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xibaiyang2 qingxibaiyang2
多智钦仁波切弟子,达真堪布弟子巴玛秋扎(佛学院网络学院净土系一年期以及三年期自学班)
关注数: 41 粉丝数: 37 发帖数: 1,487 关注贴吧数: 70
体味人生,更加进步,学习禅茶(原点) 自可以进步冷静 [禅茶一味] 回到茶的原心 是一个偶然又必然的美妙邂逅   茶,与人类的文明可以说是一个偶然又必然的美妙邂逅。   相传饮茶最早始于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茶从最初做为解毒的药物,到后来成为解渴饮料,进而发展成与我们心灵相应的饮品。这段演进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人类心灵升华的历程。   茶的灵性,深刻地体现了大地的体性,也反应出其所生长时空环境的特质。在我喝过的茶之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台湾八七水灾之后所采的茶,在茶味中涵含了那么深的沧桑和苦难。透过茶的心,我们体会了大地的心,也体会了大地的性灵,因此而升华了人类的心。   茶对养生的助益,很早就被发现了。在《神农食经》中记载着:「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自古以来,无论是在心性的修炼上,或是生活上有深刻的历练者,都深刻体会到茶这种不可思议的特性。因此,古代山林的仙人和处士,都善于将茶运用于身心养生与心灵提升。   除了解渴、养生,茶与人类心灵更有着深刻的交会,茶品与人品相应,而开展出「人品即茶品,茶品即人品」的特殊文化,以茶来升华人类自己的身心品格、精神与修养,并展现自身的纯粹心灵境界,让茶超越了原有物质体性,而进入了我们心灵的领域。   禅宗更是将茶美好的特性,运用得淋漓尽致,从日常饮茶养生、提神,作为精进坐禅修道的良方,到最后将心与茶完全相融相会,将茶汇入禅宗修证体系,以禅来展现茶的极致,展现最圆满的生命境界。这些在在都让茶超越了物性的原始意涵,成为帮助修行人悟道,让人类文化朝向圆满的灵性饮品。茶与禅的相会,不只在中国创造出如此伟大的文化,也进而影响了日本,发展出完整的茶道。现在大家谈到茶道,多以日本为代表,但有时对于泡茶礼则仪轨的重视更甚于心,这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深入思惟「茶道」的真义。所谓道者,心也,有道者,必然有礼,但「茶道」,絶不只是「茶礼」而已,并非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的展现,茶礼不能取代茶道与茶。茶,在这个时代,应该更多元,更广大,更深入。   因此,我提出「心茶瑜伽」的观点。「瑜伽」是相应的意思,心茶瑜伽是指在喝茶的静境中,透过茶与心的交融、应和,来达到心茶合一的觉明禅境。从泡茶、吃茶的过程中,回观自心、六根与茶的相应,回到心和茶的交融相应,身心舒畅,意识清明,心与茶完全统一和谐了。   我们的心和宇宙,透过茶这个美妙的媒介,不再有距离。心和茶,如同两面清亮的明镜,相互映照,幻化出无比美丽的世界。   回到茶最初的原心,我以「茶者,心之水,饮之畅灵」来表达心茶的意境。茶是心之水,只有将茶与心,完全相合相应在一起,这时,才能回到禅者喝茶的本位,就像当初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一个禅师以悟境与茶完全相应的精神。   如果能体悟茶的原心,才能打破外在形式的籓篱,让茶呈现自心的面貌,在这个时代中重新发光发热。茶,是我24小时最贴心的好朋友,也是照顾我身体最佳的护士。每天早上醒来,我的床头总有一杯茶静静地等候着,为我开启美好的一天。   当我们将身心完全放松,让甘洌的茶水,顺着舌根滑入喉中,那种满足而寂静的感觉,就像茶水顺着心脉,将心灵也抚得平顺了。    、   朋友来访时,茶就成了我们和朋友欢喜聚会的媒介。大家在一起,欢欢喜喜,自自在在。有人来了,心情不好,吃茶去;有人来了,心情好,吃茶去;有人来了,没事,吃茶去。泡茶的主人,吃茶的宾客,一切平平等等,圆圆满满。   祈愿透过这本书,帮助大家综览人类历史和茶文化交织出的美丽风貌,进而以心茶相应的「心茶瑜伽」,引领大家回归茶的原心,用放松清明的心,体会茶心一如的妙境。   让茶为我们抚平生命的烦忧,增长欢喜,让每一颗心的美好自在,相互交映,展现出人间最美的光明!
