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钓鱼人 佳木斯钓鱼人
关注数: 186 粉丝数: 192 发帖数: 3,004 关注贴吧数: 16
锦鲤日常小知识 关于锦鲤 一、起源与发展      关于锦鲤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它起源于日本,大约1804~1829年间,在日本新泻县山间饲养的食用鲤中,出现了变异的鲤鱼,后经人们不断选育,并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了现在种类繁多的锦鲤。也有人认为锦鲤起源于中国,是我国江西的红鲤、浙江杭州的金鲤传入日本后,经日本人民的长期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品种。还有人认为,锦鲤的起源就是鲤鱼的起源,而鲤鱼起源于黑鱼(Magoi),这种鱼至今仍生活在地球上,它原产东亚,由东亚传至中国后再经朝鲜传到日本,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无论锦鲤的起源如何,它都是从日本发展和兴盛起来的。日本文政时代(1804~1829年),新泻县一带的养殖者对变异的鲤鱼进行筛选和改良,培育出了具有网状斑纹的浅黄和别光。到了天宝年间(1830年),又培育出了白底红碎花纹的红白鲤。大正六年(1917年),由广井国藏培育出了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红白鲤,后来经过高野浅藏和星野太郎吉的改良,红白鲤的红质和白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之后由星野友右卫门于昭和十五年(1940年)培育出友右卫门系、纹次郎系;佐滕武平于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培育出武平太系;广井介之丞于昭和十六年(1941年)培育出弥五左卫门系。但是,这些还都是红质很淡的原始种。现在最著名的红白锦鲤有仙助系、万藏系和大日系,分别由纲作太郎于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川上长太郎于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间野宝于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培育出来的。经过日本养殖人经过多年的培育与筛选,使锦鲤发展到了全盛时期,锦鲤成了日本的国鱼,并被作为亲善使者随着外交往来和民间交流,扩展到世界各地。      锦鲤学名:Cryprinus carpiod 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鲤科是所有鱼种中最大的一科,超过1400种鱼种。 二、锦鲤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锦鲤的外部形态特征: 1、牙齿数目很少,成一至三排横列在下咽骨 2、其嘴巴周围只有一对靠近下颚的骨头,而且均无脂鳍。 3、具有两对胡须 (二)锦鲤的内部器官 嘴边有两对胡须,其表皮含有类似味蕾的感觉细胞,使锦鲤可以辨别味道,进而在泥中索食;嘴缘无齿,不过有发达的咽喉齿,可以咀嚼食物。 舌头后面有五对鳃弧,最外侧的鳃弧就是所谓的鳃,可以从水中滤取浮游生物。鳃弧前面四对为具有气体交换作用的红色鳃瓣,鳃瓣上布满无数的微血管,舌头后连着食道; 锦鲤没有胃,食道是直通肠的,其长度约为身长的5倍而卷曲在腹腔内。接近食道的部分稍粗,内有类似胃腺的消化液分泌腺。有肝脏、胰脏和深绿色的胆囊。 膘位于体腔的背部,分为前后二室,经一小骨与内耳联络,而心脏则是被子包在心囊内,由一心房及一心室所组成,另有一个动脉球。 臀鳍基部前端有总排出孔,连接直肠、尿道及生殖腺。精子或卵子则在生于巢中形成。 (三)生活习性      大致来说,锦鲤是属于温带性鱼类,适宜的温度约为8~30℃。它对环境的适应力强,但对水温的剧烈变化则显得脆弱,尤其是温差猛烈变化4℃以上时,在体表面就会出现白膜,就是感冒症状,请多小心。锦鲤是杂食性鱼类,植物碎片、红虫、蚯蚓、面包虫、蚕蛹、米饭、面包、水果均可作为食物。一般以植物性饲料占六成、动物性饵料占四成的比例最为恰当。 三、锦鲤的分类      凡具有色彩、斑纹及可供人欣赏的鲤鱼称为锦鲤。根据鳞片的差异,锦鲤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鳞片型和无鳞或少鳞型。无鳞或少鳞型的锦鲤称为德国系统锦鲤,是由德国引进的无鳞的革鲤和少鳞的镜鲤与日本锦鲤杂交而培育出的品种。根据斑纹的颜色分为三大类,即单色类,如黄金等;双色如红白、写鲤等;三色类如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现在,日本“爱鳞会”将锦鲤分成13大类,每类又根据锦鲤体表色彩和斑纹的不同分为很多品种,具体分类见下:
