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亦云丶
如梦亦云丶
关注数: 19
粉丝数: 43
发帖数: 705
关注贴吧数: 87
这可能是全网最深入的XBOX体系振动科普文章了 前言:在B站被只看后文有广,就完全忽略内容的质量的人狂喷,真正讨论的人太少了,本期视频花费我的时间超长,因此不愿成果付诸东流,特此在贴吧发布文字版,以供讨论交流。—Eythavon 前言2:软件在粉丝群里有。 XBOX 授权等于好振动?XBOX 授权协议下的握把振动表现一定优于 360 协议?这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也是最常见的误解。今天就让我带大家去伪存真!本期是振动科普系列的第一期,我们先聊聊 Xbox 握把振动。本期将从硬件设计、协议以及手柄振动调校三个方面,带你彻底搞清楚握把振动背后的门道。先聊硬件设计。Xbox 手柄握把振动的核心是“偏心旋转质量马达”(俗称转子马达):一颗小型直流电机带动轴上不对称的金属块旋转,产生晃动,从而形成震感。这种马达有三个典型特征: 低频、大幅度 —— 振动力度足,但频率范围偏低; 惯性明显 —— 启动和停下都需要消耗一定时间; 手感粗犷 —— 体验类似“轰隆隆”的大场面。 因此它特别适合爆炸、撞击、地震、发动机运转等“从无到有 / 从强到弱”的场景。既然有适合的地方,那当然也有不适合的场景。例如在柔和细节的振动表现上,转子马达就显得过于粗犷;而在子弹连发的短促后坐力、攀爬墙壁的连续敲击、物品交互的瞬时反馈、或马蹄踏地的一瞬间,它的惯性就会让振动显得笨重:既不容易立刻抖起来,也不容易迅速停下。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微软在手柄设计中采用了两大手段:大小转子马达配合,以及急启/急停电路。 先说大小马达。除了左侧那颗“低频大马达”,右侧握把里还有一颗体积更小的转子马达,它的偏心块更轻、转速更快,因此振动频率更高、手感更细腻。微软在官方文档中给其定位则是左电机以更低的频率生成更强烈的振动,右电机会以更高的频率生成更轻柔的振动。因此可以得知小马达适合模拟持续颠簸、环境细节等柔和连贯的场景。两颗马达配合,就能既有“轰隆隆”的大场面,又有“轻微抖动”的细腻表现,沉浸感更丰富。 再说急停急启电路。转子马达的惯性问题不仅体现在“停得慢”,还表现在“起得慢”:从接收到振动信号到达到目标转速,中间会有明显的爬升时间。急启电路会在马达启动瞬间短暂拉高供电电压,给线圈一个“加速推”,迅速突破静止时的惯性,让马达几乎立刻达到理想转速。这在高频短促的振动场景中效果尤其明显,例如子弹连发、马蹄踏地的瞬时轻抖——能让振动干脆利落、有层次感。急停电路则反过来解决“停不下来”的问题:通过 H 桥短接马达两端,让线圈中的动能快速消耗掉,从而显著缩短停转时间,让震感干净利落。两者配合,就能做到“一抖就到位,一停就干净”,既保留冲击感又避免拖泥带水。 这两大手段是微软实现优质振动体验的重要基础。所以如果想要接近 Series 手柄的体验,你至少得具备与微软相近规格的大小转子马达,以及急停急启电路,否则实际体验必然会大打折扣。 但光有硬件还不够。通信协议和振动调校,才是确保手柄能正确接受并还原振动指令的关键。那是不是只要“拿到官方授权”、“用 One手柄用的协议”就能保证好振动?其实没那么简单。 首先科普一下协议。很多人误以为 XInput 是手柄的通信协议,甚至有人说过“DS4 协议”“NS 协议”这种说法。实际上,在 PC 上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严格来说,手柄和 Windows PC 的底层通信几乎都是HID协议,所以都可以归为 HID 协议设备。而 Xbox 手柄作为微软的“亲儿子”,享受 VIP 待遇:Xbox 360 时代使用的是 XUSB 协议,而 Xbox One/Series 手柄与主机、PC 之间的有线通信使用微软私有的 GIP 协议。但要注意,Xbox 家族全系列手柄在蓝牙模式下仍然是 HID 协议 + 自定义输入/输出报告。 至于 XInput,它并不是通信协议,而是面向开发者的 API 接口,用来让游戏与手柄驱动交互。但XInput API 已经是老接口了,现代游戏更多采用 Windows.Gaming.Input(或 GameInput)。无论使用哪种 API,都是负责把游戏中的振动指令传给驱动,再由驱动翻译成手柄能识别的 报文。 在这个传递过程中,也存在不少认知误区。比如 XInput API 在代码层面用两个 16 位数值表示左右马达的振动强度(范围 0–65535),但实际上 XUSB协议下的握把振动分级最高只有 0–255。很多人把 65535 当成硬件分级,实际上是错误的。而 GameInput API 则用 0.0–1.0 的浮点值表示振动强度。无论哪种 API,驱动都会把它映射成具体手柄能理解的指令格式,并按比例换算。例如在 GameInput API 下,游戏给出 0.0–1.0 的振动强度数值,驱动会按手柄类型映射成 Xbox 360 的 0–255,或 Xbox One/Series 的 0–100。 