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315 抚顺315
关注数: 20 粉丝数: 4 发帖数: 373 关注贴吧数: 1
中国燃气4日连下三城:格局变化 一切刚刚开始 6月5日宣布收购重庆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8.7%股权,6月6日和8日分别夺得辽宁大连和抚顺的燃气专营权,并在两地成立合资公司,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0384.HK, 简称中国燃气)正在国内燃气业掀起热浪。而这仅仅是中国燃气扩张高潮的“冰山一角”。由国台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发起成立的中国燃气股东阵容颇为强大,除大股东国台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外,主要股东还包括中石化股份公司、阿曼国家石油公司以及印度燃气公司。挟中外股东的强大实力,中国燃气已经立志成为国内天然气分销市场的领导者。中国燃气的计划是,在未来5年内,把专营城市的数量从50个扩大到80个以上,拥有10%至15%的市场占有率。在获得城市燃气专营权的同时,中国燃气还计划将其经营范围从销售终端扩大到上游生产线,以占有资源的方式保障旗下城市燃气项目的天然气供应。连下三城公开信息显示,作为中国燃气进军东北燃气市场的首个项目,中国燃气将与大连市煤气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中国燃气为新公司投入7.5亿元人民币,占75%控股权,其余25%由大连市国资委持有。在抚顺,中国燃气同样采取与当地国资委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的运作模式,获得长达30年的抚顺市燃气专营权。根据双方签订的《合资协议规定》,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3亿元人民币,中国燃气拥有合资公司70%的股权。而在收购重庆鼎发股权项目上,中国燃气以6216万元人民币收购了该公司38.7%的股权。由于大连和抚顺都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仅这两个城市,中国燃气的居民用户就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多至160万户,工商业用户再增11000户。重庆是国内天然气富集区,天然气利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达到13%,高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天然气普及率高,用户数量大,导致许多企业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中国燃气在收购重庆鼎发之前,曾对重庆进行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在重庆市场,除重庆燃气集团盘踞主城外,现有的30多家地方天然气公司各踞一方,势单力薄,这为中国燃气进入提供了机会。与批量并购目标不同的是,重庆鼎发是内地唯一一家拥有天然气开采权的地方性天然气公司,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燃气收购重庆鼎发股权,已经有明显向天然气产业链中的上游开采和加工领域迈进的迹象。在大连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国燃气董事局主席李小云也表示,重庆鼎发是内地除三大石油公司外,拥有天然气开发权的地方企业,收购该公司有助于中国燃气开拓上游开采及加工业务。数百亿元资金护盘扩张大计据了解,为了在未来5年之内迅速扩张20多个城市的燃气经营,中国燃气进行了大量的资金储备。其中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今年1月底提供的总金额高达200亿元人民币的信贷额度,以及之前中国工商银行提供的高达6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度,还包括一些国际能源巨头的战略投资。中国燃气称,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200亿人民币贷款期限可达15年,这些贷款将专项用于公司在未来5年内的城市天然气项目建设。而中国工商银行除了为中国燃气提供高达60亿人民币的融资额度外,还承诺利用其遍布全国的金融网络为中国燃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内部结算中心。此外,由于看到中国天然气产业,特别是城市燃气行业的巨大市场前景,很多国外银行也频频递来“橄榄枝”。2005年11月,荷兰和法国的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签署了一项为中国燃气提供期限为9年、总金额5000万美元的贷款协议。而荷兰国家开发银行还以5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成为了中国燃气的股东。不久前,法国兴业银行又牵头组织11家国际银行向中国燃气提供了巨额银团贷款。刘明辉称:“以国家开发银行这200亿授信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具备了向这个行业全方位冲刺的能力。”刘明辉之所以如此表述,是因为资金瓶颈一直是制约国内城市燃气建设的主要障碍。