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kane wowkane
关注数: 36 粉丝数: 317 发帖数: 5,071 关注贴吧数: 20
献给帝吧百万毅丝们的一篇文章,愿诸位自勉之! 最先与最后 鲁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箴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转】学弟学妹们 现在还有时间,下点辛苦考个学硕吧,别MPACC了 CC因其考试科目简单,大家都来取巧,看着就两科的考题自信满满,发誓要把简单的数学啃烂,各种辅导书做他个5、6遍,觉得那么简单数学肯定满分,英语二也很easy啦,逻辑做做题就会啦~这么简单就能考个名校啦,而且本科不喜欢的专业很easy就转个能挣钱的会计行业啦~ 可是孩子们,经历过CC的血雨腥风,才能明白,考这个东西,运气才是关键。踏踏实实的去复习数三吧,幸运的话,明年稳稳地能上个自己喜欢的学校。如果差几分,还能调剂到别的学校。有的名牌学校,最看重生源,学硕极有可能调剂到专硕(真的有可能,学校导师都明白,学硕和专硕的差距,别想浑水摸鱼,也别说什么看重能力云云,导师是搞科研的,啥标准才是想要的好学生,当然是看你的学习能力,学硕的孩子们数学和专业课不会白学!-------这是有幸与一个名牌大学的会计系导师聊天得的感悟)。专硕就别想调剂了,几乎没戏。就算你别人家的分数线高10、20分就说明你比人家那些一志愿报你想调剂到的那个学校的学生们有能力,有资格么?不就是逻辑少错几道,数学没有粗心而已,就说明你比别人有资历修会计专业硕士么?那些考MBA的数学和逻辑不同于学硕的专业课并不能说明你大学期间多么优秀(导师认为数三可以),有很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 我们都说专硕是大势所趋,会越来越火,还觉得被学硕鄙视很不公平。其实,这个社会,任何事情,价值和付出几乎是成正比的。想要读研,想要继续在象牙塔里混下去,那些默默地学习,不引人注意的,学有所专的人才是王者。 当初,一个学姐也极力劝我6月份开始学数三还不晚,考学硕吧,别图简单,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当初,看着重积分就头疼,看到管理联考题,自信满满,觉得不考满分都对不起初中老师。但是,这么多年学生过来,我们都懂得,只要被称得上是考试的,我们都会紧张一下;只要是有水平,有含金量的考试,都不会这么简单。竞争这么激烈,你看到很多学校的MPACC分数线直接取整,你差一分也别想调剂。有的学校都不确定要招多少人,网上的名字包括多少推免的你也不清楚,而且学校也不确定,有的学校并不想找专硕,只是教育部硬性规定而已,因为到时候招的少的学校,有学硕生源作保证还怕招不到人么?而且1:1、5甚至更多的复试比例,你能HOLD住么?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