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雁又南迁 飞雁又南迁_
华为Ascend吧花粉
关注数: 100 粉丝数: 506 发帖数: 16,919 关注贴吧数: 8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0月22日华为原生鸿蒙操作系统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0月22日,我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华为原生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成为苹果iOS和安卓系统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前后经历了近10年的更迭,用10年走完别人30年的路,那么,这条自主可控之路到底是怎么走出来的?相比其他的操作系统,它新在何处?它的问世,对于整个信息工程技术领域和推动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哪些更深的作用和意义呢?   华为此次发布的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可以搭载在手机、平板等多种移动设备终端上,实现多设备联动,并且还有AI交互体验等诸多功能,一经问世就受到极大关注。   这套操作系统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不仅仅因为它具有强大功能,更因为这是由华为全栈自主研发的国产移动操作系统。这意味着在操作系统相关技术上打破了对国外的依赖,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实现了从内核到数据库、编程语言、开发环境全链条全过程完全自主研发,对整个数字经济发展,对我们抓住全球数字化转型意义非常重大。”   可能许多人对包括原生鸿蒙在内的“操作系统”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类操作系统到底是做什么的。   潘教峰:“操作系统可以理解成是一套软件,这套软件可以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同时可以提供和用户之间的交互界面,用户只要通过简单的指令就可以调动资源运行实现目标,操作系统是各种终端运行的智能终端的中枢神经系统。”   如今市场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智能化设备,相应的这些设备上也都搭载着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不过最主流、应用最多的是大家熟悉的安卓和苹果iOS。这两个操作系统,它们的生态圈已经拥有大量的开发者和用户。而华为此前推出的几代鸿蒙操作系统也兼容了部分安卓应用软件,基本能满足用户需求。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来自主研发一个新的移动操作系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只需要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要将先进技术的自主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徐震:“谷歌可以控制(安卓)很多东西,美国政府要求它限制,它就可以限制我们使用。原生的鸿蒙从底下的微核到上面构造的服务,以及整个生态基本上都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上。咱们以前写应用程序是长在别人家地上,如果人家要给你下架,你肯定就下架了,因为地不是你的,现在这块地是我们自己的,这是突破性的进展。”   有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统,就可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网友们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重要的价值,他们给这套原生鸿蒙操作系统起了个名字,叫“纯血鸿蒙”,也就是有着中国纯正血统的鸿蒙系统。它的血统之纯正,不仅体现在内核,也包括为这套操作系统所打造的一套完整体系。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这次是整个终端操作系统的一个大跨越。现在市面上很多主流操作系统主要源于Linux和UNIX内核来开发,但是我们开发了自己的鸿蒙内核,不仅有鸿蒙内核,包括文件管理、数据库、开发环境,整个集成环境,整套为鸿蒙操作系统打造的这一完整的体系。”  
沉痛哀悼!缅怀,国之脊梁!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1 下一页