鱼的感觉与钓饵选择 不同的鱼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域对饵料的反应也不相同。最常见的肉食性鱼类对小鱼、小虾等荤饵感兴趣,草食性鱼类对藻类、水草等植物饵料感兴趣。但这些并不是绝对的,一般鱼类都有贪食期、厌食期和绝食期。可见鱼类对饵料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    视觉与钓饵的关系。大多数的鱼类,一般视觉不敏感,呈近视状态者占绝大多数。视觉良好的个别鱼类绝无仅有,比如黑鲷,在清澈的水质中能见力竟达数十米,不但能观察到钓饵的种类、形状、大小,还能判断出二毫米直径钓线的存在。因此,垂钓黑鲷的钓线必须细而与水同色。而垂钓其他鱼类,钓饵则应适应其视力弱的特点:必须用其光泽、色彩、形状、动作等条件来吸引鱼类吞饵进食。 嗅觉与钓饵的关系。一般鱼类的嗅觉比较灵敏,其嗅觉器官也很发达。但是,大多数的硬骨鱼类的嗅觉较为迟钝,有的甚至因为疲劳而失灵。为了提高钓获量,必须迎合鱼类的嗅觉口味,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浓味饵料。尤其在能见度较低的混浊水域施钓,从嗅觉角度选择钓饵比从视觉角度选择钓饵更为重要。 味觉与钓饵的关系。鱼类味觉的感受是由味蕾引起的。味蕾一般分布在鱼类的唇缘上、牙齿中间、口腔内和触须上。一般鱼类,大都用口唇摄食。其进食过程,通常是吞进—吐出—再吞进—再吐出,从味道上反复辨别,直至确认可食时才咽下。实践证明,选用新鲜、洁净的钓饵,上鱼率较高;如使用具有辛酸味和过咸的钓饵,钓获效果欠佳。 触觉与钓饵的关系。鱼类的触觉器官主要是触须和侧线。它和雷达一样,能够敏感的感知外界事物。在水域中如果有凶猛鱼类和危险信号,就立即采取避开措施。在水域中如果发现美味可口的食物,即可游上前去吞食。因此,钓饵需注意选用软硬适度、粗细粘滑合宜、新鲜度较好者,方能提高钓获率。    听觉与钓饵的关系。一般鱼类大都具有感受声音的能力。日本学者通过实验发现,鲤鱼对投竿时竿体发出的颤音极感兴趣,反复投竿,其声音能招来鲤鱼向钓点集聚。在施钓过程中,向钓点投放钓饵发出的声响,往往能够诱集鱼群。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钓过程中,鱼类吞饵进食,通常是利用各种感官共同协调来完成的。但各种鱼类大都有主要感官辨别食物因此,在垂钓对象鱼时,按不同对象鱼的感觉特征配备的饵至关重要,必须十分注意。
二十八种鲤鱼专用饵料配方 第一种:       玉米面窝头 用料:玉米面95%,白面5%       做法:两种料掺合一起,装盆用开水浇烫,边浇水边搅动,约烫熟8-9成,另加冷水和匀至软硬适度,做成窝头或面饼,上屉蒸熟.自然冷却后装料袋或其它容器备用,以防表皮风干龟裂.临用时掰小块用手揉搓,用力搓、碾,越揉越粘,直至不软不硬又不粘手,即可装钩使用。装单钩、组钩均可。装单钩稍硬些,装组钩可略软。       揉搓时发觉干硬,可沾水或加酒再揉;如过于稀软,可加少许干面粉或干豆饼粉再揉,直至软硬适用为止。这是揉搓面饵的要领,为节省篇幅,以下各例中涉及窝头时,其制做过程和揉搓要领均从略。       第二种:       玉米膨化酥粘香饵。 用料:玉米窝头,玉米膨化酥(一种袋装儿童食品,市面有售)。做法与使用:每次用膨化酥1-2袋,用手搓碎(如已受潮皮软,可回勺加温,烘干后再搓),有条件过程箩更好,不过箩亦可,搓成粉状装袋备用。临用时用面团沾膨化粉反复揉搓,用量无严格要求,掺的越多,粘度越大。它既有扑鼻的炒玉注的香味,而又具有胶性,对饵团起粘结作用。掺多到一定程度可揉成橡皮泥状,用于装单钩耐水又抗泡,钓鲤鱼有特效。装组钩时掺膨化粉不宜多,掺多了粘度过大,鱼咬钩时不易散碎。       第三种:       苏子两用饵 用料:玉米窝头加苏子粉。做法与用法:将苏子入勺炒熟,用面棍擀碎成粉末状,装袋备用。到钓场临用时掰小块窝头揣苏子粉揉,用一块揉一块。       苏子粉既是香味浓郁的佐料,又是调节粘度的松散剂,掺的越多,粘度越降低。通过增减用量即可分别配制成诱饵和钓饵。面中掺少量苏子粉,保持其粘度少变即是钓饵,用于装单钩和组钩均可;还可在用纯面饵装钩以后,在面令表面蘸一层苏子粉,一钩一蘸,同样发挥其芳香诱鱼的作用;在面中掺入较多的苏子粉,即可使面食变得松散,近似糟食,即可做诱饵,用于投竿甩窝。用量要适度,以甩钩不脱落,入水易分解为宜。       苏子粉的浓香味对鲤、鲫鱼有强烈的魅力,而其丰富的植物脂肪具有防水性能,有助于延长饵团在水中的浸泡时间。       第四种:       豆粉两用饵 用料:玉米面、大豆粉或细豆饼粉。做法与用法:将玉米面按1号钓饵的做法蒸成窝头。豆粉用文火炒至散发香味,出勺装袋备用。临用时按3号钓饵用苏子的方法,往面饵中掺豆粉,通过控制豆粉用量,可分别揉成粘性钓饵和较松散的诱饵供投竿甩窝。       玉米面饵添加熟豆粉增加豆香味,其诱效比1号饵更胜一筹。须注意豆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窝头应较1号钓饵做得稀软一些,否则掺入豆粉后会使面饵变得过硬。       第五种:       粘性蜜香饵 用料:玉米面、芝蔴粉、蜂蜜。做法与用法:玉米面按1号饵的做法蒸成窝头。芝蔴熟擀碎后装袋备用。蜂蜜须到养蜂场或中药店购买原蜜,原蜜具有天然花粉的清香味,其诱效优于加工蜜。原蜜中百花蜜又优于槐花蜜。三种料分别包装携带,到钓场临用时先将面团加芝蔴粉揉合后,再用手指沾蜜揣揉。反复沾蜜、反复揉搓,直至粘而又柔软,表面光滑不沾手即可装单钩或组钩使用。此饵香、甜味俱浓,钓鲤有特效。       第六种:       粘性甜奶饵 用料:玉米面80%、奶粉10%、白糖或沙糖10%。做法与用法:三种饵料混合一起拌匀后,按1号钓饵的做法蒸成窝头即可使用.其用法也同1号钓饵.奶粉易溶于水,牛羊膻味在水中能扩散。此饵甜、香、膻味俱全,对鱼类有强烈的诱惑力,钓鲤鱼效果很好。