听起来很反直觉:最新协议下的分级反而更少。但事实就是如此。振动好坏并不取决于 API 或所谓“协议”,而在于驱动与硬件如何响应这些指令。Xbox Series 分级少,依然能在转子马达体系下做出极细腻的振动表现。 那么为什么XUSB协议理论上握把振动更好,但很多XUSB协议的手柄振动却不尽人意?问题在于调校。如果想实现 Series 手柄那样的细腻感,需要足够细的 PWM 占空比分级——比如接近 101 级,并且最小和最大占空比之间的差值要够大,让每一级变化都能被感知。占空比越高,平均电压越高,马达转速越快,震感越强,反之越弱。调得好的厂商,每一级都能让你感觉不同;调得差的,就只有“轻抖”和“重哐”两档。所以就算是XUSB协议下理论上握把振动细腻度上限更高,但是厂商必须去认真实现才能达成,而不是做出来个振动分级远低于101的玩意出来。 因此,“授权协议的握把振动一定比 360 协议好”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微软的授权,本质上是允许厂商使用 Xbox 系列手柄所使用的GIP协议,并不保证振动效果。真正决定体验的,是手柄厂商对于马达规格、急停急启电路、振动分级这些细节的打磨。 那授权到底有没有意义?答案是有的。例如在新一代游戏使用 GameInput API 时,如果设备缺少扳机振动马达,API会将扳机振动信号直接映射到握把马达,让握把振动承载更多信息。但这些信息原本是给扳机这种高频小马达用的,放到握把的大转子马达上会让信号更繁杂,表达效果也不够好。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在未来的几期视频中我会深挖扳机振动、PWM调频细节等不为人知的手柄振动知识,聊聊背后的技术细节。
不是很懂主控的提升适用于修正结构“漂移”,来点大神跟我讲讲 ”不懂的是你啊“,来点懂的教教我
没想到eva限量版卖的还不如普通版,感觉不会保值了 不过普通版首发降了不少价
家境贫寒,我选择只买eva限定款来评测 不过评测视频就得晚一些了!但是我保证评测质量不会低,大伙可以期待下,下面列一下我对85的关注点。 1.还使用霍尔摇杆线性度到底如何? 2.新一代合金杠杆摇杆是否还是果冻摇杆? 3.宣传的3ms延迟指的是按键延迟还是摇杆延迟? 4.拨片背键在这么下面是否好用? 5.新一代力反馈扳机支持游戏数目到底能否支撑溢价? 6.199的底座到底值不值? 7.ABXY二代手感到底如何? 8.悬浮十字键还串键不?
新时代手柄耻辱线来了.... 终于买到正版了...二十多年前的手柄都打不过就没啥好说的了。新时代手柄耻辱线来了。
有大佬有原装正品xbox360有线手柄吗 收一个,想测一下延迟,刚才闲鱼买了个盗版,不知道在哪买正版了。
测完易速马流星d10感觉他们PM确实懂手柄 十点评测视频会揭晓答案
十年磨一剑——致动全能旗舰手柄O+卓越版全方位剖析评测 做的最认真的一集 十年磨一剑——致动全能旗舰手柄O+卓越版全方位剖析评测_哔哩哔哩_bilibili 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aW6wYiE2j%2F%3Fvd_source%3D6e1603b2545712d5f2b156fdd5b5d128%26share_medium%3Dweb%26share_source%3Dbaidu%26bbid%3DCAB734F7-7BB8-2CB6-8429-9BB112FA2BF932864infoc%26ts%3D1733105431374&urlrefer=96de49c1d8e07d3365266547a5192175
百元内综合王者手柄—莱仕达承影深度评测! 给自己评测引流一下,楼下跟一下文字版评测 百元内综合王者手柄—莱仕达承影深度评测!_哔哩哔哩_bilibili 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65zaYcEkb%2F%3Fvd_source%3D6e1603b2545712d5f2b156fdd5b5d128%26share_medium%3Dweb%26share_source%3Dbaidu%26bbid%3DCAB734F7-7BB8-2CB6-8429-9BB112FA2BF932864infoc%26ts%3D1732862907522&urlrefer=98202a5fc1b3c9ec909797684a2de9e5
致动O+卓越版3类模块延迟测试补全! 致动O++延迟补测,目前碳膜模块或JS16模块与FPS标杆DS4 DS5 1000hz下表现非常接近了,妥妥T1级别。感谢@虹川紫 紫哥的工具,让我完成了对O++不同模块的补测,也感谢@截星 截老板的模块支持。
发发自己的有线延迟排行榜 以后会在贴吧同步发发评测。 主要在b站活跃
有无内部消息 下台是P2还是X2啊 几月份出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