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ccccp prccccp
关注数: 56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5,522 关注贴吧数: 41
社会科学探讨贴之人口——我国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 我国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呢?有说18亿的,有说15亿的,有说14亿的,甚至还有说现在已经超载,中国只能承载8亿人口。其实人口承载本就是个伪命题,举例来说:沙漠应该不能承载一个人,由于人类的智慧,我们学会了打井,所以沙漠里的点点绿洲便成为了人类的乐土。同理,中国的国土也是这样。 因此其实本贴的题目有些名不副实,好吧,就叫它——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合适。 到底是多少呢?我的观点是要结合实际。如果中国现在有一千万人口,不能认为中国人口为一亿是合适的,同理,如果中国有一百亿人口也不能认为十亿是个合适的数字。以目前中国所拥有的人口数量,我给出的数字是十五亿。 为什么是十五亿呢?说句实话,我没有经过系统、精密的计算,我给出的只是个估值,其实14-16亿都是合适的。中国目前客观上的确面临着人口密度偏大的问题,但这不是人口问题最重要的部分,更不是全部。中国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一直是人口结构严重失调,人口出生率波动较大的问题,至少近百年内的时间是这样。人口增长以结构的波动危害性极大,一方面,在人口激增、青少年比重加大的年代,社会负担会急剧加大,全社会的各种资源会急剧紧缺,人们对于人口增长以及带来的相关后果的预期及其恐慌更使得问题雪上加霜。如果此种状况出现在贫困国家,甚至会出现大规模的、持续时间较长的饥荒,六十年的饥荒实质上就有这个因素。同时,由于某个时间段内新生人口较多,会造成全社会的劳动力供给过大,失业率骤增,特别是在非计划经济国家。这也是前些年失业问题的主因之一。 众所周知,人口是个长时间的、周期性的问题,上面简述了新生人口激增在他们青年及中年时期的问题,那么老年呢?当然,如果出生率能够及时并适当的下降使得新生人口维持稳定,那么,将会有足够的新增人口来供养老人,但问题是,我国执行了严格的一胎化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光下降了,而且是严重下降,下降到不是新增人口的增长率下降了,而是新增人口总数也不断下滑,致使我国人口比例呈现出的并不是悬崖式的分布(此类分布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造成破坏,但不具有持久性),而是孤峰式的分布(显然,巨大的人口落差会使得两端的时代均饱受人口巨大变动之苦)。所以,我国上述急剧新增的人口到了老年,会因为劳动力不足,没有足够的物质输出而得不到足够的物质来渡过晚年,社会问题将会骤增。其实,五六十年代的人口骤增是不可避免的,卫生条件的急剧提升、战争动乱的消失、政府大规模开垦东北、西北的良田等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了这个结果。而人口政策的失败更是火上浇油。 但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就更谈不上高明了,我姑且在这里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当年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高层,和毛时代制定人口政策的高层其实都是一群外行,可能水平连我都不如(额,我是不是太自恋了。。。。。。。。)一胎化实质上是极其失败的,后来的越南也吸取了中国的错误经验的教训,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为合理的两胎化。人口政策的极端反差,造成了现在人口政策的极端复杂化(棘手的人口政策现已被光荣的踢给了下界政府),社会舆论也是意见不一。 人口政策不在于人口多少,而在于他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久繁荣能做出多大的贡献。最好的人口政策,就是稳定的,中庸的人口政策,在人口骤增的年代给他减减速(一胎化已经不是减速的问题了),人口下滑的时候给他升升温。
社会科学探讨贴之人口——我国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 我国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呢?有说18亿的,有说15亿的,有说14亿的,甚至还有说现在已经超载,中国只能承载8亿人口。其实人口承载本就是个伪命题,举例来说:沙漠应该不能承载一个人,由于人类的智慧,我们学会了打井,所以沙漠里的点点绿洲便成为了人类的乐土。同理,中国的国土也是这样。 因此其实本贴的题目有些名不副实,好吧,就叫它——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合适。 到底是多少呢?我的观点是要结合实际。如果中国现在有一千万人口,不能认为中国人口为一亿是合适的,同理,如果中国有一百亿人口也不能认为十亿是个合适的数字。以目前中国所拥有的人口数量,我给出的数字是十五亿。 为什么是十五亿呢?说句实话,我没有经过系统、精密的计算,我给出的只是个估值,其实14-16亿都是合适的。中国目前客观上的确面临着人口密度偏大的问题,但这不是人口问题最重要的部分,更不是全部。中国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一直是人口结构严重失调,人口出生率波动较大的问题,至少近百年内的时间是这样。人口增长以结构的波动危害性极大,一方面,在人口激增、青少年比重加大的年代,社会负担会急剧加大,全社会的各种资源会急剧紧缺,人们对于人口增长以及带来的相关后果的预期及其恐慌更使得问题雪上加霜。如果此种状况出现在贫困国家,甚至会出现大规模的、持续时间较长的饥荒,六十年的饥荒实质上就有这个因素。同时,由于某个时间段内新生人口较多,会造成全社会的劳动力供给过大,失业率骤增,特别是在非计划经济国家。这也是前些年失业问题的主因之一。 众所周知,人口是个长时间的、周期性的问题,上面简述了新生人口激增在他们青年及中年时期的问题,那么老年呢?当然,如果出生率能够及时并适当的下降使得新生人口维持稳定,那么,将会有足够的新增人口来供养老人,但问题是,我国执行了严格的一胎化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光下降了,而且是严重下降,下降到不是新增人口的增长率下降了,而是新增人口总数也不断下滑,致使我国人口比例呈现出的并不是悬崖式的分布(此类分布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造成破坏,但不具有持久性),而是孤峰式的分布(显然,巨大的人口落差会使得两端的时代均饱受人口巨大变动之苦)。所以,我国上述急剧新增的人口到了老年,会因为劳动力不足,没有足够的物质输出而得不到足够的物质来渡过晚年,社会问题将会骤增。其实,五六十年代的人口骤增是不可避免的,卫生条件的急剧提升、战争动乱的消失、政府大规模开垦东北、西北的良田等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了这个结果。而人口政策的失败更是火上浇油。 但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就更谈不上高明了,我姑且在这里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当年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高层,和毛时代制定人口政策的高层其实都是一群外行,可能水平连我都不如(额,我是不是太自恋了。。。。。。。。)一胎化实质上是极其失败的,后来的越南也吸取了中国的错误经验的教训,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为合理的两胎化。人口政策的极端反差,造成了现在人口政策的极端复杂化(棘手的人口政策现已被光荣的踢给了下界政府),社会舆论也是意见不一。 人口政策不在于人口多少,而在于他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久繁荣能做出多大的贡献。最好的人口政策,就是稳定的,中庸的人口政策,在人口骤增的年代给他减减速(一胎化已经不是减速的问题了),人口下滑的时候给他升升温。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