二十八种鲤鱼专用饵料配方 第一种:       玉米面窝头 用料:玉米面95%,白面5%       做法:两种料掺合一起,装盆用开水浇烫,边浇水边搅动,约烫熟8-9成,另加冷水和匀至软硬适度,做成窝头或面饼,上屉蒸熟.自然冷却后装料袋或其它容器备用,以防表皮风干龟裂.临用时掰小块用手揉搓,用力搓、碾,越揉越粘,直至不软不硬又不粘手,即可装钩使用。装单钩、组钩均可。装单钩稍硬些,装组钩可略软。       揉搓时发觉干硬,可沾水或加酒再揉;如过于稀软,可加少许干面粉或干豆饼粉再揉,直至软硬适用为止。这是揉搓面饵的要领,为节省篇幅,以下各例中涉及窝头时,其制做过程和揉搓要领均从略。       第二种:       玉米膨化酥粘香饵。 用料:玉米窝头,玉米膨化酥(一种袋装儿童食品,市面有售)。做法与使用:每次用膨化酥1-2袋,用手搓碎(如已受潮皮软,可回勺加温,烘干后再搓),有条件过程箩更好,不过箩亦可,搓成粉状装袋备用。临用时用面团沾膨化粉反复揉搓,用量无严格要求,掺的越多,粘度越大。它既有扑鼻的炒玉注的香味,而又具有胶性,对饵团起粘结作用。掺多到一定程度可揉成橡皮泥状,用于装单钩耐水又抗泡,钓鲤鱼有特效。装组钩时掺膨化粉不宜多,掺多了粘度过大,鱼咬钩时不易散碎。       第三种:       苏子两用饵 用料:玉米窝头加苏子粉。做法与用法:将苏子入勺炒熟,用面棍擀碎成粉末状,装袋备用。到钓场临用时掰小块窝头揣苏子粉揉,用一块揉一块。       苏子粉既是香味浓郁的佐料,又是调节粘度的松散剂,掺的越多,粘度越降低。通过增减用量即可分别配制成诱饵和钓饵。面中掺少量苏子粉,保持其粘度少变即是钓饵,用于装单钩和组钩均可;还可在用纯面饵装钩以后,在面令表面蘸一层苏子粉,一钩一蘸,同样发挥其芳香诱鱼的作用;在面中掺入较多的苏子粉,即可使面食变得松散,近似糟食,即可做诱饵,用于投竿甩窝。用量要适度,以甩钩不脱落,入水易分解为宜。       苏子粉的浓香味对鲤、鲫鱼有强烈的魅力,而其丰富的植物脂肪具有防水性能,有助于延长饵团在水中的浸泡时间。       第四种:       豆粉两用饵 用料:玉米面、大豆粉或细豆饼粉。做法与用法:将玉米面按1号钓饵的做法蒸成窝头。豆粉用文火炒至散发香味,出勺装袋备用。临用时按3号钓饵用苏子的方法,往面饵中掺豆粉,通过控制豆粉用量,可分别揉成粘性钓饵和较松散的诱饵供投竿甩窝。       玉米面饵添加熟豆粉增加豆香味,其诱效比1号饵更胜一筹。须注意豆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窝头应较1号钓饵做得稀软一些,否则掺入豆粉后会使面饵变得过硬。       第五种:       粘性蜜香饵 用料:玉米面、芝蔴粉、蜂蜜。做法与用法:玉米面按1号饵的做法蒸成窝头。芝蔴熟擀碎后装袋备用。蜂蜜须到养蜂场或中药店购买原蜜,原蜜具有天然花粉的清香味,其诱效优于加工蜜。原蜜中百花蜜又优于槐花蜜。三种料分别包装携带,到钓场临用时先将面团加芝蔴粉揉合后,再用手指沾蜜揣揉。反复沾蜜、反复揉搓,直至粘而又柔软,表面光滑不沾手即可装单钩或组钩使用。此饵香、甜味俱浓,钓鲤有特效。       第六种:       粘性甜奶饵 用料:玉米面80%、奶粉10%、白糖或沙糖10%。做法与用法:三种饵料混合一起拌匀后,按1号钓饵的做法蒸成窝头即可使用.其用法也同1号钓饵.奶粉易溶于水,牛羊膻味在水中能扩散。此饵甜、香、膻味俱全,对鱼类有强烈的诱惑力,钓鲤鱼效果很好。 如用含糖速溶奶粉,可携带干粉到现场临用时往面团中揉合。亦可先用面饵装钓,然后将饵钩沾水湿润,再蘸一层奶粉,一钩一蘸,钓鲤鱼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钓饵专谈 钓饵专谈 钓饵是能使垂钓获得丰收的一个重要因 素,不同的鱼类喜爱不同的鱼饵,不同的 水域鱼儿喜爱的鱼饵也常不同,不同的季 节鱼饵爱吃的饵料也常有不同,不同的钓 法用的鱼饵也不相同。下面的文章供钓友参考。 对于一个钓鱼爱好者来说,首先要对各种饵料的性能,以及常见鱼种的食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并结合其他因素,加以灵活运用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编者 钓饵分类浅谈 刘渔 一、常用钓饵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作用分类:有诱饵、钓饵之分。 2、按原料分类:有荤饵、素饵、拟饵、合成饵。 3、按生态分类:活饵、荤饵、制作饵等。活饵又可分昆虫、鱼虾饵;素饵分为天然植物饵、粮食制作饵。 4、按形态分类:糟食、粘食。 二、诱饵:可分撒饵、粘饵。撒饵即常说的撒窝子的饵料。如,大米、小米、玉米渣、粮食混合制成的特定入水易于溶化的饵料、养鱼塘喂鱼的合成饵料,以及一些能引来特定鱼类的,带有一定气味的饵料。粘目的在于引诱鱼群聚集。拈饵多为粉状。用来粘附在钓饵上,诱引鱼群。总之,诱饵是指用来引诱鱼群的饵料。 三、钓饵:1、活饵:如昆虫的蚯蚓、红虫、蝇蛆、蚱蜢、蟋蟀、青蛙等; 鱼虾类有小鱼、小虾等。 2、荤饵:指用动物制作的饵料。如。猪、牛、羊肉丁、猪血、 猪肝、蚌肉、鱼肉等等。 3、素饵:可分为天然植物饵,如,苇芯、菜叶、红薯、鲜玉米粒、西红柿等;粮食制作饵。如,各种面粉制作的生或熟面团、米饭粒、年糕、人工制作的合成饵料(常混有骨粉、鱼粉等)。 4、蘸饵:是指化学合成制作的胶稠液体,用钩蘸附,遇风或水后形成薄膜套在钩上,形如蚯蚓,用来垂钓。 5、拟饵:用塑料、骨料、羽毛、金属等制作的形似天然昆虫、鱼类等等鱼类喜欢的生物,诱使鱼吞食的假饵。 6、糟食:是指主要用粉状粮食,掺以其它粉状物混合成的饵料。此种钓饵的最大特点在于未入水前可以加少量水捏成团,而入水后经水溶化,很快散开。这样,鱼群赶来吞食。常用于爆炸钩。 7、合成饵料:指市场上出售的各种,用天然物质,掺以化学合成物质,制成的各种不同颜色、形状、气味的饵料,这些饵料有的专用性很强,如,鲫鱼饵、鲤鱼饵、鲢鱼饵等等。 返上页 *深秋初冬好钓饵---小虾 作者:刘 渔 在我国北方深秋初冬天气寒冷,但尚未结冰,一般钓饵鱼儿吃食常不踊跃。但鱼儿为了过冬,体内需储备一定营养,对高蛋白鱼饵则有偏爱。笔者经验,此时用鲜活小河虾做钓饵,常能收到十分好的效果。小虾全身,不去壳,连头一起,顺钩尖穿入钩上即可。注意钓淡水鱼需用河虾,海虾常收到不好效果。为了使用方便,可以一次多买一些,分为若干份,除当日用的以外,其它的置于冰箱的冷冻室里,用时取出,化了即可使用。但化过后的剩余虾,不可再冻。 *人工养殖鱼塘用什么钓饵好? 作者:刚钢 现在人工养殖鱼塘,遍布各地,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一方面对钓鱼爱好者确实增加了好的去处。当然,收费也是可观的。既是市场经济总得双方有利才行。 人工养鱼池究竟用什么饵料最好。我的经验,虽然各种鱼类爱好的鱼饵,都在这里可用。但最好莫过于使用所钓的鱼塘,平常喂养用的饵料。 一般人工养鱼塘多用以粮食、鱼粉、骨粉等为主的挤压成型的合成颗粒饵料。这种饵料便于运输,不易损失,投料方便,投入水中溶化迅速,易于鱼类吞食与吸收。由于习惯使然,每个养鱼池的鱼儿,对平日喂食的饵料最爱吃,也最少警惕。故在养鱼塘钓鱼就地取材最好。这种饵料如果直接使用,可以事先准备若干胶皮气门芯剪成的胶皮圈,套在颗粒饵料上,然后挂在鱼钩上,用做钓饵,至于诱饵直接撒入窝内即可。 但用胶圈套比较麻烦,因此最好事前准备一些面食基料。如玉米面七成、白面三成用水拌匀揉好,上锅蒸熟,趁热用手柔和,不粘手,且软硬适度即可。将鱼塘的颗粒饵用水泡散,与准备好的基料揉在一起即可使用。有的鱼塘用的饵料是粉状,即可直接与基料揉在一起使用。