由于天然气本身是高投入产业,且随着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投资也不断扩大。加之项目融资所需的费用比一般公司融资要高很多等原因,使我国天然气项目建设面临着资金短缺的严峻形势。据中国燃气协会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68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而2004年利用天然气与未来5年内具备利用天然气条件的城市只有250个,目前真正用上管道天然气的城市只有100个左右。中外巨头激烈竞逐然而,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城市燃气利用规模正在飞速扩大。有数据显示,仅2005年全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就增长了28%,而供应量仅增加了17%左右。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在去年底上调了天然气价格,这一巨大的缺口及价格利好使国内燃气业投资出现了疯狂抢占的势头。而一些国外企业的伺机而入,更加剧了燃气业拼抢厮杀的激烈程度。目前,中国燃气正在酝酿更多并购目标。中国燃气执行总裁黄勇表示,除了抚顺和大连之外,中国燃气会继续在东北地区寻找机会投入人口逾百万规模以上的大型城市燃气项目,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而中国燃气董事局主席李小云则透露,中国燃气目前正在湖北省内运作武钢燃气、东风燃气、襄樊、潜江和宜城五大项目,涉及总金额12.5亿元人民币。还有消息称,中国燃气目前还在与重庆涪陵燃气公司进行收购谈判。在收购重庆鼎发股权时,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就称,“拍得鼎发实业股权只是中国燃气进军重庆的第一步。”由于中国燃气在城市燃气市场上的先机优势,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将中国燃气作为进军中国燃气业的“拐杖”。据了解,目前除了印度燃气公司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认购中国燃气10%股份外,新加坡城市燃气公司、韩国天然气公社、日本东京燃气公司、英国燃气协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总公司都与中国燃气进行了接触。除此之外,石油巨头壳牌也打入了中国城市燃气市场,去年该公司伙同中华煤气与杭州燃气集团签订合同,共同运营杭州天然气高压管网系统。而中华煤气的势头同样凶猛,目前除了参与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外,已经在包括深圳、广州、南京、青岛等30多个城市参股或投资了管道燃气业务。基于此,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国内燃气业的竞争格局已经逐渐由垄断转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从长远看,拥有资金及技术实力的大型跨区域燃气集团特别是有能力整合天然气行业上中下游资源的能源巨头,将会占据优势。
水皮:抛零对价方案 新桥他有权拒绝对价吗 深发展的股改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个从失望到绝望的过程,而在水皮的眼中则是一个验证预言从侥幸到不幸的过程。  实事求是地讲,深发展是股改的困难户。深发展总股本一直是19.45亿,其中流通A股就占了14.09亿,流通股所占的比例是72%,也就是说深发展的非流通股只有28%,是一只标购概念股。指望深发展的非流通股股东能够按照股改的平均标准10∶3送股是不现实的,不但10∶3不现实,就是10∶1也不现实,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深发展的大股东有权拒绝对价。  为什么?  其实,为什么的问题,水皮早在一年前的2005年8月16日已经作出过回答,当时,水皮杂谈发表的文章题目就是"深发展有权拒绝对价吗?"而水皮之所以在一年前就扯上深发展的股改话题,原因不在于别的,正在于深发展的现任董事,也是新桥的董事单伟建在宝钢股份股改问题上的出尔反尔。身兼宝钢独立董事的单伟建一方面在宝钢董事会上"违心"投了赞成票,一方面又回过头来在《财经》杂志上以匿名的形式发表一个独董致上市公司的公开信,公开质疑"对价"的合法性。单伟建之所以会这么做,水皮在去年8月15日发表的杂谈"单伟建是麻烦制造者吗?"一文中已经指出,这是由单伟建的角色决定的。表面上看,单伟建的行为和他作为独董是冲突的,但是潜意识告诉我们,单伟建对于"对价"的质疑完全符合他作为深发展大股东的认识。从单伟建当时的认识我们其实已经可以推知深发展的股改。不过,新桥能够拿出"零方案"还是叫水皮大跌眼镜。在"深发展有权拒绝对价吗"一文中,水皮曾经说过:"如果新桥的送出量为10%计算,那么应送出的股为3481万股,折合成流通股的比例就是10送0.2股,这个比例虽低,但是并不是不可接受的。"  新桥推出的"零对价"有些似是而非的理由。  理由之一是会影响控股权。新桥的股份现在为17.89%,绝对值并不大,但是却相对控股。因为第二大股东才3.20%,第三大股东才1.74%。新桥的股份下降到15%也不会有失去控股权的危险。如果不是深发展的股权高度分散的特点,说实话新桥以区区12.35亿人民币就想控股一个市值达170亿元的上市银行,连门都没有。  理由之二是法人股和流通股同价。