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jacky happyjacky
关注数: 220 粉丝数: 881 发帖数: 72,024 关注贴吧数: 61
曹操会担心收取墓地管理费吗? 曹操一生雄才大略,死后的千百年来,虽一直背负骂名,但也好歹算是入土为安。可近年来,沉睡千年的曹操开始了坐立不安,烦心事一件接一件接踵而至。先是遭遇安阳所谓曹操墓的发掘及真假之争,现在民政部的“墓地使用期限50年或70年,20年一缴费。”的说法更让曹操急的焦头烂额。    心急如焚的曹操坐在墓室里胡思乱想着:我的墓室早已空空,千百年来我一直遭人谩骂。别人的子孙能为先人的墓地续费,曾经权力大到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我,死后的权力远比不过那个公安分局的李副局长。我除了给现在的子孙带来骂名外,没给他们一丝一毫的利益。在这个“恨爹不成刚”的年代里,那些年迈体弱的老者早已被子女和社会抛弃为空穴老人,我的子孙后代还会认我这个先人吗?会给我的墓地缴纳管理费吗?    我的情况还不是最糟的。我的墓室比较大,听说现在的地价、房价高的离奇,我可以卖出一块墓室换点钱暂时应急。那些曾经为我效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在幕后建言献策的 文武 官员、沙场士兵们,他们该如何躲过这一劫?被我误杀的 吕伯奢 全家,无后人为他们缴费,他们也无宽大的墓室,他们的坟头会不会马上就要被挖掘机推平?    战前先要刺探敌情。曹操将脑袋探出墓室,开始环视四周。    首先看到的是殡葬业的暴利。豪华墓地的价格已贵过房价,而且几十年后还会收到墓地欠费通知单。此时曹操心里不免咯噔一下,为了限制房价,权贵们热捧在买房人身上打主意收取的房产税。墓价被抬高了,是不是就有了向墓主收取“墓产税”的理由?而且还能打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限制墓价。    再看一看曾经和自己一起争霸天下的英雄、将士们。刘玄德也被搅的不安宁,也有多地在争抢 刘备 墓,甚至有村民联名申请挖掘“刘备墓”。 诸葛亮 、赵子龙也要被“五马分尸”,各地在争夺他们的故里。曹操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是要干啥?    再看一看其他地方。名人故里之争已写进很多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已具有了鲜明的产业特色。一些历史人物的坟墓不但不会被摧毁,反而被重新修建的富丽堂皇,甚至政府部门为那些逝者竖起了高达几十米的铜像、石像。借着这些名人的光辉,当地政府部门赚了个盆满钵满。    难怪要挖我的坟子呢!难怪要争我的真假!曹操终于明白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奶便是娘,没奶便挖墙。有名人的地方就保护好他的坟子、故居,没名人的地方就抢。既没有名人也抢不到名人的,朝现在人身上打主意照样也能赚的富得流油。人家还等着靠我的墓赚钱呢,修庙立碑都还来不及呢,怎能向我收墓地管理费?我也不用担心为我效力的将士贤人的墓会被铲平了。至于现在买不起墓地交不起续费的人,老夫虽有“济苍生,安黎元”之心,但没收过你们的赋税,入土后自然也管不了你们。就让我打一回酱油吧!    想罢,看罢,说罢,曹操重新躺下继续呼呼大睡。
张学友绵阳演唱会—1/2世纪世界巡回演唱会 绵阳站 近年来,演唱会市场可谓精彩纷呈,但说到底还是“以唱为首”。 “歌神”之名赋予张学友并非虚得。自1999年张学友宣布不再拿奖之后,到现在还是没人能够将“歌神”这一称号从他手中拿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张学友事业巅峰时期,根据IFPI国际唱片协会统计,张学友唱片销量仅次于当时如日中天的已故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排名世界第二。截至2006年,其全球正版唱片销量已达12亿张之多;2007年8月,他所举办的“学友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在世界各地举行105场,再破他的演唱会场数纪录;今年4月份受邀与原唱K‘naan合唱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中文版主题曲《旗开得胜》,再次证明了其不可动摇的“歌神”地位;而2011张学友绵阳演唱会,将再一次值得我们期待! 比起张学友在乐坛的地位和成绩来说,歌迷们更看重张学友演唱会的视听感受。总结一下张学友演唱会可以用“经典”、“振奋”、“万人合唱”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再来看看论坛里歌迷们的评论:“全场上万人合唱,气氛相当热烈”,“听到那些熟悉的歌,好像重回了纯真年代”、“喜欢张学友现场要求观众点歌的互动环节,感觉与歌神的距离原来如此之近”、“原本两个半小时的演唱会延长到三个半小时,所有的人都一起呼喊、高唱、感动到流泪”…… 2011年张学友的巡演有什么特色?精美的舞台设计、邀请到国际顶尖乐手之外,还有价值几千万元的影音器材护航,这可以将歌神完美的音色带给每位歌迷。除此之外,新歌也是此次演唱会的亮点之一。    有人评价张学友今年四月在香港举行的迷你演唱会“私人角落”是巡回演唱会前的一次热身。西洋经典爵士名曲“New York New York” 和经典歌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情人的眼泪》等都让现场观众听得着迷。在场的粉丝给出这样的观后感:“歌神醇厚的声线搭配国际级的顶尖乐手,在旋律里注入爵士的音乐元素,呈现了剧院般的表演,令人感动。