钓饵专谈 钓饵专谈 钓饵是能使垂钓获得丰收的一个重要因 素,不同的鱼类喜爱不同的鱼饵,不同的 水域鱼儿喜爱的鱼饵也常不同,不同的季 节鱼饵爱吃的饵料也常有不同,不同的钓 法用的鱼饵也不相同。下面的文章供钓友参考。 对于一个钓鱼爱好者来说,首先要对各种饵料的性能,以及常见鱼种的食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并结合其他因素,加以灵活运用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编者 钓饵分类浅谈 刘渔 一、常用钓饵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作用分类:有诱饵、钓饵之分。 2、按原料分类:有荤饵、素饵、拟饵、合成饵。 3、按生态分类:活饵、荤饵、制作饵等。活饵又可分昆虫、鱼虾饵;素饵分为天然植物饵、粮食制作饵。 4、按形态分类:糟食、粘食。 二、诱饵:可分撒饵、粘饵。撒饵即常说的撒窝子的饵料。如,大米、小米、玉米渣、粮食混合制成的特定入水易于溶化的饵料、养鱼塘喂鱼的合成饵料,以及一些能引来特定鱼类的,带有一定气味的饵料。粘目的在于引诱鱼群聚集。拈饵多为粉状。用来粘附在钓饵上,诱引鱼群。总之,诱饵是指用来引诱鱼群的饵料。 三、钓饵:1、活饵:如昆虫的蚯蚓、红虫、蝇蛆、蚱蜢、蟋蟀、青蛙等; 鱼虾类有小鱼、小虾等。 2、荤饵:指用动物制作的饵料。如。猪、牛、羊肉丁、猪血、 猪肝、蚌肉、鱼肉等等。 3、素饵:可分为天然植物饵,如,苇芯、菜叶、红薯、鲜玉米粒、西红柿等;粮食制作饵。如,各种面粉制作的生或熟面团、米饭粒、年糕、人工制作的合成饵料(常混有骨粉、鱼粉等)。 4、蘸饵:是指化学合成制作的胶稠液体,用钩蘸附,遇风或水后形成薄膜套在钩上,形如蚯蚓,用来垂钓。 5、拟饵:用塑料、骨料、羽毛、金属等制作的形似天然昆虫、鱼类等等鱼类喜欢的生物,诱使鱼吞食的假饵。 6、糟食:是指主要用粉状粮食,掺以其它粉状物混合成的饵料。此种钓饵的最大特点在于未入水前可以加少量水捏成团,而入水后经水溶化,很快散开。这样,鱼群赶来吞食。常用于爆炸钩。 7、合成饵料:指市场上出售的各种,用天然物质,掺以化学合成物质,制成的各种不同颜色、形状、气味的饵料,这些饵料有的专用性很强,如,鲫鱼饵、鲤鱼饵、鲢鱼饵等等。 返上页 *深秋初冬好钓饵---小虾 作者:刘 渔 在我国北方深秋初冬天气寒冷,但尚未结冰,一般钓饵鱼儿吃食常不踊跃。但鱼儿为了过冬,体内需储备一定营养,对高蛋白鱼饵则有偏爱。笔者经验,此时用鲜活小河虾做钓饵,常能收到十分好的效果。小虾全身,不去壳,连头一起,顺钩尖穿入钩上即可。注意钓淡水鱼需用河虾,海虾常收到不好效果。为了使用方便,可以一次多买一些,分为若干份,除当日用的以外,其它的置于冰箱的冷冻室里,用时取出,化了即可使用。但化过后的剩余虾,不可再冻。 *人工养殖鱼塘用什么钓饵好? 作者:刚钢 现在人工养殖鱼塘,遍布各地,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一方面对钓鱼爱好者确实增加了好的去处。当然,收费也是可观的。既是市场经济总得双方有利才行。 人工养鱼池究竟用什么饵料最好。我的经验,虽然各种鱼类爱好的鱼饵,都在这里可用。但最好莫过于使用所钓的鱼塘,平常喂养用的饵料。 一般人工养鱼塘多用以粮食、鱼粉、骨粉等为主的挤压成型的合成颗粒饵料。这种饵料便于运输,不易损失,投料方便,投入水中溶化迅速,易于鱼类吞食与吸收。由于习惯使然,每个养鱼池的鱼儿,对平日喂食的饵料最爱吃,也最少警惕。故在养鱼塘钓鱼就地取材最好。这种饵料如果直接使用,可以事先准备若干胶皮气门芯剪成的胶皮圈,套在颗粒饵料上,然后挂在鱼钩上,用做钓饵,至于诱饵直接撒入窝内即可。 但用胶圈套比较麻烦,因此最好事前准备一些面食基料。如玉米面七成、白面三成用水拌匀揉好,上锅蒸熟,趁热用手柔和,不粘手,且软硬适度即可。将鱼塘的颗粒饵用水泡散,与准备好的基料揉在一起即可使用。有的鱼塘用的饵料是粉状,即可直接与基料揉在一起使用。
新手钓鱼知识大全(二)--常用钓鱼技巧 钓鱼的常识      钓具      钓具是垂钓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使垂钓者运用不同的钓法充分发挥技能,享受垂钓的乐趣。钓具主要包括钓竿、钓线、钓钩、浮漂、坠子以及一些辅助用具。由于所钓品种不同、垂钓方法不同,配备的钓具也各异。目前,在我国和本市,竿钓是广大垂钓受好者最广泛、最普遍使用的一种钓法。下面简单介绍有关竿钓的主要用具。      钓竿是竿钓钓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钓竿分手竿、投竿(海竿)、两用竿(手竿带轮)三大类。手竿:主要指不装绕线轮的钓竿,多用于淡水垂钓。投竿用于远投垂钓,每节竿体上安有金属导线眼或陶瓷导线眼。两用竿一般竿体较长,竿柄处安装绕线轮,每节竿体上安有金属或陶瓷导线眼。这种钓竿既有手竿的灵活性,又具备远投和收线放线的特点,因而颇受垂钓者的青睐。      钓竿的类型有单节竿和多节竿两种。单节竿由一根竹竿或一根玻璃纤维竿做成,称为独竿。