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 有那么多人用吗
佑派分子
关注数: 38 粉丝数: 229 发帖数: 1,951 关注贴吧数: 29
罗大佑和鲍勃·迪伦 的乡愁 来源: 北京晚报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过重返61号公路的一本书《遥远的乡愁:台湾现代民歌三十年》。台湾民歌的乡愁,有来自1949年后台湾对于祖国大陆的怀乡,1992年,胡浩波在春晚上演唱了余光中诗歌谱曲的《乡愁》,感动了无数听众,很多人搞错,那并不是杨弦作曲演唱收在《中国现代民歌集》中的版本。 这种乡愁,也来自于对台湾本土历史的追念。唱了《乡愁四韵》(同样是余光中的词,杨弦和周云蓬都唱过)的罗大佑,在1991年推出了一张闽南语唱片《原乡》。在这张闽南语唱片的摸索制作过程中,罗大佑惊讶地发现语言竟是如此活生生地生存着——像人的生老病死。他要用歌声来弥补,用音乐来歌颂这片我们一同耕耘的土地。 这张唱片里收了《皇后大道东》的闽南语版《大家免着惊》(和林强合唱),也有梅艳芳《似是故人来》的闽南语版、凤飞飞演唱的《牵成阮的爱》。此外,并不是很多人知道的是,罗大佑还和OK男女合唱团合作推出过两张闽南语的唱片《再会吧!素兰》(1995年)和《宝岛咸酸甜》(1996年)两张唱片,收录大量罗大佑作品的闽南语版,包括齐豫《船歌》的闽南语版《Ok情歌》、《恋曲1990》的闽南语版《恋曲1939》、《告别的年代》闽南语版《再会吧!素兰》等等。有人会把早期的罗大佑和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联系起来,他们一度打扮很相近,墨镜酷面的罗大佑在台湾的唱片公司,叫滚石。而“重返61号公路”这个笔名,出自鲍勃·迪伦的一首名曲,也是鲍勃·迪伦1965年经典唱片的名字,这张唱片收了著名的那首《像一块滚石》。 而实际上,我们听过鲍勃·迪伦就知道,他没有那么Rock,他的民谣脱胎于美国乡村音乐,与其说他的音乐更像摇滚,还不如说更像乡村音乐,至少,形式上如此。 少年时期的鲍勃·迪伦只不过是一个喜爱音乐的平凡男孩,对乡村乐感兴趣。以Arthur Rimbaud、Willie McTell、James Dean、Woody Guthrie和Robert Johnson为偶像。其中,威利·麦克泰尔(Willie McTell,1898-1959)是一位周云蓬一样的盲歌手,一个在美非洲黑奴后裔,美国早期布鲁斯歌手,擅弹十二弦吉他,曾广泛游历美国,有149首歌被录音存世,被认为是布鲁斯音乐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83年,鲍勃·迪伦写了一首很好听的歌纪念他。那是我最喜欢的迪伦的作品之一,在迪伦所有的创作中,也被公认是十佳之一。迪伦负责钢琴、“恐怖海峡”乐队的主音吉他手马克·诺夫勒弹奏十二弦吉他,很忧伤的旋律,唱的是在美黑人悲惨的奴隶生活,也是鲍勃·迪伦内心的乡愁: 呜呜哀唱的夜枭, 飞临在营帐之上, 夜星悬挂于枯枝, 那是他唯一的听众。 我听到一个部族的悲泣, 还有送葬者的钟声。 啊,再没有人唱布鲁斯, 能和瞎眼威利一样。 ——《盲歌手威利·麦克泰尔》 来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jwb.bjd.com.cn%2Fhtml%2F2017-01%2F31...%2Fcontent_106804.htm&urlrefer=e5663c905df734d2c828a930dce7fe8f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