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841375 654841375
关注数: 4 粉丝数: 18 发帖数: 1,374 关注贴吧数: 6
疲惫的锦西人 现代人最切身的体验,也许是无法摆脱的疲惫。时代精神激励我们为生活而奋斗,奋斗才可能使你赢获想要的一切。然而,人们越是为此奋斗不息,却越是远离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时空。事实恰如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所揭示:现代人牺牲了宝贵的时间、生命的自由、灵魂之渴望,换来的不过是超额的辛劳、身心的疲惫和虚假的幸福。 这一历程意味着:社会文明对生命爱欲的征服。弗洛伊德认为,任何文明都必然以压抑爱欲为代价;倘若构想一种无压抑性文明,只会走向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只是,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有无压抑,而在于压抑的程度。我们不能奢求一个彻底无压抑性文明的到来,但总该对某种较少压抑的社会怀有期待;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恐怕要导致人人自危的灾难,但总该张驰有度地为人类争取合理的自由与解放。 为此,马尔库塞区分了基本压抑与额外压抑。基本压抑是为了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安宁、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压抑,是个体应尽的基本社会义务。而额外压抑却是为了扩张特殊群体的统治权力、奢侈需要而额外加给一般社会成员的生存负担。人类社会的进程便是一部爱欲与文明、自由与压抑、解放与奴役的斗争史。 尽管有着进步,但人类还远远未能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自由选择雇主并没有取消肉身的奴役,奴役只是变得更隐蔽和高效,现代人不过是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新型奴隶。而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密化,人们的劳动越来越成为机械性的、工具性的、非人性的异化劳动。 马尔库塞发出的质疑是:在科技飞速进步,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承受这场旷日持久的西西弗斯式的苦役?我们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生产过量的消费品,甚至是奢侈品、易耗品、伪劣品、垃圾产品?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更多的属己时间、自主劳动、诗意生活?在消费主义时代的后工业社会,人们每天每日从事的工作越来越多地变得多余、无谓、缺少意义。 可是,社会为了特殊群体的淫威、荣耀与奢华,不肯放弃对广大民众的额外压抑。为此,宁愿浪费生产、加剧剥削、两极分化、社会不公、人性败坏、引发争战。对于这出人间悲剧,马尔库塞总结道:“个体由此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了他的时间、意识和愿望;而文明的代价则是,牺牲了它向大家许诺的自由、正义与和平。” 文明不但竭力压抑和操纵爱欲,而且精心训练和掌控人的思想。这样便可以批量制造自觉自愿地压抑自我,无条件地苛守现实秩序的人。现代社会不但通过强制加班、主动加班等形式千方百计延长人的异化劳动时间,而且运用无孔不入的电子媒介、广告宣传、成功学读物占领人们本已狭小得可怜的私人时空。楼房、汽车、珠宝、名牌、升职、发财、中奖、猎奇、享乐、美味……似乎正有无量数的幸福在前方向每个人招手。 可惜,正是这些绝非必需的虚假幸福标准断送了现代人真实的幸福。我们反而因为没有楼而结不了婚;因为没有奢侈品而抬不起头;因为升迁问题而辛劳苦恼;因为追求享乐而牺牲健康;因为随波逐流而丧失思想。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马尔库塞指出,现代文明恰恰是以形形色色的虚假幸福为诱饵,使人们丧失反醒、批判、否定现实的超越性向度,不再设想世界与人生的其它可能性,而异化为一味盲从社会现状的单向度的人。这使得发达工业社会成为消除、同化、遏制对立面的新型极权主义社会。 于是,马尔库塞号召人们发动一场对社会异化的大拒绝,这场伟大的拒绝意味着对不必要压抑的反抗。想要改变最大多数人的生存状况,就必须超越社会墨守的现实利益原则,而发扬尊重生命的解放原则。马尔库塞提出的替代性选择方案包括:有计划地利用资源并花费最小量的劳动以满足根本的需要;把闲暇时间变为自由时间;使生存斗争和平化。这三条方案分别对应身体的解放、生命的苏醒、社会的和谐。 不过,马尔库塞的研究主要是一种社会学的研究,因而难于超越社会维度抵达更本原的实质。为何现代国家如此狂热于经济和军事竞争?为何富权阶层不肯放弃更多利润而减少大家的异化劳动?为何雇主任凭很多人失业也不愿增加人手而降低工作强度?假如每个人都实现富足将来还会不会有谁甘心忍受劳役之苦?不解决压抑与解放背后的人心问题,恐怕只能导致得失相扔的暴力或者一厢情愿的乌托邦。 现代人的生存异化与时代的价值虚无密切相关。价值虚无是因为我们失去了真正坚固的信念。没有神圣事物,没有超越之域,没有永恒真理,我们还能信任什么?除了个人的享乐虚荣还有什么更值得期待?一个国家会去爱另一个国家吗?一个人会去爱另一个不相干的人吗?如果没有博爱,主人会在乎奴隶的自由与解放吗?主人把持的社会会实现正义与平等吗?缺乏自由与正义的文明可能避免冲突与争斗吗?假如无爱的奴隶翻身变成主人,会不会同样醉心于压迫? 然而,不得不承认,人类原本不乏坚固信念统治的历史。可惜神圣的信念总是被统治者歪曲和利用,甚至成为用来压迫和残害的工具。而信念的冲突也没少引爆战争和杀戮。有鉴于此,我们不能再去期盼那种政教合一方式的回归。我们只能期望,探寻神秘故乡的思与诗之道路,成为每个人通达内心坚固信念的秘密小径。与此同时,也不能放弃马尔库塞式的觉醒与拒绝,这样才可以为自由的思与诗争取到保障。 要想达到以上目标,思想启蒙和行动介入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思想启蒙有助于树立新人,而新人有能力变革社会。也许只有这样一面向心灵筑造精神家园,一面向现实反抗世俗城堡,现代人才可能逐步摆脱异化,赢取生命的自由。总而言之,不要迷信乌托邦,不要一味忍受现状,不要忘怀故乡,不要放弃行动——如果不甘做一个永久疲惫的现代人。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