多节竿有2节到20节的不等,多节竿分插接式和抽出式两种。根据竿体受力时的弯曲情况,又分为软钓竿、中硬钓竿和硬钓竿三种。硬钓竿适用于钓大鱼,钓中小型鱼则宜选用软钓竿或中硬钓竿。垂钓者应根据垂钓的水域、品种和方法选择相应的钓竿。      鱼饵      广义的鱼饵指鱼类的食料,分天然的和人工的两大类。天然饵料主要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附生藻类等。人工饵料主要有青饮料、精饲料、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饵料等。我们垂钓活动所称的鱼饵,则是指钓鱼时所用的诱饵和钓饵的通称。      诱饵      把鱼诱到钓点周围所用的鱼饵,称之为诱饵。把诱饵投到预定的钓点,称之为“诱窝”、“撤窝”,其目的是把鱼引诱到钓点的小范围内,以提高垂钓效果。      一般挑选鱼类喜食,又容易发现但又不易吃饱的饵食为最好,同时考虑到鱼的嗅觉比礼堂灵敏和喜爱香腥味的特点,诱饵应以具有香腥味的为佳。      经验证明,用小米、碎大米、豆饼等做诱饵比较好,这些诱饵既耐泡又不易变质、变色、变形。为了使这些诱饵增加诱惑力,可以在垂钓前,把它装在密封的容器(玻璃瓶或塑料瓶)内,加酒或香料浸泡,用酒泡过后,还有防止霉变的作用,易于保存,打窝子时,也不易随流漂走。      下面介绍几种诱鱼方法:      香精诱鱼法      :用米糠、碎草末和岸边的泥土,滴入几滴香精水,掺合拦匀,加入适量水使其能捏成团,即可投入钓鱼,香味持久,扩散范围大,最好投在上风头,或流水的上游区,其效果更好。      花露水诱鱼法:      将花露水(或其它化妆香精)用曲酒稀释,或将花露水滴入酒糟内,拌入米糠、麦麸或面粉团投入施钓区。效果与香精差不多。      活食诱鱼法:      草鱼食性杂,可用大青虫、大蚯蚓、蟑螂等作为钓草鱼的钓饵。好处是可以就地取材,而且鱼四季都吃,初春冬末要钓草鱼非活饵不可。      钓饵      装在钓钩上诱鱼吞食的食物称为钓饵。钓饵分为荤饵(动物性)和素饵(植物性)两类。荤饵主要用来垂钓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它包括昆虫、小动物和鱼虾等。素饵主要用来垂钓素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如鲫鱼、鲤鱼、鲂鱼和草鱼等。特别是春末、夏季和初秋垂钓这些鱼类时,使用素饵的效果最好。素饵的种类很多,诸如面食(人工合成饵),大米饭粒、甘薯及其它加工制成的颗粒饲料等。淡水水域垂钓时,必须参考垂钓水域的鱼类在其生态环境中所食饵料的不同特点进行配制。      1、何谓“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 “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指的是季节、水温和钓位选择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多年垂钓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一般鱼儿在水温15~30℃最为活跃,当然也是垂钓的最佳时机。所谓“春钓滩”,即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在阳光照射下的浅滩水区,水温上升较快,可达15℃左右,因而浅水区的水生动植物复苏也快,于是成了鱼儿觅食云集的地方,故春天垂钓宜选在向阳的浅滩水区。      2、为何“夏季不钓东南风” 盛暑夏季因为天气炎热,气温很高,东南风会带来大量水蒸气,使大气中的水分增多,气压变低,造成水体溶氧量减少。鱼儿在缺氧的情况下,不爱进食和活动,上钩率很低。渔谚说:“钓翁钓翁,不钓东南风”就是这个意思。      3、为何“上午钓西,下午钓东” 鱼儿在水中游动,对岸边人畜的动响和倒影十分敏感。之所以“上午钓西,下午钓东”,一是可以防止垂钓时人和渔竿在水中形成倒影,使鱼受惊吓而逃逸;二是冬天垂钓,上午西边光照充分,下午东边光照充分,水温相对较高,有利于鱼儿活动和觅食,因而上钓率较高。      4、为何“早晚钓近,中午钓远” 一般天然水域的鱼儿都比较机警胆小,它们为躲避人畜和其他动物的干扰,白天都不到岸边活动、觅食,只是在早晚光线暗淡,夜深人静时才到岸边来活动、觅食,这就是早晚钓边的道路。      5、为何“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 渔谚“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说的夏季天气炎热,尤其是中午气温很高,水中严重缺氧,鱼儿憋气难受,大都浮于中、上层水体,吃钩率极低。而日落后,气温下降,阵阵微风吹拂水面,碧波粼粼,溶氧量显著增多,鱼儿霎时活跃,争相觅食,频频上钩。夏季雷雨到来前,乌云密布,燕子低飞,空气中湿度很大,气压很低,水中氧气匮乏,鱼儿难以忍受,纷纷浮出水面,无心摄食,自然不会咬钩。这就是“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的道理