药师佛咒的殊胜 药师佛咒的殊胜[药师咒]   相信许多佛教徒都听过药师佛的殊胜功德,药师佛法门的根据经典主要是出自于唐朝玄奘大师所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在这部经中,释迦牟尼佛介绍出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和东方净琉璃净土的种种殊妙,并开示许多消灾延寿之妙法。此法门更有十二药叉大将佛前发愿守护,因此修持药师法门者,不仅能得到药师佛三尊的加持,亦可受到十二药叉大将的护念,感应迅速。   药师佛不忍众生深受病苦恶业缠身,曾入「除灭一切众生苦恼三摩地」,顶髻放光、大地震动,宣说「药师佛灌顶真言」,若能日日念诵此咒,能灭除恶业和病苦。若有受病苦缠身者,我们可以发清净心、慈愍心,用一杯干净的水置于佛前,念108遍药师佛咒给病人饮用,必能早日解脱病苦。   过去小弟曾无故胸痛数日,求助于中西医皆无效,后来发心日日念诵药师灌顶真言,念至第七天晚上,梦见药师佛三尊放光射向病灶,隔天胸痛自然痊愈,佛力真是不可思议! 因此小弟更深信药师佛的本誓愿力真实不虚。   尤其面对五浊恶世的时代,许多无明病、瘟疫横行,人们遭受病魔之苦。若能发清净心,持念药师佛咒,甚至能忏悔、素食,相信佛力的加持更具加倍功效。   若无法念诵药师佛灌顶真言,平常亦可多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药师佛的形相为一面二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全身蓝色琉璃光、左手持钵、右手持药草、结跏趺坐于八叶莲华之上。若能观想药师佛像,功德无量。   法门的修持,可繁可简,详细的修持方法,请向具德上师和尚求法,最后祝福诸位身心自在、福慧圆满。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南怀瑾大师)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一点。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平常的事情,如果要继续保持平常是非常难的。所以十多年来,我给人写信,最后的祝福语都是写“恭祝平安”。人生最难得是平安,人生平安就是福气。古人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人的一生,不是烦恼愁苦就是生病,今天感冒,明天腿痛抽筋,都在生病。所以平安最难,永远保持平安前进是最困难的,真能保持平安,才能保持长久。 福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世间的福德,文学上称鸿福,是世间法;另一种是所谓清福,出世间法。清福比鸿福还难,所以人要享清福更难。可是一般世间上的人,到了晚年可以享清福时,他反而怕寂寞怕冷清了,此所谓蛮可怜的!这是著相的关系,因为有人相我相的缘故所造成。看到孩子们长大出国了,一个人对着电视,或者俩夫妻坐在那里,变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其实那个清净境界是最好的时候,结果因为住相,把世间各种会变的现象抓得太牢,认为是真,等现象变时,他认为什么都不对了。一般同学跟着我做事常常说:“我看最可怜的是老师”,我说对啊,我想得到一秒钟的清净,都求不到很可怜的,求一分钟的清福都没有。可是人真到了享清福的时候,往往不知道那是真正的福报来了。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现在我们在座的人研究《金刚经》,又讲《金刚经》,那福气不是好得很吗?那当然好啊!坐在那里万事都不做,冷气吹着,又可以瞎想一顿,这两个钟头蛮舒服的嘛!这就是有福气了。什么是福?平安就是福,吕纯阳有一首诗描写福气: 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一日清闲自在仙”,一个人有人间的清闲,就是神仙的境界,这一天当中不生病也没有痛苦,“六神和合报平安”就是福。“丹田有宝休寻道”,是指心田,心里清净就是修行,不必再去寻个什么。“对境无心莫问禅”,对境无心就是禅嘛!何必再问禅呢!所以啊,我们晓得平安就是福,六神和合报平安就是福。千万不要认为要给人家讲经念经才有福,那你又生法相了。 清朝有一个名士叫郑板桥,他就常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内心要绝对的聪明,外边要假装糊涂。尤其是家庭夫妇之间,彼此有点不到的事,要装作没有看见。这就是由聪明转入糊涂,这也是最高的修养。 郑板桥接着又说:“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个福报并不是指信宗教、作点好事或求来生享福的福报,而是为了自己一生心境上平安的福报。我们刚才说到玩神通、玩聪明的人,结局都不太好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能由聪明转入糊涂之故。 什么是福报啊?你看六和敬,平安就是福,所以我常常告诉同学们,我一辈子写信给人家,祝你平安,平安就是福,人生难得平安的,古人有两句诗:“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我们算算自己的帐,假设六十岁做一辈子,我们学佛的人这个很重要,帐要算清楚,六十岁一辈子,三十年都在床上睡觉睡掉了。