静 什么都不必说你总是能懂 繁华色彩光影谁不为它迷倒 笑眼泪光看自己感觉有些寂寥 想起你爱恨早已不再萦绕那情份还有些味道 喜怒哀乐依然围绕能分享的人哪里去寻找 想和你再去吹吹风虽然你是不同时空 还是可以迎著风随你说说心里的梦的梦吹吹风 还记得这首歌,是在高三的某天黄昏回家时,不知怎的就很感慨地哼起了。很清楚地记得,那时候我推着自行车走在天桥上,天气就像这两天一样,是我喜欢的那种呼呼的风,让人在寒冷的畏缩中清醒的风。看着那软弱无力的夕阳,和桥下延伸远去的路灯,来往穿梭的车辆。这样的天气,让人感到很无助,很清醒的,却又很无助…… 已经好久没有想起这首歌了,甚是苍凉的感觉,尤其是从学友的口中唱出,他那并不十分标准普通话却有一种很风霜的味道,这或许是我一直以来喜欢学友的歌曲的原因。很认真,很执著,却有一种挣扎的无奈。不会让我很竭斯底里的沉溺,却是,慢慢地,慢慢地,挥之不去…… 学友的歌通常都不会让我陷入漩涡中,除了一首…… 以后每逢这样的天气,我都很容易想起这首歌,想起过去的一些人,一些事。我并不年老,并不要伪装深沉,只是,总有一些东西,敲击着心灵脆弱的那个角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