********底钩钓******** 底钩钓,是利用底钩钓取在水域底层生活的鱼类。底钩是钓取大鱼和猛鱼的有效钓具之一,从100克左右的小鱼到几公斤或十几公斤的大鱼,都是底钩钓的对象。最适宜垂钓沿水底觅食的鲤鱼、青鱼、鲶鱼和弊鱼。无论是风和日丽、波平如镜的时候,还是风急、浪涌、鱼沉水底的天气,都能使用。无论白天和黑夜,效果都好。因此,底钩钓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 1、钓具的制作 制备一副底钩钓具很容易,先截取15厘米左右长的渔线数根,作为系鱼钩的脑线,每段脑线上栓上1把鱼钩。然后选用1盘三四十米长的渔线,在它的末端,每隔20厘米用串连法系1把鱼钩,使每把鱼钩的脑线长约10厘米(多余部分剪去),共系四五把鱼钩。必要时,可在串连的鱼钩的钩把附近穿上个塑料泡沫上球,可使有的鱼钩贴底有的鱼钩悬起,以便鱼儿发现钓饵,垂钓效果更好。再在最末端系上50克重的坠驼,这就是1副可用的简易底钩钓具。 为了携带方便,每副底钩钓具都用一块小木板缠绕起来,可以做到万缕不乱。缠线板的制作也很简单,选取一块长约15厘米或20厘米、宽约8厘米的木板,在中间刻浅半月形的凹痕,渔线就缠在凹痕里,使用起来很方便。 为了提高渔钓效鱼,在岸边比较空旷的水域,一个渔人可以同时使用这样的底钩钓具三五副或七八副垂钓。如果渔人同时使用多副底钩垂钓,把底钓依次投入水中之后,要用有弹性的小枝条把渔线系住,还要在小枝条的尖上拴个响铃,一旦鱼儿吞饵上钩,必然拉动枝条,摇曳响铃,发出清脆的阵阵响声。铃声响,渔人忙,渔钓之乐,尽在起钩取鱼的繁忙中。夜钓时,响铃作用更大,渔人在黑暗中也能根据铃声,准确判断哪副底钩上鱼了,以便及时收钩取鱼。 2、底钩钓法 渔人在水边选定钓位后,先除野草惊游蛇,清理出一小片的立足之地,再把底钩从缠线板上放下来,松散而有顺序地放在没有野草杂物的钓位上。而后,把鱼钩和坠砣检查一下,挂上鱼儿爱吃的钓饵,用力抛向水面,鱼钩拖着银线向绿水飞去,轻轻落在远处的深水里。再把线拉紧,系在岸边插好的小枝条上,挂上报信的响铃。并把带来的所有底钩,都依上法操作,一一投到预定的水域里,就可坐等鱼儿上钩。一旦枝条摇,铃儿响,即要先牵住渔线猝然钝一下,使鱼钩牢牢地钩在鱼嘴上,再收线起鱼。如果上钩的鱼较小,可以直接把它提上岸来。如是是大鱼或猛鱼上钩,则必须因势利导,直到把它遛得精疲力尽之后,顺势收线,拖到岸边,再设法抄取。欲速则不达,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大鱼的警觉性高,底钩投掷时,坠砣拖着渔线飞去,“扑通”的落水声也会使大鱼惊惧。坠砣在水底拉拽、碰撞,都会引起大鱼的警觉,肉食性的猛鱼更警惕。另外,使用底钩钓,假饵不如真饵好,真饵的上鱼率比模拟假饵高。所以无论使用真饵或假饵,都要尽量减小钩坠落水时的干扰,假饵要逼真而醒目,真饵要气味浓烈。这样效果才好。 使用底钩钓鱼,渔线可长可短。夜钓更要长短参差,长线二三十米或四十余米,可以抛到离岸较远的深水区,钓取大鱼或猛鱼;短线长三五米或十余米,适合夜钓游到岸边觅食的鱼。一个渔人如果同时使用20-30副底钩夜钓,将会取得与啷当钩相似的夜钓效果。钓鳖效果尤佳。 3、注意事项 底钩钓简单易行,适应各种不同的水域,垂钓者几乎人人都会,但深水水域底钩钓必须注意安全。如果钓位选在岸陡水深之处,渔人必须十分当心,千万不能滑落崖下。底钩垂钓由于钩多线长,抛投很不方便,要想远投,必须用力,稍不注意,鱼钩会钩在自己身上。所以,抛投时必须理顺渔线,投掷得去,使饵钩像春燕掠水般地飞向水域的远处。 底钩钓渔线长,投得远,渔人在不断地投钩、收线的过程中,鱼钩常会挂在水底的岸隙中或水底的杂物上。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心慌急躁地猛拽渔线,而要在岸上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试拉,只要选择的角度合适,常可一抖即解。如果实在无法解脱,也不要盲目下水。宁可损失一些渔线,也不能因小失大发生没顶之灾。
水库如何钓鲤鱼(海竿) 一、渔具选择         用海竿钓鲤鱼,主要针对水库而言。竿长应在2.7米以上的中硬调竿,旋压式绕线轮配直径0.35毫米的强力钓线。钩主要用8号伊势尼爆炸钩,小了抗不住大鲤鱼的拉力,大了,钩沉入饵料底,上鱼量差。(也可以用串钩,本文不赘述)。架竿采用斜卧式,在竿尾处用石块或别的东西挡住,此种架竿法灵敏度高,即抗风浪又减少鱼竿被大鱼拉走的机会。 另外,投竿前一定要把摇线轮的拽力调好,大鱼要线时要停止收线,不要线时要抓紧扬竿收线。         二、垂钓位置及下钩位置 1、谚语:春钓浅(春季3-4月份应在浅水向阳处下钩)夏钓荫(夏季5-8月份应在有树荫遮阳处下钩)秋钓阳(秋季9-10月份应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选浅水阳光照射的水域下钩)冬钓深(冬季11-2月份应在深水区下钩)谚语只是地方经验的总结,钓友应根据自己所在地的季节、气候情况稍微调整。 2、季节:春季是鱼类产卵季节,在浅水处鱼儿较多,如有活水流入,最好在流水与静水交界处下钩,必有丰富收获。夏季应避开中午前后太阳暴晒时段,此时鱼儿一般不会进食。如有暴雨,则雨停后最是钓鱼良机。秋季水温适中,鱼儿准备过冬,食欲好,天气好的日子里,可见到水底淤泥泛起,此为鲤鱼翻拱底泥找食物,看准位置下钩,必有收获。至于冬季,水温较低,鱼儿一般不太进食,应选择香味较浓的饵料,在深水处下钩,并可在下钩处打窝子,方法是:用双层纱布包裹鸡蛋大小的诱鱼香料饵,(扎紧,勿使漏出)用鱼线系紧并附挂铅坠,投于下钩处,耐心等待,长时间没鱼上钩也不可随意起竿或移动鱼钩,冬季小鱼一般不会乱窜,吃钩的必是大鱼。 3、 钓点:选在30米以外(水底地形平整、水浅的钓点,最少在50米以外或使用送钩法),水底有风浪冲刷出的梯形或凹槽处、凸出点或拐弯处。因钓点远,水深在5米左右就可以。如果钓点平整、无任何障碍物,水深必须在5米以上。当然,在没有这么深的水库找深地方就行了。
