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瓜爱桃核 窝瓜爱桃核
关注数: 42 粉丝数: 204 发帖数: 7,459 关注贴吧数: 12
关于桃核开裂的问题 得到一串好桃核不容易,看着自己心爱的桃核开裂了就更闹心。那么桃核为什么会裂那?这里面有它外在的原因,也有它内在的原因。 外在的原因,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桃核不要接触水,不要让风吹着,不要太阳晒,不要温度的急剧的变化等等吧。道理很简单,就是上面所说的这些造成了桃核表面以及内部的异常膨胀和收缩。假设说桃核的表面很潮湿,风吹和太阳晒桃核就要失去水分,桃核的表面就要收缩。但是还有吹不到和晒不着的地方,这个地方收缩的就要比能吹着和晒着的地方要慢。这在桃核的表面就会产生一个力。如果这个力够大就会在收缩的快与慢的交界处把桃核的表面拉开,我们看到桃核的一些细细 裂纹就是这样造成的。温度急剧的变化造成的是桃核表面和内部的膨胀和收缩的不一致,也会产生一个力,这样的桃核开裂的会很严重。有的桃核连正常的热胀冷缩都抵抗不了,就更不要提急剧变化了。这都是外在的原因造成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去量化它,也就是说要潮湿到什么程度,风要多大,是九点的太阳还是12点的太阳,是一次就能裂还是反复几次的收缩膨胀。所以不要害怕,该怎么玩就怎么玩,桃核还是比较皮实的,只是我们玩的时候注意点,不要让桃核过度的反复的收缩和膨胀。 内在的原因,桃核的质地和木质很接近,结构都是木质纤维 组成网络结构内部填充大量的树脂,树脂粘合木质纤维而使整体稳固。这个稳固也是相对的变化中的。采摘的桃核要丢失水分同时它也吸收水分。早期丢失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吸收的速度。经过长时间的作用吸收和丢失才会达到一个 平衡,一年四季的平衡点也会稍有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树脂的粘合作用会大幅度的下降,在自然环境中应该是不可逆的。所以,桃核开裂也可以说是桃核开胶了。 研究桃核怎么开裂了,对我们玩桃核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桃核开裂了怎么办? 有的说玩玩就合上了,有的说沾点水用塑料袋里闷,等等吧,胶水失效了他们怎么样做也是徒劳的了,对吧。只能用胶水再沾好。再有我们一定要玩成熟的桃核,为什么?因为我们要玩胶水质量好的,当然这不是唯一的理由。总之,对桃核的保养了都会有帮助的。
桃核怎么就裂了,裂是什么?包浆,刮瓷,玉化到底是怎么回事? 桃核怎么就裂了?裂是什么?包浆,刮瓷,玉化到底是怎么回事?桃核怎么就变红了?上面几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大家也说说自己的观点,为了简单,快乐的玩,玩得明白,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也希望大家多提提 质疑,或者是什么困惑都可以。总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桃核应该算是木质结构的。木质结构的稳定靠的是充填在木质纤维之间的水分和树脂,还有一些不知道的东西,比如一些盐类,矿物质等。如果水分和树脂的变化过大,结果就是木质结构的不稳定,木质性状的改变。看到的现象就是木头裂了,木头糟了(土话)当然,现象不是就这两种 。 桃核很坚硬的,手掰,脚踹也不会裂的。怎么玩的好好的桃核就裂了那?是什么力量让桃核裂了啊。这个力量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在自然的环境中桃核会膨胀,收缩。关键是这种膨胀收缩对桃核来说,很难协调一致,都是在表面先开始的,这个时间的差异就使得膨胀时,桃核内部的木质纤维结构还没有动,外部的结构动的过快,那么在动于不动临界地,填充的水分和树脂一定是稳固不住原有的结构,性状也要改变,裂吧。收缩也是这样的。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有,鸡蛋在微波炉加热会发生爆裂。如果把这段描述看成桃核开裂外因,那上一段就是桃核开裂的内因吧。裂是什么?开胶了。我认为很形象。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桃核不要接触水,不要让风吹了,不要温差太大了,不要油炸了,等等吧。对了,我加一个不要拿酒精擦,酒精在挥发同时会带走物体的热量和水分,医院给高烧的病人就是用酒精做物理降温的,桃核内部的水分都带走了,危害更大。当然,这都是理论上的,如果按这样玩桃核我们是太累了,桃核玩我们了,应该是玩的简单,随性。我是看桃核脏了就放手里点洗洁精,拿鞋刷子刷,完事在水龙头底下冲干净,再拿干毛巾擦干净,马上上手接着盘。