只有三十年,这个三十年当中,小孩不懂事,扣个十年,老年扣了五年,只有十五年了,三餐饭,一蹲大小便,乱七八糟耽误掉,你看只有活了几年?这几年当中,不在痛苦烦恼,就在生病,大家没有算过这个帐吧!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印光大师)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悯其业障深重,不能直复本体,故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由是久成佛道之正法明如来,而复不离寂光,垂形九界,随类逐形,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现余法界种种身,皆属秘密,现菩萨法界之观世音身,则属显露。以故十方诸佛,皆赞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施无畏者,以期九法界一切众生,同生信向,同蒙摄受也。 由菩萨证穷法界,圆彰自性,彻悟唯心,故能悲运同体,慈起无缘,遍法界感,遍法界应,随彼所感之诚之大小,俾彼各得相当之利益。如《法华普门品》,《楞严观音圆通》所说,及此方种种感应事迹,如本书所颂者,何可得而思议也。良以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但以众生在迷,不生信向,譬如虚空,以物障之,便成隔碍。若穿一小孔,即得一小孔之空,穿一大孔,即得一大孔之空,若完全撤去障蔽之物,则与普含万象之虚空,浑合无间矣。是以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故《楞严》云,求妻得妻,(求妻者,求贤慧贞良之妻也,否则妻何得向菩萨求。)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所言求妻得妻等者,即穿小孔得小孔之空,穿大孔得大孔之空也。其求大涅槃得大涅槃者,即完全撤去障蔽之物,便与普含万象之虚空浑合无间也。《金刚经》所谓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以众生心体,即是无余涅槃,本来无失,又何有得。菩萨特以种种方便,令其消除幻业,复还本体而已。又以众生迷惑深重,不能顿发大菩提心,为接引初机令其入胜故,随彼凡情,满彼所愿,待其善根既熟,即可直得究竟真实利益,此菩萨随类现身,随心满愿之本旨也。
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 南怀瑾大师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   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在家姓陈,十二岁时跟随哥哥出家,出了家后,读一切经典,有些经典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有些经典是别的法师翻译,他对有些语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法师,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脓血,涂药,不久,这老和尚的疥癞病痊愈,老和尚感他调治之恩,无以为报,惟有一部经,可以口传给他,就是这一部心经,一共二百六十字,念了一遍,玄奘法师便记在心内,后来把它译出来,一个字也没有更改;鸠摩罗什法师也有翻译这部心经,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如是我闻等语,但不及老和尚传给玄奘法师所说的那么简洁流利清楚,那位老和尚又是甚么人呢?他就是观音菩萨。   玄奘法师后来到印度取经,经过八百里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惟多鬼怪,念任何经也不能降服,一念心经,所有邪魔鬼怪隐藏,仗这心经的功德神力,成功到印度取经,十五年后回中土,成为国师,专心翻译经典。   心之神力是观音菩萨,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心内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贤菩萨,心中的愿力,就是地藏王菩萨。   这部心经是观音菩萨教我们明心,凡夫末明心,起烦恼作业,受无边生死苦,所以文中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开始就教我们要认识自己,自己不认识不能度自己,认识自己就能度自己,还要认识众生,认识众生就能度众生,诸佛认识自己,也认识众生,故诸佛成佛度众生。   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十方如来同一个心,无两个心,阿弥陀佛的心与释迦佛的心相同,释迦如来的心与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心亦相同,所以十力无量佛都是一个心,返观众生心,个个不同,因为众生的心是妄心,妄心又如何会相同,你有你的妄,我有我的妄,一百人有一百人的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何谓观自在?对机说法,对病落药,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背了自己的菩提心而去观。