春天钓鲫鱼应该注意的 早春钓鱼 诱饵宜浓不宜淡 在我国南方,通常把立春至春分这段时间称为早春。这段时间气温反差大,天气冷暖变化无常。这时的鱼儿活动范围小,要求钓手要在远近深浅的钓点下钩,寻找鱼的洄游区域,即人们常说的“人找鱼”钓法。 早春能不能钓上鱼饵料是关键。冬天刚过,鱼儿食欲差,消化力弱,布窝的诱饵,味宜浓不宜淡,要突出香、甜、鲜、散,以粉饵为主,颗粒饵为辅。通常用油饼粉、炒香碎细的黄豆粉、花生粉、芝麻粉或商品饵拌炒香的碎米布窝。布窝时要做到“量少次数多,相机补加”,不可一次投足,这样才能保证鱼儿诱之能来,来之能留。 钓饵宜荤不宜素 鱼儿经过一冬的消耗,需要补充自身的蛋白质。所以,钓饵要尽量不使用素饵,应选用营养丰富的线虫(红虫)、红蚯蚓等动物饵料。因早春气温低,鱼儿食欲差,对鱼饵味道比较挑剔。线虫、红蚯蚓穿上钩后,具有动感,能起到刺激和逗鱼上钩的作用。 钓位宜浅不宜深 立春以后,气温开始逐渐回升,鱼儿也开始了一年新的生活。“春钓滩”是众多钓手的共识。原因很简单,水草要先从浅滩长出,鱼儿游到浅滩才有食源;浅滩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上升快,这时的鱼儿必奔浅滩觅食。在通常情况下,早春除早、晚的深水外,其余时间应钓浅水部位。这种“钓浅不钓深”的钓法,是根据这个时段的气温变化和鱼儿的活动规律来决定的。 天气宜晴不宜阴 早春,还带有几分冬季的寒意,刚越冬的鱼儿,仍有几分冬日避寒的习性,少吃少动。在选择天气时,应按冬钓的基本要求“钓晴不钓阴”,在有阳光的天气出钓为上策。钓位尽量选背风、向阳的一侧。若有阳光的天气,伴有1~3级的风,水中氧气充足,鱼儿食欲会倍增;若风力在4级以上的阴雨天气,水温会有所下降,鱼儿会不思饮食,钓手不宜外出垂钓。 水域宜小不宜大 早春,钓小水面要优于大水面,因小水面窝风,水体不受什么风吹浪打的影响,在阳光照射下,易于聚热,水温上升快,鱼儿会更活跃;小水面一般水质肥沃,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肥水水温高于瘦水;小水面鱼的密度相应大一些,从多鱼儿的游动,既容易使水质变浑,增加水色的隐蔽性,又能使鱼儿进入兴奋状态,刺激鱼儿咬钩,提高上钩率。
请大家看看二十八种鲤鱼专用饵料配方 呵呵 第一种:       玉米面窝头 用料:玉米面95%,白面5%       做法:两种料掺合一起,装盆用开水浇烫,边浇水边搅动,约烫熟8-9成,另加冷水和匀至软硬适度,做成窝头或面饼,上屉蒸熟.自然冷却后装料袋或其它容器备用,以防表皮风干龟裂.临用时掰小块用手揉搓,用力搓、碾,越揉越粘,直至不软不硬又不粘手,即可装钩使用。装单钩、组钩均可。装单钩稍硬些,装组钩可略软。       揉搓时发觉干硬,可沾水或加酒再揉;如过于稀软,可加少许干面粉或干豆饼粉再揉,直至软硬适用为止。这是揉搓面饵的要领,为节省篇幅,以下各例中涉及窝头时,其制做过程和揉搓要领均从略。       第二种:       玉米膨化酥粘香饵。 用料:玉米窝头,玉米膨化酥(一种袋装儿童食品,市面有售)。做法与使用:每次用膨化酥1-2袋,用手搓碎(如已受潮皮软,可回勺加温,烘干后再搓),有条件过程箩更好,不过箩亦可,搓成粉状装袋备用。临用时用面团沾膨化粉反复揉搓,用量无严格要求,掺的越多,粘度越大。它既有扑鼻的炒玉注的香味,而又具有胶性,对饵团起粘结作用。掺多到一定程度可揉成橡皮泥状,用于装单钩耐水又抗泡,钓鲤鱼有特效。装组钩时掺膨化粉不宜多,掺多了粘度过大,鱼咬钩时不易散碎。       第三种:       苏子两用饵 用料:玉米窝头加苏子粉。做法与用法:将苏子入勺炒熟,用面棍擀碎成粉末状,装袋备用。到钓场临用时掰小块窝头揣苏子粉揉,用一块揉一块。       苏子粉既是香味浓郁的佐料,又是调节粘度的松散剂,掺的越多,粘度越降低。通过增减用量即可分别配制成诱饵和钓饵。面中掺少量苏子粉,保持其粘度少变即是钓饵,用于装单钩和组钩均可;还可在用纯面饵装钩以后,在面令表面蘸一层苏子粉,一钩一蘸,同样发挥其芳香诱鱼的作用;在面中掺入较多的苏子粉,即可使面食变得松散,近似糟食,即可做诱饵,用于投竿甩窝。用量要适度,以甩钩不脱落,入水易分解为宜。       苏子粉的浓香味对鲤、鲫鱼有强烈的魅力,而其丰富的植物脂肪具有防水性能,有助于延长饵团在水中的浸泡时间。       第四种:       豆粉两用饵 用料:玉米面、大豆粉或细豆饼粉。做法与用法:将玉米面按1号钓饵的做法蒸成窝头。豆粉用文火炒至散发香味,出勺装袋备用。临用时按3号钓饵用苏子的方法,往面饵中掺豆粉,通过控制豆粉用量,可分别揉成粘性钓饵和较松散的诱饵供投竿甩窝。       玉米面饵添加熟豆粉增加豆香味,其诱效比1号饵更胜一筹。须注意豆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窝头应较1号钓饵做得稀软一些,否则掺入豆粉后会使面饵变得过硬。       第五种:       粘性蜜香饵 用料:玉米面、芝蔴粉、蜂蜜。做法与用法:玉米面按1号饵的做法蒸成窝头。芝蔴熟擀碎后装袋备用。蜂蜜须到养蜂场或中药店购买原蜜,原蜜具有天然花粉的清香味,其诱效优于加工蜜。原蜜中百花蜜又优于槐花蜜。三种料分别包装携带,到钓场临用时先将面团加芝蔴粉揉合后,再用手指沾蜜揣揉。反复沾蜜、反复揉搓,直至粘而又柔软,表面光滑不沾手即可装单钩或组钩使用。此饵香、甜味俱浓,钓鲤有特效。       第六种:       粘性甜奶饵 用料:玉米面80%、奶粉10%、白糖或沙糖10%。做法与用法:三种饵料混合一起拌匀后,按1号钓饵的做法蒸成窝头即可使用.其用法也同1号钓饵.奶粉易溶于水,牛羊膻味在水中能扩散。此饵甜、香、膻味俱全,对鱼类有强烈的诱惑力,钓鲤鱼效果很好。
请大家看看二十八种鲤鱼专用饵料配方 呵呵 一 第一种:       玉米面窝头 用料:玉米面95%,白面5%       做法:两种料掺合一起,装盆用开水浇烫,边浇水边搅动,约烫熟8-9成,另加冷水和匀至软硬适度,做成窝头或面饼,上屉蒸熟.自然冷却后装料袋或其它容器备用,以防表皮风干龟裂.临用时掰小块用手揉搓,用力搓、碾,越揉越粘,直至不软不硬又不粘手,即可装钩使用。装单钩、组钩均可。装单钩稍硬些,装组钩可略软。       揉搓时发觉干硬,可沾水或加酒再揉;如过于稀软,可加少许干面粉或干豆饼粉再揉,直至软硬适用为止。这是揉搓面饵的要领,为节省篇幅,以下各例中涉及窝头时,其制做过程和揉搓要领均从略。       第二种:       玉米膨化酥粘香饵。 用料:玉米窝头,玉米膨化酥(一种袋装儿童食品,市面有售)。做法与使用:每次用膨化酥1-2袋,用手搓碎(如已受潮皮软,可回勺加温,烘干后再搓),有条件过程箩更好,不过箩亦可,搓成粉状装袋备用。临用时用面团沾膨化粉反复揉搓,用量无严格要求,掺的越多,粘度越大。