大家会有疑问,这绝对不行,我也不否定,必定道理在那,但是,我想这样做到底对桃核有多大的伤害那,一次就裂了,没有啊,洗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啊,这种伤害真的没有办法给出一个标准的量化,比如是百分之几。我想不等你膨胀那,我活干完了,这也可能是自欺欺人吧, 包浆,刮瓷,玉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刚接触文玩就听说这几个词了,云山雾照的,现在也不怎么明白,讨论嘛。其实在我看,他们是一个本质的东西,包浆就是岁月,年轮在物体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形成原理说法太多,对于手串的包浆就是人的汗液,油脂摸在串珠上,在空气中氧化而来,对于字画,家具等等,我认为是去除他们上面的灰尘时,留下了可供氧化的一些元素。比如,鸡毛担子上的油脂,抹布上汗液,植物油。说法太多,我只能说这些,认知能力就这样了。刮瓷和玉化其实说的也是包浆,是包浆的过程作用于人眼的表象。这里有个原理我想先说明白,氧化膜很薄光线照在上面,光线多是反射。氧化膜厚(没有量化)光线照在上面还要产生折射。刮瓷就是氧化膜太薄了,光线反射,我们看到的就是亮啊,并且是贼亮,就是大家说的贼光。有人会有疑问,我放在搓澡巾一个礼拜就刮瓷,那不叫刮瓷,那是抛光。玉化就好理解了吧,有折射了,光点好像是在更深的地方反射来的,感觉就深邃了,并且,反射的光也少了,也就没有贼光了。包浆是实在的东西,刮瓷和玉化是我们人的一种感觉,是表象。本质还是说包浆。说到这里吧,讨论讨论,该大家说了。
怎样挑选脑纹桃核 因为对龙纹桃核和蟠桃不了解,所以不包括他们。这个话题老吧友已经发过很多帖子,很详细的说明过,比如桩型,纹路,脐,边等。在这里我只想从桃核的皮子上怎样能挑一串好的桃核,说点个人的想法。皮子的好坏决定盘玩出来的效果,所以有阴皮,黄斑,黑斑,皮子发白没有润色,纹路浅的等,我们就不能考虑。即使这样有时我们盘玩的桃核也会出现颜色不一致,斑斑点点的锈色或者是上面所提到的一些问题的出现,有朋友会多备几个桃核,这很对,但是,如果我们盘玩的时间很长了问题才出现,换上备用的桃核在颜色上也很难找回来。那就没有办法了?我给两个建议,1,备核和穿好的桃核一起盘。2,借鉴金刚的玩法,多刷几遍油,颜色深浅就很容易分别。桃核行不行我没有实际的经验,有说下水能很快看出来桃核上的瑕疵,我认为这是个好方法,要挨喷了,哈哈哈。大家普遍认为桃核不能泡水,我想大家担心的是桃核容易开裂,表面的光泽改变使桃核看起来没有润感。其实是过度担心过度敏感了,桃核泡水后要膨胀,脱离水后,水份要散失,蒸发,桃核就要收缩。由于桃核表面在阳光,风的作用下,散失的速度比桃核内部要快,收缩的不一致了,桃核很容易开裂,不是一定开裂啊,要避免开裂很容易,避光,避风。这样做对桃核一定是有害处的,但是,坏到什么程度谁又能给出一个量化的标准那,是50%?40%?或者是百分之几,说不清楚的。说清楚的是桃核没有裂,润度玩几天又上来了。这个说不清楚的损伤给我们带来一串完美的桃核,我认为值,并且,我们就让他损伤一次。以上有的是没有实践的,比如桃核泡水根本就看不出瑕疵的,是我没有实践的。
用理论去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桃核为什么能够变红那?果核都含有一种物质叫花青素,他遇碱变蓝,遇酸变红,桃核的变红就是这样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经过科学认证知道花青素遇到的酸是不饱和氨基酸。一个来源,果核里的果仁含少量,另一来源就是人体的油脂和汗液经过氧化可以生成不饱和氨基酸(有说油脂和汗液里就含有不饱和氨基酸)。通过对理论的理解我们就可以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现象,比如桃核我们不把玩,穿好了挂一个地方,他自己也会变红,我们可以理解为,果仁里的油脂 要散失的(这个过程有叫反胶的)散失的过程遇到了花青素,桃核变红,不过这个化学反应过程比较慢(可能用词不当),桃核红的不明显。再比如我们玩桃核就是戴着也不怎么盘,也不怎么刷,会看到和皮肤接触的那个面比其他面要红,就是花了,很难补救的。桃核变红的化学反应就两个变量,一个是花青素,一个是酸。花青素一定了,酸不一样多(接触皮肤的面要多),当然酸多的化学反应要活跃了,这样就好解释了。那么如果我们是正确的盘玩桃核,在桃核的表面酸的分布就应该是均匀的,为什么还有阴皮(或者叫局部颜色反差),那只能是桃核里的花青素分布不均匀,就是桃核的质量出了问题。在这里我不想说个别商家明知道桃核有问题还卖给玩家,因为不可以这样说,现在研究桃核的人还是比较少,研究的时间跨度也没有足够的长,不排除表面看是挺好的桃核,其实内部是有缺欠的核,通过一定时间的把玩,缺欠才显现出来。时间不够,慢慢来什么都不是问题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