文殊菩萨心咒仪轨 文殊菩萨心咒仪轨[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仪轨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住世祈祷文   嗡所德!   文殊心子智慧金刚尊,化现法界庄严相好身,   多闻密意功德悉圆满,洛桑陀美足下诚祈请。   如海劫中身寿永常住,祈愿传承教法遍虚空,   佛陀结晶如海事业力,垂赐善妙吉祥大加持。   无边轮回苦海有情众,赐予殊胜密法胜光明,   慈航路中喜悦妙音海,宏法事业广结遍虚空。   结缘苦众福施清净力,如海授意护法威神力,   密传心印加持入心间,无别意密一味祈加持。   悲智双运圆满上师尊,请坐我顶月座及莲台,   慈悲护持我心不退转,赐予加持三业诸成就。   悲智双运圆满上师尊,请坐我心月座及莲台,   慈悲护持我心不退转,赐予共与不共诸成就。   悲智双运圆满上师尊,请坐我心月座及莲台,   慈悲护持我心不退转,住于心莲至我得证悟。   生生世世不离清净师,恒常受用正法大吉祥,   地道功德完全圆满已,速获金刚持位求加持。   从现在起直至证菩提,一切生中不离文殊师,   学修文殊圣教之精华,自利利他同登大乐地。   但愿我等三时所修积,福德智慧善行为缘力,   促使文殊上师宗喀巴,显密法流昌盛永住世。   四皈依   喇嘛喇加森祈喔,桑吉啦加森祈喔,   曲啦加森祈喔,根登啦加森祈喔。   喇嘛依达摩管秋森啦管秋森啦加森祈喔。   皈敬颂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发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文殊师利祈请颂》   南无文殊师利佛!   在那深广知识天空中,圆满智慧金轮所放光,   消除一切众生愚昧暗,语自在佛妙音我顶礼。   从现在起直至证菩提,除您之外我无救护主,   因业力故无论生何道,世难之中救我文殊师。   我从今世舍身离去时,一切亲人好友均别离,   落入凶狠死神手中时,拯救死亡恐怖文殊师。   无始时来多造恶业故,在中阴界烦恼狂风劲,   会被吹到凶险恶趣中,挡住烦恼风口文殊师。   中阴意识转生投胎时,远离八类修法无暇地。   生为手持佛法胜法幢,有福种姓之家文殊师。   来世获得人天高贵相,七德庄严暇满人类身。   幸逢持正法脉善知识,助缘获善教诲文殊师。   具慈悲与方便善法师,教我精通海量诸经论,   并能如法教授诸众生,赐与抉择智慧文殊师。   生生世世我为利众生,所有财富无吝作施舍。   无散乱心修习禅定等,圆满六度大行文殊师。   消除世苦热恼清凉剂,经论冰山之峪愿游览,   掉入散逸泥海难成行,慈悲救我出泥文殊师。   举步进入甚深智见道,一心想去解脱安乐岛,   缘浅世心如绳作羁绊,斩断恋世牵绳文殊师。   放弃入寂自利夜荷林,观看广大佛道千顷莲,   智眼蒙受无明黑暗障,消除无明烟雾文殊师。   祈求使我生生与世世,依止深广佛法大海洋。   变为满足众生所需求,如愿生成大宝文殊师。   我对文殊诚心祈求力,启动福智资粮大航船,   运送一切众生出世海,助我神力如您文殊师。   文殊善功德智慧赞   尊者智慧,离二障云,明净如日光耀眼,   如实明察,一切事理,胸前手持法宝典。   对于世间,牢狱之中,阍暗无知遭苦难,   一切众生,视若爱子,语具六十妙功德。   鸣声如雷,震醒烦恼,昏梦斩断业枷锁,   破除愚暗,铲除苦苗,锋利慧剑手中握。   本初之时,超越十地,功德圆满佛子身,   百十二相,庄严妙音,驱心暗者我敬礼。   慈尊您以无上智慧光,   消除我心中的愚痴暗,   领悟佛典经论诸妙理,   智慧辩才之光赐予我。   嗡(Aum)啊(A)喏(Ra)吧(Ba)咋(dza)纳(Na)底(dhi)。   (共修亿遍之咒语,尽量持诵)   回向   愿以所修此功德,速成智慧文殊师,一切众生悉无遗,安住文殊师刹土。   愿我所做一切善功德,回向今生父母养育恩。   广大众生怙主诸上师,走进坛城金刚诸道友。   所有冤情债主得解脱,无数肉奶充餐共役使。   一切业力罪障尽消除,众生速得成就终圆满。   顶礼供养忏悔诸罪业,随喜祈祷请常久住世。   尽我所修积集少善根,一切功德回向大菩提。   赞叹祈请尊者之力故,吾等无论居于何方所。   贫穷疾病战争悉平息,宏法吉祥祈会俱增胜。(以上一遍)   法王宗喀巴,圣教日兴隆,   违缘俱消灭,顺缘悉增长,   自他三世善,回向二资粮,   无垢亦无染,法炬常明耀。(以上三遍)