深发展IPO时的面值是20元,发行价是40元,拆细后是每股2元,和法人股的价相当。深发展在过去的17年中,总股本扩张了20倍,而流通股股本却由当时的2700万股了现在的14.09亿股,股本扩张了52倍。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原因在于其间四次配股大都由流通股股东承担,配股价最少的为3.6元,最高的达16元。深发展高达2.71元的净资产其实都是流通股股东奉献的。法人股在IPO时也好,在再融资时也好,均存在着由于股权分置而造成的不当得利,在股改时以适当的方式补偿流通股股东就是"对价"的基础;  理由之三是法人股收购溢价。新桥收购深发展时的价格是每股3.55元,较其时的每股净资产高出60%。但是2004年10月,深发展的市价又是多少呢?深发展的市价是7.80元左右,2005年3月,深发展最低跌到过5.05元左右,现在则在8.50元左右。换句话讲,新桥的收购价只有市值的50%不到,拜托的正是股权分置下法人股协议转让的便宜,怎么能得了便宜还卖乖呢?  "美国新桥虽然不是深发展的发起人股东,但是以17.89%的股份控股中资银行也是享受了超额的政治红利的。按规定,外资只能参股中资银行,天花板为25%,这个规矩到现在都有效。美国新桥现在不仅是参股深发展,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控股,不仅董事长来自新桥,而且行长也是由新桥推荐。为了新桥入主深发展,中国政府特事特办,一路绿灯,层层开禁,W TO的协议形同废纸。新桥控股深发展不仅意味着中国金融业提前开放,对中资银行构成无端压力,对其他亟待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同样形成不正当竞争,这笔账和不当得利又有多大的区别"。  这段话写在一年前,而在这一年中,花旗银行为了能够拿到广发银行这个被称为"中国最烂"的银行,开出的银团组合价格是24亿元人民币,购买的股份只有85%,广发行的净资产不过85亿,比深发展的52亿高得有限,就是这样的方案,也因为花旗股份超限而没有被批准。花旗之所以开出这么大的代价,要的无非是控股权,要的无非是那张牌照,而这一切新桥只付出了12个亿就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目的。新桥应该知足,应该感恩,应该对关照他的所有的中国人有一定交待。  水皮对于新桥进入深发展并控股深发展一直持肯定态度,对于新桥进入深发展的所作所为更为欣赏,特别是对15亿问题贷款的态度尤为起敬。新桥是一个规矩的投资者,也是值得投资者信赖的管理者,希望新桥能够加深对于股改"对价"的理解和认识,言行一致,配合中国政府顺利完成深发展的股改,不要充当股改中的"麻烦制造者"。
刘强要求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 刘强要求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   日前,市长刘强主持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在听取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市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当前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一步的重点工作的汇报之后。刘强充分肯定了前段时期的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并对下一步改革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刘强指出,此次改革已经触及了事业单位的深层次矛盾,就是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问题。这些事业单位的转企改革工作早晚要进行,矛盾早晚要暴露,早改革比晚改革成本要低,风险要小。今天触及这个矛盾,是政府对事业长期发展负责的一种表现。事业单位改革所取得的工作成效,也反映厂我们市政府的工作成效。事业单位的改革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十分复杂,牵涉面很广,困难问题很多,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级领导都要全力抓好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改革工作。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革这项工作必须推进。对那些已不具有事业单位属性的事业单位,必须加快改革步伐。   刘强强调,市委、市政府与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承坦压力,绝不回避矛盾。同时,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领导,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从全局利益出发,认真履行事业单位改革责任主体所应该履行的职责。市委、市政府对阻碍事业单位改革的人和事要进行严肃查处,该调整的调整,该免职的免职。刘强还就事业单位转企改革的时间进程、与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政府对事业单位欠款偿还、对县区事业单位的指导以及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