它既有扑鼻的炒玉注的香味,而又具有胶性,对饵团起粘结作用。掺多到一定程度可揉成橡皮泥状,用于装单钩耐水又抗泡,钓鲤鱼有特效。装组钩时掺膨化粉不宜多,掺多了粘度过大,鱼咬钩时不易散碎。       第三种:       苏子两用饵 用料:玉米窝头加苏子粉。做法与用法:将苏子入勺炒熟,用面棍擀碎成粉末状,装袋备用。到钓场临用时掰小块窝头揣苏子粉揉,用一块揉一块。       苏子粉既是香味浓郁的佐料,又是调节粘度的松散剂,掺的越多,粘度越降低。通过增减用量即可分别配制成诱饵和钓饵。面中掺少量苏子粉,保持其粘度少变即是钓饵,用于装单钩和组钩均可;还可在用纯面饵装钩以后,在面令表面蘸一层苏子粉,一钩一蘸,同样发挥其芳香诱鱼的作用;在面中掺入较多的苏子粉,即可使面食变得松散,近似糟食,即可做诱饵,用于投竿甩窝。用量要适度,以甩钩不脱落,入水易分解为宜。       苏子粉的浓香味对鲤、鲫鱼有强烈的魅力,而其丰富的植物脂肪具有防水性能,有助于延长饵团在水中的浸泡时间。       第四种:       豆粉两用饵 用料:玉米面、大豆粉或细豆饼粉。做法与用法:将玉米面按1号钓饵的做法蒸成窝头。豆粉用文火炒至散发香味,出勺装袋备用。临用时按3号钓饵用苏子的方法,往面饵中掺豆粉,通过控制豆粉用量,可分别揉成粘性钓饵和较松散的诱饵供投竿甩窝。       玉米面饵添加熟豆粉增加豆香味,其诱效比1号饵更胜一筹。须注意豆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窝头应较1号钓饵做得稀软一些,否则掺入豆粉后会使面饵变得过硬。       第五种:       粘性蜜香饵 用料:玉米面、芝蔴粉、蜂蜜。做法与用法:玉米面按1号饵的做法蒸成窝头。芝蔴熟擀碎后装袋备用。蜂蜜须到养蜂场或中药店购买原蜜,原蜜具有天然花粉的清香味,其诱效优于加工蜜。原蜜中百花蜜又优于槐花蜜。三种料分别包装携带,到钓场临用时先将面团加芝蔴粉揉合后,再用手指沾蜜揣揉。反复沾蜜、反复揉搓,直至粘而又柔软,表面光滑不沾手即可装单钩或组钩使用。此饵香、甜味俱浓,钓鲤有特效。       第六种:       粘性甜奶饵 用料:玉米面80%、奶粉10%、白糖或沙糖10%。做法与用法:三种饵料混合一起拌匀后,按1号钓饵的做法蒸成窝头即可使用.其用法也同1号钓饵.奶粉易溶于水,牛羊膻味在水中能扩散。此饵甜、香、膻味俱全,对鱼类有强烈的诱惑力,钓鲤鱼效果很好。
请大家看看二十八种鲤鱼专用饵料配方 呵呵 第一种:       玉米面窝头 用料:玉米面95%,白面5%       做法:两种料掺合一起,装盆用开水浇烫,边浇水边搅动,约烫熟8-9成,另加冷水和匀至软硬适度,做成窝头或面饼,上屉蒸熟.自然冷却后装料袋或其它容器备用,以防表皮风干龟裂.临用时掰小块用手揉搓,用力搓、碾,越揉越粘,直至不软不硬又不粘手,即可装钩使用。装单钩、组钩均可。装单钩稍硬些,装组钩可略软。       揉搓时发觉干硬,可沾水或加酒再揉;如过于稀软,可加少许干面粉或干豆饼粉再揉,直至软硬适用为止。这是揉搓面饵的要领,为节省篇幅,以下各例中涉及窝头时,其制做过程和揉搓要领均从略。       第二种:       玉米膨化酥粘香饵。 用料:玉米窝头,玉米膨化酥(一种袋装儿童食品,市面有售)。做法与使用:每次用膨化酥1-2袋,用手搓碎(如已受潮皮软,可回勺加温,烘干后再搓),有条件过程箩更好,不过箩亦可,搓成粉状装袋备用。临用时用面团沾膨化粉反复揉搓,用量无严格要求,掺的越多,粘度越大。它既有扑鼻的炒玉注的香味,而又具有胶性,对饵团起粘结作用。掺多到一定程度可揉成橡皮泥状,用于装单钩耐水又抗泡,钓鲤鱼有特效。装组钩时掺膨化粉不宜多,掺多了粘度过大,鱼咬钩时不易散碎。       第三种:       苏子两用饵 用料:玉米窝头加苏子粉。做法与用法:将苏子入勺炒熟,用面棍擀碎成粉末状,装袋备用。到钓场临用时掰小块窝头揣苏子粉揉,用一块揉一块。       苏子粉既是香味浓郁的佐料,又是调节粘度的松散剂,掺的越多,粘度越降低。通过增减用量即可分别配制成诱饵和钓饵。面中掺少量苏子粉,保持其粘度少变即是钓饵,用于装单钩和组钩均可;还可在用纯面饵装钩以后,在面令表面蘸一层苏子粉,一钩一蘸,同样发挥其芳香诱鱼的作用;在面中掺入较多的苏子粉,即可使面食变得松散,近似糟食,即可做诱饵,用于投竿甩窝。用量要适度,以甩钩不脱落,入水易分解为宜。       苏子粉的浓香味对鲤、鲫鱼有强烈的魅力,而其丰富的植物脂肪具有防水性能,有助于延长饵团在水中的浸泡时间。       第四种:       豆粉两用饵 用料:玉米面、大豆粉或细豆饼粉。做法与用法:将玉米面按1号钓饵的做法蒸成窝头。豆粉用文火炒至散发香味,出勺装袋备用。临用时按3号钓饵用苏子的方法,往面饵中掺豆粉,通过控制豆粉用量,可分别揉成粘性钓饵和较松散的诱饵供投竿甩窝。       玉米面饵添加熟豆粉增加豆香味,其诱效比1号饵更胜一筹。须注意豆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窝头应较1号钓饵做得稀软一些,否则掺入豆粉后会使面饵变得过硬。       第五种:       粘性蜜香饵 用料:玉米面、芝蔴粉、蜂蜜。做法与用法:玉米面按1号饵的做法蒸成窝头。芝蔴熟擀碎后装袋备用。蜂蜜须到养蜂场或中药店购买原蜜,原蜜具有天然花粉的清香味,其诱效优于加工蜜。原蜜中百花蜜又优于槐花蜜。三种料分别包装携带,到钓场临用时先将面团加芝蔴粉揉合后,再用手指沾蜜揣揉。反复沾蜜、反复揉搓,直至粘而又柔软,表面光滑不沾手即可装单钩或组钩使用。此饵香、甜味俱浓,钓鲤有特效。       第六种:       粘性甜奶饵 用料:玉米面80%、奶粉10%、白糖或沙糖10%。做法与用法:三种饵料混合一起拌匀后,按1号钓饵的做法蒸成窝头即可使用.其用法也同1号钓饵.奶粉易溶于水,牛羊膻味在水中能扩散。此饵甜、香、膻味俱全,对鱼类有强烈的诱惑力,钓鲤鱼效果很好。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