药师咒 药师咒,又称药师灌顶真言,出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佛门每日课诵十小咒之一。药师咒来自(唐三藏法师义净奉诏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土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法注重利益现实人间,故特别契合当今时代的众生。持药师咒是易行的药师法门,若能至心修持,不仅有消灾(免除疾病、横逆、贫困等之苦)延寿满愿的利益,还有促使众生早成佛道的功德。 慈法法师开示:药师咒念诵真言的三种方法[药师咒]   慈法法师开示   药师真言唱诵   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莎诃。   某师:祈请师父开示称念药师咒的功德,以便大家更有信心持诵药师真言。阿弥陀佛。   慈法法师:我们用比较平白的话,来谈这个念诵。我们现在念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心咒,一个音声,比较多的念法呢,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类,大家可以来类比自己的念诵方式。   一类是嘴念,妄想不断,自己会嘴巴在念,心里在打着妄想,妄想不知不觉地就会跑很远很远,甚至感觉到这个念佛没有意思,念真言没有意思,口与心念不相应的一种念法。这种念法,称为散念也好,口念心不念也好,这种菩萨比较多一些,这个效果可想而知的。它会结一个缘,结一个嘴上的缘,三业中口业在念着诸佛的甚深功德愿望,就是说,愿一切众生如佛无异,身相光明,自在威德,利世无碍,行化无碍。我们口上念着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或者说是真言,但心里想的可能是另外的东西了。自己平时的见闻觉知,一种回忆,或者说一种释放。这是一种念法。这样的念法,它的功德利益就在于口业上结一个善缘,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也可能会留下一个自己打七持咒的这样一个痕迹。那要是比诸世俗的人呢——口业造恶业,心业造恶业的人呢——那是有不可思议的功德的。  
禅行法想经一卷 以及白话文 第0679部~禅行法想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 禅行法想经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言诸比丘。若以弹指间。思惟死想。念有身皆死。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国人施也。何况多行者。取要言之。若念不净想秽食想。一切世间。无有乐想。无常想。无常为苦想。苦为非身想。非身为空想。弃离想。却淫想。灭尽想。无我想。身死为虫食想。血流想。膖胀想。青腐想。糜烂腥臭想。发落肉尽想。一切缚解想。骨节分散想。骨变赤白枯黑亦如鸠色想。骨糜为灰想世间无所归想。世间无牢固想。世间为别离想。世间闇冥想。世间难忍想。世为费耗不中用想。世为灾变可患厌想。一切世间归泥洹想。诸比丘。若以弹指间。念此诸想之事。皆为精进行。为奉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也。何况能多行。是故可念行法想。佛说是已。皆欢喜受。 释义 禅修行佛法观想佛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禅修行佛法观想佛经听闻这样是的。一时候佛游历在于舍卫国神灵树给孤独园中间。佛告诉诸多比丘。比丘接受教持。依从佛而听说。佛说诸多比丘。若是以弹指之间。思想惟一死的想法。念想有身相都死亡。是为了精心进步修行禅意。为了如佛教不去。是愚蠢痴想饮食国人施与也。何况多修行的人。取得主要言论这个。若是念想不干净想法污秽食用观想。一切世中间。没有快乐想法。没有平常想法。没有平常为苦闷想法。苦闷为不是身相想法。不是身相为空性想法。放弃离开想法。了却淫想法。消灭尽想法。没有我想法。身体死亡为虫子食用想法。血液着想法。膨胀大想法。青色腐败想法。糜烂发腥臭想法。发落下肉尽了想法。一切缚着解开想法。骨头结节分散想法。骨头变了大红色白色枯干黑色也如同斑鸠颜色想法。骨头糜烂为了灰尘想法,世间没有所以归回想法。世间没有牢固想法。世间为了别离想法。世间黑暗冥界想法。世间难以忍受想法。世间为花费耗尽不中用想法。世间为了灾害变得可以患厌恶想法。一切世间归回泥洹(涅盘,有死亡的意思)想法。诸多比丘。若是以弹指之间。念想这诸多想法的事情。都为了精心进步。为了奉请佛教。不是愚蠢痴心食用人施与也。何况能够多行走。是缘故可以念想行走佛法想法。佛说是已经。都欢喜接受。
四品学法经 四品学法经[佛经原文]   四品学法   其有三德学号真学为上品。   其持具戒学号承法为中品。   其受卑戒学号依福学为下品。   其行三事号散侍为外品。   又真学三德者。一曰。戒行备具。二曰。多知经法。三曰。能化度人。是为三德。号真学者也。又承法具戒者。纯五戒信审罪福奉承法教也。又依福卑戒者。但持上四戒。不持酒戒。随世习俗不变欲事。是为依福学也。   又散侍三事非戒也。何谓三。一者身归法。二者供养法。三名于同学法。持自有弓分别。无师无所承。自然心好无所拘碍。名散侍法也。真学功德胜于承法学百倍也。承法功德胜依福百倍也。依福功德百倍胜散侍也。散侍功德胜凡俗百倍也。凡俗之人或不如**。**或胜于人。所以者何。人作罪不止入地狱。罪竟为饿鬼。饿鬼罪竟转为**。**罪竟乃还为人。**中皆毕罪便得为人。是故人当作善奉行三尊之教。学上四品之法。长离三恶道。展转天上。下生人中豪尊。世世受福德长解脱。   若失威仪一事者。常自学如法。应时自赴诫诲即解。若懈怠不勤者。应退着下座。后有功德乃更复之。若受语不用及犯戒者。应便弹弃莫着众中。恐败余人。若新受法未满三月者。其有所犯先不应问也。未习故也。若诸学者。承用此律上下。相检乃可至竟。疾成大愿。   