自家历史:农历计时及时间对照 一.更与点: 1.更    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23时至01时为“子时”    01时至03时为“丑时”    03时至05时为“寅时”    05时至07时为“卯时”    07时至09时为“辰时”    09时至11时为“巳时”    11时至13时为“午时”    13时至15时为“未时”    15时至17时为“申时”    17时至19时为“酉时”    19时至21时为“戌时”    21时至23时为“亥时”    2.点    古代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点24分钟。 二.古代辰制: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三.古代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中国古代十大才女 1 ;亭亭山上松,终岁常端正——霜晓寒姿看班昭班昭一生德高位崇,生前身后都荣光无限。在此后的文学史上,班昭几乎成为才女的代名词。这个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冰雪女子,其所作的《女诫》,却禁锢了千千万万的女性上千年。 2 ;辞根散作九秋蓬——胡汉恩仇文姬泪一个千古闻名的才女以她孱弱的双肩默默承受厚重的胡汉恩仇,用《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的悲歌来倾诉这怎么样也无法释怀的恩恩怨怨,她那富有传奇色彩不同寻常的悲惨际遇,使她的诗作成为千古绝唱。 3 ;天上碧桃和露种——咏絮才女谢道韫什么叫做大家闺秀?什么叫做贵族名媛?什么才是高华不俗的天仙气质?如果你能够了解谢道韫,你才会明白这一切。千百年来,这个冰雪一样高洁晶莹,柳絮一样轻舞飞扬的女子早已成为才女的化身,让人无限神往。 4 ;情丝织就回文锦——兰心蕙性苏若兰这是一个兰心蕙性的女子。为挽救另有新欢的丈夫,其千丝万绪织就的《璇玑图》,隐藏了千种柔情,万种思念,千声诉、万古怨。换成现代,又有谁有这等的幸运,遇上这样冰雪聪明、温宛挚情的女子? 5 ;日边红杏倚云栽——点斗魁星是婉儿一个一生始终接近于最高权力中心,曾像神话中的文魁星一样掌管着天下文宗、荣光一时无限的美貌女子,是否就比那些穷愁苦吟的才女们生活得更加精采?惜哉婉儿! 6 ;此花无日不春风——扫眉才子是薛涛作为官妓的薛涛,一生还算是不错的,少有才名,老得安乐,生前享高寿,身后有盛名。但有谁知道,她最后的心中是存着“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凄楚,还是阅尽人间沧桑的坦然?扫眉才子、西川校书薛涛,能直追诗圣老杜,要平分工部草堂,谁敢以轻贱视之? 7 ;揉碎桃花红满地——难得情郎鱼玄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此句一出,不知有多少红粉女儿为之感叹落泪。“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鱼玄机的洒脱开放,也让人慨叹不已。有这样的心思,鱼玄机的风流韵事也自不少。 8 ;自是花中第一流——千古明月李清照此花不与群花比,自是花中第一流。是啊,李清照在如花的众才女中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卓而不凡。她的名字和明月同辉,永远辉映在清朗的天空,把洁白如银的清光照向人间。 9 ;花因喜洁难寻偶——断肠词人朱淑真颜色如花命如叶,自古男子多薄幸,他亲口许诺的誓言,根本是不能信的!从此,朱淑真的心情不但孤寂,而且绝望。她满怀幽怨地说: “待封一掬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她的梦已断,心已死。 10 ;别有倾城第一花——严蕊不是爱风尘“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可以想像,后世不少被迫迎来送往,周旋于男人身边,过着卖笑生涯的女子,在夜静心伤时,也会记起严蕊这句心酸之词的。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