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比如南方
恩比如南方
关注数: 26
粉丝数: 164
发帖数: 5,971
关注贴吧数: 27
我们到底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态来看《西游记》 最近西吧不是很太平,本以为销声匿迹的阴谋论者又有复苏之势,而一些吧友以激烈的言辞与予回击却被心怀叵测之人扣以“某吹”“某黑”的帽子。 这种局面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部老电影《刮痧》,里面有一场法庭辩论的戏,大意就是主角因设计了以孙悟空为原型的游戏角色,被控方抓住痛脚,歪曲事实的认为主角钟爱的角色是一个惯偷,一个道德败坏的无法无天的混账,至使主角因道德观的问题险些失去了自己孩子的抚养权。最后虽然得以平反,但作为看客的我,当时第一反映就是《西游记》这部名著到底被人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老外不了解中国文华,难道我们自己也不了解吗?几百年的沉淀难道就写了一部各怀鬼胎阴谋放水下大棋的无聊网文?就是一部打来打去的华山论剑?《西游记》并不难懂,原著也并不难读,可依然有人抓着几年前的狗屁不通的所谓解读趋之若鹜而且沾沾自喜,恬不知耻得号称没有阴谋就不配作为名著,对作者明显贬低唾骂的魔头吹捧成圣人,相反作者及力赞扬的取经人,降妖者无下限的抹黑。这是是非观的问题,还是道德观的问题大家自己体会吧,我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得体的话来形容这些人,还是举个俗套的例子吧,“心中有佛,眼见皆佛;心中有屎,眼见皆屎”。心脏了,谁也救不了的,原谅我又三俗了,罪过罪过。宿醉未醒,有感而发,寥寥数语,不知所云。
为什么这么多人黑唐僧呢? 首先看原著给唐僧下的定义,十世修行的好人,难道好人不受人待见吗?这十世的好人自己体会下有多难得吧,妖怪们都趋之若鹜,人难道连妖怪都不如吗?
菩提原型猜想~论菩提与王重阳 关于菩提身份的话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如来说老君说吵得不亦乐乎,似乎很难有个定论。怪只怪西游记作者对他的笔墨下的太少,而地位却无比重要,难免召来众多猜疑。 个人之前也在众多的关于菩提身份的帖子里发表过一些看法,比较认同菩提为作者原创人物的说法,但是对这个人物创作灵感或者说创作原型还是难以确定,直到最近终于从“三教合一”这一说法中得到启示——中国道教中的宗师级人物、全真教创教祖师王重阳很可能就是菩提的创作原型。理由如下 其一 三教合一这一概念就是在明代开始成型的。而在西游记中这一思想贯彻始终,可以说作者对于西游记中宗教的描述是建立于此之上的。菩提祖师的定位便是一位融汇三教思想的宗师级人物,原著是这样描写的“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这段说明菩提开坛授课是儒释道三门一起教授的,这一点与全真教的立教思想完全一致。“儒门释户道相同,三教从来一祖风”便是王重阳最根本的思想学说,而全真教授徒的基础教材是《道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孝经》。 其二 众所周知菩提所在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实就是指心,在此出修行便是修心。而王重阳则最早提出了修道的根本便是修心的所谓修心学说,即“人心常许依清净,便是修行真捷径”。 其三 作者对于菩提描述除了广授门徒外还与周边的非修道人士相处融洽,为猴子指路的樵夫便得菩提的指点,以一首《满庭芳》的词牌解遣心中苦闷。而王重阳所创的全真教在道教的地位非凡,门徒遍布四方,其本人更是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教世人,广授百姓爱戴。 其四 关于菩提的描述有一段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而王重阳出生于陕西咸阳。此处存疑,纯属本人联想,不作为主要证据。 其五 王重阳五行属木,木生金,孙悟空被作者称为金公。此处存疑,同上。 其六 有人说菩提门下的十二字辈出自佛门,可实际上佛教只有少林寺一门有完整的字辈流传,其他宗门并无这种方法。相反全真教各个宗派都有用字诗作为门徒字辈的排序,而且流传甚广,悟字辈就在其中,而少林的字辈里并没有悟字辈。 综上所述就是本人对于王重阳就是菩提原型的一些猜想,纯属个人研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关于王重阳和全真教的资料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果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同时本人虚心接受各方意见,欢迎各位大神鉴赏指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