散侍法   问曰。若有善男子。欲入正道。欲依大道而不耐戒。当作何行以求福祥。师曰。亦有三事。名散侍法。好可奉。何谓三。一者身所护法。二者供养法。三者于同学法。行此三事。即胜作凡俗时百倍也。又散侍身所能法者云何。虽不持戒。当与凡俗小异。游居之处数就有经道之处。若见世俗所行善者。法之恶者。莫用好言识也。丑语勿名。是为散侍第一法。又散侍供养法者。云何当侍三宝。朝夕莫懈。心常归向。并修经书。若居贫穷无用供养者。当加勤仂。见人福躬亲佐助。心代其欢。是为散侍第二法。又散侍于同学法者云何。当敬爱其辈无相憍慢。坐起念之。出入参之。如己观也。若行路者。近则相问。远当待望。慎莫背忽。是为散侍第三法。师曰。行者三事虽未即度。犹如地多石多草。种虽不好故得少少。以续其时。犹胜不种也。种业不废会得好地。所种乃成收敛有盈。斯亦然矣。行之不休。福德扶持。会受真戒号。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二卷 [第28部第20册二卷] 第0028部~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二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十万众俱。及诸菩萨八万四千,皆不退转无所从生,逮得权慧神通无极,随时而化救济三界,其名曰:文殊师利、光世音、大势至诸菩萨等咸来云集。七十二亿诸天子俱,皆志大乘。四天王、帝释、梵天王,各与四万二千诸释梵俱,悉慕大道。四方阿须伦王,难头和难龙王、和伦龙王、娑竭龙王、摩那私龙王、持地龙王、阿耨达龙王、山积龙王、降魔龙王、上月龙王,如是龙王,各从其民六万二千。金比鬼神、旷野鬼神、妙毛鬼神、普等鬼神、善普鬼神、善财鬼神、普像鬼神、无诤鬼神,是诸鬼王,各与等类百千众俱来诣佛所,皆各稽首以次就位,悉都专精志愿经道饥虚于法,身口意并加敬归佛,静心而听。  尔时,国王太子、大臣百官、长者居士、民众大小、天龙鬼王,咸共供养随其所安。时佛明旦,著衣持钵与大众俱,天龙鬼王侍从左右上虚空中,四种莲华纷纷如雨,百千伎乐不鼓自鸣,皆作释梵雅颂八声,诣阿阇世就王之请。佛显神足光照十方,七宝莲华随迹处生,有化菩萨皆坐其上,光像分明不可称纪,绕城七匝而叹颂曰:  “其导师至神, 所愍哀无量,   方便护众生, 消病愈诸疮。   能仁无所著, 心寂善调和,   彼吼护世明, 今日欲入城。   其意已解脱, 度生老病死,   诸天众集会, 各怀欣乐志。   其心甚坚强, 降魔并官属,   释师子至圣, 尊导已来到。   坏世众不消, 至真音难致,   甚猛能制御, 行道亿千劫。   意抱大慈愍, 普护于一切,   今日真正觉, 当入王舍城。   本所行布施, 难量无涯底,   衣食众宝乘, 无复有计限。   惠所爱男女, 妻室及国界,   今彼释师子, 欲入国王宫。   宿世施手足, 头目及耳鼻,   普惠无所逆, 不贪吝重珍。   总摄众功勋, 施一切所有,   尊人以是故, 得入一切智。   常以勤修学, 布施至戒慧,   护戒无缺漏, 故曰真丈夫。   逮戒照忍辱, 持功勋无量,   彼寂然心定, 今日当入城。   于百千亿劫, 行精进解脱,   哀伤众生故, 心未曾懈倦。   一心不可极, 已度于彼岸,   
文殊菩萨心咒仪轨 文殊菩萨心咒仪轨[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仪轨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住世祈祷文   嗡所德!   文殊心子智慧金刚尊,化现法界庄严相好身,   多闻密意功德悉圆满,洛桑陀美足下诚祈请。   如海劫中身寿永常住,祈愿传承教法遍虚空,   佛陀结晶如海事业力,垂赐善妙吉祥大加持。   无边轮回苦海有情众,赐予殊胜密法胜光明,   慈航路中喜悦妙音海,宏法事业广结遍虚空。   结缘苦众福施清净力,如海授意护法威神力,   密传心印加持入心间,无别意密一味祈加持。   悲智双运圆满上师尊,请坐我顶月座及莲台,   慈悲护持我心不退转,赐予加持三业诸成就。   悲智双运圆满上师尊,请坐我心月座及莲台,   慈悲护持我心不退转,赐予共与不共诸成就。   悲智双运圆满上师尊,请坐我心月座及莲台,   慈悲护持我心不退转,住于心莲至我得证悟。   生生世世不离清净师,恒常受用正法大吉祥,   地道功德完全圆满已,速获金刚持位求加持。   从现在起直至证菩提,一切生中不离文殊师,   学修文殊圣教之精华,自利利他同登大乐地。   但愿我等三时所修积,福德智慧善行为缘力,   促使文殊上师宗喀巴,显密法流昌盛永住世。   四皈依   喇嘛喇加森祈喔,桑吉啦加森祈喔,   曲啦加森祈喔,根登啦加森祈喔。   喇嘛依达摩管秋森啦管秋森啦加森祈喔。   皈敬颂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发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文殊师利祈请颂》   南无文殊师利佛!   在那深广知识天空中,圆满智慧金轮所放光,   消除一切众生愚昧暗,语自在佛妙音我顶礼。   从现在起直至证菩提,除您之外我无救护主,   因业力故无论生何道,世难之中救我文殊师。   我从今世舍身离去时,一切亲人好友均别离,   落入凶狠死神手中时,拯救死亡恐怖文殊师。   无始时来多造恶业故,在中阴界烦恼狂风劲,   会被吹到凶险恶趣中,挡住烦恼风口文殊师。   