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村姑 乡野村姑
关注数: 0 粉丝数: 17 发帖数: 6,387 关注贴吧数: 1
随笔〔平凡的日子,不平凡的一天〕 今天休息,看了看天气,感觉真好,这几天的天气连续下着小雨,心里不免显得伤感和沉闷,孩子今天也休息,天气好,心情自然好,所以决定带上孩子去出去走走,为了一天的轻松给自己放个假,今天决定出去就餐,一来为孩子高兴,二来也为自己放个假,整天三条一线,孩子,上班,家,平凡的日子里显得忙忙碌碌。。 出门前带上相机,希望多给孩子留下成长的足迹,采购点生活所需用品,第一站定在大楼,步入大楼,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真多,多的你我要是稍不注意,就能碰到彼此的身体,再就是里面的空气,也许人多和天气的原因吧,里面的空气让人感觉要窒息似地,感觉呼吸起来都困难,于是采购完,以更快速度离开那里。。。第二站,决定去人民广场,来走到广场,看到道路两旁还在穿着节日的盛装,红的花绿的草,广场上男男女女,成双成对的,老人在那里安享的享受着阳光,小孩在那里玩耍,给广场增加了一份祥和的气氛,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呈现在你我的面前。美的东西总是让人留恋,总是让人感觉时间在自己不知不觉情况下流失,看天色已晚,慢慢的太阳就要西下了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抬头看看天空,我被这眼前的美震惊了,这不是夕阳吗/,只见一片片的彩虹出现在我的眼前,时而像一团火 ,时而像一匹野马,在天空奔驰,时而像飞机,在天空中飞过,时而像流星,流放者异彩,时而像巨龙,在空中盘旋,时而像条红色的金鱼,在水中遨游,时而。。。我想不出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它的美,我怕我的语言显得苍白,我忍不住的高呼,孩子你快看天空,孩子高兴得说,妈妈,快,相机,拍下来,我恍然大悟,对,我 要把这美的瞬间拍下来,于是我按下了相机的快门,留下了精彩的瞬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而最楼上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