中阴意识转生投胎时,远离八类修法无暇地。   生为手持佛法胜法幢,有福种姓之家文殊师。   来世获得人天高贵相,七德庄严暇满人类身。   幸逢持正法脉善知识,助缘获善教诲文殊师。   具慈悲与方便善法师,教我精通海量诸经论,   并能如法教授诸众生,赐与抉择智慧文殊师。   生生世世我为利众生,所有财富无吝作施舍。   无散乱心修习禅定等,圆满六度大行文殊师。   消除世苦热恼清凉剂,经论冰山之峪愿游览,   掉入散逸泥海难成行,慈悲救我出泥文殊师。   举步进入甚深智见道,一心想去解脱安乐岛,   缘浅世心如绳作羁绊,斩断恋世牵绳文殊师。   放弃入寂自利夜荷林,观看广大佛道千顷莲,   智眼蒙受无明黑暗障,消除无明烟雾文殊师。   祈求使我生生与世世,依止深广佛法大海洋。   变为满足众生所需求,如愿生成大宝文殊师。   我对文殊诚心祈求力,启动福智资粮大航船,   运送一切众生出世海,助我神力如您文殊师。   文殊善功德智慧赞   尊者智慧,离二障云,明净如日光耀眼,   如实明察,一切事理,胸前手持法宝典。   对于世间,牢狱之中,阍暗无知遭苦难,   一切众生,视若爱子,语具六十妙功德。   鸣声如雷,震醒烦恼,昏梦斩断业枷锁,   破除愚暗,铲除苦苗,锋利慧剑手中握。   本初之时,超越十地,功德圆满佛子身,   百十二相,庄严妙音,驱心暗者我敬礼。   慈尊您以无上智慧光,   消除我心中的愚痴暗,   领悟佛典经论诸妙理,   智慧辩才之光赐予我。   嗡(Aum)啊(A)喏(Ra)吧(Ba)咋(dza)纳(Na)底(dhi)。   (共修亿遍之咒语,尽量持诵)   回向   愿以所修此功德,速成智慧文殊师,一切众生悉无遗,安住文殊师刹土。   愿我所做一切善功德,回向今生父母养育恩。   广大众生怙主诸上师,走进坛城金刚诸道友。   所有冤情债主得解脱,无数肉奶充餐共役使。   一切业力罪障尽消除,众生速得成就终圆满。   顶礼供养忏悔诸罪业,随喜祈祷请常久住世。   尽我所修积集少善根,一切功德回向大菩提。   赞叹祈请尊者之力故,吾等无论居于何方所。   贫穷疾病战争悉平息,宏法吉祥祈会俱增胜。(以上一遍)   法王宗喀巴,圣教日兴隆,   违缘俱消灭,顺缘悉增长,   自他三世善,回向二资粮,   无垢亦无染,法炬常明耀。(以上三遍)
文殊菩萨心咒、智慧咒(转载) 文殊菩萨心咒、智慧咒及图片[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顶,左手持青莲华,右手执宝剑,常骑狮子出入,既年青又威猛,却是无量诸佛母,一切菩萨师。《大乘心地观经》言:‘文殊师利大圣尊,十方诸佛以为母;一切如来初发心,皆因文殊教化力。 文殊菩萨心咒(智慧咒):   发音:ōng ā rā bā zhā nà dì。   嗡 阿 喇 巴 札 那 谛。   梵文:Om Ara Pa Ca Na Dhih   藏文:Om Ara Pa Za Na Di 文殊菩萨智慧咒的其它写法:   嗡啊惹 巴扎纳德。   嗡阿诺 巴札拿。 文殊智慧咒功德简介:   文殊菩萨智慧咒能开启我们的智慧。平时长念此咒能使您于空灵中慢慢开启智慧大门,事事如意。   《金刚顶瑜伽文殊师利菩萨经》载,持诵“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为:罪障消灭,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离诸苦恼,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永尽无余,证悟一切诸三昧门,获大闻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   文殊大士,妙应无方,座前狮子兽中王,妙意降吉祥;   花雨天香,宝智透心光;   具大慈心妙吉祥,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本是如来欢喜藏。   南无五台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谟妙吉祥菩萨 !
药师佛咒的殊胜 药师佛咒的殊胜[药师咒]   相信许多佛教徒都听过药师佛的殊胜功德,药师佛法门的根据经典主要是出自于唐朝玄奘大师所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在这部经中,释迦牟尼佛介绍出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和东方净琉璃净土的种种殊妙,并开示许多消灾延寿之妙法。此法门更有十二药叉大将佛前发愿守护,因此修持药师法门者,不仅能得到药师佛三尊的加持,亦可受到十二药叉大将的护念,感应迅速。   药师佛不忍众生深受病苦恶业缠身,曾入「除灭一切众生苦恼三摩地」,顶髻放光、大地震动,宣说「药师佛灌顶真言」,若能日日念诵此咒,能灭除恶业和病苦。若有受病苦缠身者,我们可以发清净心、慈愍心,用一杯干净的水置于佛前,念108遍药师佛咒给病人饮用,必能早日解脱病苦。   过去小弟曾无故胸痛数日,求助于中西医皆无效,后来发心日日念诵药师灌顶真言,念至第七天晚上,梦见药师佛三尊放光射向病灶,隔天胸痛自然痊愈,佛力真是不可思议! 因此小弟更深信药师佛的本誓愿力真实不虚。   尤其面对五浊恶世的时代,许多无明病、瘟疫横行,人们遭受病魔之苦。若能发清净心,持念药师佛咒,甚至能忏悔、素食,相信佛力的加持更具加倍功效。   若无法念诵药师佛灌顶真言,平常亦可多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药师佛的形相为一面二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全身蓝色琉璃光、左手持钵、右手持药草、结跏趺坐于八叶莲华之上。若能观想药师佛像,功德无量。   法门的修持,可繁可简,详细的修持方法,请向具德上师和尚求法,最后祝福诸位身心自在、福慧圆满。
念药师咒的三大利益 念药师咒的三大利益[药师咒]   (一)三大利益   一、利他   亲人好友生病难过,可为他持咒,每次持咒108遍,加持在病人的药物、食物或煮开的水里给病人服用,可以帮助病人脱离病苦恢复健康。为病人持咒治病,最好能够先洗澡漱口,保持身口的清净。   二、自利   自己生病依前面方法为自己解除疾病。多念药师咒可以无病延年,常保健康。   三、往生药师佛净土   念药师咒命终可以往生美丽的药师如来净土,不会有堕落三恶道的恐怖,也不必再来人间受冷暖之苦。   回向:   念「药师咒」请作如下回向:   (加持物品时念)   弟子○○○至诚祈求大慈大悲药师琉璃光如来及药师海会诸大圣众,不违本誓,怜悯有情,加持此药 (或食物或纯水或病人◎◎◎)令◎◎◎及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病苦消除,身心健康,寿命延长。   (经云: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受持此真言。能拔身中过去生死一切重罪。不复经历三途。免离九横超越众苦。十方世界随处安乐。自在无碍法应如是。)   (二)念药师咒的感应实例   初接触佛法时,我老往寺里跑,导致内人于当时相当反对!(那时候她完全不信佛,不知道佛法是什么?)不过现在反而是她老往寺里跑,而导致她对佛教产生好奇的原因:在于她经验了两件事(我先说一件)....   长子生来就遗传到:祖传的过敏性体质!时常感冒鼻塞,尤其咳嗽起来,往往咳到脸色发黑,有时候咳到连哭都哭不出来!看在当父母者的眼里,实在很难过!   就这样西医也看中医也看,台北地区的医院三天两头就跑一趟,为了医孩子的咳嗽气喘,几乎听到哪个医生好就带去看!结果还是没有起色,时常看到孩子咳得哭叫不已!   就在有一天深夜一点左右,又被孩子的咳嗽哭声给吵醒了!当时实在拿不出主意,也不好意思再去三更半夜敲医生的门,因为前两个晚上,永和市有位我较熟悉的钟医生,都被我在深夜二点时吵起来看病!   由于当时实在是对于〔看医生〕已经失去信心,也拿不出好方法来减轻孩子的痛苦,就在那时候,想到了:据说〔药师咒〕只要诚心的持诵,有不可思议的感应!于是....   就用纸杯倒了一杯开水,放在客厅矮桌上,跪在磨石子地板双手合掌,看着桌上的课诵本,念起药师咒!(当时药师咒还不会背,只能一字一字念)想要念 108 遍药师咒,求一杯〔药师咒水〕给孩子给孩子喝喝看!反正:死马当成活马医!   当时很虔诚的跪着念完 108 遍药师咒,花了一个多小时!(现在念108 遍药师咒,不须要15分钟!)由于直接跪在磨石子地板上,念完时爬都爬不起来!两个膝盖各都有一个地方,跪得都跪出一个〔平面〕来了!   内人把〔药师咒水〕喂给孩子喝并哄他睡觉!   隔天早上,内人告诉我一件怪事.....   半夜内人醒来,想要看孩子有没有盖棉被时看到了一尊:正常人一般大小的坐佛,就漂浮停在孩子睡处的半空中,头部几乎接触到天花板佛像的金光正好罩着长子!   此后的一星期都没有听到长子的咳嗽声!而长子目前已读大学三年级了,长得比他爸爸还健康!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若要消灾或超度,必须延请老修行才比较有效!自己念似乎功夫不够!   我个人倒是觉得:一切的〔佛号〕〔咒语〕〔经典〕,只要是发于:至诚肯切的心所诵出的都有效验!   只在于:〔心意〕诚不诚?不在于:〔修行〕久不久!   (三)药师佛的大愿   药师佛发了十二个大愿帮助一切众生:   一、药师佛要帮助所有众生如祂一般,威相光明、功德巍巍,个个都能修学有成,成就人中至尊─佛陀。   二、药师佛身相通彻透明,如琉璃一般无瑕清净,在祂大光明照耀之下,一切众生皆解脱烦恼痛苦,随自己意愿无事不成。   三、要让所有的人,需要什么就得什么,没有贫乏,一切称心如意。   四、走邪路,怀邪心的人,药师佛转变其心,让他心生柔和,能够利益别人。或只求个人了生死,药师佛转化其狭隘心量为大众发心,由小我而走向大我。   五、听到药师佛号一心受持,可得戒行清净,不堕三恶道。   六、外貌不扬、身体或四肢有缺陷、精神失常、被种种病苦折磨的人,听了药师佛号后专心修持,可得其威神力加持,一切都得以救治。   七、贫穷及病痛缠身,称念药师如来圣号,一切病痛都可消除,生活物资也能圆满无缺。   八、女人身心多苦多病,若要舍弃女人身,专心念药师佛名,来生可转女相为男相。   九、思想偏激、行为偏差,药师佛将用种种方法导邪归正,令其觉悟而起正行修持。   十、犯罪坐牢或遭种种灾难身心受苦,称药师佛名,以药师佛的福德威神力可以解脱一切忧苦。   十一、生活困难、为了谋生而造恶,专念药师如来名号能够获得改善,衣食无缺,过着良好的生活。   十二、贫苦的人修药师法门,一心念药师佛号,所要求的都能圆满如愿。   药师佛特别重视生病的、痛苦的、贫穷的人,致力救济这些人,让他们身心及环境能转恶劣为良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